目前分類:心理輔導個案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AAA輔導日誌

作者、輔導者:林宜靜(2005/9-11月)

 

壹、重大生活壓力事件

 

1.以下CO是研究者兼輔導員;AAA表示被輔導的學生。

2.AAA接受肌肉放鬆的意願:訪談前CO問AAA是否需要CO協助做肌肉放鬆訓練及整合身心能量,AAA表示需要,因為自從前天發生事件以來,仍是疲憊無力與身心不舒服。

3.紀錄方式:CO與AAA談話過程,一邊記錄一邊討論與引導。結束之後當天再做電腦檔案整理。

 

輔導時間:2005/9/23下午1:30~2:10

1:30~1:50資料蒐集;1:50~2:10肌肉鬆弛輔導

 

一、個案基本資料

性別:女     年齡:17歲     

個性:活潑、隨和、很受同學喜愛、在情感上比較不懂得拒絕他人而情緒常受影響。

家庭:是父母疼愛及擔心的女兒;在家中是唯一的女孩。

 

二、資料蒐集

時間:2005/9/23下午1:30~1:50

1.    事件發生:2005/9/21/上午/AAA在上學途中,AAA的前男友要求重新復合過去的感情,AAA拒絕,因此男方拉扯AAA書包不讓AAA上學,並且多次推倒AAA,如此持續一個多小時。後來AAA攔計程車去找對方父母,希望其父母能制止對方。但是在對方父母店裡,男方不讓AAA離開而連續推倒AAA並撞擊牆壁,且用不堪言語羞辱AAA,甚至掐AAA脖子……。(校方建議家長報警處理)

2.    AAA於2005/9/22在家休息一天,當天父母出外工作,很晚才回家,一整天家裡沒人與AAA講話。AAA表示當天晚上人感到相當悲觀,很想離開這地方甚至想死。後來哥哥回來並沒安慰AAA,反而對AAA結交的朋友有些意見,並希望AAA能振作,AAA才感覺比較好。
睡眠狀況:AAA前晚沒睡,昨晚有睡。

3.    2005/9/23中午,AAA與CO晤談時,表示到目前仍感到:
(1)頭暈、身體一直很難過、沒有精神與力氣、肌肉很僵硬。(AAA看起來確實沒什力氣,並且相當消沈,臉色看來黯淡。)
(2)前天父親從學校輔導室帶AAA回家之後,AAA一直重複想著事件發生過程的畫面,主要畫面為「……雙方拉扯很嚴重,AAA要走,男方連續將AAA推倒,用言語羞辱AAA,並表示以後不會讓AAA好過(重複話)。……就是不讓AAA來上學…」
(3)昨天心像畫面變少,但是只要看到書包(因前天男方就是拉著AAA書包不讓AAA上學及離開),或父母一提到此事就會感到害怕。
(4)今天早上來學校,同學一問及,AAA就感到害怕,情不自禁的又哭了。
甚至以往在班上比較熟的幾位男同學一碰到AAA,AAA也會感到害怕與恍神。

4.    目前AAA內心在意且感到害怕的有:
(1)前男友不讓他好過。
(2)以後他還會再來找她。
(3)腦海心像常停留在前男友一直狂罵她髒話。
(4)這次事件確實被驚嚇到:
以前再怎樣,男方都不至於會想讓AAA死,這次事件可以感覺到男方要與AAA同歸於盡。當天在男方的父母店裡,AAA被公然且連續多次推倒在牆角,整個人縮在牆角發抖,當時男方對AAA說什麼,AAA表示都沒知覺。
(5)現在對男生會感到害怕。

5.      接著CO要AAA自我檢視:
AAA表示跟CO談了前面一大段真實情境的話後,現在心情比較沒那麼的激動。
(宣洩法的作用。)

6.    此時,AAA說出對自己的感覺:
(1)覺得自己很沒用(因為發生這麼多的事,最後傷害的是自己跟家人。)
(2)覺得自己很笨(因為太容易相信別人,現在對男生感到害怕與懷疑。)

 

三、診斷分析

(一)重大生活壓力事件---類似PTSD症狀
此事件對AAA而言,是一件重大生活壓力事件或可比擬成一重大創傷事件,是AAA與環境他人互動所產生的結果,也就是此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創傷是有其特殊性的。此特殊性關係到AAA對男女感情的價值觀,處理事件的模式,及對自我控制力的看法(認為自己可以處理這樣的事)。再對照DSM-IV之PTSD心理症狀,相似之心理症狀如下:

A.    當事人曾經暴露於創傷事件而具備下列兩項:

1.當事人經歷、目擊、或被迫面對涉及死亡或嚴重傷害事件,或是對於自己或他人之身體完整性的迫脅事件。

2.當事人的反應包括強烈懼怕、無助與驚恐。

B. 創傷性事件持續的以下列某種(或多種)方式再被經歷:

1.該事件反覆發生和侵入性之令人困擾的回憶,如重複心像停留在事件畫面。

3.在行為及感受上彷彿該創傷事件正在重新浮現。

4.當暴露於內在(心像畫面)或外在線索(書包、異性、同學問及事件),而這些線索象徵或類似該創傷事件的某個相關情境時,當事人會引發強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

C. 持續的迴避與該創傷有關的刺激,以及普遍感應性的遲鈍與麻木(在創傷之前並未呈現),如下列中的三項(或以上)所顯示:

1.致力於迴避與該創傷有關的思想、感受、交談(因此,當同學一提及或問及該事件,AAA會感覺到痛苦而哭泣)。

4.顯著減低對重要活動的興趣與參與。

5.疏離的感覺或疏遠於他人(同學對AAA的觀察:AAA呈現發呆、不理人)。

D. 持續發生之提高警覺的症狀(在創傷之前並未呈現),如下列中兩項(或以上)所顯示:

1.難以入睡或難以安眠。

3.難以集中注意力(同學在教室看到的AAA是呈現發呆狀態)

4.過度警戒(如男同學一碰到AAA,AAA會感到害怕與恍神。)

F. 該障礙引起臨床上顯著的苦惱、或是造成社交或其它重要生活領域功能的減弱。

由於目前為發生事件之第3天,不符合E.障礙持續一個月以上,但是其它五項(A、B、C、D、F)已符合PTSD所提及的範疇。

 

(二)肌肉放鬆練習是最為立即可以自行練習達到抒解的方式
焦慮、緊張、失眠、害怕是目前AAA最為明顯的症狀,依據文獻,肌肉放鬆練習具有抒解或減輕焦慮、憂鬱、恐懼、緊張的功效,及促進生理回饋功能,又肌肉放鬆是最為立即可以自行練習的方式。因此,CO的輔導策略則是進行放鬆練習引導。接著,AAA被問及是否願嘗試使用肌肉鬆弛練習,AAA欣然答應。

 

(三)AAA曾經有過被引導肌肉放鬆練習經驗,對肌肉放鬆練習不抗拒
AAA
欣然答應的因素,可能是過去曾經有幾次在不良狀況下,接受過CO引導肌肉放鬆練習而達到抒解壓力或減輕不舒服的經驗,其中有二次是在上學期班級活動比賽現場,AAA因太過於緊張以致有些狀況出現(比賽前一刻慌亂得不知如何是好莫名的在隊伍旁無目標的走著,同學叫她回隊伍,她卻仍然無知覺的走著;接著比賽結束後因過度緊張與興奮,導致整個人全身無力攤坐在活動中心的柱子旁留著淚。)。當時CO在現場班級隊伍旁,看到AAA的狀態,便立即以肌肉放鬆練習引導AAA,令AAA在很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上台參與表演,及結束後也是在三次引導肌肉放鬆下,AAA很快的又能融入班級隊伍去欣賞其他班級表演。

 

四、肌肉鬆弛輔導

時間:2005/9/23下午1:50~2:10

(一)肌肉鬆弛訓練配合呼吸,將內心恐懼的能量釋放出來。

(將注意力聚焦在她在意的「恐懼情境」上)

CO引導AAA循序做肌肉放鬆訓練,當全身肌肉循序拉緊後再循序放鬆時,配合做深呼吸,並且在吐氣時一起將內心的恐懼釋放出來。如此重複引導二次。

AAA很用心在做,在過程表示:頭會暈,感覺手無法用力。

CO建議若感覺手無法用力,可以以自己的狀況盡力做即可。(AAA可以接受)

第三次CO要求AAA自己做練習,AAA覺得自己可以做到。

結果:AAA感覺心情有穩定多了。

(二)肌肉放鬆練習後,鼓勵內在的自己勇敢起來奮戰!

(將注意力聚焦在「不想面對的畫面上」,並試圖起來抗衡。)
CO引導AAA肌肉鬆弛訓練,觀想事件過程尤其是無法抹滅的現象場場景中的自己一起勇敢的做全身肌肉拉緊及深呼吸動作,讓當時的自己有足夠的力氣抗衡對方的暴力,並且擊退他,爾後再全身放鬆。

結果:AAA感覺過程會有頭暈感覺,結束之後有平靜的感覺。CO問及是否在意象中擊退對方,AAA微微點頭。

 

AAA再描述剛才肌肉鬆弛訓練過程:這次心像停滯畫面竟然是在一年多以前,男方因吃醋跑到教室狂罵AAA的場景,尤其畫面停滯在男方發狂猙獰的臉孔,AAA對此畫面感到可怕。

 

(三)停下來檢視心情

AAA表示:

(1)    本來怕看到他,或擔心他會突然出現,現在比較不會那麼害怕與擔心。

(2)    剛剛還會怕男同學碰到自己,現在沒有這樣的感覺。

(3)    好得最明顯的部分是:肩膀及兩手臂本來很僵硬,現在肩膀卻不那麼的緊繃,已經好了50%以上,左手臂有比較好,但右手臂因為已經受傷了,所以比較沒感覺到有什麼變化。

(4)    比較有力氣。

 

(四)肌肉放鬆練習後,鼓勵內在的自己勇敢起來奮戰!

CO引導AAA:(將注意力聚焦在「不想面對的畫面上」,並試圖起來抗衡。)

「想像當時事件現場,

公然被推倒在牆角,整個人縮在牆角發抖的自己一起做肌肉拉緊及深呼吸動作,

並且在深呼吸時將能量灌給事發現場無力抗衡的自己…,

堅強、勇敢的站起來面對事件,並與對方搏鬥……

最後,放鬆,全身放鬆……」

結果AAA表示:

「感覺當時事件現場的自己沒那麼的害怕了,也不哭了,穩定了。

從前天事件發生一直到剛剛肌肉鬆弛訓練之前,她(事件發生現場的自己)還在哭!」

(顯然AAA的內心一直在哭泣!現在終於可以不害怕了!)

 

CO對AAA說:

妳現在看起來有精神多了,臉色也紅潤了起來,可以去照鏡子看一下自己。

回去之後可以觀察自己的變化。

希望AAA能藉著這事件好好重新整理自己。

下週一老師會再瞭解你的狀況,再進一步協助。

AAA點頭並且很有禮貌的跟CO道謝離去。

 

五、追蹤觀察與訪談

(一) 2005/9/26 AAA的週記上寫著:

「禮拜三,我經歷了一場讓我這輩子都不會忘的事……

我想現在的我,是該藉著這個機會好好振作自己才行。

很感謝身邊的每一個關心我的朋友,突然發現,那些真心支持的力量,對我來說,真的很有使我振奮的力量……

而且,也非常非常感謝老師引導我,謝謝老師給予我的力量﹗﹗」 

 

(二) 2005/9/26/下午5:05~5:20追蹤訪談

◎訪談記錄方式:CO一邊訪問AAA狀況,一邊以筆快速紀錄。

1.AAA表示:
這幾天週末在家也做了多次肌肉放鬆練習,一想到就練,目前有比較穩定。譬如週六一人在家時,當時有電話聲響,怕會是那個人(前男友)打來,因此害怕的發抖。於是連續練習了二、三次,狀況因此改善了不少。下表是AAA覺得上週五CO引導AAA以肌肉放鬆練習抒解身心壓力後到現在(週一傍晚)的前後差異變化:(以下指數滿分為10分,是AAA主觀感覺。)

 

項目

9/23下午之前

9/23下午至9/26下午

心理狀況

對事件會感到恐懼害怕(害怕指數為10)

恍神

對事件感到不會害怕(害怕指數為0)

恍神(改變不大)

睡眠狀況

以前睡眠狀況就一向不好,經常性的作夢且夢境有許多畫面讓她不敢一人睡。

無法一覺到天亮,中間會醒來多次。

比較好睡,不再作夢,能一覺到天亮。但是開始要入睡之前會睜著眼一些時候才入睡。

求生意志

事件發生後,無求生意志。

(求生指數為0)

不會想歪,已回升一半以上的生命意志。(求生指數為5.5)

生理狀況

以前不會這麼容易就睡著。

今天來學校會變得很想睡,只要有地方可以靠著就可能睡著。

與男同學相處

事件發生(9/21)至CO引導(9/23)以前,對班上男同學會感到害怕與發抖。

今天(9/26)班上男同學都遠遠的看著自己,因此沒感覺到有什麼情緒變化。

 

2.CO建議AAA:
1.顯然上週五肌肉放鬆訓練對AAA能產生正向的幫助,同時AAA在恐懼與晚上睡眠狀況也進步了,希望AAA有空能持續練習肌肉鬆弛練習。

2.希望AAA能藉著後續CO對AAA的協助機會(肌肉放鬆訓練),統整過去在情感上的創傷。由上述AAA這幾天睡眠狀況改善情形,推論AAA長久晚上睡不好,可能是感情事件造成,AAA表示不知道。

3.要進步,最重要是自己肯努力,並且願意真誠與CO進入信賴的輔導。

4.AAA會感到累與恍神,是重大壓力創傷後的身心狀態,表示還沒完全復原。

 

(三)2005/9/28/下午4:40~5:00  CO與AAA的談話內容摘要

CO觀察AAA:放學後AAA與男同學之間談話可以比較自然,笑容也多了些,講話聲音仍小聲(在事發前,AAA的聲音使響亮清澈的。)。

下列是談話內容摘要紀錄:

1.頭暈問題

自事件發生到現在頭暈的問題並沒什改進。自行練肌肉鬆弛時,仍會感到頭暈。
CO建議AAA在還沒完全復原以前,要多休息,不宜做激烈運動,或去看醫生。

2. 人、事、時、地、物又再勾起記憶

昨晚是自事件發生之後,第一次晚上作夢,夢境是上週發生的過程全部演一遍,但是最後畫面卻出現「刀」,使得AAA整晚無法睡好,以至今天精神不大好。
以往AAA是長期晚上會作夢而無法睡好,夢境經常是當天發生的一些場景重演。
事件發生至今天剛好整整一星期,AAA表示今天很特別的是會因人、事、時、地、物而令自己想到一週前的事件,以致不良的情緒在今天又被喚起(如早上父親重型機車的聲音與前男友的機車聲很像、早上上學經過的路就是那天事發的地點、發生事件就是上週的這一天。),現在書包不會再讓自己感到恐懼與害怕。

3.與班上男同學之間的相處關係:
AAA覺得這事件讓自己跟男同學相處會保持適當的距離與矜持,不再像以前大家在一起時,相互嬉鬧之間頻繁的肢體動作往來,並且更感受到同學對自己的許多關懷。這是從這事件中最大的成長與最寶貴的收穫。
CO反映:與男生保持距離會不會太過? 

AAA沒有回答。

 

六、結語與心得:

AAA從同學對他的關愛及CO對她的支持,感受到生命振奮的力量。就如Frankl引尼采所言:『經過愛才能救贖』,他的意義治療法,就是從愛、責任、工作、生死、受苦等五個意義來啟動個體的內在驅力,從創造、經驗、態度來肯定生命的意義。其中發自內心「愛」的力量會使人感到溫馨與幸福,更會支持個體珍愛生命,而勇敢的面對苦難。

 

技術探究

「非戰即逃」與「非逃即戰」「不能逃就是奮戰,才能將潛抑的心理能量激發出來,而恢復穩定情緒」

1.一人在掙脫與拉扯撞擊的過程會造成Libido能量的紛亂現象,因此引發當事人產生事件心像畫面的停滯、思維停留事件現場無法跳脫、與情緒激盪不息等等現象。肌肉放鬆練習可以促進生理回饋功效,修護已經崩潰的防衛系統。AAA經過肌肉放鬆練習引導而穩定情緒許多。

2.重大壓力創傷容易因類同事件喚起當事人對事件的回憶與傷痛,使得當事人想要迴避卻迴避不了,而產生更大的心理痛楚與壓抑。這就是既無法戰鬥又無法逃走的狀況下,最後容易進入匱乏狀態。

 

 

貳、克服固著的創傷記憶

一、2005/9/30中午午休時間AAA不在教室

輔導教官到教室告知AAA早上上完她的課後,心情不好又去健康中心休息了。CO問及AAA最近經常在一起的張姓女同學:

(1)    AAA上午狀況

(2)自上週三到今天,從旁觀者角度看AAA狀況。

張姓女同學表示如下:

(1)    AAA上午心情不好,哭了多次,似乎與感情問題有關。

(2)    AAA自上週發生事情之後一直情緒起伏很大,沒有任何笑容,上週五上午仍哭了多次,後來上週五下午第一節AAA到CO那(接受肌肉放鬆訓練),再回去上課時,就能展開笑容,比較能與同學說笑,但是還沒恢復以往(未發生事件之前)的樣子。

CO因班上還有事務處理,於是請張性女同學去健康中心問AAA狀況,若可以則回來找CO,CO要跟她談話。張性女同學回報:AAA表示她今天剛好生理期,生理有些不舒服,好一點就會直接過來找CO。

於是CO與幾位學生晤談之後,就在辦公室等AAA。

 

二、AAA昏倒了

下午3:00左右,兩位男同學急著跑到辦公室來,說明「AAA昏倒了,現已背去健康中心休息,原因是AAA自健康中心回工場上實習課,表情怪怪的都不講話,同學關心她,一個個圍著她,問她一大堆話,她都不說,最後她受不了就昏倒了。」

 

三、在健康中心肌肉鬆弛引導一幕

CO到健康中心看AAA,AAA講話聲音微弱,表示昨天一個晚上作夢多次,夢境都是與前男友吵架的鏡頭,多次驚醒,整晚沒睡,今天到校精神一直不好,腦袋空白,頭暈眩,又幾位同學心情不好跟她傾吐,讓她覺得壓力更大,因此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哭了起來。現在很怕吵,但是到校之後,以前要好的男女同學都會跟以前一樣來說心事,現在卻成為負擔。

 

AAA因中午沒吃午餐,CO問AAA是否可以喝一些牛奶,AAA點頭,於是請同學去買。AAA表示現在頭痛及頭暈,全身無力,心情很亂。

 

接著,CO問AAA是否可以嘗試躺著練習肌肉放鬆,AAA同意。

CO引導AAA肌肉放鬆練習(AAA躺著練),引導過程如下:

1.第一次全身用力再放鬆後,配合呼吸法,吸氣到肚子,吐氣讓氣不僅從口吐出,同時想像從頭吐出,以穩定頭部氣流與能量。
(配合呼吸法,將注意力集中在AAA在意的「頭部不舒服」。)
2.第二次全身用力再放鬆後,配合呼吸,吸氣到肚子,閉氣三秒鐘,再吐氣時,想像氣從頭吐出,使腦部能量活絡起來。
(配合呼吸法,將注意力集中在AAA在意的「頭部不舒服」。)
放鬆時重新觀想上週與前男友爭吵過程的心像重新演練一遍,但是現在劇情改變,AAA是頭部有戴鋼盔保護著不怕任何撞擊,並能擊倒對方。最後AAA覺得自己可以做到,頭暈現象減輕,疼痛減少,心情舒服多了。
(將注意力集中在AAA的認知「懦弱的自己」再改變想法成「我可以不懦弱」)

3.第三次全身用力再放鬆後,重新改造心像,以訊息處理的概念,將過去與前男友爭吵種種的檔案提出、還原、刪除,以一個理想健康的自己填補進去。

(將注意力集中在「我可以是健康的」)

4.結果AAA表示全身舒服多了,也有了力氣。

5. CO請AAA把剛才同學買回來的牛奶喝了,再躺著好好休息20分鐘(延續肌肉鬆弛練習的生理回饋作用),之後再到辦公室找CO。

 

四、30分鐘之後,AAA走入辦公室

下午4:20 

AAA自己一人從健康中心走進辦公室來找CO,看來精神比剛才好多了。

AAA表示:上週三到今天下午,經常出現不定時頭暈現象,下午CO在健康中心引導AAA做肌肉放鬆練習後到現在,原本頭暈感覺由10已經降到4;原本全身無力感覺由0已提升到5。(以10為滿分)

CO對AAA的建議與分析:
1. 持續的頭暈現象、以及失眠問題,已經造成生活困擾,有必要去看醫生的。
2. AAA於9/21的創傷還沒復原,需要好好休養。

同學因為不瞭解AAA的狀況,因此太多的關心與傾吐,反而造成AAA的負擔,
希望AAA能跟同學清楚表達自己目前狀況,CO也會找時間提醒同學。

3. AAA至少能意識到自己在什麼情況下,將支撐不下去或將臨崩潰(AAA點頭),在學校目前至少CO能立即協助AAA放鬆或排解同學問題,希望AAA當再意識到自己快撐不下去時,能即時來找CO,不要讓事情一直惡化下去。
因為在創傷後這段時間是情感的脆弱期,心情有需要好好保護與保養的,不宜再有太大的刺激摧殘,希望AAA能明白及配合(AAA同意)。

4.AAA與CO談完話,就先回到教室參與班級英文歌曲練唱。

 

五、追蹤觀察與訪談

(一)追蹤訪談10/3(週一)中午12:45~13:00

下表是AAA的描述內容

項目

AAA描述內容

這幾天

睡眠狀況

上週五晚上睡不著。

接著週六日,白天睡;晚上躺在床上聽著音樂,睡不著。

週日晚上有作夢,不是惡夢,是其它生活瑣事,睡起來會累。

思維停滯原事件狀況

週六會想一下,但已經不會陷下去。

週日會發呆。

心理狀況

變好,若上週五低潮到0,現已回升至7~8。

能夠感受到平靜的感覺,也是這二年來改變最大的地方。

因為以前就是覺得心中一直有事。

上課狀況

今天上課可以專心。之前就是會發呆無神。

與朋友相處

保持適當距離,話不多。以前與朋友有許多話題。

整體而言

覺得已經好了一大半以上。由0升至7了。

 

(一)追蹤訪談10/5(週三)中午 12:40~12:45

項目

AAA描述內容

睡眠狀況

不太良好,很難入睡,也不大敢自己一人睡覺(長久以來的狀況),但是仍試著自己一人睡覺。

惡夢沒了。

怕吵

自事件發生之後,很怕別人在自己的後面講話,很怕吵。

怕吵的狀況一直沒有改進。

頭暈現象

頭暈問題一直還在,但是狀況已經由10降到5。

精神狀況

由0升到7。

友人訴苦時

以前,朋友在訴苦時,會轉為自己的壓力,而且認為一定要幫他們解決問題。現在覺得還好,盡力即可。因此不良狀況由10降為5。

 

(三)追蹤觀察10/5下午 14:30

因兩位男同學到辦公室找CO,因此CO問及二位在教室生活中,對AAA三週以來生活概況好壞指數的描述:

日期

上升下降指數(0~10)

跟以前的AAA做比較

狀況

9/23~9/27

↗6

有些笑容了

9/28

↘0

一整天發呆、不言、很令人擔心

9/28放學~10/5中午

↗8至9

狀況不錯

 

同時CO對AAA在教室的觀察:
AAA
這週上課已經可以專心,沒有發呆現象,下課與男女同學互動良好。

 

(四)追蹤觀察2005/10/5(週三)上午11:00~11:10

與家長AAA的父親電話聯繫,家長表示:
AAA最近穩定多了,週三體檢醫生表示AAA有貧血現象。
至於AAA晚上睡不好,及頭暈現象,因為一直與AAA的時間兜不攏,而還沒就醫。

 

(五)追蹤訪談2005/10/12(週三)下午2:00

1. CO問及AAA最近狀況如何,AAA笑著說還OK。

2. CO再問及AAA是否願意將她最近的事件經歷提供CO做為輔導研究的案例,AAA同意。CO感謝AAA的誠意。

3. 校際英文歌唱比賽就快到了,希望AAA能趕快好。(CO試著從意義治療「責任」的角度,激發AAA更強的生命意志。)

CO說她會的!

 

(六)2005/10/14(週五)中午12:00

AAA同意

1.    填寫「肌肉鬆弛練習後的前後差異主觀感受」問卷(若問卷中的問題不知道如何寫,可以不寫,留待下週一再做澄清)。

2.    下週一放學留下來接受錄音訪談,訪談內容就如問卷上結構式的問題,主要是透過談話再次澄清。

 

 

(七)錄音訪談2005/10/17下午4:30~5:20  

AAA先將上週的「肌肉鬆弛練習後的前後差異主觀感受」問卷交給CO。

1.    錄音訪談之前:讓AAA閱讀CO所寫之輔導日誌,記錄日期為(9/21~10/5)。

(1)    在給予AAA看輔導日誌之前,CO跟AAA說明「這份記錄是自AAA在9/21日發生事件後,CO與她接觸的點點滴滴記錄,若內容有誤可以立即修正,或有覺得不適合寫出來的可以要求刪除。當然,重新再看一次事件紀錄,可能會觸發妳對這事件的回憶與情緒,這時心理會有一些難過是必然的。」

(2)    AAA看完之後,覺得內容無誤,也不用刪改。並表示再看一次心理確實有難過的感覺,但是讓自己更清楚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讓自己更知道要如何去拿捏。

2.    在AAA看CO所寫的輔導日誌的同時,CO閱讀了AAA所寫的問卷,核對AAA在事發到第一次接受CO引導之肌肉放鬆輔導之前的狀況描述,是相吻合的。以及接受二次肌肉放鬆引導之三週來的狀況,AAA都能如實描述。因此訪談的話題雖然以此份問卷為主題,重點則在核對AAA描述的一致性,及補充不足處。

3.    下表是 AAA所填寫的AAA「肌肉鬆弛練習後的前後差異主觀感受」問卷

 

AAA肌肉鬆弛練習後的前後差異主觀感受

填表時間:  94/10/16 

請以真實情況回答,謝謝﹗

項目

2005/9/23下午肌肉練習前至週三9/21事件期間狀況

接受二次肌肉鬆弛練習紓解壓力後三週以來狀況

升降分數(10)

心情

害怕、恐懼、很想哭、無助。

平靜許多,偶爾想哭。

↗5

精神

恍惚、沒精神、無神。

還是有點恍惚、常發呆。

↗5

身體

無力、頭暈、身上有傷、發抖。

恢復力氣了、但頭常會痛。

↗7

睡眠

做夢情況

晚上都沒睡、事件後2天睡白天。

會不斷起來,睡時會做空白的夢(知道作夢,但沒畫面。)

↗4

讀書動力

無、完全不想讀。

會去看書,但不能持續很久。

↗4

擔心焦慮

挺嚴重的,擔心他會再次出現。

減少許多了。

↘8

想起

原事件

1.對前男友的感覺?
害怕、恐慌、不敢提起


2.與班上男同學相處的感受與想法? 
完全不想互動、對異性恐懼。

例如:
有人來和我講話會不想回應。

肢體上有碰觸到會害怕。

1.對前男友的感覺?
當想起時,已經沒什麼有關那天的畫面了,但對於某些記憶還是會偶爾驚覺到。
2.與班上男同學相處的感受與想法?
感受→平常心對待。
想法→比較沒那麼害怕異性。
例如:
會和以前一樣,照常講話,但會減少肢體上的接觸。

↗6

對自己的看法

一開始覺得自己很沒用,無力,不過會對自己精神訓話。

希望自己快快好起來,不要再讓之前的種種去阻礙自己。

↗7

讀書狀況

(專注力)

1.坐在書桌前讀書狀況

會有點疲倦,不太能持續很久。

2.自我控制力(想讀書就可以進入狀況)如何?
還不太能自我控制

1.坐在書桌前讀書狀況

OK,可以看得下書了。

2自我控制力(想讀書就可以進入狀況)如何?
是可以,還在努力中。

↗5

腦袋中的雜思

當時發生事件的整個過程都一一猛浮現在腦中。

沒什麼想法了,腦袋中經常空白。

↗5

求生意志

 

想開了,生命誠可貴﹗哈3

↗8

生活適應

 

不太可以完全恢復之前的生活作息。

漸漸恢復平常的作息了。

但是偶爾還是會發呆、恍神。

↗7

對未來人生看法

一開始有點沒意志,但後來好多。

會讓自己有個目標去努力。

↗7

 

◎ 在接受鬆弛練習過程,你印象比較深刻的感受與想法是什麼?
(1)填寫內容

在第一次引導過程中,最記得的就是和那時的我努力對抗對方的畫面,很激動。

但也是因為這樣的過程,明顯的感受到自己不再那麼的懦弱,並且得到了解脫與幫助。

(2)訪談內容

第一次最深刻是腦袋都是當時的畫面…。老師你要我跟當時事件發生的自己講話時,在想當時的情景,即使不想,也會一直去想到他。比較大的感受就是,你要我對當時的我說要「堅強點、打倒他」時,就是當時最深刻的事,而比較大的改變,就是知道自己當時戰勝他了。AAA951017-30

 

◎    第二次在健康中心的鬆弛引導後,感覺最顯著好轉的是?

(1)填寫內容
因當時是昏倒之後的狀況,知道老師來了,可以聽到老師的聲音,精神狀況原本是昏沈、無神、沒感覺。到後來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了,喚醒自己了。
(2)訪談內容

 

◎    兩次肌肉放鬆引導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1)填寫內容
第一次不太有明顯的感覺,但幾次下來,自己的意志支持,加上導師的幫助,明顯的好轉。
(2)訪談內容:

第一次肌肉放鬆練習在辦公室那一次,感覺是改變那時候的情緒。AAA951017-15

第二次肌肉放鬆練習在健康中心那一次,會覺得比較有力氣。AAA951017-15

 

◎    回去練習肌肉放鬆次數或狀況?

(1)填寫內容

事件後的一個禮拜,一天大概3~4次。後來恢復許多,就一天1~2次而已了。

(2)訪談內容

一開始回去幾乎還蠻常練的吧,因為會害怕,一害怕的時候就會逼自己練。然後接受第一次引導練習後,情況好轉,好一點的時候就會減少練習次數,再到後來就比較沒有去練,可是當睡眠不好時,就會聽老師的話在睡覺之前做練習。AAA951017-38

 

◎    在這過程,你覺得自己得到什麼體悟與成長?

(1)填寫內容
不光是這事件給我的體悟,這3年裡來,長期累積的事件和壓力,終於讓我覺醒了。對於自己有討厭也有感嘆,經過這次算是給我一個教訓和經驗吧。對於以後的人生,也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幫助吧,也許傷得很深,但也這樣更要無時無刻提醒自己才行,最後,讓我瞭解,那些人值得我愛,哪些人真的為我擔心,這也是一種體悟與成長吧。

(2)訪談內容

「我覺得這事對我來講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教訓,我長這麼大第一次遇到這種事,就如大家一直跟我講的是一種教訓與警惕。就如後來,認為自己為何會這樣,害了自己又讓大家難過…就是做這麼多到後來還是傷害到自己,覺得自己很沒用。我覺得對我的成長應該會有非常明顯的長大了吧!就是我可以懂得如何拿捏分寸了吧,對待事物的想法就會比較成長了。」AAA951017-41

 

(3)10/17週記內容

「在這三個禮拜中,經由老師一再地引導我走出來後,漸漸的,我恢復的情況改善很多。剛開始的我變得很沒目標、沒有想法、整個人依舊活在那恐懼裡、發呆…,但因為老師的幫助,讓我從這樣的自己,一點一點在恢復我的勇氣、力量。至少,明顯的差異就是我的氣色吧。

肌肉鬆弛也許不能完全治好我的傷口,但對於常常把自己陷入那種緊繃壓力狀況下的我,這種引導的練習,對我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所以,現在的我基於老師的引導及自己的努力,已經漸漸恢復自己的精神了…。」

 

◎ 這三個多禮拜的時間以來,現在你的心情感覺如何?

訪談內容:

「現在很平靜。

現在再想起這件事情非常明顯的感覺是不再害怕不再恐懼!不會再亂想。現在想起以前那個男朋友,就是不會再怕他,本來還會害怕他突然出現或幹嘛的,現在則是以平常心看待。因畢竟那事老師也引導我,現在想起那畫面,就是那個畫面偶爾會閃過一下,並不會像之前整個事件的經過都一直浮現出來。想起來還是有點悲傷,還是有一點難過吧。」AAA951017-48

 

(八)2005/10/18 中午12:05
CO
在教室區走廊遇到班級任課英文老師,他表示,最近看到AAA氣色好很多,與同學互動蠻好的。

 

(九)2005/10/18 中午12:45

CO與班級林姓男學生談話時,該生提及AAA在上次昏倒以前,人很奇怪,經常動不動就流淚,班上同學常去安慰她。但是過了那次之後,AAA的狀況好很多,沒再看到類似情形。

CO跟該生表示這是心理重創之後的現象,要能了解與包容。

 

(十一)2005/10/19(週三) 中午打掃時間

AAA穿梭在班級教室座位間,神態愉悅,走路輕鬆無負擔狀。(這是AAA很少有的神態﹗)

 

(十二)2005/10/20(週四)下午4:00左右

CO在二樓導師室,聽到AAA從工廠走近教室區與同學之間互動,響亮清澈的笑聲與談話聲。 (這是AAA自事件發生後,CO第一次聽到的開朗笑聲。)

放學時,CO留下來看學生排演隔天優良學生舞台表演秀及英文歌唱比賽事宜,AAA與同學互動良好,不時發出響亮清澈的笑聲﹗

 

(十三)2005/10/27(週四)中午12:45~12:55  CO訪談AAA

AAA談及:

1.上週可能因為天冷,感覺比較好睡。

2.上週感覺快樂許多原因有二:

(1)上次(10/17)看完老師統整的輔導日誌,回去會想「事情已告一段落,那就如一個故事,已經結束了。」

(2)接著幾天同學們在排演優良學生表演,很搞笑,因此很開心。

3.昨天活動結束了,心理似乎又有些空虛感。

 

CO建議AAA:

是否願意嘗試,每日睡前練習肌肉鬆弛5~6次,每次放鬆時間2~3分鐘,一週後再檢視變化情形。

AAA說好。

 

 

六、結語與反思:

Herman(1995)認為,心理創傷是無力感所導致的痛苦,在不可能抗拒也不可能逃脫時,人體自我防衛系統會被壓抑並且解體,在這種情況下,因著危險而產生的正常反應所具有的每個要素都喪失了原有的功能,反而容易在真實危險已經結束甚久時,依然維持在警覺和過度反應的狀態。

 

吳英璋(民89)認為,心理能量較高或較健康的人,在因應創傷性事件的過程中,有較多可以根據時空細微不同的因應彈性;而心理能量較低或健康情況較差的個人,則容易表現出固執不變的因應策略與方式。因此,若由此觀點出發,可以得到一個假設「若能在個體心理創傷其間補充個體之心理能量,將會縮短個體的創傷期。」。而補充個體之心理能量可以從晤談中支持性談話、釐清問題、運動、放鬆過程獲得。

 

依據第二章文獻蒐集,肌肉放鬆練習有效因素主要有三:第一、利用肌肉放鬆後,神經訊息回饋腦部,造成肌肉與臟器功能的減緩;第二、利用深而慢的平穩呼吸節奏達到身體深度放鬆;第三、使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上或某一場景、事件過程,達到整合心靈及放鬆身體的目的(李明濱、李宇宙,民85)。

 

即透過肌肉放鬆練習可以產生生理回饋功能,能讓身體肌肉、臟器達到舒暢放鬆作用。當生理回饋功能產生時,心理也會隨著放鬆減輕焦慮緊張。而生理回饋功能的產生,必須有一些時間,因此在個體在進行肌肉放鬆練習時,先全身肌肉緊繃再放鬆時,放鬆的時間不宜太短,主要因素就是讓生理回饋功能在身體放鬆自然產生,因此個體通常能在進行放鬆時就會逐漸感到舒適。

 

因此,當引導者若懂得利用生理回饋機制時,則引導的功效必然不差。研究者在早期引導時,在鬆弛的時間控制上還拿捏的不夠好,因此效果有時好有時差。於是花了許多時間在研究與探討「如何在使用任何儀器下去掌握生理回饋功能?」。後來發現在引導他人肌肉鬆弛時,可以在個體放鬆時間內,觀察他們的臉部手部肌肉鬆緊狀態、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講話聲音語調變化、體溫回升(個體會覺得身體熱起來)等向度做判斷,並且可以透過提問與當事人核對資料是否吻合,然後才做下一步的引導。

 

研究者因為長期接受氣功訓練,對他人體溫能量的感受具有深度的同理心,因此經常可以從這一角度判斷他人的生理回饋現象(溫度升降與能量回歸),但是一般而言,都會跟當事人再核對一次生理回饋的感受度,如:「感覺如何?」「身體的感覺?」「心情的感覺?」「精神感覺?」,以確定是否有進步一些,若是,就是個體的生理回饋已經在產生中,那麼才會再採取下一步應變策略。而一般行為治療技術效果無法產生立即有效的因素,應該是引導者忽略掉這一區塊的探討。

 

AAA的壓力源持久不退,如反覆作夢或記憶事件過程,導致既無法戰鬥又無法逃跑的狀態下,而崩潰昏倒了。

這次研究者所使用的技術有四。
一、是「肌肉鬆弛法帶動個體生理回饋的功能,如身心產生舒適鬆弛的效能」以穩定當事人Libido紛亂狀態。而肌肉放鬆練習在研究者協助他人時,通常會引導三次或以上,主要就是要加強生理回饋功能。
二、是結合氣功概念(意識導引)、呼吸法、察覺集中法(如專注力集中在AAA最不舒服的腦部),以意識導引腦部呼吸,以穩定或補充AAA腦部之氣流與能量,使AAA在短時間內回復意識狀態。其中呼吸即為吐納,在氣功修練過程重視吐納的練習。尤其安定的集中在身體不舒服的位置做呼吸,可以減緩該部位的疼痛感。

三、是利用精神分析整合身心靈的概念,將AAA固著在不良事件的經驗,透過反覆的面對與重整事件歷程,在鬆弛過程釋放壓抑的情緒。

四、將Frankle之矛盾治療法概念,配合肌肉放鬆法減輕焦慮緊張,再面對不想面對的事,這時個體因恐懼害怕的情緒得到減輕,於是再面對被制約的自我時,會比較具有彈性。這時引導者可以支持當事人去勇敢面對心中的挫折、或藉由想像讓懦弱或被擊敗的自我經由想像做戲劇奮戰,主要作用是讓當事人藉由想像模擬,重新面對處置自己的挫折,從中找回自信。

 

結果,AAA狀況穩定的很快,休息20分鐘之後,能有精神的自己從健康中心走回辦公室找研究者,講話聲音也不再微弱,也不再是當天同學看到的AAA(表情呆滯、不言、哭泣)。顯然這樣的處理方式對AAA是有益的。

 

在放鬆引導過程,要緩慢,並且以當事人能接受且能配合的範疇為主,因此在肌肉一緊一鬆的引導過程,要目視觀察當事人肌肉鬆緊的變化,當肌肉緊繃到7分力時,再要求緊繃肌肉放鬆,並且讓當事人有足夠的放鬆時間與休息,才再繼續下一輪的鬆弛引導。人體在肌肉一鬆一緊的過程,就如運動一般能產生運動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舒服感、意識漸趨清醒、從運動中補充能量)。雖然肌肉放鬆練習並非激烈運動,但是能在個體自己或他人協助引導的控制下,產生動態(肌肉拉緊)與靜態(放鬆)調節生理的效能。

 

 

2005/11/7

因班上15位同學代表學校參加台北市英語歌曲比賽(以學校班級為單位,這次班上參與的同學都為男同學),AAA也主動於中午時間到比賽現場為同學加油及化妝,在現場可以感受到AAA的熱心,及與同學相處良好。

 

2005/11/7/12:50~13:00 CO與AAA簡短談話

1.CO將10/16所填寫的表打字出來,讓AAA看,AAA看後無誤,問及AAA是否感到自己進步很多,AAA點頭。

2.CO談及昨天(11/7)見AAA到表演現場為班上男同學化妝,有什麼感覺,AAA表示因為認為這是一項「工作」,所以並沒有特別的感覺。CO讚許AAA的熱心,並且能認真的為同學服務。(顯然AAA對異性的害怕已經減輕許多

3.問及10/27要AAA在睡前練習肌肉放鬆法,AAA表示有練習幾天,後來上週因校慶演唱事一忙,就沒做練習了。但是感覺睡眠狀況有改進。

4.CO要AAA再填寫一份目前狀況表,過兩天再以錄音訪談,AAA同意。(CO並印一份AAA於10/16所填寫的肌肉放鬆練習輔導前後差異主觀感受表給她參考)

 

 

參、這段日子AAA覺得過得挺愉快的


2005/11/10/下午放學4:10~4:40錄音訪談

一、下表為AAA回去所填寫的最近生活(目前)狀況

AAA肌肉鬆弛練習後的前後差異主觀感受

填表時間:  94/11/9                          請以真實情況回答,謝謝﹗

項目

最近生活概況

升降0~10

心情

挺平靜的,這陣子也還挺愉快的…,偶爾悶悶的。

↗8

精神

精神狀況ok,但還是會發呆…。

↗7

身體

恢復到以前的狀況了。

↗8

睡眠做夢情況

恢復正常了吧!和之前一樣,沒什麼惡夢。

↗7

擔心焦慮

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1

想起原壓力事件

1.對前男友的感覺?
一定還是會害怕,但不會有很強烈的feeling了…。
2.與班上男同學相處的感受與想法? 
像之前一樣了吧…可以和她們打打鬧鬧了…

但還是會害怕肢體碰觸,但交談減少了。

3.想法或意象畫面停留在原事件的時間?

不會了,那件事已是心中的一部份,只要不碰觸就不會想起。

↗7

對自己的看法

自己真的長大了,懂得面對與學會,但信心遺失許多。

↗8

讀書狀況

1.坐在書桌前讀書狀況:挺良好的,至少可以念。

2.想讀書就可以進入狀況?還好,因為之前的我就是這樣。

↗7

腦袋中的雜思

還是存在著一些東西,但我想我已經恢復正常了。

↗8

意志力

就對自己的信心減少許多而已。

↗8

與人相處

和以前的活潑個性一樣,但話少了很多。

↗8

小改變與例外

感覺自己不再是以前的自己了,對人事物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但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成長吧!

↗9

睡前肌肉放鬆練習:前一陣子偶爾有做,對我的睡眠狀況改善許多。

分析:根據上表「但還是會害怕肢體碰觸,但交談減少了」「信心遺失許多」可以感受到AAA因9/21事件而對「男友感到害怕」類推到對「異性」的害怕仍然存在,因此輔導策略仍可以再使用系統減敏感法或肌肉放鬆法解除或減輕內在害怕。

 

二、針對上表,一一與AAA核對,及晤談。訪談錄音摘要內容如下:

 

 

肆、惡夢再次重現


一、問題概況

早上CL走進教室已是8:00,當時同學們都在考試,CL面無表情進了教室也沒拿考卷,就坐在位置上做自己的事。CO看此情境,覺得CL今天有點異常。 

2005/11/15中午12:40,CO正要準備去看學生午休,一位男老師來告訴CO說班上有位女學生在A棟一樓男廁旁哭泣,旁邊有另一位女學生正在安慰她。CO循線走去找學生,心想班上是哪位女學生在哭呢?以往(一個半月以前)若有這情況可能會聯想到AAA,但就AAA最近狀況判斷應不是AAA。CO到了A棟一樓男廁附近找不到學生,因此就走回班級教室。 

CO到教室看著班上四位女學生,卻見到AAA在座位上哭腫了眼,於是請AAA到教室外走廊問明原因,AAA才說:「整個上午可能是有點感冒而感到頭暈且痛…,昨晚半夜做了惡夢,夢到前男友來找我,兩人對話不愉快,接著當天(9/21)肢體衝突事件又在夢中重演了一次…。今天早上起來時感到很累也已經很晚,上午在班上上課時,耳朵旁就會覺得好像有很多吵雜聲,但實際上上課時教室是安靜的。人就是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CO跟AAA說:「顯然這事件(9/21)到目前還在影響著妳!」「妳的內心對前男友是害怕的!」接著問AAA是否願意接受肌肉放鬆引導,AAA點頭。因CO一時找不到安靜的地方,於是請AAA到辦公室來接受放鬆引導,這時導師室有幾位老師在聊天,CO找來一張椅子請AAA坐在CO辦公桌旁。

 

二、肌肉放鬆輔導am12:50 ~ 13:18

(一)分析問題

CO:從上次(11/10)訪談資料可以知道妳的內心仍對前男友感到害怕,這次我們針對這害怕的情境或夢中所掛心的情境做肌肉放鬆練習來釋放內在害怕的情緒,甚至於可以在放鬆時進入妳所擔心、焦慮、害怕的情境與他對話。

AAA點頭表示瞭解。

 

(二)下列為放鬆引導過程之現場文字紀錄摘要

1.第一次肌肉放鬆練習過程

CO引導AAA肌肉放鬆程序,並且要求內心裡「害怕的AAA」一起做肌肉放鬆練習,放鬆時內心裡「害怕的AAA」也一起放鬆。

結果:(CO請AAA在放鬆時閉著眼回答問題)

(1)身體感覺:很累…、有熱能慢慢由腳熱到肚子…。(能量回歸)

(2)CO問:害怕前男友嗎?
AAA回答:「不知道」(CO提醒AAA剛才練習之前對前男友是感到害怕的,現在是不知道,表示有在進步。)

 

2.第二次肌肉放鬆練習過程

CO請AAA自行練習肌肉放鬆練習步驟,並且在做練習的時候要想著內在害怕的自己一起做相同的動作。

結果:AAA感覺內心平靜許多。(AAA在放鬆時閉著眼回答問題)

討論:(CO請AAA深呼吸三次之後睜開眼再進行討論)

CO提問:妳內心真的很害怕他嗎?

AAA:想到恐怖的畫面就會很害怕。
CO:妳所謂的恐怖畫面是什麼樣的畫面?

AAA:就是兩人拉扯(肢體衝突)的畫面。

CO分析:表示這件事在妳的內心世界並沒有結束,還停留在事件現場拉扯中,而形成一種力量的僵持。這僵持的力量造成內在的害怕無法平息,想離開這種感覺,內心卻是逃不了。因此,現在妳要克服的是自己,而不是妳的前男友,因為自事件(9/21)發生之後至今,這個人並沒有在妳的生活中再出現。

CO提出應對策略:現在我們用另一種矛盾的想法,「想像就在那種情境中,任他拉扯,看他能如何,但是實際上妳是在這兒的,是很安全的,一點也無傷的。」

AAA點頭表示明白。

 

3.第三次肌肉放鬆練習過程

CO引導AAA想像拉扯中的自己一起練習肌肉放鬆,「很放鬆的任他拉扯…,不要害怕…,看畫面中的他能如何?」「放鬆…再放鬆…」…

結果:AAA感覺到

由腳往身體上方熱了起來(生理回饋效能開始產生了)。

在心像畫面中的兩人沒再拉扯,而是在講話,沒有爭吵…(僵持的力量消失了)。

CO請AAA深呼吸三次之後睜開眼再進行討論

(1)CO問AAA再想想那恐怖的畫面的感覺,AAA表示「已經沒什感覺了。」

(2)問及頭部的感覺,AAA說「頭不痛,會有一點暈,但是暈的感覺減輕了。」

(3)AAA自我概念之主觀分數

自我概念

生理我

心理我

精神我

分數走向

(0~10)

不舒服感減輕

10↘5

由不愉快變成沒有感覺;0↗6

變得比較清醒

0↗3

結論:CO的建議

(1)勇敢面對「過去的記憶」,真的要克服的是自己,並非他人。

(2)從剛才引導鬆弛到現在才20分鐘,就能進步這麼多,希望CL能持續在睡前做肌肉放鬆練習。(CL已經一段時間沒再練習了)

 

4.第四次肌肉放鬆練習過程

CO要求CL自己練習肌肉放鬆練習,並且在放鬆持想像自己放鬆、不掙扎、順其自然的任他拉扯。

結果:CL表示好多了,也可以回去上課了,感覺比較有力氣了。

自我概念

生理我

心理我

精神我

力氣感

分數走向(0~10)

5↘4

6↗6

3↗4

3↗6

由上面數字可以知道AAA還在進步中。

這時CO觀察CL的臉部神態,穩定許多,原來哭紅腫的眼,卻神奇似的已經消腫了。CO建議CL去照鏡子看看。

 

2005/11/16(週三)

上午7:48因天雨沒有升旗,AAA快步走進教室,面帶笑容。

下午13:30(班會課時間),CO請AAA到教室外走廊,從簡短幾個問題瞭解AAA狀況。AAA表示昨天中午經過肌肉放鬆引導後,回教室後可以正常上課,耳根旁的吵雜聲變小,昨晚沒再做惡夢。CO建議AAA要能持續每日練習肌肉放鬆法,以維持良好狀態,並說明AAA的惡夢再現是潛抑在潛意識的情緒,乘AAA在睡覺時或身體機能比較弱時如快生病(感冒)的時候浮出意識台面,因此要學會如何去面對,如昨天的處理方式,AAA已經熟悉,都可以自行練習。

接著,AAA走進教室填寫班會記錄時,相當自信專注的在寫著,下課時,學藝股長將班會記錄送來辦公室讓CO簽名,辦公室的幾位導師看了還稱讚寫這本班會記錄的同學動作真快呢。

 

2005/11/23(週一)

CO對AAA一週以來的觀察,在數學課做練習時能更為專心,今天早上的數學小考能考到52分對AAA來講是很大的突破,在其它時間的觀察,如早自習或午休時間,感覺CL做事更為俐落。在她的週記上,表示要有目標的去努力。 

 

2005/11/24(週二)  AAA填寫 個案輔導追蹤調查問卷

個案輔導追蹤調查問卷

編號:  AAA        2005年  11  24 日 am,pm 1:00   ~ 1:20   填寫

※下表左側填入滿意分數為0~10,參考點如下: 「【」、「】」表示含;「)」表示不含

    非常不滿意     不滿意         尚可         滿意        非常滿意

  【0—--1--—2)【2—--3--—4)【4—--5—--6)【6—--7--—8)【8—--9----10】

項目

目前狀況【( )內請填滿意分數

整體分數

原壓力

情境

再回想原壓力情境:

感覺還會存在,但不再成為壓力。(滿意度:8)

壓力指數

2

生理我

1.身體:ok,沒什麼大問題。(8)

2.精神:目前狀況還可以(9)

3.睡眠狀況:正常了許多(8)

4.早上起床狀況:ok(8)

滿意指數

9

心理我

 

 

1.心情:目前還算ok,偶爾會晃神一會兒。(7)

2.想法:沒什想法。(8)

3.學習:適當的課業是能看的下去的。(7)

4.腦袋中的雜思:若60分鐘想專注做事大概 20 分鐘想東想西

5.對自己看法:真的認為自己長大了。

滿意指數

7

社會我

1.與朋友互動:良好。男生方面差一點點。(8)

2.與團體(如參與班級活動意願與興致)互動:少了點熱情的心。(8)

3.與家人互動關係:良好(8)

4.對他人看法:沒太大看法(8)

5.我覺得我跟周遭他人互動感覺:還是喜歡一個人,但是通常還是一群人。(8)

滿意指數

8

行動我

 

1.該做的事、掛礙的事能否即時去做:

要發呆一下才會去做。(8)

2.做事不拖拉:該做的事不會拖拉。(8)

3.做事效率(達成率):    7 

4.意志力(做任何事堅持程度):覺得重要的就會很堅持(9)

5.追求目標之明確性:還在想未來(7)

目標為  求學  ;朝目標努力的狀況:繼續努力。

滿意指數

9

小改變

或例外

個性變成熟多了,做事情會去想好、再去做,勇敢多了。

 

 

2005/11/30(週一)上午第一節數學課,AAA上課偶爾閉著眼打盹一下。午休時問及為何會這麼,AAA只說沒什麼。 

2005/12/5(週一)上午第一節數學課,AAA上課閉著眼打盹時間稍微加長。CO提醒AAA在課堂上要認真上課。

 

2005/12/9/中午12:50~12:56追蹤訪談

午休時間,CO到教室,見到外的走廊有垃圾沒有清掃,CO問及,AAA主動去幫忙打掃。打掃後,CO問AAA原壓力情境的感覺、四個自我概念(生理我、心理我、社會我、行動我)的主觀分數,AAA皆能笑著回答。下表是CO訪談AAA所整理的內容: 

項目

目前狀況

整體分數

原壓力

1狀況都還好。

2.不會主動在去找其它男同學玩,過去會,現在不會,原因增害怕,但也可說是一種保護作用。

壓力感:2

生理我

晚上睡得平順,這段時間沒再夢過那事件。其它都不錯。

滿意感:9

心理我

平穩

滿意感:10

社會我

很滿意現在的感覺,平穩、安靜。(是一種長大感覺)

滿意感:10

行動我

1.班上的事,會積極的去幫忙。

2.會主動找自己興趣的科目讀,目前找到了,也真的在努力了。真的有差!

滿意感:9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DD輔導日誌

 放鬆輔導-抒解親子衝突

作者、輔導者:林宜靜

 

個案基本資料:高職三年級學生,男,單親家庭。

 

壹、DDD沒來上學

2005/10/20中午

DDD連續兩篇週記不交,問了之後,他表示不想寫、覺得花時間在寫週記上是無意義的,現在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CO依據DDD開學以來的表現分析他的問題給他聽:

自開學以來,DDD就一直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上課想睡就睡、想講話就講話、不想交的功課就不交,現在段考成績下來,成績明顯退步許多,最後造成自己的懊惱,難道這就是喜歡做的事且有意義的事嗎?

人不可能隨時在做喜歡的事,除非自我實現的人或事業有成,則可以在法律許可下去編築自己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就過怎樣的生活。今天DDD不僅對自己有責任、對單親家庭的媽媽更有責任,喜歡做的事要權衡有助於自己未來發展的事,才會成為有意義的事。

DDD聽後,回座位翻開週記寫著。

 

2005/10/21

DDD沒來上學,中午CO與家長聯繫,家長表示如下:

1.昨晚為DDD玩電腦(自開學以來DDD每天從補習班回來,就從9:30玩到12:00才肯停下來)的事,母子二人為此起了相當大的爭吵,後來DDD仍一意玩下去,後來也不知道DDD玩到幾點。

2.今早DDD爬不起來,家長叫了許久,但DDD表示因為「不爽」不想來上學,家長安撫了許久,DDD仍不來上學。

3.家長希望CO能協助她。

 

CO:孩子鬧脾氣,必有原因。下週DDD來校,CO再找時間與DDD晤談,瞭解狀況。請家長這些天不要再跟DDD生氣或爭吵。

家長同意並感謝。

 

 

貳、協助當事人覺察壓力源

----從談話中反映DDD心情、擔心的事、以及面對困難

 

2005/10/25(週二)/中午11:00 ~ 11:25蒐集資料與澄清問題

地點:導師室外面的走廊

現場記錄方式:CO與DDD對談過程,一面分析,一面寫在紙上。

以下是CO與DDD談話的部分內容,整理如下:

一、DDD覺得跟媽媽吵架的原因如下(宣洩法:引導說出心理的煩悶)

DDD覺得:

「媽媽最近都跟他計較家裡的電費、上網費、以及每月手機通話費用…,為何以前都不跟她計較,而現在卻計較?」

CO幫DDD計算了一下,大概DDD每月要在這些費用上花將近2000元。

DDD又說:「媽媽很嘮叨、愛唸、會轟炸1~2小時以上,現在只要媽媽一開口,就覺得很煩,並且無法接受她碎碎唸…」

上週四晚上跟媽媽吵完架之後,這些天習班回到家快10點時間,仍然玩電腦至半夜12點多,並且不理會媽媽,這些天仍有跟媽媽爭吵…

 

CO分析:

DDD因為在課業準備方面無法掌握的狀態下,心情感到煩悶,相信在目前狀況,不管是什麼人說DDD,DDD都會不爽,而且認為是找麻煩的。

DDD認同CO的說法,也認為確實現在只要有人說他,他會認為是找他的麻煩!

CO:所以真正問題是自己心煩,而不是媽媽的問題。

DDD能接受。

 

二、DDD說出心理煩的因素「感覺上了高三之後,數學考試的範圍變大,實在無法掌握,而且又考得很差,因此感到很煩!」

CO分析:這是一種心理落差!

因為DDD自高一到高二下第一次段考期間,數學段考成績都是不及格,這表示高一的數學並沒學好。但是在高二下第一次段考後沒多久,因心情不好而曾經接受了CO肌肉放鬆引導練習,之後一直到期末,數學的大小考試都是及格,成績也一路攀升,表示高二下的數學課程DDD當時學得不錯。而現在高三數學複習的內容是一年級的課程。現在DDD是以高二當時數學的程度及感覺去評比自己目前的高一數學程度,因此產生相當大的心理落差,以致無法接受。

DDD點頭。

 

三、上週四跟媽媽吵著要休學,因為再這樣下去會重考的。

CO分析:因擔心考試,而選擇休學,就是準備「逃離現場」。

休學,表示高三還要重來一年,這樣明年還是會再重走到這一階段的,

仍然還是會再遇到相同的問題,你覺得到時候能做得更好嗎?

DDD:不知道

CO:為何不考慮,乾脆好好讀完,若有需要則去補習一年,再重考。

DDD:那還要花家裡的錢。

CO:若還怕花家裡的錢,就好好把高職讀完,相信只要你肯專心去讀,應該還來得及。

DDD:但是讀書狀況不良,無法控制自己,心理經常會找藉口真的去玩。

(心理陷入兩難「想玩、又想讀書」)

CO:若由上學期經驗,你從肌肉放鬆練習可以提高專注力,課業也因此一路上升,若有需要,老師可以再協助你肌肉放鬆練習試試看。

DDD比較安心的點頭。

 

四、姊姊及幾位親戚的孩子都很優秀,我根本不是讀書的料!

CO反映DDD的心理狀態:「心理是否感到很自卑?」

DDD提高語調說:超「自卑」的!

CO:至少要畢業吧?!

DDD:現在感覺做什麼都不對!

CO:你現在好像是站在十字路口中的人,迷失了方向…
    因為焦慮、擔心考試,又怕無法達到媽媽的期望,心都亂掉了,失去方向了。

DDD感受到CO的同理

CO:好了,老師也把你的心情都說出來了

    心情悶悶的感覺應該有減輕一些吧!

DDD點頭表示有。

於是CO與DDD約過幾天再引導他做肌肉放鬆練習。

 

 

參、追蹤訪談

2005/10/28(週五)中午1:00~1:20追蹤訪談              地點:導師室

DDD表示上次跟老師談完話之後到今天,自己也想通了一些,各方面有比較改進,如下表:

 

項目

10/25談話以前

10/25談話後到今天10/28

分數

心理

1.心情:很煩

2.想法:想休學

1.心情:不煩、心比較安靜

2.想法:不會想要休學,也比較沒想這麼多。

0↗5

身體

 

 

一樣

精神

課堂昏睡

在課堂尾巴5~10分鐘時間才有點睡意。

0↗8

起床

因玩電腦玩得太晚而起不來,早上要他人叫。

早上5:40左右自己起床,也不遲到。

0↗10

讀書

1.專心度:無

2.不想讀書

1.專心度:60分鐘可以專心40分鐘。

2.多少看一點書

0↗6

補習後

玩電腦

晚上補習班放學回到家快10點,就直接在電腦前玩到12點多(玩2.5小時左右)。

補習班放學回到家玩到11點(玩1小時左右),能自動回房間看點書,爾後12點左右再睡。

0↗6

與媽媽關係

幾乎每天爭吵

沒有吵、比較好。

0↗5

 

CO根據DDD提供的資料,表示DDD進步了許多,進步的因素是因為聽懂了、及被提醒所處的狀況,經由對自己的察覺而想通、而進步。

CO問及,既然進步了,還需要再被引導肌肉放鬆練習嗎?

DDD表示他還希望自己再進步。

於是,CO約DDD下午最後一節下課時,直接到辦公室來找她。

 

 

肆、放鬆輔導

4:10~4:30肌肉放鬆引導

DDD進來辦公室的時候,剛好下課鐘響,外面因學生放學而聲音吵雜,因此,CO告訴DDD若等一下做肌肉放鬆練習時外面很吵或辦公室來往人等,不要理會,只要專心練習即可。

接著DDD在敘述媽媽的特質時,就顯得更為理性:「媽媽會嘮叨是覺得我們做得不夠好,及希望我們立即去做改變,但是他跟姊姊都不是能立即去做改變的人,因此媽媽就會一直說我們。」(DDD已經能站在媽媽的立場講話了!

 

接著,CO再問DDD,你要做肌肉放鬆練習的目的是什麼?

DDD表示:「希望進步。現在還有點想玩,想讀書的感覺大概只有4~4.5(以10滿分)而已!」(DDD有動力想要進步

於是,CO要DDD將書包、眼鏡放在桌上,坐姿端正,準備練習肌肉放鬆。

 

這次CO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引導,因此引導語並不多,引導如下:

 

一、第一次肌肉放鬆練習
(一)CO引導DDD放鬆練習步驟有:
1.先引導肌肉放鬆練習程序

2.接著引導全身放鬆

3.然後再把內在的擔心、焦慮釋放出來。

(二)3分鐘之後,DDD的感覺:

心理:內在是安靜的(雖然外面很吵!)。

生理:感覺身體暖和了起來、有舒服感。

 

二、第二次肌肉放鬆練習
(一)
CO要求DDD自己做肌肉放鬆練習,當全身繃緊時,心理從1數到10再全身放鬆。

(二)3分鐘之後,DDD感覺:

心理:心情更好,悶的感覺不見了(第一次時心仍有一點悶悶的)。

精神:精神感覺比剛才好。

 

三、第三次肌肉放鬆練習
(一)
CO要求DDD自己做肌肉放鬆練習,當全身繃緊時,心理從1數到10再全身放鬆。

(二)3分鐘之後,DDD感覺:舒服通暢。身體沒有緊繃感。

 

最後,CO建議DDD:

每天睡前躺著練習3次,方法就如剛才的引導過程一樣,一週後再做檢視。若還需要加強,CO會適時協助,CO同意。

 

 

伍、追蹤訪談

2005/11/3/下午4:30~4:45追蹤訪談                                   地點:導師室

中午午休時間CO與DDD約好下午放學時間到辦公室來,瞭解DDD回去在睡前練習肌肉放鬆的狀況,DDD表示自己在各方面都有進步。

以下的表格,是CO依據DDD的敘述,當場對照填寫的:

 

DDD輔導追蹤調查問卷

編號:___      2005年 11  3 日 am,pm 4:30~4:45  接受問卷訪談

項目

10/25之前

身、心、環境 壓力狀況

與老師談話後、被肌肉鬆弛引導紓解壓力、睡前自行後10天狀況

↑↓分數

0~10

原壓力

情境

原生活壓力情境:
1.擔心課業、心慌亂、讀不下書。
2.與母親大大小小爭吵不斷。
(問題持續多久:____)

再回想原壓力情境:

1.不擔心課業,也能定下心看書了。

2.與母親已經4天沒有任何爭吵,也沒有任何觸發點可以吵。

 

生理我

身體:

精神:課堂易昏睡

睡眠:晚睡,早上起不來

1.身體:比較舒服

2.精神:比較好

3.睡眠:正常,早上能自動起床

0↗7

心理我

 

心情

想法

學習

1.心情:很煩

2.想法:想休學

3.學習:不想學習

4.腦袋中的雜思:想東想西

5.對自己看法:很自卑

 

1.心情:好多了,不發脾氣。

2.想法:沒有想要休學

3.學習:較專心,會試著去讀書。

4.腦袋中的雜思:40/60讀書專注

5.對自己看法:對自卑的感覺還好,就「做好自己」

0↗5.5

社會我

1.與朋友互動:尚可

2.與母親互動:非常不良

3.對他人看法:只要說我的,就認為是「找麻煩」

1.與朋友互動:尚可

2.與母親互動:不爭吵了

3.對他人看法:只要說我的,我會「檢討」

0↗6

行動我

 

1.行動力:該做的事無法立即去做

2.做事拖拉、根本不想動、也不想做。如媽媽叫我洗便當盒,都說「好啦」,但是仍放一邊。

3.做事效率(達成率): 很差

 

1.行動力:讀書方面有念頭就去讀

2.做事拖拉改善:如這4天回家可以主動洗自己的便當盒。

 

3.做事效率(達成率):提升6成

0↗6

小改變

例外

 

1.這四天以來,與母親之間沒有可以觸發爭吵的點,主要是DDD自發性的改變有:

(1)有在讀書(2)玩電腦一事,只要媽媽一說,自己就能立即改變。(3)會自動去洗自己的便當盒

2.課業成績表現:最近在補習班的兩次小考,之前分別考40、50,這週考60、90。分數分別提升20、40。

 

DDD表示這一週下來,自行在睡前練習肌肉放鬆練習,是坐著練,練好才上床睡覺。大致上精神好很多,只是今天有點累的感覺,今早是因為塞車問題,不是起不來。

CO:睡前練習肌肉放鬆練習,可以躺在床上練習,若睡著就睡著,但是生理回饋功效會在睡覺時持續產生。目前DDD進步許多,希望DDD能持續在睡前做肌肉放鬆練習,讓自己能維持在良好狀況。若在練習尚有困難,CO再協助引導。

DDD同意。

 

2005/11/10中午 12:40

DDD表示最近狀況很好,而且持續每日睡前練習肌肉放鬆。

CO問及是否願意填寫肌肉放鬆練習問卷,DDD立即答應,並約好名日放學時間做錄音訪談。

 

 

2005/11/11下午放學4:10~4:45 錄音訪談摘要如下表:             

地點:班級教室

前提:DDD仍每日睡前練習肌肉放鬆。

 

個案輔導追蹤調查問卷

編號:___      2005年 11  11 日 am,pm 4:10 ~ 4:45  接受問卷訪談

項目

接受肌肉鬆弛練習引導之前

身、心、環境 壓力狀況

接受肌肉鬆弛練習紓解壓力後

三週狀況

↑↓分數

0~10

原壓力

情境

原生活壓力情境:
1.為課業與升學感到很煩(自上國中以來就常覺得很煩)

2.與母親關係緊張(為讀書與玩電腦之事而常有爭吵)

再回想原壓力情境:

1.比較不會煩了(10↘6.6)

2.與母親關係不錯(不吵架;只要母親一講就會自動關電腦)

爭吵指數:10↘0

 

生理我

身體:

精神:怕吵(一被唸就易引發衝突,心情不好)

睡眠:睡不好,難以入眠,半夜會起來。(失眠)

身體:舒服感提升0↗5

精神:一被唸就會離開現場,不正面衝突。

睡眠:能熟睡(0↗10)

0↗8

心理我

 

心情

想法

學習

1.心情:心情不好、鬱悶。

2.想法:蠻負面的,如沮喪、逃避、想休學。

3.學習:糟糕,沒有動力去學習,看什麼都不順眼、放棄、課堂昏睡、上課趴著即使不想睡也放任自己睡著。

4.腦袋中的雜思:想東想西,想法易陷入衝突情境。

5.對自己看法:自卑、比較在意。

 

1.心情:不鬱悶(0↗7)

2.想法:負面想法沒有了(0↗10)

 

3.學習:比較不會昏睡,有時課堂上睡著是因為太累,當察覺到自己睡著就會起來。

 

4.腦袋中的雜思:專注力每60分鐘有35分鐘可以。

5.對自己看法:不自卑,覺得自己要走自己的路。

0↗7

社會我

1.與母親互動:爭吵、冷戰。

2.對他人看法:不順眼與找麻煩

 

1.與母親互動:沒有爭吵與冷戰

2.對他人看法:會評估他人的要求,能做則做,不能則講清楚。

0↗8

行動我

 

1.行動力:放棄、不想來上學

2.做事拖拉、根本不想動、也不想做

3.做事效率(達成率):  0

 

1.行動力:遲到減少,自己會想辦法克服遲到問題及讀書問題、積極0↗7

2.該做的事會及時去做

3.做事效率(達成率):  提升5成

0↗6

小改變

例外

 

1.    仍然維持著「那種感覺」即「心平靜、與家人不爭吵」。

2.    在接受肌肉放鬆輔導之前在補習班之週考的名次大多維持在180至160之間,輔導之後,名次升到110名,及120名左右。

(補習班之週考名次:180↗160↗110↘120)

 

CO從剛才的訪談摘要表,見到DDD的行動力到6,認為可以再進步,因此問DDD「如何提昇自己的行動力?」。DDD認為就是找到成就感,如考試進步。

最後,CO希望DDD能持續每日睡前肌肉放鬆練習,讓自己維持在良好狀況。下一次晤談時間會再隔2週,中間若有任何問題都歡迎來共同討論。

 

2005/11/15上午10:20~40 與家長(DDD的母親)電話聯繫

CO在學校與家長(DDD的母親)電話聯繫,談話摘要如下:

1.    家長表示最近DDD在家沒再跟他爭吵過,補習班成績進步,玩電腦時間減少,有在讀書了。家長也表示這三週有二次她聽孩子說是老師放學留他個別輔導而比較晚回家。

2.    CO告知家長,近三週CO是以肌肉放鬆練習協助DDD,DDD每天睡前都有在練習肌肉放鬆練習,若有需要則CO引導。DDD是因這學期參加補習造成身心疲憊壓力造成失眠、情緒及想法問題(含家長期許壓力),經肌肉放鬆練習後,目前各狀況已經改進許多。這通電話是核對DDD在家狀況。

3.    家長表示DDD之前玩電腦是沉溺且有意。
CO認為這學期DDD除了學校上課也參與補習(每週有六天上課),長期身心疲憊,各方面會跟著受影響,如情緒暴躁、時間掌控變差、應付外在能力減弱等等,以致補習回家後就想讓自己放鬆,但是久了就沉溺電腦遊戲,接著被媽媽說就受不了而引發爭吵與衝突。因此在歸因上建議歸因於生活壓力因素而造成一系列如身體、心理、行動力的負面影響。現在放鬆練習輔導三週以來,孩子已經恢復良好就是最好的證明,不建議歸類在孩子是有意沉溺電玩上或不讀書上。

 

 

 

2005/11/24  中午1:00填寫個案輔導追蹤調查問卷

個案輔導追蹤調查問卷

編號:   DDD        2005年 11  24  日 am,pm  1:00   ~  1:20  填寫

※下表左側填入滿意分數為0~10,參考點如下: 「【」、「】」表示含;「)」表示不含

     非常不滿意      不滿意         尚可          滿意        非常滿意

  【0—--1--—2)【2—--3--—4)【4—--5—--6)【6—--7--—8)【8—--9----10】

項目

目前狀況【( )內請填滿意分數

整體分數

原壓力

情境

再回想原壓力情境:

原本是家人、課業使我很煩惱。(而現在的滿意度為6)

 

生理我

1.身體:良好(7)        2.精神:算ok(5)

3.睡眠狀況:很好(9)    4.早上起床狀況:良好(8)

滿意分數

7

心理我

 

 

1.心情:很輕鬆(7)

2.想法:有開始想讀書了(6)

3.學習:蠻能夠專注的(6)

4.腦袋中的雜思:若60分鐘想專注做事大概20~25分鐘想東想西

5.對自己看法:只要能進步就好,慢慢來不要給自己壓力。(7)

滿意分數

8

社會我

1.與朋友互動:很好(9)

2.與團體(如參與班級活動意願與興致)互動:

需要我幫忙一定ok(6)

3.與家人互動關係:還好(5)

4.對他人看法:都不錯(6)

5.我覺得我跟周遭他人互動感覺:不錯,跟之前都差不多。(7)

滿意分數

7

行動我

 

1.該做的事、掛礙的事能否即時去做:不一定,看什麼事。(4)

2.做事不拖拉:應做的不會拖拉(6)

3.做事效率(達成率):    7  

4.意志力(做任何事堅持程度):應該有進步,但還有進步空間(6)

5.追求目標之明確性:還沒找到自己的目標,但知道現在目標就是要好好讀書。(5)

目標為  讀書  ;朝目標努力的程度  6  

滿意分數

6

小改變

或例外

做事積極多了。

 

 

2005/12/9/中午1:20~1:34追蹤訪談

上週二、三、四是學校第二次段考,因此CO先問DDD段考考得如何,以及原壓力情境的感覺、四個自我概念(生理我、心理我、社會我、行動我)的主觀分數,下表是CO訪談CCC所整理的內容:

 

項目

11/18放鬆輔導~今天12/9改變的狀態

整體分數

學科成績

這一次有2科分數退步,其它都進步,整體而言是進步。

 

原壓力

家庭壓力情境,與母親沒再吵,蠻ok的。

 

生理我

蠻不錯的。早上6:00自己就起床,不用他人叫。

滿意感:7

心理我

尚可,平平穩穩的。

滿意感:7

社會我

ok

滿意感:9

行動我

1.讀書方面,還好。(6)  2.該做的都會去做。(6)

滿意感:6

CO建議

從生理我、心理我、行動我的分數,建議CO可以再積極些,那麼進步的空間就很大。

 

1.DDD晚上補習回家後狀況:

晚上補習回家休息一下,在12:00以前會複習補習班的功課30至60分鐘,12:00左右上床睡覺。

2.最近遲到次數頗多,出門時間與以往一樣,但是公車卻延遲到,最近媽媽建議要提早出門,這不是賴床問題。

3.CO問及個案研究同意書需要簽名,CCC說好。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CC輔導日誌

放鬆輔導-抒解人際緊張與課業壓力

作者、輔導者:林宜靜

 

壹、協助當事人察覺壓力源

----分析「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心動」

 

個案基本資料:高職三年級學生,男。

2005/10/18(二)  中午12:40~13:00

CCC週記上有許多抱怨,一則對「自己讀書定不下心來感到煩,認為自己就如過動兒」;二則認為「班上同學上課很吵,對那些吵的同學感到不滿,想要扁他們。」

 

中午午休時間,CO找CCC到教室外走廊上,要CCC將剛發下去的週記拿出來,先看看CO給予的評語,然後再分析給他聽。

週記評語是:「從你的週記內容可以感受到你對自己一點也不滿意,同時對班級同學也不滿意。一個對自己不滿意的人,是不容易對他人感到滿意的。顯然問題是出在你的身上,若能從你自己改進,相信你的煩悶很快能消除。」

CCC看完評語笑著說:「我知道了!」

CO打開CCC週記,分析著說:

「你在週記上抱怨自己無法專心讀書及班上同學吵鬧讓你很煩,這情形至少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但問題並沒有得到改變。但是若從老師觀點來看你在班級的表現,課業方面你的成績是不錯的,只是太焦慮自己書讀不完。另一則你每天去補習,令自己累得不夠時間休息,以致開學以來,白天在課堂昏睡情形相當嚴重,幾乎每天到校都可以看到你睡得一塌糊塗!」

CCC笑著點頭。

CO問CCC:「請問你有針對自己的問題做過改進嗎?」

CCC說沒有。

CO:「你平日有做運動去抒解疲勞嗎?」

CCC:「有,是在每週二節的體育課時間。」

CO:「這運動量是不足的﹗」

CO再問:「你覺得自己最大問題是什麼?」

CCC:「睡眠不足﹗每天晚上補習後,回到家差不多快11點,接著到半夜1、2點睡覺,早上6點起床上學。」

於是,CO分析CCC白天在校昏睡,不僅沒上到課,也把許多時間睡掉,而且也沒睡好。如此日夜顛倒,使得身心進入更疲憊狀態。

 

建議CCC恢復正常的作息時間,提早一個小時上床睡覺,最好12:30以前就寢,充分利用白天在校時間讀書。並且建議CCC在睡覺前先練習肌肉放鬆5~6次再入睡,每次放鬆時持續2~3分鐘,練習一個禮拜後,看是否睡的比較好,第二天精神也能提振與持續。

 

接著CO再跟CCC確定及歸納他的問題狀況,留待下週二檢視改進狀況:

以下是CCC目前希望克服的問題:

1.睡眠不足,課堂昏睡。

2.過於焦慮成績,及讀不完的書。

3.讀書效率及專注力大概只有50%,即1小時讀書時間中有30%時間是東想西想。

4.對自己,對他人不滿意。

 

2005/10/19、20

上午CO看到CCC的精神不錯,沒有趴在桌上睡覺。

2005/10/20

早自習時間,CO趴在桌上睡覺。

 

2005/10/26下午1:35~1:55追蹤訪談

CCC表示心情比較平靜了,在上次老師跟他談完話,他就告訴自己「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當天回去之後到昨天晚上,在睡前都有做肌肉放鬆練習2~3次,晚上作息時間提早在12點睡,早上6點起來,其他改變狀態如下:

 

項目

10/18與老師談話前

10/1810/26一週的改變

¯0~10

身體

疲憊

還好

0­6

心情

很煩

平靜

0­7

精神

很差、課堂昏睡

不打瞌睡

0­6

想法

悲觀

樂觀

0­8

讀書狀態

60分能專心30分鐘

60分能專心45分鐘

5­7.5

起床

很累

比較不累

 

 

CO:問及滿不滿意這次段考與模擬考成績,CCC搖頭表示不滿意。
CO:雜思已去除,生理疲憊狀態已獲得改進,接下來應可以專心好好讀書了?

CCC笑著點頭

CO:期待見到你的進步

 

討論與分析:

CCC為何可以進步這麼快?

1.    領悟自己的壓力出在自己,當下與CO談話能了解自己確實給自己太大壓力。在認知上的察覺與體悟,也減輕了CCC的心理壓力。

2.    每日睡前勤練肌肉放鬆練習,讓生理回饋功能在睡覺時產生,而睡覺時能進入更放鬆狀態,因此生理得到更好的調養,所以CCC雖然睡眠時間沒有增加,但是白天上課已不打瞌睡,精神與專心度提升許多。 
也就是CCC因肌肉放鬆練習使生理機能得到良好改變,因此精神、心情、作息隨之提振。

3.    CCC能有毅力的每天睡前練習,也是進步的關鍵。

4.    CO的班級學生,在肌肉放鬆練習的練習從高一至今以練習超過12次,對自主神經的控制力應得到一些訓練,因此自行練習能得到效率應是主要因素。

 

貳、CCC感到孤單與空虛

----建議CCC多與同學互動與多運動,

 

2005/11/10/12:45~13:00

CCC週記上談到「以前國中時很喜歡交朋友,在國中時期應該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 - -,上了高中,覺得班上的人都好自私而且幼稚,一點也不喜歡這一班,真希望能趕快畢業,脫離這個環境,從來都沒有這種感覺,在班上連一個能講心事的人都沒有,每次一下課,就自己孤單的一個人,在位置上發呆- - - -。」

午休時間,CO與CCC晤談,CCC表示睡前肌肉放鬆練習已經一段時間沒做了,最近覺得孤單空虛。班上有幾個要好的朋友,但是- - -。

目前只有星期四沒去補習,現在已經能適應補習生活。課堂上已經沒再睡覺了。

CO分析:

高三生活只有讀書與補習,沒有足夠時間的休閒與休息,再加上與同學朋友互動少,確實會感到孤獨無趣,希望CCC要撥些時間運動並學習主動交朋友。

建議CCC要主動去跟同學交朋友,可以從和同學討論課業開始,睡前的肌肉放鬆練習可以幫助生理回饋,最近班上幾位同學接受老師的建議在睡前做肌肉放鬆練習,他們目前的回應都是在進步中。若能每天至少利用二節下課時間和同學到校園走走聊聊或自己去散散步,把焦點放在外面的生態環境(分散注意力以減輕焦慮),也可以紓解高三只有讀書的生活壓力。

CCC同意嘗試看看,觀察幾天變化,再做討論。

 

2005/11/16/pm1:50~2:10

CCC表示自11/10到昨晚都有在睡前練習肌肉放鬆練習,這一週以來各項主觀的變化如下:

項目

連續一週以來在睡前練習肌肉放鬆練習之改變狀況

分數

生理我

 

1.早睡還是精神不好。7↘5

2.精神:由不集中轉為稍微可以集中。0↗6

5

心理我

心情

認知想法

學習

1.    心情:孤獨空虛感減輕一點,心情爬升0↗3.5

2.    想法:仍然認為班上同學自私只為自己。
(CO再問CCC是哪些同學,CCC提出了二位。)

無法察覺

社會我

1.仍感到孤獨。

2.交友狀況:大家都在讀書,沒有時間互動。

5↘2.5

行動我

 

1.    第一段考過後三週,該做的事會去做,現在卻不行了。5↘2.5

2.    意志力:以前能堅持,現在無法堅持。6.5↘3.5

3.    運動:太忙而沒做運動。0

5.5↘3

分析:有三項分數(心理我、社會我、行動我)所停留的點數皆不到5分,表示當事人對自己的生活都不滿意,是需要協助的。

於是,CO問CCC是否需要個別做肌肉放鬆引導,CCC表示需要。因此CO約CCC在本週五放學後個別輔導。

 

 

參、錄音訪談與肌肉放鬆輔導

2005/11/18/下午4:25~5:15(錄音訪談與肌肉放鬆輔導)

地點:導師室

一、先讓CCC閱讀CO所整理的輔導記錄(4:25~4:40)

二、澄清問題:下午4:40~4:50

1.CCC感到在教室時同學很吵,自己怕吵也很容易受到同學的影響,因此感到很煩。

2.課業壓力,考試沒考好挫折感很重。

3.這兩天在校精神不好,因為晚上補習班回去之後已經很累了,做肌肉放鬆練習反而精神更好(只有這兩天呈現這種現象,肌肉放鬆練習仍持續每日睡前做),因此就比較晚睡。

CO分析:

1.這就是抗壓性的問題:有些人雖然處在很吵的環境但是他們並不覺得吵,同樣有一些人只要外面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覺得很吵,其實真正的感覺是當事人內在的感覺,當內在覺得很煩、很吵時,就會感到外在特別吵。

現在CCC的狀況就是:班級環境影響著你,同時你內在也感到很煩,因此就會感到特別的煩。

2.考試沒考好而造成挫折感很重,因此你的心理感到非常的擔心,深怕接著的考試無法考好,這就又形成預期的焦慮了。(CCC表示焦慮現象自上高職之後就有)

3.若肌肉放鬆練習反而造成晚上精神更好,則可以更改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做練習,讓白天的生活更有精神。有這種現象應提出討論,不要造成自己的阻礙。

4.因此今天放鬆輔導的焦點主題應放在「擔心、焦慮考試考不好的情緒上」。

 

二、肌肉放鬆輔導

地點:班級教室

(一)在CO引導第一次肌肉放鬆練習時,因所處的地點是導師室,這時候正是學校放學時間,老師、學生進出辦公室得相當頻繁,進辦公室時突然的講話聲,會令閉目處在鬆弛的CCC中斷放鬆的感覺,因此,CO問CCC更換地點到班級教室如何,CCC同意。以下的輔導紀錄,就是在班級教室進行,放鬆輔導紀錄就重新開始紀錄。

(二)這一天氣溫相當低,剛才,當CCC進入導師室時,身體感覺是寒冷的,看完CO為CCC所寫的輔導記錄時,感覺自己體溫上升,已經不覺得冷了。當我們又換了一個輔導空間來到班級教室,CO與CCC都覺得蠻冷的,但是在第三次肌肉放鬆練習時,CO與CCC都感覺熱了起來,不覺得教室空間是寒冷的。

(三)下表為CO引導CCC再練習肌肉放鬆過程的紀錄表

放鬆引導過程記錄表

編號: CCC       2005 11  18 日 am,pm 4:45 ~ 5:15接受肌肉鬆弛練習輔導

肌肉放鬆

放鬆引導過程身心靈變化

第一次

練習過程

CO在引導CCC練習肌肉放鬆練習之前,因察覺班級教室空間的氣流蠻冷的,心想剛才CCC能在閱讀CO為他所寫的輔導記錄的過程,而察覺自己體溫升高,同時也有許多同學在練習肌肉放鬆過程很快的感覺全身會熱起來。因此,CO想再試探是否CCC也能產生相同效應,於是在引導之前,特別問CCC「是否感覺教室蠻冷的」,CCC也持一樣的感覺。

引導思維:

CO引導CCC做肌肉放鬆練習的流程,並在CCC全身放鬆時,請CCC把「心中對考試的焦慮、及害怕的情緒釋放出來。」

結果:CCC感覺

(1)腦袋變清晰,剛才還覺得腦袋還有雜音,現在比較少了。

(2)心平靜多了。

(3)肌肉是可以放鬆的。

第二次

練習過程

CO引導方式同上。

結果:CCC感覺

身體感覺:不覺得冷了、舒服(↗6)

心情感受與想法:平靜多了(↗8)、壓力解放(原情境壓力感10↘4)

第三次

練習過程

CO請CCC自行做肌肉放鬆步驟,並且試著以剛才CO所引導的方式放鬆。

結果:CCC感覺

(1)很熱,覺得自己平時做練習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
(2)覺得身體有不好的氣要吐出來(平常自己做練習的時候也有這種氣感)。

(3)腦袋變清楚了,擔心課業的感覺由10↘5,覺得是自己在找理由逃避讀書。

討論:「逃避讀書」、「不喜歡讀書」、「想重新再來卻很難」、「就是差一步」

結論:CCC想了半天,終於說出差這一步就是「專注力」 !

第四次

練習過程

最後CO引導一次肌肉放鬆練習,放鬆時,要求CCC做一分鐘放鬆,什麼事都不要想,就是專心的放鬆。

 

 

 

對此次

肌肉放鬆練習結束後的感受

 

再想原壓力源(擔心考試)之感覺:減輕了

10

生理我(身體):

體溫上升感覺由冷變為熱,有舒服感;原本肌肉是緊繃的感覺,現在比較能放鬆。

滿意的感覺

4↗8

心理我(心情、認知想法):

想法:在過程沒有什麼想法。這幾天有跟同學互動孤單感有減輕。

精神:現在對周遭的感覺清楚,精神也比較好。

心情:比較平靜(原本靜不下來,現在可以了);怕吵的感覺,現在可以接受了。

滿意的感覺

5↗8

力氣回升的感覺:4↗7。

現在想要讀書了,心中感覺沒有阻礙,可以控制自己了。

在輔導之前心靜不下來,會想東想西,容易受利誘,變成阻礙而讀不下書。

滿意的感覺

4↗7

 

註:社會我部分,必須等CCC回到原壓力情境時,才能體驗得出來,這一部份必須等下一次訪談或該生的週記內容,才能得知。

CO與CCC約在下一週五放學時間再做訪談。

 

2005/11/24  CCC輔導追蹤調查-填寫問卷

為了解CCC目前發展狀況,因此中午午休的時候,CO拿了個案輔導追蹤調查問卷請CCC填寫,CCC表示他要回家寫,明天早上再交,因此,這份問卷是CCC於11/25上午交來的。問卷填寫如下:

 

個案輔導追蹤調查問卷

編號:_CCC_      2005年_11_月_24__日 pm晚上  接受問卷訪談、填寫

※下表左側填入滿意度分數為0~10,參考點如下:「【」、「】」表示含;「)」表示不含

     非常不滿意      不滿意         尚可          滿意        非常滿意

  【0—--1--—2)【2—--3--—4)【4—--5—--6)【6—--7--—8)【8—--9----10】

項目

接受肌肉鬆弛練習引導之前

身、心、環境 壓力狀況

接受肌肉鬆弛練習紓解壓力後

  一   週狀況

↑↓分數

0~10

原壓力

情境

原生活壓力情境: 
感覺孤單、寂寞、有股說不出來的壓力感。

再回想原壓力情境:

以前的壓力是自己給自己的,就盡量往好的方向想。

壓力指數

↘2

 

 

 

 

生理我

身體:疲憊、全身酸痛。

身體:舒服。

滿意度:

↗8

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很好。

睡眠:6 hr

睡眠:6~7 hr

早上起床狀況:

沒精神,感覺沒睡飽。

早上起床狀況:

舒服,想到活著真舒服。

 

 

 

 

心理我

 

1.心情:很差,不想講話,只想自己一人靜一靜。

1.心情:開朗、變活潑。

 

滿意度:

↗7

2.想法:

胡思亂想、給自己壓力。

2.想法:

不要去想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

3.學習:

3.學習:

4.腦袋中的雜思:

很亂,使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4.腦袋中的雜思:

安定。

5.對自己看法

5.對自己看法

 

 

 

 

社會我

1.與朋友互動:很少互動。

1.與朋友互動:互動頻傳。

滿意度:

↗6

2.與家人互動:少。

2.與家人互動:普通。

3.與團體(參與意願與興致)互動

很少。

3.與團體(參與意願與興致)互動:很少。

4.對他人看法:很幼稚。

4.對他人看法:

每個人都有優缺點的。

5.想跟他人互動的感覺:

 

5.想跟他人互動的感覺:

 

 

 

 

行動我

1.讀書、該做的事、掛礙的事、可以即時去做:不能。

1.讀書、該做的事、掛礙的事、可以即時去做:可以。

滿意度:

↗6

2.做事不拖拉:做不到!

2.做事不拖拉:改進很多。

3.做事效率(達成率):   3 

3.做事效率(達成率):    7 

4.意志力(做任何事堅持程度):

  40%

4.意志力(做任何事堅持程度):

  70%

5.追求目標之明確性:

目標為 升學 

朝目標努力的情況: 懶散 

5.追求目標之明確性:

目標為 升學 

朝目標努力的情況: 進行中 

小改變

例外

接受過肌肉放鬆練習之後一週,再填寫此欄!

比較能冷靜下來讀書。

 

 

2005/12/9/中午12:43~12:50追蹤訪談

上週二、三、四是學校第二次段考,因此CO先問CCC段考考得如何,以及原壓力情境的感覺、四個自我概念(生理我、心理我、社會我、行動我)的主觀分數,下表是CO訪談CCC所整理的內容:

 

項目

11/18放鬆輔導~今天12/9改變的狀態

分數

學科成績

第一次段考只有一科及格,班名次21,平均四十幾。

第二次段考(這一次)只有一科不及格(英文54),班名次5。

現在要看模擬考(12/28)能考的如何。

 

原壓力

1.讀書的壓力感在4,因要讀的書太多讀不完。

2.班級環境的壓力感為0。

CO建議:讀書一步一步來。
盡力了,就不要慌,不然容易再進入焦慮的情境。

壓力感:4

生理我

身體、精神都不錯。

滿意感:9

心理我

平穩

滿意感:9

社會我

覺得變很多!認為順其自然,自己會主動找同學講話或討論功課。

滿意感:9

行動我

該做的事就會去做

滿意感:7

例外與

小改變

1.譬如在班上,別人在吵鬧,但是我的心理卻能靜下來。

2.當心靜不下來的時候,會採用老師教的方法(肌肉放鬆練習→靜坐放鬆→把心中不好的氣吐出),覺得效果不錯,這也是維持良好狀態的方法。

 

CO問及個案研究同意書需要簽名,CCC很爽快的笑著說沒問題。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EE輔導日誌

放鬆輔導-抒解人際緊張與課業壓力

作者、輔導者:林宜靜

 

個案基本資料:高職三年級學生,女。 

在94/10/6(週四)班級英文歌曲練唱時,CO感覺EEE快樂不起來,發音練習比較無法隨心練習,接著這三個星期CO對EEE的觀察,EEE在課堂間、下課時間會讓人感覺心情悶悶的,不大講話(但是EEE平日就是比較安靜的)。因最近連續二週學校分別舉辦段考與模擬考,因此CO在模擬考結束當天10/25(週二)中午找EEE晤談,以瞭解狀況。如下表:

 

壹、生活壓力問題概況訪談

編號: EEE       2005 10  25 日 am,pm 12:50 ~ 13:10 接受訪談

項目

生活壓力問題概況

生活壓力選項

v升學  v課業  □男女情感  v同儕感情  □家庭壓力  □生涯發展

□自我期許      □生活重大事件壓力      □其它__________

 

 

概述

生活壓力

情境

1.與同學衝突,心情不好:

可能上學期因某同學惹火而曾在班上生氣過,同學對自己會有「恐怖」的感覺,在談話時大家常會不經意的看自己的表情而停一下拿捏下一步講話方式。

生氣時會拿身邊東西出氣,放得比較大力;心情不好常趴在桌上。

2.課業方面:

曾經努力過一段時間,但自高三每天參與補習之後,每天不想讀書的感覺出現頻率很高。只想快回到以前功課水準。

生理我

 

1.對身體感到(疲憊、不舒服、頭痛、胃痛、無力、肌肉僵硬、其它)

2.精神感到(不振、萎靡、昏沈、易昏睡、其它)

3.睡眠(睡不著、睡眠不足、睡很多仍不夠、半夜醒來多次、多夢、其它)

心理我

 

心情

認知想法

學習

1. 心情(悶、不安、焦慮、倦怠、自卑、壓抑、煩亂、孤獨、低落、其它)

2. 想法(擔心、想離開壓力環境、想找刺激、不想做任何事、想死、其它)

(1)擔心功課(2)在意同學對自己的看法

3. 腦袋中的雜思(想專心讀書60分鐘,有 40 分鐘是想東想西或擔心)

4. 對自己的看法(很差、很笨、沒有前途、不滿意、其它)

5. 學習(效率低、無法集中精神、反應遲緩、記憶減弱、其它)

社會我

1.與朋友(同學)互動:不良

2.與家人互動:因上課與補習而與家人互動減少

3.與團體互動(如參與班級活動意願與興致):不高

4.對他人看法: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他人對自己的動作與表情。

行動我

 

1.行動力(如讀書、該做的事、掛礙的事…即未竟事物能否即時去做)

  無法及時去做,如心裡想讀書卻做不到

2.做事拖拉、不想動、什麼事都不想做

  以前只要有壓力就會去做,現在則不管他人如何施壓就是不想做或拖拉。

3.做事效率(達成率):功課有努力,但是差70%

 

壓力分析

1.該生的壓力已經進入彈性疲乏狀,以致「不管他人如何施壓就是不想做事」。

2.在這狀態下,心理防衛機制功能減弱,因此無法彈性應變外在的刺激,如很在意「同學有意無意的言語或動作」而感到心情沮喪。

3.該生在情緒方面以壓抑方式處理,以致情緒到某一極點時,容易爆發,易引起熟知他的人之心理防衛,因此在處理情緒上可以再學習。

4.肌肉放鬆法可以協助該生放鬆身心的緊繃,以提升專注力及舒緩人際緊張。

5.建議該生回去睡前練習肌肉放鬆5次,一週後觀察進展如何,該生同意。

 

10/27(週四)早自習

CO觀察EEE的精神還不錯,氣色比較好,能專心看書,看來情緒應有一些改進。

 

 

貳、追蹤訪談與放鬆引導

10/31(週一)下午4:30 ~ 5:15

放學時間,在辦公室,訪談EEE回去練習肌肉放鬆練習之狀況,以及引導EEE從肌肉放鬆中去思考自己的想法與人際互動。

一、EEE連續一週在睡前練習5次肌肉放鬆練習之生活改變狀況如下表:

 

一週生活改變狀況表

項目

連續一週在睡前練習5次肌肉放鬆練習之改變狀況

分數

生理我

 

1.身體疲憊感沒有了

2.精神比較好,課堂不昏睡,早上可以起得來(本來起不來)。

3.睡眠:可以睡得飽(睡眠時間沒改變、本來睡眠不足)

0↗6

心理我

心情

認知想法

學習

1.心情:悶,但壓抑感覺沒了。

2.想法沒改變:
(1)討厭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有去調整自己卻調不回來)。
(2)很想趕快恢復以前之讀書狀況(焦慮)。

3.腦中雜思:比之前好一半(想專心讀書60分鐘,有 20 分鐘是想東想西或擔心)。

4.記憶力及學習力:覺得提升3分。

0↗1.5

社會我

1.與朋友(同學)互動:調不回來

2.對他人看法:仍很在意

0

行動我

 

1.讀書的感覺跟以前不同,看幾分鐘就東做西做,讀書動力沒有。

2.做事拖拉的感覺沒變。

3.什麼事都不想做:已改進6分。

0↗2

 

分析:
1.EEE
自開學參與補習生活達1.5個月,因每週7天有6天要參與補習,造成生理疲憊及時間管理無法掌控,因此在心理及生活方向失序,最後造成彈性疲乏,以致抗壓性減弱。

2.在上表可以很明顯的發現,EEE因連續一週睡前練習肌肉放鬆練習5次,在生理方面已經逐漸在調回自己滿意的功能,學習力也逐漸在回升中。而情緒認知方面因為還沒想通以及過於焦慮擔心,因此當回到與同學相處的場域,仍會感到不愉快與在意,使得社會我無法改變。

3.接著的輔導策略,可以協助EEE從放鬆中,去思考自己的人際互動以及自己的想法之間到底問題偵結出在哪裡,有必要時,CO必須進一步與EEE探討問題所在。

 

二、從鬆弛中體悟自己的問題

下表為CO引導EEE再練習肌肉放鬆過程的紀錄表

放鬆引導過程記錄表

編號: 2張淑宜       2005 10  31 日 am,pm 4:45 ~ 5:15接受肌肉鬆弛練習輔導

肌肉放鬆

放鬆引導過程身心靈變化

第一次

練習過程

身體感覺:手腳熱起來(剛才練習之前身體是冷的)

心情感受與想法:一樣

第二次

練習過程

身體感覺:全身熱起來

心情感受與想法:一樣

第三次

練習過程

心情感受與想法:沒有任何想法

引導思維:
放鬆時,閉著眼把思緒停留在「在意同學對自己看法」的畫面上,把很「擔心、焦慮」的能量釋放出去…

結果:(1)EEE認為自己想改變,但是他人對自己之看法卻無法改變。
     (2)EEE睜開眼睛看外在空間,覺得比之前再亮了3分(10分為滿分)。

討論:「希望他人改變,不如自己先改變」、「改變需要時間」

結論:已盡力,則問心無愧。(EEE安心)

第四次

練習過程

引導思維:

放鬆時,閉眼重新思考剛才討論的議題,再重新去想一遍所在意不愉快的場景。

結果:EEE覺得心情比較好了,因為
(1)想改變是需要時間的,急不來的。

(2)與同學關係僵化有時是自己脾氣太倔強造成的。
(3)因為無法接受同學的開玩笑,但是有時是同學開玩笑開過火。

(4)為何要為他人的一言一行而改變自己,做自己比較好。

討論:「發脾氣是錯的嗎!」

結論:「發脾氣不見得是錯的!」「同學過火的開玩笑是可以發脾氣的!」

第五次

練習過程

引導思維:

放鬆時,重新思考「在意他人的看法」

結果:EEE說

(1)我會叫自己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他人若說我錯,我會改,但是我不會因他人的看法而一直改變自己,我要做自己。

(2)現在想做事的動力增加4分(0↗4)。

(3)想開了。

此次

肌肉鬆弛練習結束後的感受

 

再想原壓力源(在意他人看法)之感覺:減輕了

0↗3

生理我(身體):舒服多了

1.5↗6.5

心理我(心情、認知想法):想開了

0↗6

精神(屬生理我):比較好

5↗8

覺得已經可以振奮、或行動的感覺:想讀書了

0↗4

 

接著CO在教室區一樓遇到EEE背著書包要回家時,見到EEE以著燦爛的笑容跟CO說再見,這笑容對EEE來講,是很難得的! 

Co反思:

本次採用策略是讓EEE進入放鬆狀況,重新面對自己焦慮且在意的事,在一次次的反覆「放鬆-靜思」,EEE終於領悟了,想讀書的動力也出來了。

 

2005/11/7

因班上15位同學代表學校參加台北市英語歌曲比賽,EEE主動也於下午與另一位同學來到現場(松山家商)為同學加油及服務,常能面帶笑容與CO打招呼。 


2005/11/8/12:40~12:50 與EEE簡要談話          地點:班級教室走廊

1.    CO對EEE表示抱歉,因上週忙於班上英文歌曲比賽訓練,而沒有在預定時間找她訪談。

2.    EEE表示上次(10/31)被老師引導之後,能夠不在意同學看法,並且可以跟他們玩在一起。CO為EEE的改變感到高興。

3.    CO希望EEE能寫一份問卷(目前改變狀況),及本週四(11/10)將要錄音訪談,EEE欣然同意。(CO印一份10/31放鬆引導過程紀錄表給EEE做參考) 


2005/11/9下午班會課時間,看到EEE願意主動寫班會記錄,並能面帶笑容。

 

2005/11/11下午放學後4:40~5:20               地點:班級教室

1.    EEE仍持續每日睡前肌肉放鬆練習3次。

2.    EEE的氣色在輔導之前常處在暗沈的狀態,現在眼睛比較明亮,臉色比較粉白。

 

個案輔導追蹤調查問卷

編號:_EEE_      2005年 11  10 日 am,pm  4:40  ~  5:20   填寫

項目

接受肌肉鬆弛練習紓解壓力後二週後概況

↑↓0~10分

原壓力

情境

再回想原壓力情境:不會想這麼多了

0↗6

生理我

1.身體:舒服非常的多,胸口不會覺得悶悶的。

2.精神:上第一節課或自己沒興趣的課不會想睡覺。

3.睡眠:沒改變(以前就一直睡得很好)。

6.5↗9

心理我

 

心情

想法

學習

1.心情:比較不會悶悶不樂。6↗8

2.想法:對那件事的看法比較釋懷,不太想去在意他。

3.學習:能專心讀書,記憶力也比之前好。4↗7

4.腦袋中的雜思:讀書時已經能夠想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了。

5.對自己看法:當初自己的脾氣確實是太倔強了。

↗7.5

社會我

1.與朋友互動:可以跟之前沒發生事情一樣,跟朋友聊天。(3↗7)

2.與團體(如參與班級活動意願與興致)互動:要別人催,自己才會有想法想做。

3.對他人看法:對有些人無法釋懷,但對於大多數的人都會抱持著算了不要計較太多的想法。(3↗6)

3↗6.5

行動我

 

1.行動力(讀書、該做的事、掛礙的事、能否即時去做)

讀書時已經能清楚的告訴自己現在該做什麼。(4↗6)

2. 做事不拖拉

3.做事效率(達成率):  提升5成

4↗6

小改變

或例外

可以跟鬧僵的同學玩在一起了

 

分析與檢視

CO檢視EEE所填寫的表,在原壓力情境只提升到6,行動力也到6,因此認為EEE應可以再有進步空間,於是問EEE讀書是自己想要讀的還是逼著自己讀的,EEE回答是逼著自己讀的,因此EEE提及父母把以後家庭的改變及照顧一位啟智的弟弟責任放在她的身上,令她覺得壓力好大好大。

這時CO反映EEE,是否父母希望EEE藉由讀書在日後獲取好的工作,改變家庭經濟,EEE點頭說是。因此CO提醒EEE,這並非馬上可以完成的事,是必須有一段時間的努力與規劃才能達成,因此應給予自己5~6年的時間經營。CO聽了之後,表示家庭壓力頓時從10下降到6。

接著,CO表示想通了,EEE的情況將會再好轉,可以再觀察一週再說。

 

2005/11/17 Co反思EEE的進步與成長

CO觀察EEE最近的表現,臉上常帶笑容,數學小考成績進步,如何再由第三者的角度來見證EEE的進步呢?若能由EEE認定的最要好朋友及最感僵持緊張關係的同學來看EEE,相信可以更具意義,因此,心想明天升旗時,再問EEE。

 

2005/11/18升旗時間

CO徵求EEE同意,是否能提供二位訪談名單(最要好的同學與前一陣子最感僵持緊張關係的同學),剛開始EEE會感覺不大好,並且有些被衝擊到。

於是CO作分析,今天EEE覺得自己進步,若能藉由旁邊人的眼睛來看自己,就更為確實,而CO只問同學二個問題:「EEE最近有那些不一樣的改變?為什麼?」同學接受訪談後,CO再依據同學的描述整理後,再與EEE共同討論。於是,EEE同意。

 

2005/11/18中午午休快下課時,錄音訪談「EEE認為前一陣子與該生關係最為僵持緊張」的班上同學(男)。

該同學認為:EEE最近2週以來,變得能跟他鬧著玩,也變得比較開心有彈性。之前的EEE感覺是與他們關係是疏離的,很少笑容。

 

2005/11/22中午午休上課不久,錄音訪談「EEE認為最要好」的班上女同學

該同學認為:EEE最近2週以來,笑容多很多,可以開心的跟他們一起玩,這是EEE在一、二年級所不一樣的地方。在2週以前,EEE很容易因事情就卡在心理好久而不開心,最近不會。

 

2005/11/24  填寫個案追蹤調查問卷

個案輔導追蹤調查問卷

編號:  EEE       2005年 11   24 日 am,pm  1:00  ~       填寫

※下表左側填入滿意分數為0~10,參考點如下: 「【」、「】」表示含;「)」表示不含

     非常不滿意        不滿意           尚可               滿意          非常滿意

  【0—--1--—2)【2—--3--—4)【4—--5—--6)【6—--7--—8)【8—--9----10】

項目

目前狀況【( )內請填滿意分數

整體分數

原壓力

情境

再回想原壓力情境:

覺得不想在意它了!(滿意分數:9)

 

生理我

1.身體:不會感受到疲憊(9)。

2.精神:能專心的做完一件事(9)。

3.睡眠狀況:睡得很好(9)。

4.早上起床狀況:小賴床一下就馬上起來(8)。

滿意分數

9

心理我

 

 

1.心情:很愉快(10)。

2.想法:不會再去在意它(9)。

3.學習:能夠稍微專心(6)。

4.腦袋中的雜思:若60分鐘想專注做事大概 20 分鐘想東想西

5.對自己看法:不會再跟之前那樣悶悶不樂。(7)

滿意分數

8

社會我

1.與朋友互動:能玩在一起(8)。

2.與團體(如參與班級活動意願與興致)互動:看興致而定(5)

3.與家人互動關係:沒改變(4)

4.對他人看法:不想跟對方計較太多(7)

5.我覺得我跟周遭他人互動感覺:跟大家玩在一起很happy(8)

滿意分數

7

行動我

 

1.讀書、該做的事、掛礙的事能否即時去做:有時還是會拖拉(4)

2.做事不拖拉:不一定(4)

3.做事效率(達成率):    5  

4.意志力(做任何事堅持程度):如果沒有興趣則不會想完成它(5)

5.追求目標之明確性:考上理想學校

目標為  讀書  ;朝目標努力的程度  4  

滿意分數

5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潛藏在內心對死亡的焦慮

作者、輔導者:林宜靜

2006/6

前  言

場景:從93學年度高二導師班級場域說起

由於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動力很弱,因此,93年12月研究者希望藉由放鬆練習提升學生正向自我概念與行動力,於是義務為學生開設放鬆成長班。此放鬆成長班上課主題分別有:1.生活壓力 2.焦慮 3.自卑感 4.生活應用 5.總結。共有10位學生參加,上課時間是週五放學後一小時,連續五週。

 

一、從五次課程獲得的改變

1. 一位學生一心一意想轉學,與家長周旋一段時日,以致心情低落將近一個月之久,卻在五次課程後,穩定心情而願意留下來繼續讀書。

2. 五位學生覺得學習專注力得到提升、課業在進步中。

 

二、後續的輔導

在進行放鬆課程時,研究者發現有四位學生的困擾問題是需要再進一步輔導與協助,他們的問題分別為:

1.在校外發生鬥毆事件,且近日正與家長發生嚴重衝突中;

2.長久與家長不和卻一直無法得到協調;

3.自國中以來心情一直煩悶在校表現躁動;

4.心中存在死亡焦慮已經達四年時間。

前二者處理方式,是與學生家長聯繫與溝通,結果改善了學生與家長的親子關係。後二者則是加長輔導時間至高二下學期,後來,這二位學生的問題得到解除後,更積極於課業表現。

 

三、後續的成長(高二下)

1. 有三位已進入自動自發的學習,並且也在意自己的課業與未來發展,於高二下學期課業成績有明顯的進步。

2. 有一位學生更專注於漫畫與短篇小說創作,但是在學業上仍呈現消極狀態。

 

四、反思歷程

研究者一直抱持著助人的行動熱忱,希望學生能藉由放鬆課程得到心靈的成長,也相信當個體心靈得到成長時,在課業或其它方面就會朝向更自發的努力。當然在這五次課程,研究者並不期望學生們就能完全解決其內心所有的問題,而是希望這課程可以讓他們見到自己是可以再進步的! 

在放鬆課程中,研究者從回饋單發現到學生不為人知的長久困擾問題,也見到學生可以再進步成長的空間。並且從課程中教導學生明確的放鬆法以抒解生活壓力。後來,雖然放鬆課程已經結束,但是對於問題嚴重者卻是輔導的開始。 

後來,班級學生秉著榮譽心與團隊精神,在93學年度高二上學期獲得班際啦啦隊比賽第一名,高二下學期得班際英文歌曲比賽第一名,高三上學期又代表學校參加台北市高職英文歌曲比賽榮獲第三名。高三上學期,當研究者陪同學生做賽前練唱時,曾經應用心像練習引導參與學生放鬆閉眼想像比賽現場的演唱過程做模擬練習,也曾在練習過程以放鬆法協助一位學生,處理因衝突而引發情緒低落的問題,效果都不錯。

 

五、本篇案例的發現與後續輔導

1. 在這次課程中:

在這放鬆課程中,HF逐漸提升了專注力,後來在班級課業成績有逐漸進步的現象。研究者發現HF其實可以進步更多,於是徵求HF作為研究者的輔導案例,於是HF表示他希望成為研究者在93學年度下學期輔導研究個案,時間是由此課程延續到高二下學期。

2. 之前的放鬆輔導概況:

HF在數學課程的努力,常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幾次段考成績該生常讓在課堂上對自己發怒,趴在桌上不講話,周旁的同學都不敢跟他講話。經過談話瞭解,該生表示上課易分心,很難集中精神。

3. 後續的輔導:

於是在高二下學期開始的一個月時間,研究者常在午休時間與HF進入深層談話,發現HF內心潛藏著對死亡的焦慮已經有5年之久,家長也了解孩子的問題與狀況,但是家長對孩子的勸導無法產生任何改變的效果。

於是,研究者利用在午休與該生對談的過程,從生命關懷的角度,將其潛藏在無意識的想法拉到意識層面探究,讓其察覺死亡焦慮長期對自己種種表現的影響(心理能量耗竭、無法專注、無法全力以赴等)。事後該生表現得更為積極開朗而且氣色比之前還光采,並且表示是因為存在內心死亡焦慮的問題得到研究者的尊重與關心而得解除。後來經過觀察與追蹤,發現該生變得更積極樂觀上進,課業也得到明顯的進步

 

 

案例:潛藏在內心對死亡的焦慮

案例HF:高職二年級男學生,家庭關係父慈母嚴。

一、發現問題

時間:2005/2/16/中午午休時間12:50-13:10

(一)蒐集資料

CO:上學期末 老師要你將自己內在預期的焦慮寫下來 整理好了嗎

HF:有寫 放在家 但總覺得還有ㄧ些沒寫出來

CO:沒關係 說說看你整理的部份

HF:我內在的焦慮應該是「貪生怕死」吧!因為我相信不好的命運!

CO:怎麼說?

HF:打從國中開始,我就知道自己手掌上生命線長度是別人的ㄧ半,上高中之後就很在意自己會早死。

CO:你怎麼知道自己會早死,也許你想的是不真實的!

HF:我內在就是很擔心自己會早死,我好想多留ㄧ些東西或財富給我的父母,但是怕什麼都還沒做到就走了!

CO:你怎麼知道自己會幾歲走呢?

HF舉起左手,右手指著左掌上的生命線說:像這樣短的生命線,應該是四十幾歲吧!

CO:這就是內在對死亡的焦慮吧,
你過去ㄧ直無法專心把事做好,可能就是這個因素吧?!

HF:應該是吧!

CO:你有沒有想過,也許你的生命是更長的,但是就因你的想法有可能導致你生命是往這方向走去。

CO:這就如ㄧ個人的信念,當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時,你就會往這方向趨近。

我的父親至今癌症6年了,因為他對自己生命的愛護,仍能夠好好面對自己的生死。早期他得癌症時 心情常不好,我也常陪他談話,當他的心情由負面轉為正面時,你就會發現到他的生命力又多了更多的韌性與應對方式。(引用實例)

今年過年這段時間,醫生表示不用再做治療了,他ㄧ度病情惡化到極點。

但是憑著他的堅毅與對自己生命的不放棄,使的病情又有了些轉機,這就是ㄧ個人對生命的信念吧。

你有沒有想過就是因為生命是短暫的,所以要更珍惜現在!

HF:我覺得我有珍惜自己的生命,因為我也不做壞事,雖然國中三年沒好好讀書,但是上了高中,我已經在意自己的課業,我對自己未來也有了規劃,只是希望多留ㄧ點在人間,就怕生命不夠用。

CO:你把許多心思放在未來死亡的焦慮上,讓現在的你無法全力為未來作充分的準備,確實什麼也將不留下來。

HF停頓了ㄧ下,若有所悟,語帶輕鬆飛揚的說:說的有道理…

CO:現在就是未來的基礎,無法全力努力現在,將來如何有所發展。

HF點頭

CO:那你就想「我就是那麼短命,現在更需要好好怒力才能為未來留下一些什麼!」

HF看著CO:說的有道理ㄜ

CO:對呀!就是好好努力現在,那管將來活幾歲!

HF點頭表贊同

CO:希望當你有所領悟時,可以用文字寫下來心得,因為領悟是帶動你成長的ㄧ種力量,當你下次再陷入生死的迷失時,再拿出來看與反思,將會帶動你下一次的領悟與成長。

HF點頭。

CO:好了,回去休息吧!

HF:老師再見!

CO:再見!

 

(二)CO反思

CO以自己陪伴親人面對生死的經驗,很真誠的與個案做分享,希望激起他對自己想法可能導致生命走向得察覺,更希望能激起他對自己生命的及時的珍惜。從輔導的技巧而言,當個體執著於自己焦慮的迷失時,可以以故事方式,引出個體執著思維的空間,重新去體悟他生命歷程的走法。HF聽了CO對於自己父親肝癌第六年,雖然醫生宣判無法再治療了,但是仍能堅強面對自己生命的下一步,CO發現HF可以聽的懂,心情似乎放開了。

 

二、HF的父親來參加學校日

時間:2005/2/20

上午HF的父親來參與學校日,CO跟家長提及該生存在潛在的死亡焦慮,主因是生命線太短的聯想,希望家長能多關心該生這件事,因為這事件已經困擾該生許久,他的無法專注與分心,可能是這樣造成的。

家長表示

1.    在他的家,親子關係是相當活絡的,該生自國中以來常問他生命線或命運的事,早已知道該生擔心這件事已經好幾年了(從國中到現在),家長也經常分析道理並勸導該生…。

2.    該生讀書無法專心,常沈迷小說中,專注力很淺。

導師把當天輔導理念提出與家長分享:協助孩子全力努力現在,但是深沈內在焦慮必須進入深沈反思,領悟了,才會釋放內在能量。

 

三、個案深層問題被關心到

時間:2005/2/21/12:30-12:38

中午與該生簡單幾分鐘談話:

(一)追蹤觀察:

該生今天看來比以往有精神,臉上泛出光彩,HF表示那天(2/16)與老師談話後,覺得似乎不再會去想那件焦慮的事(害怕死亡),心情比較穩定,睡覺比較深沈(之前常在清晨時容易醒來幾次),精神也變的比較好。

CO:這麼說,在那次談話中,你內在最大焦慮應該是被觸及到了,也就是切入到你的核心問題,而且在談話當下你的內在焦慮已經得到釋放…,

HF:應該是吧!

CO分析HF狀況:

你內在對死亡的焦慮感,幾年下來無形中已經構成你潛意識中干擾的力量,這力量猶如扯後腿一般,常讓你無法勝任目前任務…

當內在焦慮得到釋放時,潛意識也相對得到安定,所以你會發現自己更穩定了,這樣才能恢復以往的能力與一般人站在同一起跑點競爭,這就是老師要協助你的原因…

寒假前老師要你整理自己的問題並且寫下來,希望你能交過來做分析,以便找出其它問題,解決之後當會進步更多!(COL表示他已經寫好了,明天交。)

接著CO問HF:家長昨天來參加學校日,也表示經常開導你這方面的問題,為何你一直沒有改變?

HF表示:「他們都說不會啦!…從他們那裡得不到我要的答案…

而那一天,我覺得自己已經能夠把心裡的話說出來,得到正面的答案了…」

CO:希望你能把握現在這種好的感覺,好好去努力,若能這樣,那麼在這段時間,你將會發現自己成長進步的快。

HF點頭

 

(二)CO反思

「有效治療並不只察覺本身,治療者會繼續鼓勵當事人以在治療過程中所領悟的為基礎,進一步採取行動。」(李茂興譯,GeHFrld COrey著,民85)

在輔導過程,CO常會因HF的進步與小改變,鼓勵HF在進一步突破自己的問題,HF也常能在週記上表達目前的問題。於是CO會從週記及HF的日常表現去探索HF的問題,進一步與HF做探討。在探討過程讓HF了解自己的心理歷程。

這天CO看到HF的精神與氣色與上週以前的他,有很大的改變與差異(泛出了光彩),不僅打從內心為HF高興了起來,從過去輔導的經驗這現象是代表HF的內在最大阻礙因素得到改變了,身心靈將往健康之路邁進。

 

CO很高興的分析HF問題獲得解除的因素:

「你內在對死亡的焦慮感,幾年下來無形中已經構成你潛意識中干擾的力量,這力量猶如扯後腿一般,讓你無法專注,讓你有許多的擔心,讓你無法勝任目前任務…。當內在壓抑許久的焦慮得到釋放時,潛意識也相對得到安定。

所以你會發現自己更穩定了,這樣才能恢復以往的能力與一般人站在同一起跑點競爭,這就是老師要協助你的原因…。」

 

輔導就是要協助當事人更自主、更具有生命活力,在HF的身上逐漸在綻放中。 

 

四、澄清、面質與建立信賴關係

時間:2005/2/24/上午

(一)整理自己的問題

CO發現上學期要該生回去做的兩件事,都沒有得到回覆,一件事要該生用文字寫出自己的問題,該生直說有寫,只是有些地方還沒寫出來。

CO:寫多少就交多少,我們可以從裡面討論出相關問題。 

(二)輔導同意書

另一件事是HF家長已經同意HF接受輔導研究之同意書,家長也表示他已經簽了,為何HF一直沒交,因此HF最近會以迴避方式應付。 

(三)CO觀察到HF的迴避動作有:

最近下課時當HF看到CO時,HF曾經不自覺的轉身回去(曾見過二次),或在教室見到CO時會一直在翻抽屜找同意書(曾見過三次),但是後來都沒有任何下文與告知。 

(四)面質、澄清、補救

CO面質HF的迴避動作。

HF表示,因為同意書搞丟了,不知如何是好!

CO向HF表達:希望HF有什麼困難都可以直接告知老師,不可讓自己處在逃避狀態。那張輔導同意書,對CO與HF的意義是相互的一種協定,就如老師願意為HF的生活輔導負責。對HF而言,是要為自己願意成長一事負責任。

HF表示明白。

因此CO再補發一張輔導同意書讓HF帶回去請家長簽章。

(HF隔週交了同意書,不再見到HF的迴避動作。) 

(五)CO反思

GEHFRLD COREY認為:「願意突破自己而成為一位更具有治療能力的諮商員,才是諮商員如何成為治療專才的最重要特質。」(李茂興譯,民85)

雖然HF已經從輔導過程逐漸開朗與進步,但是CO察覺到,HF在家長同意書上有迴避的動作已經達二、三週了。CO雖然覺得該生能夠進步就是輔導的目標,家長同意書只是表象的動作,因為家長也表達已經簽過了。而CO要去面質HF的迴避,在內心世界不大想去碰觸,但是經過反覆思考,覺得「迴避」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心理逃避現象,但是逃避卻讓一個人不自在,也足以讓一個人無法真誠生活。因此,CO決定由建立信賴關係與相互要負起責任的角度切入HF的想法。

 

詢問之下,原來HF只是為了遺失一張家長已經簽名的同意書,而不知如何面對CO。在班級輔導上CO理念,認為事情做不好不是很重要,重要是如何學會面對問題與處理問題。因此CO重新再補一張同意書讓HF帶會去讓家長簽章,隔週HF就交過來,不再見到HF的迴避動作。

 

五、第二次追蹤「死亡焦慮」主題輔導後個案的改變

(一)上課專注力提升

針對死亡焦慮主題的輔導,該生表示現在上課比較能專心,整個人輕鬆許多。

例如以前上課很容易東想西想,無法專注,頻率很高。
現在上課雖然偶爾會分心想一下,但是減少許多。

就如數學課可以在一次課程中專心認真的聽完,除非要寫數學筆記時就容易因為當下抉擇要不要寫筆記而分心。 

(二)對生命線太短不在意了,對未來事業發展充滿了期待與感覺!

2005/02/24/中午 12:40~13:00

HF:感覺上,現在比上週三以前輕鬆許多。
CO:這兩年多來,你的家長也常針對你焦慮的事(生命線短)開導你,為何上週三老師針對你的問題與你談話,你卻因此得到改變?

HF:因為我覺得我的問題受到重視

CO:你現在再看你的生命線有什麼感覺?
HF伸出左手表示:我現在再看我的生命線已經沒有那種感覺了。

反而對旁邊這條事業線充滿了感覺,我對我的未來所要走的「管理」方向充滿很大的期待與感覺。

CO:家長也重視這一問題開導過你很長一段時間,你覺得差異在哪裡?
HF:他們回答的語氣態度很奇怪,就如最近心中又燃起一個新的焦慮出來「身體健康」,我告訴父親我的臉上有兩種顏色,眉心以上是黑的以下是白的。父親卻回答我『你有兩種顏色,我有三種顏色』

CO表示明白,建議該生:可以多做運動,氣色可以得到改變,該生表示他的運動量是夠的,寒假每天去練網球,開學後一週有兩節體育課,週六日也都去練球,

HF問CO:有沒有快一點的方式,可以得到改變。

CO:建議該生也許從氣功方面下功夫。

但是該生表示對母親練丹功姿勢感到很可笑,相對的對「氣功」產生了扭曲的看法。

CO:有許多的學問必須深入之後才能知其廣博,若只是以自己現有認知去推論一切,可能會錯失許多改變的機會。 

(三)打破HF對氣功的錯誤認知

於是,CO引導該生練習氣功小週天運轉以改變該生錯誤的認知。

CO引導該生站著把身體放鬆,只做

「前俯姿勢,爾後要該生放鬆閉上眼睛,以意識帶動自己能量由後方脊椎繞到頭頂再往身體前方下繞至脊椎,如是往身體後方環繞圈圈。

接著身體放鬆後仰姿勢一次,以意識帶動自己能量由前方任脈往頭頂後方環繞脊椎,再往前方,如是繞圈圈。」

接著CO要HF睜開眼睛,HF睜開眼睛時,表示再看周遭環境感覺光明了許多,而且與前面還沒練習之前真的差好多。

CO:你擔心的事解決了

HF高興的離開。

 

(四)CO反思:

在治療進行到當事人早期的關係會扭曲目前關係時,移情作用就會出現。當事人對治療者的反應,就如同過去對待某個重要人物一般。移情在治療中是有價值的,因為讓當事人有機會再度去體驗到各種他們不易接觸到的感覺,透過與治療者的關係,當事人將塵封在潛意識的感覺、信念、慾望表達出來。在治療關係中,他們會重覆在潛意識下重複著過去的經驗。經過適當解釋,以及突破這些早期的感覺,當事人將能夠改變其維持已久的行為型態(李茂興譯,民85)。 

家長對孩子的問題,是否因過於焦慮,而常以答案方式回答,不是以引導問題思考的過程讓孩子成長。因此,孩子會感覺到他要的答案不是這樣!雖然HF領悟之後所統整的答案也許跟家長的勸導與回答是一致的,但是為何事隔兩年多,HF仍然無法跳脫死亡的焦慮,卻可以在與CO的談話過程解開多年的內心陰霾。 

原來HF覺得自己的問題被尊重了,可以把內心的焦慮清楚的說出來。在過去HF只是一直擔心自己會生命短暫,不知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擔心,會從命理去問家長如何如何,但是長久下來,對於未知的死亡感只有壓抑與恐慌。 

CO以精神分析學派潛意識的觀點與HF談話與分析,讓HF的問題意識化、明朗化,讓HF不再在內心世界黑箱作業,使HF能了解與察覺自己的問題,並且能夠對自己的問題產生態度的抉擇。CO透過真誠的經驗分享,分享自己父親雖然得癌症,確有足夠的信念面對苦難,因此激起HF對生命的領悟,可以樂觀開朗的面對自己的宿命。

 

六、晤談與自我評估

(一)時間:2005/3/4朝會結束 CO簡短與HF訪談

CO昨天星期四在上課時已經察覺到該生能完全專注的上課,並且目不轉睛的跟著CO上課的進度走。但是上學期未參與肌肉鬆弛課程之前,該生上數學課,一次專注聽講維持不到五分鐘,就低著頭做自己的事或停留在前面的題目上,成績始終維持在30分以下,最近HF數學小考能達四、五十分,已經在進步中。

該生表示自己從上週以來,除了昨天小感冒,但是睡了一晚,隔天起來感冒就好了。

一週以來精神很好,上課也能專注,過去的問題似乎沒再困擾他。

 

(二)HF的自我評估

時間:2005/03/07/12:40-13:05

HF拿出寒假之前所寫的自我問題評估的項目

寒假以前的自己(2005/01/15)

現在的自己(2005/03/07)(CO的訪談)

怕自己太難看

覺得自己很醜,同學都這麼說。

怕自己被人討厭

怕傷害他人製造仇人

怕自己生命短暫

不怕了

怕自己無法成功

 

恨自己不能專心

上課專心度覺得提升2分(10分滿分)

恨自己怕東怕西

怕身體不好 怕生病

恨自己無法持之以恆

 

恨自己生命短暫

不恨了

氣自己膽小如鼠

有許多擔心如不小心生病了就會怕會有更嚴重後果,因為父母或同學說可能有更嚴重後果,自己就會怕真的如此。

氣自己紙醉金迷(沈迷小說)

最近對於看小說能自我控制

氣自己不知上進

現在知道了、而且有了目標

氣自己眼高於頂無法實行

 

氣自己無法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能力提升6~7

煩生命流逝

不煩了

 

CO問HF:既然對生命短暫不怕了,為何怕生病,怕生病跟怕死不是一樣的嗎?

HF:不怕死,因為死了就算了。但是生病會苦,怕病的折磨。

HF:上學期期末,隔壁班鑄造科一位同學跟我說,我的臉色灰暗得就如肝癌第三期病人,就像快死的人。

CO:那位同學這麼說,把你嚇到了?!

HF不言。

CO:我覺得這段時間隨著你的心靈開朗,氣色也隨著改變許多,目前看來,你的氣色滿紅潤的,感覺滿健康的。

CO仍停留在上學期的想法,不願相信自己的氣色已經改變了。

CO請HF到走廊旁鏡子前看看自己,再回來報告自己的氣色狀態。

HF到鏡子前看著自己,停留了3至4分鐘,回來說「現在對於自己的氣色已經滿意了!」

CO:上學期國文老師在我面前稱讚你「相貌長的很好」,曾經稱讚了兩三次。

    其實,我也覺得你的相貌長的不錯,為何你覺得自己很醜?

HF:同學都說我長得像某人,同學們也說我長得很醜,我也這樣覺得…。

CO:你似乎對自己很沒自信,必須靠他人來肯定自己?

HF:我本來就是這樣,就是對自己很沒自信!

CO:你覺得從上學期期末到現在,上台表演的自信心有什不同?

HF:我發現自己能自如、不緊張、應變與靈活度都比上學期好許多。

CO:這學期你有上台表演的機會嗎?

HF:有呀!美術課的表演。

CO:你覺得腦筋靈活度增加多少?以十分為滿分。

HF:提升4分。

CO:很好。

 

(三)CO反思與突破

HF對死亡焦慮已經得到解除,在生活目標與自我控制及上台的自我表現更進一步,接著是美醜與生理病苦的焦慮。HF承認自己對外表沒有自信並且在意他人眼光。要如何讓HF在審美的觀點與態度得到改變?雖然CO告知國文老師及CO都認為HF的外貌長得很好,但是並沒有讓HF感到安心。因為同儕的話深深的影響他。 

CO對於下一步輔導策略,在心中迴旋了幾天,認為以老師的角度對HF外貌的讚賞,在HF的內心世界應該會有一些正面的作用,而且可以重覆加強。但是在青少年期,同儕的影響力遠大於家長與教師,也許從內涵的角度來切入,破除同儕只以外貌取人的說法,可能可以使HF得到不同的想法。 

從CO的觀察,HF的健康狀態基本上尚可,一年級以來很少因病請假,但是HF卻很在意自己身體的感覺,怕病苦的折磨,怕家長同學說的可能後果落在自己身上。如何才能讓HF能釋懷?CO心中想起存在主義治療學派Frenkl對治療的實質的看法「死亡、痛苦、不確定性是必然的」,若讓HF瞭解身體偶爾的生病或痛苦對一般人是普遍性的,而不是只有他一人是這樣的,也許他會對受苦感到不孤單,焦慮感會降低。

 

七、害怕傷痛與病苦

時間:2005/03/16/ 12:50-13:05

存在主義治療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學家Frenkl認為治療的的實質:
1.在於使個體逐步認識到「死亡、痛苦、不確定性是必然的,面臨到這些遭遇不可避免會使人感到焦慮、恐懼、失望、罪惡感,個體有時為迴避這些情感,會歪曲自己內在的體驗,生活在不真實的存在之中。」
2.引導個體懂得「只有通過焦慮與痛苦,並且在與這些困難鬥爭的過程中,才能體驗到自己真正的存在。」(引自方永來,民87) 

CO上午看了HF在週記上提到的問題,內容如下:

「這幾天又碰到不能解決的事,有人說我跟某人長得很像,結果我一看之下,真的很…,原來我在別人眼中是長這個樣子的啊!忽然覺得有點可悲,回到家想了想,有點想不透,想太多真的不大好啊!」

 

(一)中午CO找HF談話。

CO直接跟HF表示其實一個人會生病以及偶爾的身體不適,都是很普遍性的,若不相信,相望HF能透過調查,去問問班上的每位同學,瞭解他們的生理狀況如何,相信同學們的感覺會跟HF很像。同時CO以自己為例也會經常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同樣,也希望HF去問問班上同學,有幾個人是滿意自己的外表的。

這時,HF對於身體可能會經歷生病、創痛的問題沒再多說了。

但是HF關注的焦點仍然在外表,認為自己很醜。而且這幾天,他找了四位同學問,這四位同學一致表示HF長得醜,很像三年級某科的一位學長,HF也偷偷的去看了這位學長長得如何,事實更確認自己原來是那麼的醜!

CO:你跟他的氣質一樣嗎?

HF表示沒有。

CO:你跟他的內涵一樣嗎?

HF:應該不同。

CO:醜又如何?

HF:怕別人看、不知如何是好!

CO:若是一位外貌英俊的男子,行為卻是卑鄙醜陋,是否讓人感到噁心?

HF同意。

CO:一個人相貌要再加分,其實可以從運動、為善、內涵上去下功夫。運動可以促進健康及光鮮的外表;為善可以使自己更具親和與謙卑,甚至如了凡四訓中為善改變了了凡的命運;內涵可由學識、才華、能力去下功夫。

肯往這些方向去努力,會讓人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活力以及氣質。

CO問HF:有什麼意見或想法?

HF表示他需要回去想想。

 

(二)談完話,CO回辦公室給予HF的週記評語是

「這確實是一個相當大的衝擊,不過美醜常是主觀性的感覺。

一般而言,一個人的內涵、能力、才華…是可以為俊美再加分的,你可以朝這方面努力!

何況你的相貌,由老師的眼光看是相當不錯的!

也許你該好好去思考『為何我那麼容易受他人影響?』『為何我那麼沒自信?』。」

CO的用意希望週五週記發回去之後,HF能再對這一問題重新思考。相信篤定且真誠的讚美,是可以讓他人相信的。

 

(三)2005/03/21HF的週記內容:

「最近開始打羽球,並且透過一些原因,每週日都有教練教我打球,這是我第一次做一件事如此有恆心,週週去也去了一個多月了,開始覺得自己心態有點改變,雖然還是提不起勁讀書,但比從前有精神,心情也比較好,希望用這次月考來試試自己的專注力有否提升。」

 

(四)CO的觀察

時間:2005/03/21

這幾天,在學校教室區遠處的走廊上看到HF,HF都會面露笑容主動跟CO揮手(以前不曾有的行為)。

兩週以來,HF在朝會集合時見到CO,能自然且開心的跟CO問好。雖然過去HF會跟CO問好,但是自然、開心的感覺似乎不夠。

 

時間:2005/03/21/12:40-12:55

HF表示經過上週老師的輔導及週記上老師的評語,自己反覆對美醜思索過兩次。心理已經不再擔心「醜」的問題,現在是擔心自己「帥不帥的問題」。

CO:表示你對美醜的觀點在提昇中。怎會有這樣的改變?

HF話回答:相信自己可以由其它方面加分,並且對自己有信心。最近越看自己越順眼,覺得自己是不錯的。(這種感覺是這兩三天的事)

CO:上課狀態如何?

HF:好一點,能專心,比較不會想到其它。

CO:讀書狀態?

HF:領悟力提升,例如現在數學題目不懂,請教補習班輔導老師,聽了就懂,雖然隔天會忘,但是回想時能知道是在做什麼。以前有聽懂,隔天就忘,也不知是在做什麼。

CO:運動狀況?現在每週幾次?

HF:固定週二、四、六去打羽球,是從寒假開始。

CO:寒假之前的你喜不喜歡運動?

HF:不喜歡動!

CO:與兩個月前的你做比較,在心情的開朗度?

HF:提升60%

CO:人生觀?

HF:之前常擔心…很煩…身體狀況很差…心情起伏大…

   現在只是偶爾煩,身體狀況不再擔心…

CO:為什麼不再擔心身體狀況

HF:其實每一個人都如此,而我在運動上,覺得自己的靈活度很好,身體應該不差吧! 現在心情愉快。   

(HF經過上次輔導提示去觀察他人及重新去檢視自己,察覺到自己的身體真的不差!)

CO:讀書方面?

HF:現在覺得讀書好玩,但有時沒讀,已經不會那麼討厭讀書。以前,不理會讀書,只比較在意數學。

CO:之前的你覺得什麼都不對,心理狀態不良,現在的你如何?

HF:心情好、好動、會鬧著別人玩。

CO:鬧人以不妨礙他人為原則。

HF:當然!當然!

CO:你改變很多。

HF:我也覺得自己改變很多。

CO:這就是去除干擾後,恢復正常的你。

HF點頭表示同意。

 

 

參考文獻

方永來(民87),心理學大師經點學術精華彙編。桃園:方老師個人工作坊。

李茂興譯(GeHFrld COrey著)(民85),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楊智。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害死了父親

 輔導員:林宜靜(1998/4-5月) 

 

一、基本資料:

xxx   性別:男   年齡:15  

二、困擾問題:

欲振乏力,內心空虛找不出生活的動力。

三資料收集:(時間:..1998 / 4 / 14)

1.家庭圖

 

 

2.個案在小學六年級時,父親因腦溢血死亡。

3.母親獨自扶養三個孩子,因工作關係,每天晚上九點到十點間才能回到家,見到孩子散漫不爭氣,累積的情緒容易爆發出來。

4.個案在家裏很少說話,尤其跟媽媽沒有話說,也不曉得要說什麼,認為從小就這樣,很難改變。

5.學校表現:課業成績低落,功課常不交,問其原因,常回答「忘了」或「很難完成」,在父親過世以前,個案的課業良好。在校能有幾位知心好友,在團體中課業表現被動、安靜,整潔工作能按時完成。

6.個案自從父親死後:

(1)常常發呆,無法靜下心來專心於課業,書本拿起來會覺得很煩,讀不下去。

(2)失去生活樂趣,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對未來不抱任何希望。

(3)只覺得跟要好朋友一起聊天或玩時,才有快樂的感覺。

(4)覺得自己和年長的女生比較談的來,因為從中能獲得關心照顧。

(5)以上現象在父親死亡以前似乎不曾有過。

7.每問及父親過世之事,個案只是眼淚掉個不停,再問為何經過四年還這般難過,個案表示喪失父親,所以難過。

四、資料分析

1.個案是因父親過世後產生類似憂鬱症狀,症狀如下:

(1)重覆回想父親過世的創痛。

(2)每當問及父親之事,個案眼淚常奪眶而出。

(3)整個人變得麻木不關心,對事情不發生興趣。

(4)長期空虛、失去生活樂趣。

(5)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欠佳。

(6)對父親的死亡存有罪惡感。(4/20第二次蒐集的資料)

(7)當他人提及父親如何引發死亡,就極想離開現場。(4/20第二次蒐集的資料)

2.依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V),個案症狀疑似介於低落性情感疾患與重鬱之間,一般稱為憂鬱症。

3.從精神分析的觀點,個案在父親死亡後,心靈受到重創,自我潛抑入潛意識空間,不願面對這難以接受的事實,於是停止自我的成長,精神層面常活在過去的日子中。因此,個案在現實世界很難落實,失去生活動力,而唯有和要好的朋友一起玩樂,才能勾勒出童年的歡樂,快樂、真實的感覺似乎才能感受得到。

4.個案家庭生活感受不到愛,有加重憂鬱傾向,於是在結交朋友時,會比較偏向年長的女生,因為從中能傾吐內心的無助,獲得關愛。

 

五、初步輔導(1889/4/14/12:35à13:10)

()輔導策略(初步潛意識操作引導)

1.理性分析:釐清生、死的界線。

2.重新經驗父親的殤禮:進入個案的潛意識空間,喚回自我重回現實世界。

()輔導過程

1.個案陳述對父親死亡之哀痛,無法忘懷當時過世情景,輔導員平穩個案情緒後,要個案放鬆心情,接受引導。

2.請個案閉上眼睛,全身放鬆,回想四年前父親過世的景像,個案表示景像清晰如臨現場,只見到自己站在父親棺木旁,情緒又一度激動。

 輔:「顯然父親的死亡,你的心也跟著父親一起埋葬了!」

(個案淚流滿面)

 輔:「長期以來你一直無法跳脫父親死亡的陰影。 如今你似乎模糊了!分不清楚是誰的死亡?是你?還是父親?」

個案頓了一下,回答:是父親。

輔:「當你混淆不清時,你的精神層面是跨在兩個世界,一個是死亡的世界,

另一個是現實的世界,當你的精神層面跨入死亡世界,現實世界的你儼然做什麼事都力不從心!」

案:我確實做什麼事都不起勁,也覺得沒趣。

輔:「你既是活著的人,精神就必須回歸到現實的世界來,才有辦法做一個正常人所要做的事。」

(個案點頭表示瞭解」

輔:「所以請你把站在父親棺木旁的你叫回來吧!不要再傷心難過了,請棺木裡的父親安息吧!畢竟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如今也陰陽兩隔了,請父親好好的回到他的世界去,跟他說拜拜吧!你也盡快回到現實世界來吧!」

結束時,個案表示當把自己叫回來時,心中亮了起來,心情輕鬆許多。

()追蹤觀察

4/27  個案表示上次輔導後,發呆次數減少一些,心情有比較輕鬆,但是除了打球或和朋友聊天外,仍無法專注做事、讀書,。

      跟母親的關係跟以前一樣- - - 「不曉得要講什麼!」,很平淡。

 

(四)輔導員的省思(5/11)

1.為什麼個案輔導後效果不彰?

2.重新思考輔導過程疏漏之處- - - -

「個案的父親是什麼因素引起腦溢血死亡?似乎個案不願進一步說明。」

3.必須和個案的母親談話。

 

()輔導員和個案母親電話訪談一小時(5/14)

1.在訪談60分鐘,個案母親陳述了將近50分鐘的話題,輔導員很難插入話題,內容主要是抱怨個案在家的散漫、對課業的放棄,及對家人的不聞不問,很擔心個案有自閉傾向,當然也講到個案父親死亡的內幕。

2.提及個案父親的死亡,母親表示是個案引起的!過程如下:

個案小學六年級,有一天母親要他到隔壁棟大樓代收公共清潔費,當個案按門鈴時,適逢該戶人家在爭吵,一開門個案就被兇了一頓,個案嚇著大哭了起來,家中的父親聽到,質疑為何兒子只是幫忙收個清潔費,怎麼哭成這個樣子?於是過來理論,和這戶人家爭吵了起來,後來父親回到家中只說人不舒服,要到房中休息,不到兩個小時,個案看著父親不動,送進醫院,即被宣判腦溢血死亡。

3.個案母親談及對個案的失望,又加上自己工作的疲憊,經常很情緒的告訴孩子:「下班回家路上會經過一條溪流,很想就此跳下,結束生命。」

******輔導員了解問題所在了!******

 

六、第二次輔導:(1998/4/20/12:35à13:30)

(一)資料蒐集

    這天中午,輔導員找來個案,告知曾和他的母親通過電話,已知道個案父親死亡過程,個案默然。

輔導員希望個案能把過程重新去經歷過一遍,瞭解個案的感受,及個案心目中家人親友對他的態度。

1.個案認為父親是因他而死,罪惡感很重。

2.母親對個案不滿意時,或個案反駁母親對他的指責時,母親常會把父親死亡的事一再重提。為了要避免母親的舊事重提,個案因應之道是「悶不吭聲」,內心痛苦,極想逃離現場。

3.個案父親出殯日,家人痛哭,唯獨個案怎麼也哭不出來,被在場的親友指責為「你爸爸有你這孩子,很不值得!」這一幕至今無法抹滅。

4.個案談及上述三項事件時,痛哭流涕,難以停止。

(二)分析

1.縱看整個事件的變化,個案受到的連續重創打擊,一次次加重對現實世界的隔離感,因此對生活感到空虛無望。

2.個案連續心靈創傷如下:

(1)被母親叫去收清潔費,莫名的被兇了一頓,驚嚇大哭。

(2)個案見父親聞聲而來與人爭吵,不久又因此腦溢血死亡,引發個案對父親死亡的罪惡感。

(3)父親出殯日,個案情感麻木,遭受眾親友責難。

(4)後來母親不滿意個案表現,易重提舊事,加重個案內心苦楚、罪惡感及迫切逃離現場感,長久下來變成一種內心逃避的驅動力,形成只要面臨類同情境,個案內心就會有衝突掙扎,時間一久,逃離心態變成對現實以冷漠因應,故個案母親會強烈感受到個案在家的散漫、對課業的放棄,及對家人的不聞不問,很擔心個案有自閉傾向。

(5)母親情緒性的喊要自殺,更加重個案的焦慮與不安全感。

為避免這些事的發生,無論母親怎麼說他,個案敢怒不敢言,用逃避和「不吭聲」型態面對母親,期待事情快點結束,而換來的是母親的焦慮及抱怨。

(三)輔導策略

1.理性分析:父親死亡非個案造成,要個案理性的面對父親死亡事件,及瞭解眾人對他的指責是非理性的。。

2.使用精神分析治療:讓個案重新回顧創痛現場,一步步去感受事件現場,釐清眾人對他的非理性指責,讓個案的自我從隔離的空間重新站起來,回到現實的世界,面對現實。

(四)輔導過程(4/20)

1.理性分析:先和個案進行一段談話分析,主要內容如下- - - - -

輔:在整個事件過程中,你一直扮演著無辜者的角色!

   (個案張大眼睛望著輔導員)

輔:先從收公共清潔費來看,當時你只是奉命去為大家收費,恰巧遇到處在爭吵狀態的人家,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被兇了一頓,把你給嚇壞了!

   (個案難過、點頭)

輔:代收公用清潔費,出發點是為什麼?            (尋找意義)

案:方便住戶繳交清潔費。

輔:也就是,你是為住戶代收公共清潔費,是為眾人做事,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個案獲得肯定,情緒緩和)

輔:去做這件事,你有過錯嗎?

案:沒有。

輔:對!你理直氣壯得沒有錯。

    但是,你卻碰到一個在爭吵狀態的住戶,沒被感激還被臭罵了一頓!

   (個案默然)

    今天若換個人去收清潔費,是否也會被臭罵一頓?

   (個案猶豫,不敢回答)

輔:在這種狀態下,任何人去都可能被莫名其妙的兇一頓,你能瞭解嗎?

   (個案點頭表示瞭解)

輔:因此,當時你若沒有去代收清潔費,是誰要負責去收?

案:爸爸或媽媽。

輔:也就是,他們任何一人去,難免可能被這非理性狀態人家臭罵,相互爭吵

    畢竟是難免的。

    所以父親和他們的爭吵,是你造成的嗎?

案:不是。

輔:能否把原因說明清楚?

案:因為任何人碰到這樣失去理性控制的人,都可能和他爭吵起來,所以父親和他們吵架,不是我造成的。

輔:很好!

    你對父親的死亡有什麼想法?

個案進入情緒,流著淚,搥打著胸,哀痛的說:內疚!我感到內疚!

輔:你認為父親的腦溢血死亡是因為你而和別人爭吵引發的嗎?

    (個案點頭)

輔:父親和他人爭吵是你造成的嗎?

    (個案痛哭搖頭說不是)

輔:一個健康的人不會因一場爭吵就腦溢血死亡,而是已有腦溢血病因後因爭吵加重病情,引發死亡。            (理性分析)

   因此父親的腦溢血是你造成的嗎?

案:不是。

輔:爭吵是對方非理性造成的,腦溢血是父親早已潛藏之病,父親的死亡是你造

    成的嗎?

(個案用微弱顫抖的聲音說不是!

輔導員要個案重覆的、從內心講出「父親的死,不是我造成的」,直到聲音清晰、篤定的講出來,才停止。過程中個案激動的情感和淚水如洪水般的宣洩出來,直至語意清晰堅定表明父親非他害死時,情緒整體才穩定下來。)

- - - - -

2.精神分析

個案情緒穩定後,輔導員引導個案放鬆一切,閉上眼睛,重新去經歷這一路的傷痛過程,並且賦與新的意義。

(1)回想代收清潔費時,無辜被怒罵現場:個案表示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當時被怒罵的現場,同時自己嚇的大哭。

輔導員:你當時確實被嚇壞了,意識仍停留在現場,告訴那個罵你的人「我只是來為大家收電費而已,沒想到給你方便,還遭你辱罵,你似乎處在非理性狀態。事實上你只是把家裡的怒氣轉移到我一個「孩子」身上,你這個「大人」未免太遜了吧!」

(個案表示心裡舒坦)

(2)回到父親殤禮現場,個案表示仍然覺得自己就站在父親棺木旁,但這次難過之情已降低很多。

輔導員:父親非因你而亡,你的罪惡感可以去除,也無須徘徊於父親棺木旁,你應從當時走回現實來!

(個案表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六年級的自己,從遙遠的地方走回來,並且站在眼前。)

輔導員:這就是當時的你,因受到創傷潛抑至潛意識空間的你。

        從當時到今天,他對現實世界充滿空白,現在帶領他重新去感受這些年來的生活,並且要他長大到你現在高二的年齡。

(不久,個案表示完成。)

輔導員:讓他回到你的身上!因為他就是你的精神能量,你們是密不可分的。

(不久,個案表示完成,並且打開眼睛。)

輔導員要個案去感覺內在的自己,個案表示有很實在的感覺,能夠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該作什麼事。

4/21  輔導員與個案母親電話聯繫,告知個案因父親事件內心壓抑種種,並委婉要求家長不要再舊事重提,以免影響個案心理狀況,家長雖有不悅,但能接受!

(五)追蹤觀察

4/21  能夠看到個案甜美的笑容,個案表示長久以來胸口悶痛的情形消失。

4/28  個案表示精神易集中,部份課業已在進步中。

      與家人講話仍不多,但心情輕鬆許多。(輔導員告之,必須時間的培養,及自己的主動,話題才會多。)

5/1   輔導過後,兩週以來看到的個案是呈現輕鬆愉悅的心情,笑容是從內心

     散發出來的,任課的數學已看到個案進步的成績。(導師)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姊姊你們好煩好嘮叨! 煩得我不想回家了!

輔導員:林宜靜

2001/11月

 

 

佛法 「唯識」修練,重視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菴摩羅識等九識空間清淨。九識空間蘊藏著人類的靈魂,可以互通訊息,譬如見爭議事件發生,起情緒聽「梅子」,則頭味覺起酸溜溜感覺。想噁心場面,則全身起雞皮疙瘩(身體的觸覺 )…等等。 

佛法修練,可以透過有意識的思維,清理統整個體認知訊息系統,達到九識空間清靜。因此,在一般生活中,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接收到的訊息,若構成個人困擾時,則可以透過修練將這些訊息從認知系統提出來再做消除。只要自己做得到,引導他人才可能產生效果。也就是,若要把修練發展成為助人的工具,前提是必須先走過「自救」歷程,才能救人。 

本案例緣由:個案最近每天放學回家後,必須 面對母親、姊姊相互間的抱怨與投訴,同時也難以豁免被嘮叨的命運,無意間形成家人情緒垃圾的傾倒場。在訊息「只接收、不輸出」的狀態,已經造成個案心情煩悶、無奈、讀下書、逃避回家等現象。 

筆者瞭解後,運用佛法操作(電腦模式運作處理法)協助個案解除由眼睛、耳朵、身體、心理等處 所接收到的訊息垃圾。 輔導後,經過訪談追蹤,瞭解個案經過這次潛意識輔導後,已經得到立即性改變。例如:個案 本來在放學後 ,為了逃避回家的感覺, 會選擇讓自己浸泡在網咖,儘量晚一點回家以減少跟母親姊姊正面接觸的時間。但是,輔導完當天,個案就能在放學後直接回家(在輔導過程,輔導員並沒有提及要個案放學後立即回家。)。回家之後,一改過去對母親姊姊的抱怨,進而能接受她們。也不再主觀性的感覺家裡很吵…。 

本案例在說明一個理念:平日接收到的環境訊息,若已經造成個體的困擾,可以透過禪的運作,淨化清除精神能量系統中的干擾訊息,使個體成為一完整獨立運作的個體,不再被牽制干擾。 

 

一、緣由: 

    個案連續兩篇週記都提及最近媽媽、姊姊脾氣不大好,也時有爭執。甚至她們常把個案當出氣筒,。

    例如,媽媽常會把自己的生活壓力給個案聽,又好像完之後就離開,也不聽聽個案講話。而姊姊不高興也會來說說個案、消遣個案。令個案覺得沒有得到關心,更沒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反而像垃圾桶一樣,每天接受她們 倆倒垃圾。

    以致個案覺得她們好煩、好吵、好嘮叨,煩到自己無法在家專心讀書 。於是,這段時間,放學後,個案常不想回家,大多到網去,直到晚上七、八點以後才回家。每天必須到深夜後,才有辦法靜下心來讀書。

 

二、基本資料

性別:男   排行:老么   年齡:16
家庭:

1.父親:父親很少回家,自從前幾年經商失敗後,失業至今,對家庭無法做到家庭經濟支援。

2.母親:家中經濟由母親負責,母親擔負家庭經濟重擔,有許多說不的苦。 目前即將被公司裁員。因此常要求個案要好好努力、要完美、成績都要上90分…等等。重複的話每天環繞著個案的耳朵。

3.一個姊姊:姊姊常抱怨母親,因此與母親常有爭執。與個案相處常有口角。

4.個案常擔心家計問題。

三、診斷分析

家庭成員長期的不良互動,容易帶給子女煩與不安的感覺,進而想遠離家庭另尋安樂窩。若輔導過程只改變個案,而家庭其他成員不做改變,個案改變的持續性將是有限。
若從電腦訊息的觀點來看這一案例,個案是長期收錄母親與姊姊的不良訊息,最後造成訊息負荷不了,以致這些不良訊息反導形成干擾個案的訊息。因此若能將這些干擾訊息去除,個案就能回歸平靜。

三、處理過程:時間:2001/11/7/12501320

()肌肉鬆弛法解除情境中的焦慮
引導個案在一緊一鬆的重複肌肉鬆弛過程中,將最近以來個案在家庭中與母親姊姊之間的焦慮緊張解除,直到個案穩定後,才進行下一步驟(電腦運作)。 

()電腦模式運作 刪除 干擾檔案
1.釐清干擾源

個案表示不要這些干擾的感覺了,因為很煩、很痛苦!
因此,輔導員引導個案放輕鬆後…
輔導員告訴個案「基本上,你是一個功能很好的電腦訊息接收系統,所以對於周圍情境的收錄相當靈敏。今天你的困擾就是沒有選擇性的收錄進去一堆檔案,這些檔案正進入一種病毒效應,現在可以透過禪觀的電腦運作將他們刪除掉。」
個案表示好。 

2.進入禪觀 進行電腦訊息運作消除干擾檔案
於是輔導員下指令:
提取檔案:將這段時間以來,在家裡不愉快不舒服的情景,如影帶一般抽取出來。
(
個案在提取檔案過程,速度很慢也很沉重,主要是檔案太大,似乎有負荷不了的感覺。心情隨著當下腦海記憶所浮現的事件情境而起伏、難過、痛苦。)
另存新檔:將剛才提取的檔案,另存起來。
檔案還原:將新檔中可還原的部分還原到滿意的情境,就如影帶倒帶一般,回歸滿意的情境或自行導演成滿意的狀態。

(個案身心進入舒服狀態)
檔案刪除:將新檔中不可還原的部分刪除,空掉
(
個案身心變的輕盈)
儲存檔案:將整理過後的純能量收回身體重合。
(
個案表示心境比較平靜多了,若以10分計,情況比之前改善了56分。) 

()結果

個案表示心裡安靜了,但是耳朵卻有很吵雜的感覺!
於是輔導員想到個體的錄音沒銷掉,於是引導個案,將那些不喜歡的聲音從耳朵放出來,然後delete,不一會兒,個案覺得耳朵變的通暢了,雜音也沒有了。
(
個案表示情況已經好了78分。)

四、追蹤觀察   時間:2001/11/16/中午12501300

(一)個案表示自11/7處理後

(1) 11/7當天放學後就直接回家,5點多到家,直到今天沒再去過網
(2)
 這段時間回到家,覺得自己其實心裡是可以接受媽媽姊姊的,若她們分別來找個案抱怨時,個案覺得自己可以應付自然,而且覺得她們其實對自己是不錯的。
(3)
 這以來,家裡沒什麼爭吵,比較安靜。而自己也能在家專心讀書,心情也不錯。 

(二)12/10(三個禮拜之後)
個案又開始覺得媽媽姊姊又好吵,心情似乎又受到波動。個案覺得只有自己多努力,以後才有機會離開家庭,改造自己的環境。(心中產生另一種意義﹗)

(三)12/17(第四)
個案表示,前天,受不了母親的嘮叨,終於與母親吵了一架,這是第一次,個案將他這幾年來對母親的不滿都講了出來,吵完這一架,心裡感到爽!心裡也不煩了!雖然有一天的時間沒跟母親講話,但是母親卻反而對他更好。

(能夠清楚表達自我的感受﹗反而得到尊重。)

五、結論

    當個 體精神能量穩定時,個體的身體會形成一個穩定的場,所到的環境將因個體磁場穩定,而帶動他人磁場改變。令接觸到他的人也一起進入穩定狀態。這時候,個體會感覺自己ok,他人也ok

    這一案例的個案被處理之後,能量場呈現穩定狀態,進而情緒穩定、思緒理性。處理後當天放學,個案已經產生行動改變「直接回家,不去網咖逗留。回到家面對母親、姊姊的感覺,一改過去的抱怨,反而能接受她們。也不再主觀性的感覺家裡是那麼的吵!」 

    根據筆者觀察記錄, 發現許多案例被筆者以佛法禪觀處理之後,當他們再回到原事件環境或與相關人物相處時,大都有滿意的感覺,而且可以持續一段蠻長的時間。除非外在環境的人、事、物一直呈現不穩定狀態,才會令當事人再陷入困境。 

    這一案例在第二次訪談時,個案又再感覺媽媽姊姊好吵,心情似乎 再受到波動。表示個案家庭成員的認知習慣沒有改變,行為依舊,又製造許多訊息垃圾給個案,又讓個案承受不了。但是個案這次心中卻升起正面意義「只有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環境!」 ,更堅強去應對外再難以改變環境。 

    第三次訪談時,個案與母親吵了一架,情緒發洩了,清楚表明自己對家庭的感受。母親似乎也被點醒,更理性面對個案,讓個案覺得有被尊重的感覺。這就是個體內在自我已經發展出來,能清楚表達自己的理念,維護自己的權益。

    ,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沉迷於網上遊戲無法自拔  

輔導員:林宜靜

2002/4-5月

 

摘要: 

本案例在說明個案阿綸因長久沈迷電玩,令生活作息亂掉、功課荒廢、父母無奈…。透過禪「鏡中人」輔導,個案當天就變得比較積極肯負責,且電玩遊戲時間能自我控制。但是這次 禪「鏡中人」輔導卻只維持阿綸一個星期良好狀況。於是第二週再以「失落昇華」輔導,處理之後,個案的精神、記憶力、控制力、成績……比之前再提升許多,並且根據記錄,阿綸持續良好上進態度一直維持到期末(有紀錄部分有持續一個半月)。
 

本案例共分兩個階段處理,第一階段採用禪「鏡中人」處理法,協助個案進入深沈禪境,察覺自己過去不良生活慣性,在禪境中透過對話溝通,修改意識與潛意識中「我」的想法, 使潛意識中個人檔案得到修正,進而脫離過去不良慣性(行為的改變)。第二階段是以失落昇華概念,協助個案在禪境中 將沈淪於虛擬世界的精神能量喚醒回歸身體,讓個案更清楚、更有力氣為自己未來努力。

「鏡中人處理法」就是透過禪的觀照觀照前方有一鏡面,鏡面中有一個我。慢慢的,個體可以從鏡面中隱隱約約感受到或見到自己,鏡面中呈現的我,大都是曾經停滯在某一段生命時期的我,其情緒及狀態可能是充滿遺憾、缺失、難過、挫折、不捨、快樂、滿足不想再前進發展…等等。接著 的引導過程,是讓鏡面中的我與現在的我相互對答、相互溝通、 相互修正彼此的認知使達到一致的想法。在過程,不僅可以達到意識與潛意識的溝通,亦能從中得到省思與領悟。
 

「失落昇華」輔導是協助個體將失落於潛意識的靈魂,透過意義的思維,昇華提升回到意識空間的個體。一般失落者,容易呈現沒有勇氣面對現實、.唾棄自己、無能為力、隨波逐流……等現象。主因在於失落是指個體 精神能量已經掉落潛意識空間,以致意識空間的我沒有足夠能量應付外在事物。因此昇華個體的靈魂回歸意識供個體使用是有其必要性。如此,行動力才會增加且持續 ,思維才會轉向正向思考。 

    潛意識與意識相互溝通或能量平衡疏導,其最主要作用在於達到深沈認知的改變 (檔案改變),會促使精神能量重組。因為精神能量重組,個體外顯的人格特質與行為才因此得到立即性改變。 而一般的諮商輔導效果為何比較慢或很難進展,主因是諮商員與被諮商者之間的溝通,大都處在意識層面的溝通。
 

兩項技術使用,引導者除了具「禪」的引導能力,還必須具備精神分析概念,才能引導當事人走出陰霾。
接受引導的人,體質越敏感,感受會越清晰。在筆者走過的團體中,無法進入「禪」鏡中人活動的成員極少,占的比率大約是團體成員的10%以下 ,而敏感度好的人也佔有30%左右。也就是潛意識輔導應可以深入推廣的。

 

一、基本資料:阿綸     學生  17

二、困擾問題

1.      活在電玩中:
阿綸每天沉溺在電腦遊戲中,無法自拔。放學後回到家不是開始玩電動,就是到網,這樣的活動延續到晚上1112點左右,或者更晚。
※上學期,輔導員曾協助阿綸一次,當時阿綸被協助後,生活作息在當天就能進入自我控制狀態,但是維持一個月後,剛好寒假。因為阿綸的寒假生活作息大亂,網電動的日子又再起,令其家長非常苦惱。

2.      課業方面:
課業已經荒廢許久,以致有些科目生疏而感到太難看不懂,乾脆就不去讀了。生活意志顯得很弱,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問題。

3.      自以為很聰明:
阿綸心想以前隨便讀讀,分數名次也不至於太難看,現在卻是越讀越難,乾脆放棄,但是,考前還是心想這次應該不至於名次太難看吧,結果這次真的考上最後一名!阿綸心中真是難過極了!

4.      喜歡打籃球:
阿綸平日在校喜歡打籃球,打得很好,於是輔導員從打球談起。
阿綸表示:「打球很簡單,所以會常常去打!」
輔導員說:「那就對了,功課是否常去讀呢?」
阿綸表示沒有。
輔導員:「因為不常讀書,對書本的生疏感自然產生,若你讀書能像打球一樣常練習,那麼讀書也將會是件簡單的事。」
阿綸表示能明白。
輔導員:過去小學的你很優秀,課業一直能保持很好!
阿綸點頭。
輔導員:上了國中,愛玩了,但是有小學優良的基礎,讓你可以輕鬆應付課業…
輔導員:上了高中,更愛玩了,課業更艱深,但是你不常去勤用功,以致到後來許多的基礎沒有了,所以現在的你已經感覺到課業艱深困難。
阿綸點頭。


三、分析診斷

1.      生活失去方向,沉溺網電玩無法控制,使得阿綸欲振乏力,以致對課業想努力也努力不起來,課業看不懂就乾脆不要看了。不僅學業荒廢,也讓自己沉淪

2.      這個案例處理,可以使用失落處理法,協助阿綸因荒蕪生活淪入潛意識空間的精神能量回歸個體,爾後再去尋出自己的生活目標,進入精神能量的塑造人生藍圖。

3.      另一種處理方式,這一案例是採用鏡中人處理法,協助個案脫離過去不良慣性。

鏡中人處理法就是透過禪的觀照觀照前方有一鏡面,在鏡面中的我與現在的我相互對答,修正不滿意的習性。從中得到省思與領悟,使精神能量重組,行為得到改變。

進入禪觀,敏感度較好的可以從鏡面隱隱約約感受到或見到自己,這個自己大都是停滯在某一時期不再發展的自己,其情緒可能充滿遺憾、缺失、難過、不捨、快樂不想前進…等等。這時,輔導員要用精神分析的概念引導當事人走出陰霾。
    這項技術使用,引導師必須受過禪的修練,才有辦法帶動他人。 體質越敏感的人,感受會越清晰。


四、輔導過程2002/4/9/中午12551335
輔導員告訴阿綸:「今天協助的方法叫鏡中人,不知道這個方法適不適合你,不過倒可以試試看!」

阿綸表示:「可以試試看!」

接著,輔導員引導阿綸做肌肉鬆弛,放鬆後,引導阿綸將心中的鏡面拉出來…
阿綸的現象場,很快的從胸口拉出來透明的能量牆,停在阿綸前方一公尺處…

輔導員:可以清楚的看到鏡中的畫面嗎?
阿綸:嗯…
輔導員:能看到鏡中的自己嗎!
阿綸:差不多!
輔導員:你滿不滿意鏡中的自己!
阿綸:不滿意…
輔導員:為什麼?
阿綸:只感覺鏡中的自己一直在玩,玩得很開心…
輔導員:在玩…,是小孩!
阿綸:嗯!
輔導員:幾歲?
阿綸:小學一、二年級。
輔導員:這表示心中的你只有處在小一、二的年紀,若不長大,就會令你做起事來像個孩子,甚至沒有勇氣去面對大人的事!
阿綸不說話。
輔導員:現在,你心中有什麼想法或期望,都可以輕輕的用心念傳給他…
此時,阿綸的能量場開始在流動…
輔導員:你告訴他什麼?
阿綸:表現好一點、不要再混了。
輔導員:他有什變化?
阿綸:長到小學六年級。
輔導員:再想想你曾有的毛病,一一指出來,刪除掉。
        
現在你所見螢幕就如電腦螢幕一般,你所見鏡中人就如你心中程式,
        
當你下指令要刪除不好的檔案,就會得到刪除…

阿綸繼續進入自己的思維…
阿綸:長大一點了…
輔導員:小孩做大人的事是做不來的,把握現在,期望他長大吧!

阿綸很努力的在嚐試著

阿綸表示:有勇氣與力氣的感覺…,他現在長得跟我一樣大了!

輔導員:身體舒服了?
阿綸:舒服多了…
輔導員:現在有什麼想法?
阿綸:不要輕易放棄,要有勇氣去面對現實。
      
現在心已經不雜亂,身體也覺得比較有活力。

輔導員見阿綸已經穩定了,於是結束阿綸的鏡觀

當阿綸睜開眼睛時,再看看週遭,感覺週遭環境有些不同,但是說不上來。
同時覺得自己現在比較像一個高中生,有長大的感覺。

輔導員:老師協助你穩定下來之後,接著就是要好好的抓住這種感覺去努力。
        
當你去努力了,你的內在才會得到真正的成長。
        
否則,你心中的自己還是會再回到小學一、二年級的狀態。

接著,阿綸感謝離去。


五、追蹤觀察2002/4/15/上午10031010

項目

4/9處理以前

4/9處理之後至4/15

玩網上遊戲或電動

放學回家56點玩到1112

放學回家玩12小時

主動關機

每晚讀書情形

翻書

至少會瞄一下

早上起床狀態

能拖拉則拖拉

不遲到、較積極

上課專心度

易分心

比較專心,覺得提昇60%

家事方面

例如倒垃圾,必須母親叫,但也不見得會去做。

覺得自己能負責,而且主動會去倒垃圾。

讀書做事方面

容易放棄或半途而廢

比較會嚐試去做,比以前好許多。

繳交作業

作業常是缺交得嚴重

不缺交


六、阿綸又再度沉迷網上遊戲(2002/4/24am9501020)

(一)瞭解狀況

    阿綸連續三天遲到,又4/23沒來學校,阿綸要家長來電請病假。於是第二天4/25阿綸來學校,輔導員找來阿綸,阿綸呈現黑眼框、睡眠不足的樣子…
    
經過晤談澄清後,阿綸表示近幾天以來,又迷上網路遊戲進入無法自拔…,因為在家的環境就是那樣,想玩就玩,很難控制自己。
    
目前只有到學校來,進入教室心才能比較安定,現在上課仍能專心,功課一定會寫而且不缺交,但是4/9處理之前,作業常是缺交得嚴重

    於是輔導員與阿綸討論,如何控制放學後自己的時間管理,最後阿綸表示盡量要求自己去補習班讀書。 

(二)失落與昇華的處理

輔導員與阿綸討論精神能量的失落與昇華:
    當個體沉迷於一件事物時,精神能量會隨之投入,精神能量投入的多寡,視個體沉迷程度 加深而與日俱增。因為「沉迷」是表示自己喜歡又願意,所以,精神能量要跳脫事件的情境就不容易,除非自己有決心有勇氣去跳脫出來 (除了意識的我想要跳脫出來,潛意識的我也要認同,才能產生行為的改變。)。

        沈迷某項玩樂久了,應變其他生活事務的能量就會相對減少,甚至不足, 內在的乏力感就是從中產生。日久沉迷於電玩,精神能量就會淪於該電玩虛擬空間而無法返回個體,個體只有面對電玩才能體力十足精神百倍,而其他時間,則顯得乏力無鬥志

依據輔導員直覺 推算,阿綸的1/3能量已經投入虛擬世界去電玩世界打鬥了,所以近日以來,阿綸可以熬夜玩,第二天又進入惡性循環→「頭昏、爬不起來、不想來上學了!」
    
    阿綸本來很在意上次段考最後一名的問題,現在感覺『也認了,也不覺得怎樣,習慣就好!』於是,輔導員與阿綸對照現在的心理狀況,如下:
精神能量就是個體的靈魂,如今有一些逐漸淪、消失於個體身上,對個體的影響性有哪一些呢:

1.沒有勇氣(力氣),去面對現實問題事物。
2.
唾棄自己。
3.
能力下降 、越來越墮落、隨波逐流。


    
    這些淪的能量體,是生命能量的部份,少了一些,生命就顯得有些缺陷,意識行動的支持度就少了一些。要回到身體,個體才能展現內在的抱負,知行才有辦法合一。不然,知是知,行動是行動,即使是簡單的事,想做都做不來,焦慮感又會從中產生。

        輔導員在與阿綸探討淪的能量過程,阿綸的認知系統已經察覺問題,因此在討論過程可以清楚的察覺其精神能量已經陸續進入回歸的流程,但是大部分回歸的精神能量都會聚停留在阿綸的下方空間,等待回歸阿綸身體。 

為何會有這些現象呢?主要是進入探討時,阿綸 的認知隨輔導員進入問題空間思維,當阿綸了解自己的狀態時,阿綸內心會期望自己的靈魂趕快回歸身體,於是,在虛擬空間的精神能量已經靜悄悄的在回歸中,因此這時候,阿綸已經察覺到身體的能量慢慢在增加,溫度也在提昇中。這些能量體只是在與輔導員探討過程被召喚回來的,仍處於迷失定位不明的狀態!

而為何這些精神能量無法直接進入阿綸身體呢,卻停留在身體下方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阿綸對回歸的能量還沒有去定位要做什麼事,二是身體有些地方有外靈附著,令回歸能量無法返回定位點。

於是,輔導員問阿綸,希不希望淪的能量體回歸?
阿綸說:「當然希望!」
輔導員:既然希望,那你叫他們回來做什麼?
阿綸想了想,說:克制自己少玩點,強迫自己讀書!
輔導員:他們已經在外等待,告訴他們,你的希望吧!
阿綸想了想,不知說什麼…
輔導員:告訴他們「請支持我學業進步!」
        
往下方去想,進入虛擬世界…
        
重複叫自己的名字,並且說『請你回來,支持我的學業進步吧!』

阿綸的能量場,順著這一思維的管道由身體下方回歸阿綸身體,能量的管子 又擴大了一些,流入的能量實而飽滿…,一一補充進入阿綸的身體脊椎、內臟、頭部…
輔導員:去想想你每一次,在網上玩得很開心很得意的情景… 一一去叫回自己…  重複宣告:「我需要你的支持!」…
輔導員:與心中的外靈對話『請離去,主人回來了!』
阿綸回歸的能量,進入心靈…

(三)結果
最後,諮商結束時,阿綸表示:
1.身心舒服,只是心中有點難過自己為何會如是! (察覺與領悟)
2.
精神飽滿。
3.
現在的目標,就是當好一個學生。 (生活目標出來了)

七、追蹤觀察
1.4/30
阿綸表示
狀況比之前好許多,電玩確實少玩,晚上730以後,就不碰了。
輔導員在學校觀察阿綸,見阿綸用功程度增加許多,下課時間,仍能專心課本內容。

2.5/10阿綸表示
4/24處理之後到現在,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增加許多,理解能力也提昇許多。雖然回家後仍會玩電玩,但是會做控制,書也有在讀。原本數學很難及格,始終搞不清楚定理性質的應用,現在卻能很清楚的去推算,小考也錯很少,都能及格,其它科目也有很顯著進步。

3.成績進步了

5/1314第二階段考試班級名次為23,總成績跟第一階比共進步了30%
第一階段班級名次為最後一名32

4.5/21該生記表示
老師您幫我輔導過後,我在學校的精神與記憶力比起之前的我好多了,現在上學雖然有時會會遲到,其它還ok,目前玩電腦還是會玩,但是我現在比較能控制自己,希望我的成績還可以再好點!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    要    長    大

 輔導員:林宜靜

2002/4-5月 


鏡中人處理法
 

「鏡中人處理法」就是透過禪的觀照觀照前方有一鏡面,鏡面中有一個我。
慢慢的,可以從鏡面中隱隱約約感受到或見到自己,鏡面中的我大都是曾經停滯在某一段生命時期的我,
其情緒 及狀態可能是充滿遺憾、缺失、難過、挫折、不捨、快樂、滿足不想再前進發展…等等。
接著,讓鏡面中的我與現在的我相互對答、相互溝通, 相互修正彼此的認知使達到一致的想法。
在過程,不僅可以達到意識與潛意識的溝通,亦能從中得到省思與領悟。
用在修練上,則是修正當事人自己不滿意的習性,使自己達到身心靈統整。 

 

一、基本資料

       阿      16           高二

二、困擾問題
無目標  好玩  懶散  功課一直無法振作

三、蒐集資料
1.該生高二重讀,成績仍名列班級最後一名。
2.
好動、健談,就是對讀書無法用心。
3.
在國中時,被送去嚴格補習班督導,每天功課沒達補習班要求就被打,如此過國中三年。
上了高職,就認為該給自己放鬆,不用再讀書了!因此,高職遲到曠課是家是常有的事,
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班級最後,很令家人擔心。
4.
與父親相處頗和樂,能有良性溝通。
5.
與母親相處,在上高職以前,能順從,上了高職之後,與母親吵架如家常便飯,母親為該生之成績與缺礦情形,焦慮出病來,必須看精神科醫師吃藥才能穩定。
6.
該生於上學年時(未重讀前)曾經在某課堂上情緒失控,大叫,用手去打破玻璃。
7.
每天與母親吵架,父親 雖然常勸導,仍無法改變。
 


四、輔導過程

       時間:2002/4/3/12501320

       輔導策略:鏡中人處理法


(一)清未來方向

這天輔導員為個案缺礦之事,找個案談話,後來問及案自己未來有沒有目標?
個案心中一時慌亂,有些茫然,語帶顫抖的說:不知道…
輔導員:學生的目標最少有升學與就業之抉擇,想不想再升學?

個案回答:「想…」
而後大笑…
個案心想在校成績都無心照顧,還談什麼升學…,但是若能升學那也不錯丫
輔導員:「當一個人會這麼笑自己,那怎麼會將心力投注在這事件上呢?」
個案稍有沉穩,點頭表示明白,但是仍忍不住自心中的好笑…繼續笑著…
輔導員再問:最重要是你有沒有決心,當你下定決心,你的精力心力才會投注在這件事情上面。你真的想升學嗎?
個案仍忍不住笑意的從口中回答:「想!」
這個「想」字卻是一點也沒來自個案心中的真誠!

輔導員:也許,你先放鬆自己,閉上眼睛,感受一下自己的內心在想什麼吧!
個案閉上眼,穩定一下自己興奮的情緒…

(二)鏡中人處理法(進行意識與潛意識溝通)
這時輔導員靈機一動,心想個案是個敏感度極高的人,以鏡中人的映照方式,或許能協助個案看清楚心中的自己。
輔導員:把你心中的鏡面打開來,放在你的前方,你會看到心中的自己…
這時,個案胸口有一團黑色能量在動…
輔導員:你可以從鏡中看到自己嗎?
:可以…,很清楚!
輔導員:他的年紀多大?
18歲。
輔導員:你現在幾歲?
16歲。
輔導員:18歲的你在做什麼?
:在笑
輔導員:笑什麼?
18歲的我在笑16歲的我
輔導員:他對你滿不滿意
:不滿
輔導員:你能承認自己確實有不滿意的地方嗎?
:承認!
輔導員:問問鏡中人(18歲的自己),到底有哪些事令他不滿意?
個案逐項的說出:不成長、愛玩、放太多事在別事上、懶惰…

輔導員:18歲的你看來是很沉穩的,這是你有時能表現出來的,但是他剛才點出來的不滿意事項,就是表示你心中有許多沒長大的孩子…再看看鏡面是否有小小的自己?
個案的能量場立即再往下擴展,陰冷能量由下往上拉開…
:有很多小小的我,大約七到八歲,在玩的情景…
輔導員:那就由懶惰的自己開始,既然不是一個,就劃一個圈將那些懶惰的自己圈起來,你希望他們有什麼改變,就跟他們說說話吧,看看他們會不會再長大?
個案努力了一會兒,爾後說不知道如何改變它們…


(三)能量 負轉正  (正負能量重組)
輔導員:懶惰帶給人們的是空虛不實,把它們放在圓心轉動,告訴他們將懶惰放入洗衣機轉脫水洗淨,轉為勤奮充實,你就會覺得舒服…
個案跟隨輔導員的引導,不一會兒,個案身體能量場轉為暖和…
這時個案表示:他們由78歲成長為1516歲,心情比較沉穩。

 

(四)次元空間處理法   (再串連過去種種)
輔導員:再把那一群鏡中愛玩的自己圈起來,輕輕的想,讓他們用線連起來,問他們好玩呢不好玩呢?他們的思維會由點狀轉為平面思維。
這時個案身上的能量場也起同步作用,灰黑的能量凝結成點線連接,在思維好玩(正面)與不好玩(反面)的過程中,灰黑的能量團逐漸瓦解,漸趨清澈…
輔導員:再從思維的平面上下問問他們:『好玩不好玩?再玩下去好嗎?』如此反覆問,平面思維會轉為立體思維…
這時個案的能量場上下空間開始逐漸變大…
同時個案說:再玩下去就要去當兵,不能再玩了!
輔導員:當兵也不錯!
:就錯失就學的時機…
輔導員:好,再看看「不成長」的自己還在嗎?
:沒有了
輔導員:「放太多事在別的事務上」的自己呢?
:也沒有了
輔導員:把剛才整合好的自己,與18歲的自己結合成一個你,從鏡中回到你心中與你的身體重合長大。
這時個案的胸口能量變得清澈,身心靈整合為一…


(五)結果
個案睜開眼睛來,講話的態度一改往常的輕浮,神情突然變得嚴肅,心中卻有著百感交集的感動。
輔導員再問及:想升學嗎?
這次個案的回答是來自心中的真誠無染,一字一字的說:我要升學。
輔:要如何做?
個案很平穩的說:就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去做…
輔:你在30分鐘裡面,瞬間長大。
個案心中感觸頗深。

此時,上課鐘聲已經響起,輔導員結束諮商,個案感謝離去。


第二天,朝會時,不見個案平日與同學哈拉哈拉的樣子,表情嚴肅,似有所思…
 


五、追蹤觀察


(一)2002/4/8/am10001010  
訪談個案時,輔導員見個案外表顯得實而不虛(精神能量處於飽滿狀態)。接著,個案表示4/3被處理過後,這些天來,對自我觀察有下列變化:

項目

處理之前的狀態

處理之後,這些天的狀態…

精神

易累早上常爬不起來,能賴床就賴床,能拖就拖,以致上學常遲到…
(
知卻做不來)

精神變得比較好,不賴床,心中知道要上學,就起來。知道就去做(知行合一)

目標

不知道要做什麼

比較知道要做什麼

人際交往

與同學玩在一起就會一直玩到底,沒有停,一直很熱絡…

昨天與班上同學去郊遊,發現自己在過程中會想靜一下,爾後到一旁去觀察同學欣賞同學,然後再參與…,這是以前不曾有的經驗。

心境

比較靜不下來…

想靜時,能靜下來


輔導員問及4/8處理結束當時,見個案似乎百感交集,個案表示確實如此,因為在鏡中人的處理過程看到自己許多的過去,察覺發現到自己以前怎會是這樣!!

(二)4/17個案表示這段時間,自己有長大的感覺:

 

處理之後

處理之前

練琴與讀書

每天晚上打工回家之後,會去練琴,練琴之後大多會主動去讀書半小時左右。

打工回家之後,很少會再去練琴,更何況是讀書。

做事決斷

與朋友相處,是非清楚知道,不對的就是不去做。

是非知道,但是知道不對,還是去做。

 

(三)5/10個案表示,這兩週以來
打工回家之後,仍固定練琴,練玩琴之後,會去讀書兩個小時,讀書情形比以前更用功,常讀到半夜一點半才睡覺。

這段時間,輔導員在教室的觀察:

個案似乎相當滿意自己目前的狀態,在學校的表現反而就更更為鬆散。

 

(四)5/27

個案第二階段考試為班級最後一名,個案還頗樂觀。

 

(五)6月份,輔導員在教室觀察及與個案片段時間談話:

六月初發生車禍,在復健中…。個案遲到問題要改進,直到期末個案有明顯改進。

個案在課業上更積極,能與同學積極討論,成績在進步中…

個案表示仍在打工,功課有在努力,與家人相處還好…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心裡有好多垃圾需要徹底的大掃除!

作者、輔導員:林宜靜(2001/11-12月)

(節錄自作者研究專文電腦訊息運作處理)

             

緣由: 

        筆者輔導學生過程,發現引用佛法力量帶動個體進入禪的思維,不僅能夠改變個體身心僵化的磁場,也能運作個體生活空間的場。於是,相關一系列個案因生活空間 磁場失調,所引發的身心困擾問題,將因生活空間磁場受到關注而得到改善。 

        筆者重視「場」的現象,開始於2001年12月某次eq社團。 

        當時協助一位學生,協助歷程大概如下:
        第一次輔導在2001/11/28,當時筆者以電腦訊息運作流程協助個案將長期以來內心不良檔案,及煩躁的家庭紛亂記憶景象去除,一週之後個案表示,心境平靜3到4天。
        第二週2001/12/4,筆者協助個案處理長期失眠問題,一週之後,個案表示這一週以來睡眠已經可以完全恢復正常,而弟弟的精神病原本幾乎天天發作的(一年多了),卻連續一週來都沒再發作過。(這一現象引起我的好奇!)

第三週個案表示.這週過得「不錯呀!」弟弟病情 這一週來發作一次。

本案例輔導後,個案家庭生活空間的場變得比以往還穩定,不僅個案自己本身好轉,他的家人也隨之受到穩定力場的影響而呈現穩定狀態,這個現象令我很好奇、也令我很震驚。

 

雖然過去也有一些案例經過筆者諮商處理之後,回去的生活狀態及週遭人物也隨之產生正向發展,但是並沒有引起我的重視,當時只是認為這大概是個案經過輔導之後的主觀性感覺,因此就下了定論「I am ok. You are ok.」,也不再深入觀察個案相關生活發展與變化。

        但是經本案例,個案弟弟精神病發作 間接由輔導處理個案生活空間而明顯降低,使得筆者研究觀察焦點擴展到生活空間的場。由生活修練歸納,更堅定相信「一個生活空間場,會決定那一群組生活空間人們的生活動向。 並且可以藉由該生活空間的一個人進入禪觀觀照思維,就可以改變該空間的場,達到空間生活動向穩定或提昇。」

       (又觸動筆者想去完成佛法中觀般若與心理治療的專文。 )

 

一、基本資料
名字:xxx     性別:男     年齡:16(高一)
自國中一年級以來,長期心情低落。

 

二、第一次處理                

2001/11/28/上午1030->1100 

我心裡有好多垃圾需要徹底的大掃除!
 

()蒐集資料

1.個案覺得自己在小學的時候還滿樂觀的,但是上了國中之後,對很多事就容易鑽牛角尖。
2.
小時候到今天,父母經常吵架,但是上國中之後,對父母爭吵的事卻感到很煩,心裡面一直很害怕他們會離婚。

()診斷分析
這是個案長期訊息收錄累積所造成的干擾效應,若能去除這些個案所看、所聽、所感受的「父母爭吵畫面」,當能解除父母爭吵所造成的不良效應。
()輔導過程

1.肌肉鬆弛法
引導個案重新去回想,過去以來所見到父母爭吵的畫面…
再配合肌肉鬆弛法,引導個案將這些情境所造成的焦慮完全釋放,直到穩定為止。

2.電腦流程處理
(1)
「提取檔案」:
把從小到大,所見所聞所感受之父母爭吵情境,如影帶般釋放提取… 

(個案很快速的進入流程,眼球快速轉動…,現象場可以清晰的見到有許多灰灰的能量從個案身體飄出來…,過程中,個案情緒不穩定…有煩躁感…)
(2)
「另存新檔」:
開啟新檔案夾存取檔案
(現象場漸趨平穩,檔案能量匯聚在個案的上方。)
(3)
「檔案還原」:
讓畫面(可逆的能量)還原倒帶回歸滿意狀態…
(4)
「刪除」:
其它不可逆的能量刪除…
(5)
「儲存檔案」:
將處理好的精神能量(純化的能量)回歸與身體重合
3.
處理結束時
個案表示再去想那些父母爭吵的畫面時,畫面已經減少60%
於是輔導員再快速重複引導電腦流程運作,結束時,個案表示那些父母爭吵不良畫面已經減少了80%90%。心情也不會在意父母吵架的事,而且心情有穩定了些,身體也有舒服的感覺。

4.10分鐘之後,個案對父母爭吵的事表示: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原本負面的感覺如情緒不安、痛苦,現在已經不覺得了!」

 


三、第二次處理    

2001/11/28/上午1115->1150

自從弟弟得了躁鬱症,從此家裡就變得雞犬不寧!

 

()蒐集資料
(個案在敘述過程心情很沉重,以下用第一人稱「我」表示個案自述。)

我的弟弟在一年半前躁鬱症發作,之後,在學校一發作就一直打人。
半夜,弟弟常常睡不著,好幾次他在半夜裡,獨自一人跑出去,讓全家整個晚上找他一人。甚至,父親將弟弟的房門鎖起來,不讓他晚上跑出去,他仍可以從二樓的鐵窗爬出去。
弟弟在這一年多來,看了精神科醫生也吃了不少藥,但是效果不好,病情常發作無法控制,在家會亂摔東西,家人無法制止就會打他罵他,我在旁也會隨之情緒激動起來。
這一年多來,媽媽變得很歇斯底里,爸爸也變的無心工作,我覺得自己變得很煩、很情緒、很無奈、晚上都睡不好,總之,我們全家都變得很奇怪!


()分析與建議
1.弟弟是一個病人,不能以平常人的標準去要求他。既然是一個精神病人就更不能去刺激他,要多給予愛心。因此當他發作時,更不是以打罵待之,真的無法處理,是否建議父母讓他住院。

2.家裡已經有一個人生病了,怎麼可以變成全家人都生病了呢?建議個案就從他開始改變起!並且對自己要有信心!筆者可以儘量協助他,因為根據筆者最近一年來的個案輔導觀察追蹤紀錄,發現被處理好的案例,也常會帶給家人一些穩定的效果。根據這一現象,筆者希望個案給自己一些希望!
3.
電腦模式處理法,對於過去不良經驗的干擾影像處理,效果滿好的,若以個案為中心,解除個案之家庭干擾影像,使能量場穩定下來,個案應可以減輕這方面的痛苦。在處理過程,若同時觀照其家庭之生活空間磁場,則個案家庭空間磁場也會相應隨之改變而趨穩定。但是能持續多久時間,要看家庭成員認知互動關係而定。

 

()輔導處理
1.
肌肉鬆弛法:
透過肌肉鬆弛法,引導個案解除在家庭情境之焦慮與緊繃。
同時引導個案同時觀想著家裡、父母、弟弟一起跟著自己同步接受輔導員引導。
(
在現象場,能量開始大翻動…)

2.電腦運作流程
(1)提取檔案:
將一年多以來,弟弟憂鬱症發作,全家因此紛亂痛苦爭吵的景象提取出來。
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心靈感受到的痛苦、身體所碰觸到的…
一一提取出來…
觀想著全家人一起同步運作…

(2)另存新檔:將剛才提取的檔案,另存起來。
(3)
檔案還原:將新檔中可還原的部分還原到滿意的情境,就如影帶倒帶一般,回歸滿意的情境或自行導演成滿意的狀態。

(4)檔案刪除:將新檔中不可還原的部分刪除,空掉!
(5)
儲存檔案:將整理過後的純能量收回身體重合。

在整個運作過程,個案完全信賴的接受引導,但是從潛意識空間冒出來的檔案太大,在過程,個案難免呈現煩躁的感覺,輔導員在過程,必須有耐性、有愛心的從旁鼓勵個案,並且時間要配合現象場的變化去做掌握。

3.
結束時
個案仍覺得心中有些無奈,但是對於弟弟躁鬱症之事,感覺「痛苦指數已經減少40%,心情已經不緊張不焦慮了。」
輔導員建議個案「以平常心協助弟弟,勇敢面對現實。」

4.輔導員再一次快速重複引導「電腦運作流程」……
在最後多加入一個程序→檔案設定:
也就是處理過程如上,但是在最後「檔案刪除」完之後,利用留置在空間的純能量,引導個案去設定自己想要的檔案畫面→「希望如何面對與處理有關弟弟的事」,讓這一能量體具有意義與方向性,設定完之後,儲存檔案回歸身體。
結束時,個案表示心境平穩、滿意,難過與無奈感已經消失。
5.
下課時,個案追了過來,擔心的說「平日專注力很差,無法掌握自己!要如何才能改進?」
輔導員表示「安心回去,好好觀察自己一週,再做討論,先不要著急!」
6.追蹤觀察
12/5/中午12001205/個案表示
上週處理之後,心境平穩34天。
而弟弟原本幾乎天天發作的,這一週來都沒再發作過。(這一現象很特別!)
最近這23天,心情又莫名的開始低落,找不到原因。
 

 


四、第三次處理       

2001/12/5/中午12001225/地點:導師室

長期性的失眠→我的頭常暈眩不已

 

()蒐集資料
1.個案表示最近23天,心情莫名的開始低落,找不到原因。
2.
自國中以來,睡眠品質一直很差,半夜常起來好幾次。
3.
學校生活方面,直到現在,幾乎天天遲到,每天到了第二、三節課時,就開始昏睡。平日,頭常暈眩、疼痛。
4.
第一次失眠,是在國中一年級下學期,當時為了要參加學校籃球隊,導師不允許,為此與導師爭吵了幾乎半學期,最後,課業反而退得很嚴重,行為也開始常出差錯。失眠的現象就是在這段時日開始。
 

()診斷分析
1.自由聯想
個案感到莫名的情緒低落,可以推測是過去潛藏在潛意識空間的檔案被喚醒了。於是,筆者與個案閒聊,問及最近以來最感困擾之事,個案說不出來,卻告訴筆者失眠之苦。於是筆者就以此為主題協助個案。
2.
從個案敘述,可以推測個案失眠源頭,是在國一下學期,長期與導師抗爭與不滿所造成的情緒波動,若能去除這一干擾因素,對個案的失眠當有所減輕。
(
個案聽了,問「會有這麼嚴重嗎?」)
 

()處理過程
1.開啟個案國一與導師之間衝突檔案。

2.肌肉鬆弛法,解除與國一導師之間的焦慮緊張。
3.
提取檔案→另存新檔→檔案還原
這時,個案表示胸悶不舒服,這時輔導員引導個案處理如下:
(1)
把心再放輕鬆,心裡有一些非你的精神能量體,跟他們宣告,這是你的身體,請他們不可非法佔有,請他們離開。
(
個案胸悶已有減輕)
(2)
你的內心有許多衝突,想著許多矛盾衝突點如風箏般的漩轉,從你的胸口飛出。(個案胸悶現象逐漸消失)

4.檔案刪除→儲存
個案表示頭很暈眩,人很不舒服。
在現象場,個案的能量場仍在轉化、清純中,能量場越來越清澈明亮。
輔導員在旁鼓勵個案再放輕鬆些…,漸漸個案穩定下來,身心靈合一。
結束時,輔導員再與個案閒談,在過程中,繼續觀察個案精神狀態,直到穩定時,個案也表示不暈眩了,頭也不痛了,輔導員才讓個案離開。
 

()追蹤觀察

12/12/中午1200個案表示自上週處理之後
1.
睡眠正常,能一覺到天亮,只有今天凌晨3點突然醒來一下,但又很快睡著了。
2.
一週以來,只有遲到一次。在校狀況好太多了。
3.
心情穩定。好90%左右。
4.
這一週弟弟病情發作一次。
5.
覺得自己努力動機沒有。(輔導員建議個案要給自己方向與目標)

12/19/中午1200個案表示
1.
這週過得「不錯呀!」,只有遲到一次!
2.
弟弟病情發作一次。
(
今天社團課,個案已能正常上課。)

2002/1/2/個案在社團課學期心得寫著其中一段:
「…在老師您的幫助下,我有了新的想法與觀點,也在生活中有新的處事方式。
  
非常感謝老師在我身上耗費這些時間!」

2002/1/9/am1100個案表示
1.
現在過得還不錯,專注力也有了,功課也在進步中,生活目標出來了。
2.
最近家裡有一些不穩定,但是,已經不是那麼的影響自己了。

() 註
2001/12/5
1219,在筆者的社團課中,
上的課程是埃力克森之人生發展階段,分別為信任與不信任之間產生希望美德(12/5)、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產生目的美德(12/12)、自卑與勤奮之間產生能力美德(12/12)、角色混淆與角色認同之間產生忠誠美德(12/19)。這個課程主要是協助學生將每一發展階段的內在衝突能量,從禪觀的思維做平衡,並且從中產生意義與美德來。課堂學生的回饋單上,大都能告訴筆者,練習過程確實解除了不少他們過去不同階段的內心衝突與矛盾,練習之後,內心可以感受到舒服平靜,對自己能再充滿自信。
個案在這三次課程,一改以往的昏睡,都能盡力去上課,也有所獲得。
這課程加上三次個別處理,對個案的發展與影響占極重要的關鍵。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承認她就是我的母親

 輔導員:林宜靜(2000/9-10月)

 

一、基本資料

(一)案主姓名:xxx

(二)性別:男

(三)年齡:17歲

(四)學校年級:高工一年級 

二:問題行為概述

1.    9/19個案沒來上學,輔導員打電話到個案的家,沒人接聽。

2.    9/20個案遲到,進入週會隊伍,輔導員問及為何昨天沒來上學,個案只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前晚比較晚回家,被媽媽罵,受不了就把媽媽打傷!昨天心情不大好,所以不想來上學!」

3.    個案表示和媽媽爭吵或打架是常有的事。以前在國中,只要有誰惹火了他,就馬上把桌椅甩過去,或下課把同學叫去廁所毒打一翻,若還行不通就到外面叫朋友來打架。(個案認為自行解決最快!認為自己可以去處罰他人!)

4.    個案的陳述過程,會一直強調自己不滿意就可以去處罰他人,在思考層次上,無法提升至尊重他人,甚至無法理解理性溝通,所思考的層面只停滯在攻擊與暴力。 

三、輔導目標
1.平息個案內在的暴戾之氣。

2.改善個案與母親關係。

 

第  一  次  輔  導
(2000/9/20)


一、蒐集資料(2000/9/20/am8:15
->8:30 & am12:45->13:15)

1.    家庭圖

2.    每當個案一提及「媽媽」,個案的情緒就轉為激動、憤怒,問他為什麼?個案表示媽媽很三八、很嘮叨、只會指責別人不知檢討自己(親戚也都這麼說)、學歷只有小學畢業而已、個案認為媽媽不疼愛他(就如只買便宜東西給個案,貴的卻捨不得買給個案,卻捨得買貴重物送娘家之人)、也會打罵個案、個案不承認她就是自己的親生媽媽、並且強調為何爸爸會娶一位這麼沒水準的人當太太?真希望爸爸媽媽趕快離婚!
個案的母親開家庭美髮,店面與住家分開,回家時間稍晚。
個案表示他和母親的爭吵大概是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

3.    個案覺得家裡只有爸爸可以溝通,而且爸爸很愛他,會開導他。
但爸爸因公務關係常三更半夜才回家。

4.    個案六歲以前是住台南,由阿公阿嬤照顧,他們很寵愛個案,個案一直希望能再回台南阿公阿嬤身邊住,說及此,個案眼框紅了。

5.    個案表示父母說他在幼稚園時,曾發生過一次車禍,當時頭有流血逢針,至今偶爾會頭痛。感覺上若一受刺激,就會有頭痛現象,受不了或承受不了外界壓力時(即他人的連續刺激),會控制不住自己就打人,個案對自己在國中的幾次事件,會覺得自己怎會如此?最後還要爸爸去收攤?

 

二、分析診斷

1.    從個案敘述,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對母親充滿了憤怒與不滿,甚至指責的程度已超過一般孩子對母親的要求,這一段筆者仍要再觀察求證,再做診斷分析。

2.    個案提及自己有暴力傾向,而暴力的發生,常是被連續罵或被連續刺激時引發的,在引發當時會有頭痛現象,而後進入無法控制狀態。因此可以推論個案的暴力傾向,應該含有病理因素,而這一病理因素的源頭可能來自個案幼稚園的那場車禍(重大打擊後症)。
根據這一線索,若個案生理沒有因此事件所產生的任何傷害時,在治療策略上可以採心理分析,讓個案回歸當時情境,協助個案把因車禍造成的外傾精神能量收回,及記憶性的腦傷消除,或許可以解除個案頭痛引發的失控暴力。

3.    個案的母親特質是看到不滿意事件的就會立即要求,或細細念,似乎不察覺個案已進入無法控制狀態,仍一直怒罵不停,因此個案在此狀態下就會進入反擊(出手打人)。另外當母親進入個案的成見認知狀態下時,個案只覺得教訓母親,也沒什大不了的。
同樣的,個案在校若有同學連續刺激他,個案亦會進入母親連續責罵他的情境,而進入反擊狀態。
(診斷分析3.筆者分析給予個案聽,個案告知筆者確實有這種現象。)

 

三、輔導過程(2000/9/20/am8:15->8:30 & am12:45->13:15)

輔導策略有三:資料蒐集、肌肉鬆弛法、心理分析
1.資料蒐集:同理、澄清、反映個案狀況,令個案情緒得以喧洩。

個案9/20早上進入週會班級隊伍,輔導員問及個案為何昨天沒來,個案在敘述過程情緒相當糟且激動,於是輔導員請個案到操場旁的樹陰下,請個案暫時先坐下來,慢慢說。
(1)個案在敘述母親時,情緒表情極為憤怒激動並且對於打母親一事的態度很不以為然,時而引述阿公阿嬤或父親的口語去批判自己的母親,並且認為打母親是很平常的事。
當輔導員問及父母相處關係如何?父親會打母親嗎?
個案表示父母會偶爾爭吵,但是沒看過父親打母親。

(2)個案談及阿公阿嬤時會有溫馨流露,很希望再回台南故鄉跟阿公阿嬤住。
個案談及父親,會認為父親對他很好,會開導他,但會為父親娶到這樣的老婆感到難過:個案並引述(認同)阿公阿嬤的話,認為父親大學畢業的高學歷應該可以娶到一位高學歷且月薪總有個七八萬之人。又引述父親之言,在大學時本有一喜歡之人,但是因為不會講台語令阿公反對,而當時母親會講台語,因此阿公希望父親娶現在之母親。

(3)個案在談話過程,會進入自我獨白狀態,眼睛不正視輔導員,頭時而搖晃搖晃的。


輔導員的態度
同理、澄清、反映個案狀況,令個案情緒得以喧洩。

在過程輔導員不做任何批判、建議,只是反映個案當時狀況。
個案情緒也隨之穩定許多,但個案內在衝突卻沒平息,因此輔導員同理個案的內心痛苦與無奈,告知個案,輔導員很希望協助他得到內心的平靜,希望個案午休能到導師室,讓輔導員想想辦法幫他,個案同意。
 

2.肌肉鬆弛法:協助個案釋放暴戾之氣,使情緒穩定下來。

個案午休到辦公室來,輔導員請個案坐下來,再澄清上午個案對母親之看法,個案持的態度仍然一樣,當提及母親時情緒依然激動。個案並且表示他過去在國中時,會與導師頂嘴起正面衝突,當同學惹他時,他會自然的把桌椅甩去,或下課把惹他的同學叫去廁所毒打,再不然就叫外面的朋友來恐嚇圍毆…
輔導員見個案敘述過去的暴力史,情緒亦沉浸在過去的事件中而隨之遷動起伏…
於是輔導員問個案:你覺得打人就能解決問題嗎?
個案:自行解決比較快…
輔導員:把人打傷了,後面跟著來的是校規、家長到校排解…
        似乎跟著來的事更多…
個案低下頭,心裡有很深的同感說:「是呀!」

輔導員:其實,心情還是一樣的不好!甚至更糟!
個案點頭。
輔導員:就如你和母親爭吵也好或與同學打架也好,但你終究還是要回到那個環境,還是要跟他們相處,其實你的心情並沒有好過過!只是更糟更遭而已!
個案深有同感,連連點頭。
輔導員:因此,訴諸暴力並非解決之道。
個案同意。
輔導員:我能瞭解你一直無法控制情緒之苦,說實在的,你也不希望如此。
個案:確是如此!

輔導員:長期下來,你有好多的憤怒一直鬱積在心裡面…
個案同意並表示時有胸悶現象。
輔導員:我教你做做肌肉鬆弛法,或許可以幫助你,把鬱積在胸部的負面能量釋放出來,好嗎?
個案點頭同意。
於是輔導員引導個案做肌肉鬆弛法,在放鬆時,引導個案把長年鬱積在心胸的憤怒、不滿、焦慮之心理物理能釋放出來,每引導一次,個案表示更平靜舒服。


3.心理分析:淺度催眠,讓個案回歸幼稚園那場車禍情境,協助個案把因車禍造成的外傾精神能量收回身上,並且消除記憶性腦傷。
當輔導員引導個案做第三次肌肉鬆弛法時,見個案已能平靜穩定,於是引導個案回至幼稚園那場車禍現場。
有關這場車禍,個案之前表示是父母曾告訴他有這麼一件事,但他已經不記得了。
因此,輔導員在引導時會強調,記得也好,不記得也好,目標就索定在幼稚園那場車禍的時空

當引導個案進入當時情境時,個案的後腦部位,會呈現一個能量傷痕的形象出來,輔導員察覺到,於是問個案:可以感受到後腦的傷嗎?
個案頓了一下,點頭。
輔導員並且引導個案進入幼稚園車禍情境,並且與當時的自己對話:
「告訴他,你就是十年後的他,其實這場車禍雖然受了點傷,但對生命並沒受到影響,看看你就是他,還好好的、安全無恙的活著。」
「告訴他,你的傷早已治療好了!」
(輔導員引導個案觀想自己當時被療傷的過程,並且已經治療好了!)
「傷療好,就該回到身上來!而不是停留在那時空。」
(當個案的精神能量回歸到身體時,有些微頭暈,於是輔導員察覺到這可能是那次車禍所造成的腦震盪現象。)
「似乎當時腦震盪現象,仍影響著今天的你,請聽我引導,讓能量體回歸正位…不再處在震盪狀態…」

催眠結束,個案告訴輔導員,心很靜,身體很舒服,頭腦變得比較清晰,再感覺母親時似乎沒那麼生氣了。


四、與家長聯繫(2000/9/20/pm4:0->4:20)
(輔導員向個案表示要與他的父母談談,個案表示與他的父親談就好,不要與他的母親談,理由是母親太多話了,什麼都要管。)
1.在電話中,個案的父親表示他也搞不懂為何他的太太與孩子間,一碰在一起
  就是爭吵!?
  孩子(個案)似乎有被洗腦…(個案的父親不經意的提及)
  孩子只認為阿嬤是他的母親,不認為媽媽就是他的母親,…
  也曾勸過太太不要管孩子這麼多,但是太太認為現在不管,以後就不好管。
  或許是因為太太有潔癖,對孩子會比較要求吧!
  個案的父親並且對於前一天個案晚回去的原因不是很清楚,認為需要再瞭解;個案的父親對於個案把他太太打受傷一事,似乎也不是很清楚。

2.輔導員告訴個案的父親,個案說他很愛他,請有空多關心個案!
  輔導員並提及個案幼稚園車禍一事,時而引發個案頭痛,是否知道?個案的父親表示不知。問及是否有帶個案去檢查過?個案的父親表示沒有。

 

五、輔導員的反思
1.個案對母親的刻板印象一直無法改善,可能受重要親人灌輸對母親的不良認知有關(由個案的父親不經意的一句話『他可能被洗腦』,可以清楚的印證!)。
日積月累下來,個案可能已把成人的認知內化成超我。因此,當母親出現他認為不良的行為時,個案就會想去處罰母親,而演化出罵母親,打母親的事件。
另外,個案的母親可能擁有一些令個案不喜歡的特質,而且出現頻率頗高,日積月累下來,已令個案面對到他的母親,就容易觸發內心的厭惡,情緒易進入一種不良狀態。

2.第一次的輔導,首重在澄清,還不進入處理個案與母親的關係,主要因素是,個案一提及母親,情緒衝擊很大,對母親的認知是『低賤、三八…』,似乎找不到任何正面的理由去看待她,因此輔導策略是讓個案盡情去喧洩,輔導員並從旁反映個案的看法。

3.因為個案激動不穩的情緒,無法進入理性思考,所以輔導員採治療策略是釋放出個案長期不滿鬱積於內在的心理物理能,讓個案能達內心平靜。
個案經引導,很能進入狀況。

4.這次以精神分析協助個案解除記憶性的傷痕,輔導員的感受度有一新突破,也就是能從深度同理中清楚的見到個案過去的傷痕(或許為個案對那次事件的記憶傷痕),顯現的位置在個案的腦部後方,當輔導員協助個案解除那次事件的記憶傷痕後,這一傷痕也隨之消失了。

5.輔導員想與個案母親談談,多次撥電話到個案家皆沒人接聽,心想個案也不希望輔導員與他的母親接觸,因此就沒再積極電話聯繫了。
因此,心想也許可以不由個案母親改變,就單從個案本身做改變,應該也有個方法吧!

6.對於個案回到家就會進入不良情緒狀,若從圖像場論的觀點來看,即個案回到家就會進入一種不良力場關係中,這部份應可以列入下次的輔導重點!


六、觀察追蹤
1.輔導員一週的觀察:一週以來個案在校表現滿平穩、和善的。
2.10/4,個案表示上週以來,雖然與母親有發生過爭吵,但沒有再發生頭痛的事。
3.10/4,個案的談話,比較能說出自己正面的事蹟。但是內化的超我仍想去懲罰母親。

 

        

(2000/10/4/am12:45->13:05)


一、蒐集資料
1.10/4,個案的週記寫著,上週六又與母親爭吵,當時個案的母親覺得家裡太亂而在客廳罵人,個案在書房覺得母親太過份,出去想要去教訓她,於是先起口角,然後母親隨手抓把東西丟向個案,個案想要打過去,幸好父親在旁及時制止,而沒發生打架一事。

2.輔導員找來個案瞭解情形,個案仍認為母親只會細細念,不順就罵,愛管閒事,不會自我反省,以前在鄉下,祖父母、親戚們也都認為父母早該離婚,個案也這麼認為(個案呈現的是以祖父母之想法、親戚的想法來看待母親)。

3.個案被母親罵時之因應歷程:
      耳邊風 à 煩 à 憤怒 à 反罵 à 與母親大打出手
4.個案表示國中老師也常念他,當他被念時,他受不了時,就會頂嘴過去,而後就有被記過的情形。

5.個案認為自己比母親好,因為他能自我反省,母親不能,並且自己現在比以前有修養。
個案國一開始就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至今,因為個案認為洗衣機無法把衣服洗乾淨。(個案平日服儀相當整齊、清潔)
對於過去的事,不想再去想它,想了心裡就很煩,很不舒服。(個案一提起過去,頭就低下,有股難過之情在產生…)


二、分析診斷
1.個案與母親的關係就如兄弟,爭吵就如兄弟般,爭吵也如家常便飯。
  (對於這點,個案極表同意讚成。)

2.個案過去的許多不良經驗,一直鬱積在內心世界,這股能量常是個案的引爆點。也就是當個案遇到類同情境時,如被罵、被念、被說時,這股能量就會引發個案的連續行為如防衛、頂嘴、打人、攻擊等…
個案因長期與母親爭吵,因此家庭情境及母親的某些行為特徵,亦是刺激個案情緒的引爆點,

3.若能協助個案釋放出這股內在的心理物理能量時,個案的性情應能有所改變…


三、輔導過程
(一)從正面出發
1.當個案談及他自國中以來就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而且每天都穿著整齊來校,輔導員不禁讚嘆個案這份情操的持續,更是時下許多人所做不到的,個案受到肯定,對自我的信心似乎也從笑容顯現出來。
2.個案提及自己比母親更能自我反省而且有修養,輔導員順個案的話題,告知能自我反省是很好的現象,希望能持續下去。
3.再次澄清個案對母親的觀點,個案仍持相同的態度。 

(二)瞭解刺激的生理反應 再進入肌肉鬆弛法
輔導員告知個案,當人受到刺激時,會起生理反應,即生理會分泌荷爾蒙支持個體攻擊或逃跑的能量,若當時個體沒有把這些能量消耗掉,則這能量就是儲存在個體身上,日積月累下來,形成個體日後遇到類同情境時就會進入無法控制狀態。若要解除這種能量的制約,可採肌肉鬆弛法處理。

個案瞭解,也願意嘗試,因此輔導員引導個案做二次肌肉鬆弛法,在放鬆過程,輔導員引導個案回到過去常受刺激的情境畫面(可能是與朋友的衝突或與母親的衝突情境),然後引導個案把當時情境的憤怒能量、焦慮能量…,慢慢釋放出來,從內心世界釋放出來,從腦袋中釋放出來…。

當第二次放鬆時,個案表示可以感受到身體變得舒服,內心變得很靜,腦袋比之前還要清楚。

(三)跳脫情緒困境
輔導員見個案呈現穩定狀態,因此進一步引導個案,再去想想與母親爭執的畫面,這時個案身體的前方能量進入一種亂流的狀態,個案表示他很不舒服…‧

個案有點恐慌,聲音微弱的說:我不想看到媽媽…我不想看到媽媽…

輔導員輕柔的說:放輕鬆一點,再放輕鬆一點…
                把對母親的憤怒釋放出來,那只是能量而已,釋放出來吧!

個案聽引導做了,認為有比較舒服,但是口中仍說著我不要看到媽媽…

輔導員:既然不喜歡這個母親,那麼你心目中的母親是怎樣的?

個案頓了一下,說:不知道!

輔導員:阿嬤像不像你的母親?

個案:阿嬤不是我的媽媽,我對母親的感覺只是一片空白…

輔導員:那麼在你的親人中,有誰比較像母親般的照顧你?

個案:媽媽的四個姊妹他們都很疼我。

輔導員:只有母親無法令你接受…

個案難過的點頭。
輔導員:能否告訴我你要的母親是什麼樣的人?

個案很茫然的說:…一片空白…

輔導員再次引導個案練習肌肉鬆弛法,在放鬆時,要個案想著母親與他的不良記憶畫面,然後把自己對畫面中所凝聚的不良能量釋放出來…
… … …
輔導員感覺個案在釋放負面能量的速度很慢,並且個案情緒反應仍持續,推斷個案在跳脫情境方面仍有困難。
於是改變另一方式,引導個案回顧家庭情境『自己與母親之爭執力場』,已經形成一種漩渦能量力場了,因此當與母親一接觸就會一起進入這漩渦力場中。
輔導員引導個案放鬆,並從這一漩渦浮升上來。

爾後個案表示他可以清楚的感覺到自己在混亂中浮升,接著心裡感到平靜,身體舒服。

輔導員再問個案:對母親的感覺如何?
個案表示:比較好,但是仍不想再看到媽媽!
輔導員察覺個案對母親的排斥感仍在,
於是就順著個案的感覺說:你不是早就不理你的媽媽了嗎?
個案點頭。
輔導員:既然早就不理媽媽了,還須再對她這麼生氣嗎?
個案著實頓了一陣,生理能量開始鬆解轉變,進入深思…
… … …
輔導員:所以,你對母親的憤怒是該釋放出來了,
      不須把憤怒留在自己的身上了,你明白憤怒留在身上只是增加苦痛而已!
      你可以想著這股憤怒,就如空氣一般的從你的體內流出來,流出來…

輔導員見個案平穩的接受引導,身體的能量由負轉正…
… … …
催眠結束後,
輔導員再問個案:再想想你的媽媽,還會令你生氣嗎?
個案搖頭說:不會了!


四、追蹤觀察
1.個案於10/8的週記上寫著…
這個禮拜,家中的氣氛變得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子─『一回到家就吵吵鬧鬧的,甚至一走進家中大門就有一種不祥和的氣氛,一看到那個(媽媽)臉形,就像要罵人、要打人的感覺。』
而最近二次老師要我去辦公室打坐,也開導我讓我可以心平氣和的跟家人和好相處。

2.10/11,個案高興的表示,上週以來,滿好的,都沒有跟媽媽吵架。
已經能聽父親的勸導,沒再跟媽媽吵架,自己這一週真的做到了!
以前父親常勸導他不要跟媽媽爭吵,但是辦不到!
這週能冷靜的看待媽媽就是這種人…,自己不會跟媽媽一般見識。


五、輔導員的反思與檢討
1.跳脫情緒之前後轉折,決定因素:
前半段,輔導員太急於讓個案跳脫出來,在引導時,要個案面對困境釋出不量能量,但個案心有抗拒,對於能量的釋出做不來,因此輔導員改變策略,直入個案的心理,告訴他不是早就不理會母親了嗎?還須抗拒嗎?使個案進入理性層面,爾後願意釋放出對母親的憤怒,輔導才算圓滿告一段落。
2.輔導員雖已經協助個案釋放「對母親不良記憶的能量」,個案後來的反應已能「不和母親爭吵」,但是從個案對母親描述不會和她一般見識…,仍存有輕藐之意,即個案之內化超我並沒有解除,這些超我準則皆是祖父母或其他親人給予的,若不解除,以後母親再有令其超我不滿意時,個案可能會想再去處罰母親!
3.問題思考點:
『個案六歲才回父母身邊住』
『個案五六年級時開始與母親發生爭吵打架』
『是否在個案小時候,他的祖父母親戚等對他灌輸了對母親的不良看法?當時的個案的感受不知如何?是否感到羞怒?難過?而造成今日的陰影。還是就完全照單全收形成冥印?令個案一直以成見來看待母親?』
『個案的父親又對他發表了有關太太的那些看法?而影響個案。』

『個案小學五六年級,是否有誰灌輸他母親的種種不是?而成為個案對母親的強烈反彈。』


 

第 三 次 輔 導
(2000/10/11/am12:45->13:15)

 一、資料蒐集

1.個案表示他在小學五六年級以前,知道母親有嘮叨的特質,但是對母親的感覺還好。

2.在五六年級時,祖父母及父親曾告訴他有關母親的種種如只有小學畢、嘴巴愛亂說話、…父親也很後悔娶到母親,其實大可娶到更好的等等。
(個案在述說當時祖父母或父親對母親的種種看法時,他的情緒、語氣已經進入祖父母的口氣在批判他的母親。
個案在述說這一段時,會有一種殺傷力頗重的能量場橫切個案的胸膛,輔導員問個案能否感受胸部以下不舒服,個案表示他沒有感受到…
這一負面能量場的消失或回正,將是輔導員諮商圓滿與否的指標。)

3.個案表示,自從那次以後,他就是怎麼看母親,就是怎麼不對,衝突也常產生。爾後祖父母或父親偶而也會再提母親的種種不是…
個案表示當時五六年級的他,已經比較懂事,也能聽得懂大人在說什麼。

二、分析診斷
1.個案的父親曾不經意的提及到『個案可能被洗腦』,其實蘊藏的意思,應是疼愛個案的祖父母常在個案面前數落個案的母親種種不是,個案聽久了,就把他們的看法情緒內化為自己的看法與情緒。
2.祖父母重覆述說個案母親種種不是,他們是個案所愛的重要親人,因此祖父母對個案說的話,個案會不加任何求證就把他們的情緒與認知內化入自己的情緒與認知,這一部分形成個案的超我一部分,母親有違反個案的超我法則時,他批判、指責、教訓、懲罰的對象,同理,個案上國中後,在校若有人刺激他,他也會去教訓、懲罰同學。


三、輔導過程
1.理性分析
輔導員觀察個案在述及母親種種不是時,很明顯的角色扮演是以祖父祖母的身份來批判母親,因此,告訴個案,若從前面的描述推論,個案雖然對母親有些許生氣,但是裡面對母親之憤怒已經不只是自己的憤怒,而是包含許多祖父祖母對母親的憤怒。
個案同意這樣的說法。
輔導員告訴個案若能把內含祖父母對母親之不良情緒釋放出來,自己的痛苦不僅會減少,而且能用自己真正的看法去看待母親,不受祖父母的影響或外在影響。

若不釋放出來,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對問題也無法冷靜看待,痛苦將是繼續存在…
… … …
個案表示能夠瞭解。

2.冥印的解除

接著,輔導員引導個案,回到五六年級時,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場情景『祖父祖母跟他講母親種種不是的情境(當時個案的父親也在場)』。

個案在淺度催眠狀態,可以清楚的回到那情境,
於是,輔導員要個案跟這情境中的祖父母、父親講話:
『媽媽就是這樣子,再批判、再生氣也是無法改變事實…,因為媽媽就是這樣… 憤怒應該可以放下了吧!』

接著,輔導員引導個案把「從此情境進來的憤怒能量」一一釋放出來…
… … …

個案表示他的心變得很靜…

再一次,輔導員引導個案,把過去以來,祖父祖母對他批判母親之言語、景像,以能量形態儲存於情緒、記憶中,也一一釋放出來…

個案表示他的心變得很靜很靜,腦袋也變得更清晰。
輔導員:你的父親已經受這事件影響很深,也夠難過了,若是你跟著父親一起難過,能不能協助父親解決問題?
個案搖頭。
輔導員:對事有幫助嗎?
個案再搖頭。
輔導員:不受情緒干擾,才能冷靜思考出解決之道!
於是個案同意輔導員引導他把「同理父親的難過之情緒」釋放出來,催眠結束後,個案表示一切是那麼的平靜,感激而去。


四、追蹤觀察
1.10/20/am12:45à13:00
  個案表示,現在家庭生活就與一般家庭一樣,沒有與母親再發生吵架的事,現與母親相處,比較能講一些話了。
  (輔導員向個案表示,這是她要協助個案的目標,今天見個案已能和母親和睦
  相處,表示目標已達成,因此諮商關係也該終止了,但是仍然歡迎個案有任何問題時,能再回來討論。)

2.10/21/am8:30à8:40
  個案的父親表示,個案現在在家裡滿好的,沒有再看到個案與他的母親有任何爭吵。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跳 脫 家 庭 紛 爭 的場」  

作者、輔導員:林宜靜(2004年7月) 

 

 言: 

  鬆弛是進入禪的基本條件 。 
    在禪境中,可以得到安定、理性與靜慮。 
    在禪境中,靈魂可以穿越進出意識與潛意識空間。
    禪的輔導是善用上述條件,協助當事人在禪境中輕鬆脫離心靈困境。

    本案例處理策略,採用禪(電腦訊息模式、脫離困境)的理念,協助個案脫離困擾已久的「場」D「父母長達八年不和的家庭生活」。 使個案家庭緊張關係得到改善。  
    本案例家庭生活循環關係為「父母爭吵→冷戰二至三個月→全家進入僵局→沒人敢靠近父親講話」。

以潛意識空間力場解讀 家庭關係:原本是父母二人爭吵構成的漩渦力場,孩子因掛心父母狀況又期待父母和好,但是父母關係卻每況愈下,造成孩子的失落感。孩子因靈魂失落,其精神能量隨之 進入潛意識空間加入父母爭戰磁場,原本是期待家庭和好的動能,卻被困住在父母爭戰磁場中。使得原本紛擾的漩渦越轉越大,形成一個龐大家庭成員聚合的拉拒力場

相對的, 本案例家庭成員因耗損太多精神能量進入潛意識空間運作,漩在力場中無法掙脫出來,以致每一成員的內心都受到這一潛在力場的牽制,產生許多生活 意識的無能為力。例如家庭關係只有更遭沒有轉、大人只有離婚想法、孩子只好採取畏縮與逃避面對自己的生活…等。若從宗教的角度來解釋,這就是地獄之苦!就是所謂的共業! 

筆者運用禪的理念協助個案 將精神能量從家庭紛擾的磁場中脫離出來,讓其家庭空間對應於潛意識空間漩渦能量場變小,減少緊繃關係。使得潛意識中家庭空間的能量磁場重組改變 ,相對的,意識狀況的個案,原本失落的感覺消失、家庭關係得到改善、更能應變父母爭吵後的調解…。 

一般而言,只有愛與寬容才能溶解相互的敵意,鬆開相互的緊張關係。但是,必須當事人能領悟到且做到了,才能有效解除人際危機。另一種解決方式,是從潛意識輔導著手→「協助當事人精神能量脫離陷入的 空間磁場, 重新回歸身體,則當事人內心就能立即得到解脫。」也就是「由失落轉昇華」的潛意識處理方式。本案例就是一個成功的證明。

 

 緣起

    個案平日在學校表現,能夠按時繳交作業,上課也頗認真,理應在課業上有一些表現的,但是考試成績一直呈現中下成績,甚至一直往下坡發展。個性溫和誠懇,但是在頭髮上卻表現出叛逆新潮的髮型,例如每天在頭髮上抹上許多油,讓頭髮從每一角度豎立起來,同時在表層染上些許顏色。

    輔導員在個案一年級時,曾經與他晤談過兩次,他表示平日放學後喜歡跟班上某位同學去逛街,勸導個案用功些,個案說好確沒有改變,也沒提及任何家庭狀況。在這次晤談之前,輔導員從個案的記上了解到個案心中對未來充滿許多焦慮,但是又一直在找理由想逃避明年將要面對的四技二專學科測試。

    在這一次晤談時,個案無意中提及家中父母長期爭吵的問題,令輔導員察覺到這孩子其實是長期因心情不好及擔心父母狀況,而處於心情低沉狀態。於是,決定為個案找回沈淪、隱匿、失落已久的精神能量。 

 

一、基本資料:男   高二    阿彬  

二、困擾問題
1.焦慮自己的未來。
2.讀書沒有動力,課業觀念常不清不楚,功課一直往下坡走。
 

3.行為上,一直想解放自己。  

三、資料蒐集時間 2002/4/10中午12501315 

1.      平日放學後活動流程
放學→打球→630回到家→830吃完飯、洗好澡→看電視→隔天有考試才會讀書,沒考就沒讀。
 

2.      不大想讀書,因為定不下心來。原因如下:
對課文內容不熟、基礎不好、心浮氣躁、沒有目標方向。
 

3.      長期心情不是很好:(個案在敘述下列事件時,流下淚來)
78年來,父母一直為了宗教信仰與素食問題無法相互配合而長期爭吵,導致父母二人長期冷戰,每次冷戰時間幾乎會長達12個月。最近父母提到要離婚的事,個案很擔心父母真的離婚。
  


四、診斷分析:
1.長期心情低落擔心,又無法解決問題,令個案處於憂鬱失落的狀態。失落會導致精神能量淪進入虛無空間,令個案在現實生活欲振乏力。解決的方法就是讓失落的能量再昇華回到身上供生命活動使用。 

2.當二人之間發生衝突、爭吵、不愉快時,兩人之間的磁場會形成攪和的漩渦,若旁人因這二人爭吵而在意或情緒受影響時,部分精神能量也會跟著進入這一力場漩渦。當在意的越深刻越急切,則情緒能量入的量能也就越多越深。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先讓自己跳出這一漩渦力場 

3. 操作工具:
(1)理性認知→清問題、跳脫困境
 

(2)禪:「電腦訊息模式運作處理法」消除干擾;「脫離困境」→解脫磁場束縛 

(3)人生藍圖→凝聚目標動力  

 

五、第一次輔導  清問題 

輔導員用下面的引導,讓個案在認知上,願意跳脫出父母的爭吵:
「試想:
父母二人其實都是好人,因為信仰不同又不願意相互體諒配合,爭爭吵吵已經8年之久。
如此長期冷戰,已經令彼此二人及關心他們的家人,在精神上幾乎是精疲力竭了。
再強力要求二人在一起,也不見得他們彼此會更好或更快樂!
因此,尊重父母情感的選擇也是另一種選擇!
你長期以來一直期待父母二人能夠合好,因此投入許多關切的精神在這件事上,但是,父母一直沒有改變,甚至關係更差!
其實,你已經把你的許多精神能量,因關切而投入父母爭吵的漩渦中而自知!若是你能先讓自己的能量跳出這一漩渦力場,讓自己振作起來,這時候父母爭吵的力場漩渦也許因為你的力量抽出而變得更小,也許問題就不是你想的那麼嚴重了!」  

結果:
個案一方面聽著輔導員引導,一方面看著輔導員在紙上畫著父母爭吵漩渦圖及自己被捲入的漩渦力場,明白自己的狀態。看著圖,聽了分析之後,心情跟著輔導員的分析跳出父母爭吵的漩渦,一時情緒穩定了許多,淚水也不流了。
因為時間關係,輔導員與個案約好下一次再做潛意識處理。
  

 

六、第二次輔導    時間2002/4/12/中午12551320 

(一)追蹤檢視第一次輔導結果 
這天個案來辦公室時,表示4/10聽完老師的話,心情穩定許多,心理比較舒服,對於父母的問題也比較能持平,心想就尊重父母的抉擇吧!因此就比較不去掛心父母要不要離婚之事。
 
這時輔導員要個案想想過去78年來父母爭吵冷戰的種種,個案覺得心情難過與沉重的感覺…。

(二)診斷分析
個案的父母78年來爭吵、冷戰,長期令個案擔心害怕,個案多麼期待父母感情能夠好起來,但是始終期待落空,導致個案因此失落消,在學業方面始終欲振乏力。  

(三)輔導策略
處理方式,可以讓個案從重新進入78年來失落的情境,讓檔案呈現,再以電腦運作方式處理。接著引導個案再放輕鬆,精神能量從家庭紛擾的磁場脫離出來。因為個案消78年時間太久,對人生目標一直不敢去踏出來,因此在輔導策略方面,必須加入人生藍圖設定,使該生具有努力的動力。

(四)輔導過程 

1. 電腦運作處理法(佛法的處理)
輔導員引導個案放鬆後,要個案觀想自己具有很好的電腦運作系統,而且管線非常通暢…。個案很快的進入狀況,氣場變得很通暢。因此輔導員引導個案進入下列的思維:
(1) 提取檔案:提取78年以來所見、所聽、所感受父母爭吵冷戰畫面及情境。
個案觀照力量快且廣,檔案很快的從個案的下方潛意識空間直接竄上來,色澤透明夾帶灰白。進入電腦自動運作狀態…。
逐漸個案表示心情開始好起來,對於過去父母的種種影像開始模糊。
(2) 檔案還原:讓還有的不良記憶影像還原。
個案表示變得很輕鬆,身體有一邊變熱了
(3) 檔案刪除:讓不可逆轉的檔案刪除,轉空。
這時,輔導員察覺個案心中有一股壓力,令檔案無法轉空。輔導員問個案是什麼事?個案表示擔心父母離婚之事。
(4) 
跳脫情境:(脫離地獄) 

在禪境中引導個案再回朔入父母問題漩渦情境,身體放鬆,從漩渦中浮上來,逐漸個案感覺到頂上有亮光,爾後完全上來。  

2. 目標設定
當個案身心舒暢明亮時,要個案去思維自己的人生目標,踏實能做到的目標,以圖像去做想像。最後個案表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這時輔導員在引導個案將圖像收回身體與身體重合。  

3. 處理結束時
(1)個案表示自己好像變了一個人,比較有目標,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事。
(2)身體變得熱熱的。
(3)目標是「想讀書了」
  以前沒有恆心,但是現在覺得自己有力氣去讀書了。
(4)至於父母的事,就讓他們去做決定吧!
 

(五)追蹤觀察
1.  2002/4/17/
上午950
個案表示4/12處理之後,心情輕鬆許多。
回到家之後,對家庭情境的感覺,正向提昇70%
精神好了許多,專心度提昇50%
有件事令個案感到好新奇,就是以前父母爭吵之後,都要冷戰12個月,這次在4/12被輔導處理之後的第二天,父母竟然不吵了。(場的改變)
而且突然變得很好,父親最近幾天很神秘,好像要給我們一些意外的驚奇喔!
 

2.  2002/5/10
個案表示讀書狀況變得很好,也進步很多,原本不及格的科目(大多二、三十分),現在至少都能及格。
心情平靜,父母狀況還不錯。
 

3.       2002/6/18/中午12351242訪談個案 

項目

處理之前

處理之後

父母冷戰時

個案、姊姊、媽媽都不敢靠近父親,家庭氣氛很奇怪。持續七、八年之久。

個案會主動跟父親講話、開玩笑,姊姊也就跟著一起來。家庭氣氛比以前好而且輕鬆,提昇50%以上。

讀書狀態

書本看不懂,就放棄。
逃避升學考試及準備工作。

課業有不懂地方,會努力去搞清楚或請教他人。

第二階成績比第一階進步了9.6%

升學有目標,也積極朝這方向去努力。

 

 七、總結  

脫離困境法: 

是將當事人精神能量抽離困境磁場,回歸身體,得以自主獨立運作。使原來生活空間少了一些攪和的能量,而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情緒與執著,使事件單純化。這樣的運作,已經牽動到「場」的改變,即生活空間磁場的改變。因此該生得到改變,家庭磁場亦得到改變。也就是該生ok,家庭關係也ok了!  

由觀察追蹤記錄: 

該生的心情、家庭氣氛、父親態度、讀書效率、應變父母冷戰能力都得到提升,可以知道這是一個有效的輔導。  

操作技術:
第一、
要先抓住當事人長期陷入事件情境,這一事件通常是當事人無能為力卻在意的事件,長期消磨下來,當事人會投入許多精神能量進入失落與沈淪。潛意識空間膠著能量因沈淪下來的能量,變得更鞏固更碩大。相對的,對應在生活空間的這些人,能量更少,關係更膠著、更痛苦。
第二、要用言語引導當事人瞭解這一精神能量的運作。
第三、再使用禪的思維引導當事人精神能量脫離困境回歸身體。
 

如此不僅能解決當事人的困擾,也協助這一生活空間的人們跳脫苦海。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家的狗狗安樂死! 

作者、輔導員:林宜靜 

引言: 

一般人的死亡概念通常與失落、分離、拋棄、暴力、攻擊等主題相關,不見得需要親生經歷大災難才能幻想。即使他們不盡然理解死亡的意義,他們仍會以害怕好奇迷惑的眼光來看待死亡。在成長過程若沒有重新對「死亡」產生新的認知與澄清,那麼過去對死亡的經驗與價值觀,將延續一生。 因此,生命教育中多一領域「死亡教育」,是絕對必要的。

本案例在描述阿漢家中的狗狗得了皮膚癌,母親決定要讓狗狗安樂死,這隻狗是阿漢在家中的唯一朋友,平日一起睡、一起玩。母親的決定,阿漢不知要說什麼,也沒有表達任何意見,就讓事件自然的發生。第 三天一大早狗狗卻異於平日的活潑,安靜、寞落、不吭一聲的讓人帶去安樂死。這天傍晚,阿漢放學回到家,發現狗狗已經不在了,內心的罪惡感、失落感一直湧上心頭……。 阿漢在週記中表達喪狗(好友又如親人)之痛,筆者瞭解之後,在簡單談話中引導個案為狗狗做超渡,之後,阿漢很快心情得到平靜,罪惡感消失。當天回到家的感覺不再哀傷難過,一切又恢復了正常。

 


案例:我家的狗狗安樂死!

 

時間:2001/11/17/中午12401320 

個案基本資料:男   高二   阿漢 

一、困擾事件:

    阿漢在週記中提及家中的狗狗安樂死了,最近放學回家後看不到狗籠與狗,心情總是怪怪的! 

 

二、資料蒐集

    上一週,母親向阿漢提及家中的狗狗最近得皮膚癌,生命力雖不差,仍決定要給予安樂死。阿漢只覺得不知道要說什麼好!? 第三天早上,負責來帶狗狗走的人在外按門鈴時,平日只要聽到門鈴聲就會興奮汪汪叫的狗狗,卻在這一次沒有任何的反應,最後也很安靜地被帶走了!當天傍晚,阿漢在家看不到狗籠與狗,總覺得很不習慣 !落寞的感覺快速的侵入內心。

    狗狗來阿漢的家已經有四年之久,阿漢平日回到家除了媽媽,就狗狗一個朋友。跟狗狗玩在一起、睡在一起,親如家人。

    阿漢談及此 事,不僅悲從中來,淚水無法控制的留了出來…。
    情緒即將要崩潰,直說「
我們不能去決定一個生命的…,現在只希望狗狗不要怨我!……」


三、處理過程

()鼓勵情感宣洩
   
鼓勵阿漢不要再刻意去壓抑這份感情,想哭就好好哭出來。於是阿漢忍不住這些天來的壓抑,哭泣了起來。

()肌肉鬆弛法

   輔導員見阿漢情緒頗為激動,一時無法控制,輕輕的跟他說,做一做肌肉鬆弛好嗎?
   阿漢點頭說好!於是輔導員引導阿漢做肌肉鬆弛法放鬆肌肉,情緒才漸趨穩定。
   (平日輔導員教導班級學生練習肌肉鬆弛法,解除焦慮與壓力。
因此這時輔導員要求個案練習,他可以很自然的跟隨引導做肌肉鬆弛。)

()對話引導→處理死亡陰影
輔導員:今天,牠已經與你陰陽兩隔,這已經成為事實…
        
        你要如何來看待這一事實?

阿漢講不出來,哭泣著說:我從來沒有遇過這種事…,我不曉得…
輔導員:肉體死了,就剩下靈魂了! 就給牠一個衷心的祝福,如何?

阿漢:希望若有來生,牠會更好!

輔導員:可以了,這祝福可以了…,閉上眼睛進入禪定跟牠說吧!

阿漢很虔誠的閉上眼睛,與他的狗狗對話。

輔導員你閉上眼睛可以清楚的看到這隻狗嗎?

阿漢點頭表示可以。
輔導員:你有宗教信仰嗎?
阿漢:天主教…
輔導員:好!請狗狗與你一起放輕鬆…
        
並且告訴牠「已經死了,要放鬆的回到該去的世界…」
        
請狗狗把中脈打開,靈魂沿著中脈從頭頂出來…
        
幫助你的狗狗一起向你的主懺悔,請主引導狗狗去祂的世界…

不一會兒,阿漢表示輕鬆平靜多了,在觀想過程可以清楚看到狗狗很快樂的離開。

 

四、追蹤觀察
2001/11/28中午1245
阿漢表示上次(11/17)處理完回去之後,回到家再看到沒有狗與狗籠的情境時,已經不再感到哀傷難過,覺得一切恢復正常。

 

五、結論

    如何輔導個體走出死亡的陰影? 一般諮商處理是讓個體從事件中產生新的認知與意義,精神分析處理則是讓個體重新經歷體驗事件進而統整心靈,而宗教處理則是讓靈魂與當事人有歸屬世界。 

    每一宗教都有其超渡亡靈的方式,在佛法中,我們重視「善逝」,也就是善良的死亡。善逝是最圓滿的死亡型態,就是個體死亡時靈魂可以沿著人體的中脈由頂門出,若辦到了,則靈魂可以無掛礙的離去,在生親人也能平靜看待親人的死亡。一般而言,個體必須具有善因緣或相當的修持,才能在臨終時自然達到善逝。不然就要藉助有這方面的修練者協助才能達到。

    處理因周遭環境死亡事件所引發之心靈創傷,其實可以善用佛法「善逝」概念作引導處理,協助個案將所面對的亡者靈魂作超渡,達到陰陽兩利的效能。這也就是為何宗教能平撫許多人心靈的創傷! 筆者長期修練佛法,明白佛法其實是一種協助人類進化的操作工具,一點也不宗教。而佛法超渡用在輔導案例機會並不多,此案例能引用對筆者而言只是隨緣!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光入禪境

作者:林宜靜

(節錄自作者專題研究一文:禪與心理治療)

未受過訓練者,要進入禪境,可以藉由已修練者的引導進入禪境。而佛光入禪境的引導者,必須具有嚴格的宗教密法訓練,才有辦法帶引他人進入。

在密法五方佛的修練中,寶生佛是禪的代表者,寶生佛的「禪」觀,可以從一個「禪」字去思維進入,進出人體的管道在第七識,第七識所在位置為額頭到心輪處。被引導銜接管道若正確,便很快能接到寶生佛金黃色佛光,當佛光進入腦部,就會開始產生機體管線維修作用,若無阻礙,佛光會順著各種管道流入全身每一處,最後當事人會浸泡在佛光中。

這時候,當事人若懂得去輕鬆、虔誠、懺悔、接受佛光慈悲的照耀,身上所有的不舒服及問題檔就能很快消除。但是,當事人的心態若有所執著滯流或無法虔誠懺悔,佛光會被擱在門外,無法產生目標性的效果。

為何要輕鬆、虔誠、懺悔、接受佛光?輕鬆表示身體不宜緊繃,管線才容易保持活絡,佛光的行徑才不會被阻塞。一個人在虔誠懺悔時必是對某些困擾事件懺悔,當在思想這些事件時,事件檔案就已經被提取出來了,這時候檔案會曝在清澈佛光中如浸泡在光海中,相當於檔案置在禪境中。虔誠接受佛光表示願意接受佛光禪的功能運作,以解除不良檔案,與相關因緣佛菩薩的頻率才容易相應。

每一人狀況不同,在觀照「禪」字時,字的顏色與光彩不一定就是金黃色,有黑色、綠色、白色、藍色、紅色、黃色等,色彩不同與個人因緣或當時狀態有關。光進入腦部時,一樣能進行機體管線掃淨與維修功能,若以寶生佛為觀照,最後的光澤大都停流在金黃色的寶生佛之光海中。

     但是佛光是具有思維的、是敏感的、是慈愛的、是一種生命能量形態,當當事人能以虔誠懺悔之心祈請佛光的協助消除過去不良檔案,效果大都會立即產生。反之,不相信、不接受、太緊繃則無法產生任何改變。

 

 

從挫敗中掘起

 (禪光處理法)

輔導員:林宜靜

 

輔導時間:2002/11/7/中午12501320  

個案基本資料:高三  小瑄
自高一以來,個案已經接受過筆者輔導二次。

 

一、困擾問題
1.
感覺好累!補習完回家雖然還有時間卻不想讀書。
2.
第一階段考考差了,心想 :為什麼要這麼累呢?念那麼多書,再辛苦若考不上,怎麼辦?自己應該是沒有本質念書的!
3.
與姐姐同房,讀書會相互干擾,見姐姐那麼輕鬆,爸爸那麼悠閒,我為何要那麼辛苦?!

 

二、分析與澄清問題
1.
分析問題起因
個案因第一階段考試不如預期的好,挫敗感產生後,開始質疑及否定自己的辛苦。同時看到姐姐父親的悠閒輕鬆,產生比較心態,期望自己不要面對壓力也能輕鬆些。


2.
找回努力的目標
輔導員問個案:「你努力是為了什麼?」
個案:「想考上好學校!」
輔導員:「考上好學校為了什麼?」
個案:「以後出社會找份工作,不被瞧不起!」
輔導員:「當你在質疑跟否定自己的辛苦時,可曾想到這一些?」
個案:「那個時候想不到!」
輔導員:「忘失目標? 迷失了!」
個案點頭。
輔導員:「這段日子幾乎已經泡湯了!想再繼續下去嗎?」
個案表示不要。

 

3.你的未來在那裡
學校階段考試只是過程並非終點,即使考不好,仍無法注定你的未來。
高三拼四技二專考試是一種長期抗戰,讀書必須進入有規劃且持之以恆的狀態,當讀完要考試的每一科後,若能再做第二次總複習,觀念的完整性才容易建立起來。在準備大考的過程中,若拘限在小小考試的挫折上,讓自己停滯不前,就是陷入一種迷失。而大的考試必須重視有規劃性的複習。

 

4.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累了就要休息,每天若能有足夠的睡眠,醒來之後精神自然飽滿。若能善用每一可以應用的時間讀書,那麼讀書的效率就會更好。若長期熬夜透支體力,白天很容易陷入昏沈的睡眠狀態,做任何事反而效率不彰。


 5.
綜合個案問題
(生理疲憊) + (心理慌亂) + (讀書沒有計劃)

 

三、輔導策略
1.經過以上問題的分析與澄清之後,個案表示已經知道自己的問題跟未來努力方向了,情緒也逐漸穩定許多。

2.接著,生理疲憊、心裡焦慮、腦袋雜思部份就採用佛光禪的處理方式。
佛光禪是一種佛法,是藉由佛菩薩的光來處理問題。個案表示願意嘗試。
3.
接著,因為還不到十分鐘就要上課了,所以筆者跟個案表示,剩下處理時間很短,若時間不夠,還會再找時間協助她。但是,個案卻在十分鐘以內,進入禪境完成問題處理。

 

四、輔導過程
(以下是引導過程)

1.肌肉鬆弛法練習一遍,個案很快就進入全身鬆弛狀態。
2.
輔導員引導個案觀想前面有一「禪」字,由禪字進入禪境。
接著,個案表示觀照出來的禪字是綠字綠光。

3.禪光很快進入個案的腦部:
光由個案左方流入身體,右方卡住卻沒有進入,持續2分鐘左右。
輔導員問個案:現在是否在想外在問題?而卡住能量的流動!
個案點頭。
輔導員:現在要放下一切,先讓身體進入禪境,才能解開你所執著或困擾的問題。
接著個案很快進入狀態,佛光流暢的由腦部流入右方身體。
個案:現在 光 轉為黃色。全身浸泡在光海中,很暖和!很舒服!

輔導員:以著虔誠懺悔的心去跟佛光吐露你的痛苦與委屈(提取檔案),佛光會協助你的!
很快的,在現象場中,個案的頭頂在冒著黑煙囪,接著全身各處零散的在冒黑煙囪,爾後全身密集的冒著黑煙囪…。
能量場由黑煙快速轉為清淨。
此時,外面上課鐘聲也響起了。
輔導員引導個案出定。
個案表示:身體變得輕盈、雜思不在、腦容量變大。

 

五、追蹤觀察
兩周後,個案表示那天(11/7)處理後到今天,都能以穩定的心情讀書,不再胡思亂想,不覺得疲憊,晚上讀書也比較不受姐姐的影響,能堅持自己努力的目標。
第二階段考試成績也回到原來的水平。

 

六、總結

透過佛光處理,只要進入狀況,可以很快速的解除不良檔案。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重大打擊後症

 

共三個案例,輔導理念:第一案例:精神分析、矛盾治療法(1998/3月);

第二案例:精神分析(1997/9月);第三案例:精神分析、支持性談話(1998/4月) 

作者、輔導者:林宜靜

  

引言 

曾文星徐靜合著的最新精神醫學一書中提及重大打擊後症,仍指不平常且重大之打擊事件發生後,其心理接受創傷,產生特殊之心理症狀,稱之重大打擊後症。重大事件乃指一般人不能忍受之意外事件,如被非禮強姦、暴動被打傷、受苦刑、交通事故等等,其所產生之特殊心理症狀為:
(1)重覆回想其心理創傷事件,作回憶性的惡夢。
(2)整個人變得麻木不關心,對事情不發生興趣,不想與人親密來往,情感被限制。
(3)產生過份敏感、不安、失眠、生存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欠佳、而這些症狀在事件發生之前未曾有。
(4)接觸到與打擊事件類似情況時,其症狀惡化,且極想逃離那種情況。
 

 

在筆者所接觸的學生群中,重大打擊後症很多是屬交通意外事故或心靈受到高度驚嚇後所引發的心理症。當事人在事發後所呈現症狀除了上列所提,其能力產生明顯的落差,身心抵抗力相對減弱、處在受傷之記憶性疼痛。通常這些現象經由精神分析的輔導治療後,當事人會有明顯改善與進步。 

 

若從精神能量疏導的角度來解釋,其原理與精神能量外傾是一樣的,當事人因一個外在事件造成的壓力,使得部分精神能量被擠壓離體或為防衛個體而外傾。若個體主觀性感覺事件小則精神能量回歸容易,反之,若事件對個體主觀性感覺是大事件,則心靈感受是大創傷,那麼精神能量外傾大都不易回歸個體,進而造成精神失調症。一般必須藉由第三者的協助,精神能量才容易順利回歸,精神失調症狀才得以復原。 

 

精神能量就是一個人的靈魂,人的一切知覺運作、及生命支持力來自靈魂。偏偏靈魂對許多人而言是既抽象又是存在的。但是個體至少能知覺到來自心靈深處的想法,這就是對靈魂知覺的一個線索。一般而言,當重大事件造成心靈傷害,有些人會找精神科醫師、心理師、宗教師等尋求解決之道,但是絕大多數的人是讓自己處在無奈狀態使創傷延續,尤其兒童、青少年。兒童、青少年之重大打擊後症常是需要被發覺後才有機會接受到治療。筆者在學校協助學生輔導時,常會遇到這方面的案例,這些案例的當事人常在事發之前是有控制力的,情緒穩定的。但是重大打擊後,人格變異極大,主因是靈魂受創,沒有得到復原。 

 

筆者的處理方式,常使用精神分析、矛盾治療法、意義治療法、傳統收驚概念,協助個體精神能量會歸個體。處理之後,他們的各方面能力大都能很快恢復正常甚至更好。

 

 

 

個案 

輔導理念:精神分析、矛盾治療法 

林宜靜1998/3月

 

 一、基本資料 

姓名:周XX    性別:男    年齡:15     職業:高工一年級學生

 

二、困擾問題 

個案於去年十月接連發生兩件意外事故後,課業一落千丈,上課精神無法專注,上學也開始遲到,請假頻繁,想恢復意外事故前的衝勁與成績,深深覺得已是不可能的事。

 

三、資料收集(時間1998/3/16/12:30 -> 14:45) 

1.第一件意外事故:上學期第一次段考前,個案在教室和同學玩,當時個案站在椅子上,有一位同學去搬弄他站著的椅子,個案一急就用力往上彈跳,頭頂剛好往門撞個正著,撞得頭破血流,送急救。後來傷口雖然痊癒,但頭部會疼痛,很怕別人去碰觸到。 

2.第二件意外事故:第一件事故發生後的隔天,個案在上學途中糊哩糊塗的被車撞倒。 

3.這兩件意外事故之後,個案表示: 

a. 會重覆回想這兩件意外事故,作回憶性的惡夢,尤其是車禍現場。 

b.整個人變得麻木不關心,對事情不發生興趣,不想與人親密來往。

c. 晚上常失眠、不安,隔天早上起不來,很累的感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欠佳,而這些症狀在事件發生之前未曾有過。 

d.接觸到與事故類同的事時,極想逃離現場。

4.  個案的班上同學表示,個案自從發生事故後,功課一落千丈,人變得, 常請假沒來上學,事件發生之前,成績相當不錯,也不遲到、不請假。 

5.  個案表示,這段時間很想讓自己振奮起來,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四、資料分析 

1.  這兩次意外造成個案的極度驚嚇,在驚嚇的當時,腦袋的記憶就如錄影機一般,把當時受創傷的景象記錄下來,形成難以抹滅的記憶。事後對個案不僅造成意識層面的影響,也在潛意識狀態下影響著個案,如回憶性的惡夢是他能意識到的干擾,而情緒的不安、麻木、不關心等,都是屬潛意識的干擾。 

2.在生理方面,身體對於驚嚇的刺激反應是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素的作用結果,其特殊反應是呼吸轉快、心跳急速,個案容易進入高度驚嚇狀態。若這種生理能量無法得到正常的消耗,反過來會造成當事人的病態生理反應,發展為不同種類的恐懼症。所以由個案受創後所產生的心理症狀,可以歸類為重大打擊後症

 

五、輔導過程(分兩次進行,分別為兩次意外情緒處理) 

1.第一次輔導:(諮商時間1998 / 3 / 16 / 12:45 -> 13:00) 

第一次意外治療:採用精神分析處理,解除創傷記憶,程序如下: 

(1)引導個案進入催眠狀態,回想在教室頭部遭門撞擊的景象,個案表示可以很清楚得看到自己發生意外的過程,頭部的疼痛與恐懼由然而生。 

(2)個案情緒引發出來後,告訴個案現在的你已經安然無恙,頭部的傷也已經完全癒合,現在的疼痛與恐懼只是當時儲存在記憶中的不良經驗,這種不良經驗可以不用再存放記憶中了,現在你是否可以把這種不良經驗與情緒釋放出去呢?”。個案表示可以,疼痛與情緒很快的釋放出來,情緒進入平穩狀態。 

(3)不良情緒消除後,要個案重新再把這事件扮演一次,想像著自己頭戴安全帽且身手矯捷,雖從椅子上往門彈跳,仍能閃躲而過,即使撞到都有一個萬能安全帽保護頭部而不受到傷害。個案充滿自信,神情愉悅的表示頭痛減輕,身體舒服多了。 

(4)催眠解除。
 

2.第二次輔導:(諮商時間:1998 / 3 / 17 / 12:35 -> 13:00) 

第二次意外治療採用肌肉鬆弛減敏感法、精神分析、存在主義矛盾治療法 

(1)個案表示:今天一整天,就一直覺得在車禍現場,好恐怖! 

(接下來輔導員對個案解釋人類恐懼的原因,讓個案了解本身恐懼的相關生理反應,並教其肌肉鬆弛法,消除其恐懼的生理反應,個案表示身心感覺放鬆許多。) 

(2)配合肌肉鬆弛法,要個案閉眼回想車禍現場,一進入車禍現場,個案表示非常得害怕、恐懼,深深的覺得自己被拉住,回不來,雖重覆做肌肉鬆弛,仍感覺害怕、恐懼,好像被一個強力拉在現場的感覺,這時輔導者察覺到個案對死亡的恐懼害怕,以下是兩者的對話。 

輔:你是不是害怕死亡? 

案:是! 

輔:就讓車禍現場的你死去!   (進入矛盾治療) 

案:我很怕! 

輔:放鬆自己,就讓他死去! 

    不要掙扎,也不要拉他! 

    (個案接受引導,慢慢放鬆自己,感受死亡) 

輔:現在感覺如何? 

案:很好,不害怕了!    (矛盾治療結束) 

輔:你表現的很好 ! 現在配合肌肉鬆弛法,全身用力。 

    想著自己從車禍現場,勇敢的站起來,安全無恙的走回來! 

輔:全身放鬆,再跟現在的你結合。 

   (過一會兒 ) 

輔:說說你現在的感覺吧! 

案:內心平靜,身體很舒服,有長大的感覺。 

輔:現在,可以慢慢打開你的眼睛- - - - - 

 

六、追蹤觀察 

1998 / 3 / 25個案表示: 

精神比以前好很多,晚上睡得好,早上起床頭腦清醒,身體及各方面都有明顯進步,老師的輔導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1998 / 4 / 3個案寫給筆者的心得: 

在接受輔導之前,集中力總是不夠,念念書就會分心,總覺得很累,接受輔導後,就算別人在旁煩我,我也不分心,而且我有好幾次的起床時間是在鬧鐘響之前就起來。 

身體方面有明顯健壯了許多,現在別人碰到我的傷口,痛楚也減少了許多。功課方面,這次段考數學雖然考差,但其它科目進步很多,頭腦也清楚很多。(上學期期末班級名次39名,3/1617輔導後,3/30第一階段考跳到17名,5/13第二階段考為13)
1999/ 4 / 10
筆者一年來從旁觀察個案接受輔導之前後人格特質的差異
外顯行為從拘謹變得外向活潑,頭髮追求新潮突顯,帶飾品,喜歡用自己的想法表現自己,似乎有著能量支持他去突顯內在的自己。

 

七、結  論 

1. 重大打擊後症,是指不平常且重大打擊事件發生後,心理接受創傷,產生的特殊心理症狀,在筆者所接觸的學生群中,重大打擊後症很多是交通意外事故或心靈受到高度驚嚇後所引發的心理症,當事人在事發後的能力會產生明顯的落差,經由精神分析的輔導治療後,當事人會有明顯改善與進步。 

2. 個案兩次意外事故相隔時間不到24小時,因此第二天的車禍事故,更加深個案內心的創傷陰影。尤其第一天是傷害的起源,所以在做治療時,筆者選擇由第一次意外開始。 

3.整個輔導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項目


使用技巧


使用時間


對個案之幫助


收集資料


傾聽、反影、澄清


15分鐘


整理問題


第一次輔導


精神分析


15分鐘


解除第一次意外之記憶創傷


第二次輔導


肌肉鬆弛減敏感法


精神分析


矛盾治療


25分鐘


消除恐懼之生理反應


解除第二次意外之記憶創傷


消除對死亡之心理恐懼

 在整個治療過程,困難度最高的地方是在第二次輔導,當個案內心進入與死亡之拉拒戰的時候,引入存在主義的矛盾治療法,要個案面對死亡,坦然接收死亡,當個案能去面對時,死亡的拉力就瞬間解,個案的恐懼陰影也隨之破除,內心變得更光明、更坦然,有柳暗花明的作用。 

3.筆者是個案的數學任課老師,見到個案被輔導後,上課專注的神情與對課業積極的態度,前後判若二人,不僅心中喜悅,深深覺得自己所做的事很有意義、很值得去開發。

4.個案體質非常敏感,可以研究採用催眠法引導,消除頭部的疼痛感覺。 

5.1999/4/10經過一年觀察,在這一年內筆者只是從旁在觀察,沒再進一步輔導,我發現個案經輔導後人格特質有極大的不同,變得活潑,常遠處就可聽到個案與同學笑聲;喜歡追求新的快樂體驗(如在頭髮上表現不同的造形、帶飾品),在校園裡或許對一位默守成規的教員,個案可能漸漸成為他們的頭痛人物,因為個案會固執的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

 

 

個案二 

輔導理念:精神分析 

 輔導員:林宜靜(1997/9月)

 


一、基本資料
 

姓名:小      性別:女    年齡:12     職業:小學五年級學生

 

二、困擾問題 

頭痛得像要爆開一樣,疼痛時間已持續半年時間,最近發作特別頻繁,經腦波檢查沒有問題,醫生診斷是遺傳媽媽的偏頭痛,開了止痛劑,交待疼痛的時候才吃,但頭痛仍一直發作。 

 

三、收集資料 (1997 / 10 / 15 / 14:00 -> 14:10) 

1.個案只記得在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幫自然老師搬盆栽到中庭,因跑得太快,右邊頭部去撞擊水槽牆面,當時只覺頭涼涼的,在流血,被送去保健室擦藥。個案在事後沒有什麼異狀,所以家長就沒有去重視這個問題。 

2.最近常常頭痛,像要爆裂開來,晚上睡得很不好,常翻來覆去,媽媽帶去給醫生檢查,吃止痛藥,但是疼痛還是沒有停止。

 

四、資料分析 

個案屬重大打擊後症之遲延型,與發生意外撞擊時間相隔甚久時間才慢慢發病,故常常被忽略與撞擊事件有關。

 

五、輔導過程 ( 1997 / 10 / 15 /14:10 -> 14:30) 

1.採用精神分析,引導個案進入催眠狀態,回想這一段歷史經驗。 

2.當個案緊張慌亂的情緒出來後,告知個案,這只是過去的一段創傷記憶,現在的她健康活潑,頭部已沒有傷痕,請把過去這段不良經驗解除。 

3.重新再扮演一次搬盆栽過程,讓自己安全不受傷害的走過,以取代原始創傷記憶。 

4.催眠解除。 

 

六、追蹤觀察 

1997 / 10 / 20 

個案家長表示,沒再聽到個案叫頭痛。 

1998 / 4 / 9 

個案母親表示,自從去年處理完之後,女兒的頭痛沒再發作過,腦袋變得比較靈光,身體也比以前更怕冷,且中氣十足。 

個案表示,去年的治療,對她有很大的幫助。

 

七、結  論 

1.遲延型打擊後症,是指打擊事件發生六個月以後才慢慢發病,常常會被忽略與打擊事件有關。採用傳統精神分析催眠技術,對當事人記憶創傷的解除非常有效,其復原的狀況,當事人及周旁的人都會很清楚的察覺到。 

2.這次輔導時間前後共用30分鐘,在時間上相當經濟。 


 

個案 

輔導理念:精神分析、支持性談話 

輔導員:林宜靜(1998/4月) 

 

一、基本資料 

姓名:陳XX    性別:男    年齡:17     職業:高工一年級學生

 

二、困擾問題 

心浮躁不安,靜止不下來。

 

三、資料收集(1998/4/29) 

1. 國小年級的時候,全家到阿里山玩,和哥哥追逐,腳落空,跌落山谷,醒來的時候,只看到自己滿身插著針灸。 

2. 個案回到學校後,發現自己上課幾乎都在跟同學玩,很少能夠靜止下來聽課,心無法穩定。但是在這事件以前,自己是很能安定下來的,不是這樣坐立難安的! 

3. 個案目前在學校持續有下列症狀: 

a.坐時身體常扭動不安。 

b.主觀的感覺常不能安靜。 

c.經常處於活耀狀態 

d.經常說話過多。 

e.需輪流時有困難等待。 

f.  經常打斷或侵擾他人的活動。  

 

<span style="color: #0000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徬   徨   少   年   時

輔導理念:無條件尊重

輔導員:林宜靜(1998/8月)

 

一、個案基本資料:

(一)姓名:王XX

(二)性別:男

(三)年齡:17歲

 

二、問題行為概述:(收集資料時間:1998 / 8/31(家長提供),9/3(個案敘述) )

(一)個案暑假因參加學校射擊集訓,時間是每週兩個上午,但謊騙家人是兩個全天,下午則到補習班某位老師的電腦教室去,此事於八月初,已被父親發現。

(二)又這段時日,個案在補習班的考試皆沒參與,成績寄回家,被父母察覺。

(三)個案的父母因這連續兩個事件,開始焦慮緊張,深怕個案誤入歧途,於是對個案事事耳提面命、叮嚀、過濾電話,唯恐稍有遺漏,造成不可收拾後果。

(四)個案開始覺得家裡氣氛變得很奇怪,家人每天談話的焦點就是他,個案深怕電話鈴響,因為只要是他的,就要被父母質問盤查,精神進入緊繃狀態。個案覺得父母對他不信任、懷疑、責難、嘮叨,只覺得他們好煩好煩!於是個案開始跟父母避不見面、不講話,以冷漠不語表示無言的抗意,只希望他們不要再來煩了!

(五)開學後,個案只要在放學時候,內心就會起逃家念頭,這時回家也不是,離家也不知去那裡,造成內心痛苦掙扎,徬徨不已!但是,最後還是逼自己走回家。

 

三、背景資料:

(一)家庭背景:

1.生長史:個案外表乾淨整齊,自幼受父母照顧良好,父母對個案期許頗高。個案心目中的父親是嚴肅權威、不好講話的,因此對父親一向敬而遠之。個案心目中的母親是慈愛,個案樂於親近。和大兩歲的姐姐感情良好。

(二)學校生活:

1.在班上人際關係尚可,個性隨和,在朋友中,難有自己堅定看法,易隨波逐流。

2.學業成績中上。

3.開學以來變的比較落寞。


四、分析與診斷:

(一)權威型父親塑造順從型孩子:

權威型的父母常阻斷或干擾孩子獨立自主的思考,容易造就孩子是順從形的人格,孩子對自己內在的需求、看法,比較不敢表達或做事躊躇不前,個案性格具有這方面特徵。因此,個案在外與朋友相處,常易隨波逐流,難能堅定自我想法,這也造成個案遇到這次事件的抉擇、”要—不要回家”、”要—不要提出來和父母溝通以解決心中困境”- - -,始終拿不定決策,以致造成內心徘徊兩極衝突間,外表則以無言的抗意因應,使情緒陷於某種狀態無法自拔。

(二)父母過度緊張,造成個案無法喘息的機會:

個案以往在父母心中是乖寶寶,今天一但出狀況,父母直接的聯想是誤入歧圖,焦慮緊張之餘,是對孩子把關嚴謹,處處不放,使得個案這段時日的精神情緒處於緊繃狀態,且動則得疚,無法給個案喘息思考的空間。

此事件導引個案心理動力集中在衝突、敵對、孤立自己上,相形之下自我解決能力下降,逐造成無法自拔的情境。

(三)從佛洛姆逃避自由論剖析個案:

個案的內心威脅來自父母的緊迫叮人,長時間下來家庭的空間造成個案一種焦慮不安的感覺,為逃避這種感覺,個體會進行破壞這種感覺的行動,因威脅來自父母,所以目標對象就是父母,行動剛開始是敵對,接下來以冷漠應之,而最後無計可施時,是以逃離家庭為最後一道防線,但是個案在真正面臨逃家的抉擇時,出現孤獨無助的痛苦,感受到追逐自由中必須承受的又是另一種新的痛苦經驗,於是又重回避之猶不及的家中,使得個案內心陷於兩極如漩渦般的衝突,而難以自拔。

 

五、輔導策略

(一)使用無條件尊重,讓個案情緒完全喧洩。

(二)從”逃避自由”觀點剖析個案心情。

(三)與家長進行溝通。

 

六、輔導過程

(輔導前言:因筆者是個案的導師,8/31註冊當天,個案父親來電話,說明個案在暑假中發生的事,及最近怪怪的,希望筆者能給予孩子輔導。)

(一)第一次晤談(時間:1998 / 9 / 3 pm12:30->1:10)

1.這天找來個案,告知個案父親前幾天有跟輔導員電話聯絡過,個案表示父親有告訴他,輔導員希望個案能把最近的生活說說看。

2.個案談及暑假謊騙父親學校射擊隊集訓二全天事,是怕父親不同意他下午到電腦教室去,另外補習班沒參與考試,只是純粹不想考而已,非父親所想那麼嚴重,輔導員以無條件尊重來尊重個案的想法和感受,並適時反映個案的內心感受,使得個案感覺到輔導員很能感受到他的苦楚,於是個案很快的放鬆自己,進入深一層的談話- - - 。

3.個案述及父母對他的嘮叨不停,口語表情是煩躁無奈,個案表示因應之道是不理他們,只希望自己快速逃離現場,並表示已將近一個月不主動和父母講話。

談及家中電話父母把關嚴謹一事,個案以憤怒焦慮的情緒說:

”只要電話鈴一響,我就心驚膽跳得不知如何是好?最好都不是我的電話!”

(輔導員順著個案的情緒以同理心,及無條件的尊重,讓個案把內心的想法與苦楚表達出來。)

4.個案談及放學徘徊於離家--不離家之間的徬徨,直說:”心裏很難過!很痛苦!”

(輔導員以佛洛姆—逃避自由的觀點,讀出個案內心的痛苦掙扎點,個案連連點頭,表示他的內心就是處於此種衝突交戰。隨著輔導員的分析說明,個案內心的衝突似乎一直在舒緩中,個案的談話就不再這麼激動、憤慨、難過,並表示心裡舒服多了。)

5.個案心情平復許多之後,告訴輔導員:”覺得自己好像茫茫然,沒有方向!”

(輔導員分析個案這段日子以來,心力完全投注在掙扎、不滿、敵對中,當這些情緒緩和或解除後,頓時心中沒有方向可循會呈現茫然的感覺,建議個案能確立自己的生活目標,這種茫然的感覺當會改善,請個案很輕鬆的避上眼睛,去體會輔導員跟他的建議,個案隨輔導員的引導,閉上眼睛,去構思自己的方向目標,數分鐘後,個案張開眼睛,表示已不再茫然。)

6.輔導員問及個案今天的談話是否需要輔導員和父親溝通,個案表示:”需要!”

輔導員:”你需要透過我跟爸爸講什麼?”

個案:”請他們不要再來煩我了!”

- - - - - -

 

(二)9 / 3 pm 2:10->2:30  與個案家長王先生電話聯繫

輔導員與個案家長談話程序如下:

1.問及家長近來和個案相處情形。(核對資料)

家長覺得自己一直對個案諄諄告誡,個案似乎講不聽,並且不大理會他。

2.告知家長,中午已跟個案進行談話,並且把個案目前在家緊繃的心情及想離家的事告知。

家長開始緊張。

3.輔導員以同理心告知家長,知道他的出發點是出於一片用心良苦,但是給予太多,孩子沒有喘息的空間,反而達不到效果。說實在的,我們要叮嚀告誡的事,孩子心裡都很清楚,接下來只是做的問題,況且要做更需要「時間」,是急不來的!

家長沒主張,希望輔導員給與建議!

輔導員建議家長:”先讓自己緊繃的心情放輕鬆!當孩子回去時,這陣子談及的話就不要重覆,給與孩子無條件的尊重,多去關心孩子的心情。”

家長接受建議。

(三)第二次晤談(時間:9 / 5 am8:30->9:00)

下列是一段談話- - -

個案表示:「那天之後,爸爸媽媽對我很好,尤其是父親會邀我把不愉快的心事傾吐出來。現在雖然和父母關係改善,但是一想到前一陣子不想回家的情景,心裡還是會難過。」

輔導員:「是否還無法原諒爸爸?」

個案點頭。

輔導員:「我們重新來看爸爸這個人好嗎?」

個案點頭。

輔導員:「在老師還沒與爸爸溝通以前,你們幾乎不講話?」

個案點頭說:「是。」

輔導員:「所以你們只能憑自己的想法去想對方,爸爸也不知你要什麼?更不知你在想什麼?只是一味的想去關心你,或提醒你,但是你只是煩的不想理他,這時他更覺得你聽不懂他講的道理,所以他會更不勝其煩的表達他的看法,如此循環不已,大家都過得很辛苦。後來藉由老師的溝通,爸爸瞭解了你的想法和感受,立即做了改變,如今你也深深的感受到父母對你的好,從這角度去看父親,是否能釋懷呢?」

個案難過之情很快消退,表示不再有難過的感覺。

 

七、追蹤觀察

9/11  個案家長來電話,主要談及

(1)問個案自9/3以來,在學校表現如何?

輔導員回答:從日常表現及個案這週的週記內容,感覺到的是「平穩踏實」。

(2)家長表示自9/3以來個案在家表現平順,並且與家人相處和諧。

(3)家長感謝輔導員對個案的輔導。

 

八、討論

1.此輔導案例是在無條件的尊重下進行:
無條件的尊重,提供支持,能使個案放下防衛,自然喧洩情緒,過程中輔導員就如鏡子般,反映個案的心情感受,因此輔導過程進行的相當順利。而難度比較高的地方是,當個案描述到內心徬徨,陷於兩極交戰時,輔導員進入深度同理,用佛洛姆—逃避自由剖析,讓個案內心衝突搬上台面,不再是黑箱運作,也使個案非理性的情緒轉為理性,對於平穩個案情緒,助益頗大。

2.協助個案解決現實面的困境,可以縮短輔導歷程:
這個案例引起個案最大的衝突點是來自家長,於是若能改變家長的態度,輔導個案的成功率,將很容易掌握。
因此輔導員在第一次晤談時,除舒緩個案情緒,還使用電話與家長溝通,徵得家長的認同---願意改變自己的做法,使得當天,個案回到家,立即感受到長久以來不曾感受到”家的溫馨、父母的慈愛”,於是心態轉變,去接受父母。但是前面徬徨於離家抉擇的內心煎熬的痛苦經驗,在內心世界仍揮之不去,輔導者於第二次晤談時,使用理性分析,帶引個案重新去看待父親,此時個案才完全的從此事件中跳脫出來。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θ波 (電波處理法

禪 → a波、q波處理法

(禪的一種處理法,節錄自筆者專題研究「禪與心理治療」一文)

者:林宜靜(2002/9-10月)


1.      以下案例的處理架構,都是先讓個案去思維近似θ波的流動震幅,在思維過程,腦細胞震幅頻率也隨之進入一致的震波,進而達到全身每一處細胞發放出相同的震波。當全身都發出相同震波,也就是進入禪定的狀態,才進入問題處理。

2.      每一個案來尋求協助的問題不同,但是這些問題必須在引導禪觀以前要蒐集與澄清,爾後在進入禪境之後,將問題檔或困擾檔放置在禪境中,困擾問題就會被禪的力量溶解洗淨。

3.      在蒐集資料過程只要明白個案這次來的主要困擾之因果始末…,其它問題的蒐集不見得要細緻,在進入禪境中,先將目標性的困擾問題倒入禪境中溶解。若時間允許則可以引導個案將所有的垃圾檔案倒入禪境中自行溶解,那麼個案日積月累大大小小的問題,就會在此時此地消失。個案會產生立即性的改變。

4.   這二案例,是筆者專題研究「禪與心理治療」中的兩個案例。




案例一:事事不順  怎麼辦!?

全身進入同步放電反應→再解除不順遂的檔案

輔導者:林宜靜

2002/9/30/am12:45→13:00    高三 男  小   

一、輔導經過:

  該生表示上一週心情一直很低落,因為事事不順,上體育課掉錢又掉公車卡、在學校衣服沒扎好不留意又被教官糾舉、在家睡不著關個門又被罵……,心中一直覺得做什麼事都不對,真有夠衰!心情實在低落!現在雖然有比較好但是仍然不好受,真希望好運快點來…。

輔導員看著該生,說:「去期待,不如現在就練練禪定,也許很快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該生很開心的閉上眼睛準備接受禪坐引導。
(該生以前曾受過輔導員協助過三次,明白輔導員可以幫他什麼忙,所以配合度很好,也很快的進入禪的狀態。)

接著輔導員引導該生肌肉鬆弛練習三次之後,再引導進入禪的狀態﹝全身進入同步θ波放電反應﹞,該生很快的進入全身同步放電狀態,並且表示全身很舒服。

於是,輔導員再進一步引導該生去觀想上週種種不順的情境(提取檔案),並且由腦部輕輕發放訊息進入上週種種不順的情境,訊息是「錢也掉了…人也被罵了…若是有虧欠也是一種「還債」,那麼不良的檔案紀錄也該消失了!」當訊息傳遞出去時,該生的左前方立即出現能量交替現象…。(不良檔案已被目前輸入的觀念取代)

當該生能量場穩定下來後,輔導員再引導該生進入禪的思維「事事順利」四個字…。這時候,該生進入更鬆弛柔軟狀態,並且輕聲的說:「身體很舒服、心理很滿足。」出禪定時,該生再去想上週種種的不順時,發現「衰」的感覺一點也沒有了,爾後很開心的離去。(事事順利的檔案已儲存進入)


二、追蹤觀察:2002/10/4/am9:00→9:10  輔導員訪談個案

項目 9/30處理之前狀態 9/30處理之後〜10/4狀態
心情 事事不順 鬱悶 事事順暢  心情開朗
讀書狀態 定不下心來讀書 能定下心來讀書 提升度50%
生活作息的改變 放學回家洗完澡就去看電視到10點左右,累了就去睡,完全不知道要讀書,能玩就玩,有時間就多睡。 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時間也必須有所掌控,懂得做時間的主人。能念書就多念書,會善用時間讀書與休息。尤其能夠體悟晚上寧靜的感覺,身心寧靜使得讀書效率更好。



 

案例二、升學準備的焦慮
2002/9/30/am13:00→13:15  高三 男 小健
 

一、困擾問題

個案已經高三,今年暑假以來已經積極的在準備升學考試,在師長及同學的期待與鼓勵下,漸感壓力沉重,焦慮緊繃自不在話下。

個案並且表示已經很用心積極的在讀書,卻覺得翻閱書本時自己一直不能進入狀況,似乎自己與書是處在分離狀態。雖然每天晚上按時複習隔天要考的試,但是第二天上補習班考試時卻也全都忘了,很困擾!很困擾!
 

二、分析

個案三個月來,全力去準備升學考試,每天重覆的補習生活及學校生活,令身心疲乏焦慮緊繃。因為擔心與焦慮許多未完成的事物,令個體精神能量處於外傾狀態。而緊繃的能量疆域卻又阻斷外傾於體外的精神能量回歸個體。因此在能量只出不進的狀態下,能量就無法正常供應生理所需,身體也就逐漸進入枯竭狀態。

個體的生命是靠精氣神能量的滋養才得以健康順暢,所以身心靈能量枯竭令個案產生種種的乏力感,如想要專心讀書時卻與書本產生隔離感、或一點也讀不下去。雖然個案能力很好,卻因為太大的焦慮令個案的努力打了許多的折扣。
 

三、處理過程

1.肌肉鬆弛:肌肉鬆弛練習三次,同時釋放焦慮能量。
 

2. 進入θ波→禪的思維
引導個案進入禪的思維,讓身體從頭到全身內外進入相同的θ波放電頻率。
在過程,個案覺得全身麻麻的,但是會執著於自己是否能做到,於是輔導員會重覆引導個案放鬆及相信自己能辦到,個案才漸入狀況。
 

4.      外傾的精神能量回歸
引導個案去思維自暑假以來緊繃的心情,將外傾的精神能量統整回歸。
個案在思維暑假以來種種焦慮情境的過程中,現象場逐漸有一波波能量由個案背後回歸回來並且自然進入身體,這就是個案長期焦慮緊繃後,生理能量外傾無法回歸的部分。

      個案可以感覺到一波波的能量進入身體,同時表示身體的溫度在上升中。
 

5.      願景塑造(規劃檔案→儲存→執行流程)
輔導員見個案精神能量回歸進入身體就如液體灌入身體容器一般,當達到一穩定狀態時,頭部接近頂的部位並沒有被能量灌滿。

於是輔導員引導個案去思維自己未來人生的願景,讓這一願景形成一個畫面。當個案表示滿意自己現在設定的願景畫面時,輔導員再引導個案去將畫面放大,因為在設定願景放大的過程,個案過去許多失落的精神能量會在這時候產生匯聚的功能,匯聚注入願景圖像。

最後個案表示很滿意這樣的設定,輔導員再引導個案將這一精神能量匯聚的藍圖收回身體與身體重合,這個藍圖就是日後支持個案去完成理想目標的支撐力與驅動力。這時候個案頭部接近頂的部位能量也灌滿了。
 

6.      結束時
個案表示身體很舒服,很輕盈,很滿意的離去。


四、追蹤觀察:2002/10/4/am12:40→12:50

項目

9/30處理之前

9/30~10/4的改變

睡眠情形

很累 睡不飽

不累 睡眠狀態滿意

記憶力

英文單字背不大起來

英文單字記憶提升50%以上

心情

很焦慮 很慌亂

穩定  愉悅

自我要求

自我要求很高,認定自己一定要考上台北國立科大。

能考上那所學校,已經能夠順其自然,因為一切自有命定!

行為的改變

開學以來很拼功課,每天帶一大堆書來學校準備讀,但是怎麼也讀不下去,心理很慌。

能輕鬆讀書,每天設定要讀的科目範圍,能讀多少算多少,讀完就休息,也不強迫自己太多。書也不帶太多來,只帶當天要用的。

外表

臉部看來乾、瘦

臉部看來圓融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破解 固著的衝突模式

 輔導理念:精神分析、次元空間運作處理法、建立人生藍圖 

作者、輔導員:林宜靜 

 

引言:
 

        認知心理學家 Back 在其臨床研究中發現:個體在引發情緒反應前,總是在腦海中出現一些「自動化思考」(automatic  thought) 。這種思考是以一種像「電報語言」那麼精緻的內在訊息形式出現,它可能是語文的、視覺影像的、通常是具體精緻的。個體對這些內在訊號通常會毫不遲疑的全盤接受。不幸的是這種思考通常是比其他形式的思考具有更多對現實的扭曲,個體的情緒反應,通常就是這種思考所誘發的。 

    本案例在說明個案小章頻繁的衝突與聚眾打架運作模式,其實一直在延續過去經驗的處理模式,這一問題帶給小章相當大的困擾與麻煩。於是輔導員與其訪談過程,試圖在尋找小章引發衝突前及當下的思考訊息,發現他在每次事件引發之前及當下,腦海中都會出現相同語言或影像。後來輔導員透過潛意識輔導,瓦解小章此潛浮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固著檔案,之後,小章的心境與人格特質卻得到很好的轉變。 

  據個案描述他在每衝突要引發的當下,腦中的想法與影像是「我覺得我可以處理」「力量不夠,找朋友來解決就可以。」「比拳頭」。接著就毫不猶豫去執行當下的內在訊息。雖然過去經驗告訴他,每次打架的結果,被校規或法律懲罰的機率很高,打架前也知道這樣的行為不妥,但是他還是去做了。 

    小章的行為模式是透過「自動化思考」而來的,此思考模式一直重複讓小章「只要遇到類同情境,就毫不猶豫進入此運作流程。」。這是一個固著自動化思考模式,已經形成個體行為運作的程式「自動化行為」。因此提出假設「若能將此程式檔瓦解,個體的行為將不再受到此程式的侵擾。」 

    本案例的操作工具有精神分析、次元空間與佛法般若,主架構是次元空間理念,因此稱為次元空間處理法。
    其中精神分析與次元空間理念可以協助個體快速進入事件時空、感受當時情境、看清事實進入察覺。當進入事件時空(檔案事件),再從佛法般若引導一正一反的思維,使個體當下產生
能量撞擊進而轉空,則當下固著思維就瓦解,再進入高一層的次元空間。如是重複運作,直至個體穩定。通常個案處理只要進入四次元空間運作,問題就能得到解除。 

    透過上述操作,個案的改變如下:本案例在處理之前,個案很容易意氣用事,常為朋友之事與他人起衝突。經過這次處理後,筆者經過半年觀察,發現個案變得沈著穩重,尤其能全力為自己前途用功努力,以往衝突暴力相向的狀況不再發生。半年後,個案表示目前的朋友跟半年以前的朋友已經截然不同,現在的朋友大都是穩定肯為自己前途努力的,自己也不再像以往那麼衝動好鬥!
 

    本案例顯現,人們許多困擾又無法改變的習慣,是因為內在有一固著的程式「自動化思考」,導致個案只要面對類同情境問題,就是跳入過去經驗的運作。無法跳脫過去應對模式去理性處理問題,帶給人們的問題就是看不清事實、麻煩困擾叢生、重複得到教訓、歷史卻無法改變的一直重演。當事人內心雖然知道不對,但是還是用這一套模式去處理問題。次元空間處理法是筆者根據方永來老師在佛法菁英中所提的理念,套用在心理治療的處理工具,是很好破除過去固著自動化思維的處理工具。

  

 

實證案例:破解 固著的衝突模式 

輔導員:林宜靜

(小章是個案化名) 


個案基本資料:高三    小章   2002/11/2712501320 

一、困擾問題:
對於打架事件明知故犯。
 

 

二、蒐集資料:
1.
個案最近在校園中參與打架事件。事後又雙方各找校外人士準備鬥毆,幸好被制止。
2.
個案認為自己平日是非還明,但是在衝突的節骨眼,明知這樣衝動下去會產生什麼後果,但是還是進入腦袋空白而且沒有感覺的狀況下去打架 。導致每次事後,都覺得很後悔。更何況每一次打架的主事者都不是自己,卻是自己捲入最深、受懲罰最大。
3.
個案在衝突發生當下的想法與影像是「我覺得我可以處理」「力量不夠,找朋友來解決就可以。」 「比拳頭」
這些內在語言都一直是過去(國一)至今(高三)的想法。

4.
個案參與打架史:自國中以來打架數次頻繁,但是結果大都好的少、壞的多。高中 偶爾為朋友之事引發小衝突,而大case共有兩次聚眾打架,高一暑假一次進入警局,現在是第二次,事情都鬧得相當大。
 

 

三、診斷分析
1.
個案應對衝突事件只有一套處理模式→「比拳頭」,而且自己也很納悶→「明知故犯」,但是卻無法改變。這就是一種固著的自動化 思考模式,只要遇到類同衝突情境就很容易進入,甚至毫無選擇的去執行當下內在訊息。
(個案認同輔導員說法)
2.
破解之道就是去除這一固著的自動化打架思考程式,個案就不易處在僵化的應變狀態 ,或受到這一程式流程的控制。
3.
這一自動化的打架程式檔案是隱藏在個案的潛意識中,只要讓這一程式呈現意識並且瓦解之,這一程式就不再干擾個案。
4.處理工具是次元空間處理法。(個案願意嘗試)

 

四、輔導過程 

    以下是輔導員引導個案進入禪觀的引導過程,試圖進入個體的過去生活經驗,瓦解個體當時的情緒、衝突、矛盾、評鑑。

    本案例的操作工具有精神分析、次元空間與佛法般若。
其中精神分析與次元空間理念可以協助個體快速進入事件時空、感受當時情境、看清事實進入察覺。當進入事件時空(檔案事件),再從佛法般若引導一正一反的思維,使個體當下產生
能量撞擊進而轉空,則當下固著思維就得瓦解,爾後再進入高一層的次元空間。如是重複運作,直至個體穩定。

1.
點狀思維(0次元空間)
觀想這一生,每次發生打架事件的時空點就是滯流點。
個案現象場:過去打架經驗一一呈現,心情開始錯綜複雜…。
2.
動線連接(1次元空間)
觀想用動線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大網子。
個案很快的辦到。
3.
面的思維(2次元空間)
觀想網上的滯流點上,都有一個我,每一個我都想著「這樣,好?還是不好?…」
個案的現象場:很快速的從身體頭部散出灰黑陰寒之氣…
個案同時表示「事情已發生,也看到自己每一次的後果…,玩溺,不想玩了…,烏氣散了些,看到一次次老師給予機會及原諒…,心情…想哭……,期待自己得到轉變…。」
過一會兒,個案說「再看看那些事件,已經被擦掉了,沒有了…。
4.
立體思維(3次元空間)
在每一平面上下,想著「滿意?不滿意?」
個案表示「不滿意…」
過一會兒,能量場穩定下來,
個案說「輕鬆多了!空間變大,腦容量變大。」
5.
設立人生目標(4次元空間)
輔導員要個案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
個案表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但不想未來沒事做!」
輔導員「譬如未來的職業、幸福的家…」
當輔導員提及幸福的家,個案立即說「我要 我要…」
於是個案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標,很快的接受輔導員引導去觀照自己人生未來藍圖於體外,滿意後自行儲存於體內,爾後開心離去。

 

五、追蹤觀察

(一)2002/12/4/中午12151225  訪談個案內容如下
 

項目

11/27處理之前

11/27處理之後至12/4

每天搭捷運的一幕

人多擁擠吵雜
→就很煩
→去大聲制止 叫「安靜」

人多擁擠吵雜
→不煩也不叫
→可以自己安定 及轉移焦點

別人來找個案助陣

就去 瞎起鬨

能自制

對於過去打架事件

想起很清楚  也很不舒服

想不起來

在家與姐姐關係

在家事情沒做好,就被姐姐唸得很煩,但是自己卻沒有動力去做任何的改變,總找藉口推三阻四的,所以始終被唸…被唸…。

一被說,就立即改進,現在姐姐也不唸了,心也不煩了。

 

(二)輔導員對個案的半年追蹤觀察:(2003/5月)

本案例在處理之前,個案很容易意氣用事,常為朋友之事與他人起衝突。經過這次(2002/11/27)處理後,筆者經過半年觀察,發現個案變得沈著穩重,尤其能全力為自己前途用功努力,以往衝突暴力相向的狀況不再發生。半年後,個案表示目前的朋友跟半年以前的朋友已經截然不同,現在的朋友大都是穩定肯為自己前途努力的,自己也不再像以往那麼衝動好鬥!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學 學習障礙案例

 輔導理念:精神分析、次元空間運作處理法 

輔導員:林宜靜

 

 自閉與學習障礙

(以下個案的名字只是一個化名)

緣起
  
我是小輝的數學老師也是導師,小輝自高一以來,安靜不多話,做事認真。不管大小考的數學成績大都在0分到9分之間游走,我經常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不要輕易放棄數學,小輝也曾在高一努力過一段時間,最後仍然放棄。

在高二,我發現小輝在週記上的表達,對周遭人物環境總會不經意的產生敵意與攻擊性的字眼,在功課上小輝文科很好,數理分數卻偏低許多。與小輝晤談,明白小輝的父母因工作關係而住台中,必須自己照顧自己。自小學以來,小輝的家搬遷數次也因此轉學數次,數理就是在幾次轉學進入新環境後,無法跟上老師進度又不敢問老師同學而產生學習困難,後來只要遇到有計算的題目就全部放棄。在小輝高二時,我曾經協助過他一次,小輝曾對數學又發起勇猛心,但二個月努力後又畏縮了,數學成績仍是處在個位數。

高三上第一階段考試之後,見到小輝文科仍七、八十分,數理0分或個位數,於是再找來小輝。這一次悟談過程,清楚的發現到小輝內在的不安是處在早期問題根源,經過次元空間處後,小輝變開朗了,變得能跟同學互動良好,對數學能再燃起信心去演練,能與同學討論數學問題,而且能持續每日一小時演練數學。接著,第二階段數學分數25分,第三階段(期末考)數學50分。已經突破了數學的學習障礙。

 

一、基本資料:高三  男  小輝   2002/10/15   2002/10/23

二、困擾問題
面臨新環境會害怕,不敢主動與他人講話。課業有問題也不敢問人。常處在自閉狀態。

三、蒐集資料(訪談時間:2001/10/15/am10:00→10:10)
1.個案自幼至今搬家4 ~ 5次
影響最深的是小學3次搬家3次轉學,國中搬遷一次,高中也一次。每到新的學校環境就會害怕畏縮,個案因為轉學,功課也常因此而無法跟上老師進度,更不敢開口問任何人問題。
目前個案的功課,文、理科目產生極大的落差,文科大都可以拿到80以上的分數,數理卻呈現0分或個位數狀態
(放棄狀態)。

2.目前面對新環境
一直到今天(高三下),個案面對新的環境,都會害怕,不敢主動與他人講話,大都要等他人開口,才會跟他人講話。即使現在處在相處兩年多的班級也是一樣,尤其當同學要深入關注個案時,個案會立即逃開現場,不敢進入深談。

平常個案常一人安靜的在座位上做自己的事。

3.目前在校課業互動
上學期(高二下),輔導員曾經協助過個案一次,之後,個案數學若有問題,已經能夠開口問座位前後的同學了,但是只維持1、2個月左右又放棄數學。原因是在問同學問題時,只要同學言詞稍有開玩笑或挑釁意味,個案就心生畏縮,不敢再問問題了。目前個案又回復以往狀態→「只要有課業問題時,就不敢問老師或同學!」的狀態。

個案認為自己常處在自閉狀態。
4.輔導員問個案「是否要老師協助處理?」
個案表示「下次再找時間處理吧!因為目前導師室人來人往的,令我些不自在,可能無法進入處理狀態。希望老師下次能再找時間,人少一點的環境,再做協助。」

    輔導員說:好的!

四、診斷分析
引發個案的問題根源,應是童年時期搬遷所造成的環境適應及安全感被撥離的問題,若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若能去除這些不良經驗,個案的問題當能解除。

五、輔導策略
    個案從小學到高中以前,搬遷4次,中途轉學4次,在加上升國中、升高中,所面臨新環境的不安全及焦慮感,累積重複多次,心靈創傷一次又一次的覆蓋上去,若尋求一般的諮商晤談必費時費力。若採用次元空間處理,可以從高次元來看這些事件,這些事件就會形成點狀結構,再一一由次元的提升中去瓦解相關不良檔案,個案當能很快解決內心的困擾。

        次元空間處理是採用不同性度去瓦解個體內在不良檔案,筆者採用次元空間處理法在許多個案的處理,大多能在一次諮商中,解除個體困擾問題。在處理過程,次元空間操作可以重複使用,問題的處理與解除會更徹底乾淨。

六、輔導過程 (輔導時間2002/10/23/13:50→14:30)

    這天下午,輔導員找來個案晤談,個案很快進入狀況……

(一)肌肉鬆弛法三次:讓個案放鬆、血液循環暢通。

(二)次元空間處理法
1.點的觀想:
觀想小學以來,每一次搬新家、每一次轉學進入新學校的情境,這些時空事件在記憶的圖像中形成一個個的滯留點。
個案表示至少有6個檔案點出現。

2.動線的連接:
在點與點之間,想著用動線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網狀能量場。

3.面的形成:
在每一滯留點處,都有一個我,在那時空的我有許多心情,問每一個點的我:「心情好不好?…緊張不緊張?…焦慮不焦慮?…yes或no?…」
動線上的點因正反面向度key入訊息,而使點的能量狀態快速往前後左右展開成面狀能量狀態。
個案因檔案重新被提取,而心情複雜,起伏很大。
待個案心情穩定,筆者再進一步引導。

4.三度空間形成:
在每一個面的上下方key入訊息「…yes或no?…好嗎?不好嗎?…」
個案表示剩下3個檔案…。
在現象場,個案有一股能量由心直通頭部,頭部的線路漸通暢,個案表示能感受到,而且頭部溫度有提升,有舒服的感覺。
(表示個案過去的不良經驗所引發的心理狀況,影響腦部思維許久,早已形成阻塞不通的現象,而現在進入立體思維時,線路開始打通。)

5.四維度思維
將身體再放鬆,將檔案從身體釋放出來…。
(個案表示能放出來,所看到的檔案有些模糊。)

6.五維度的處理
放出來後,試著跟這些檔案對話,去重新導演,變成自己滿意的新檔案。
(過一會兒,個案表示很滿意。)

(三)再一次次元處理
輔導員見個案滿意,接著引導:既然滿意,檔案可以消失,流走…。
這時,個案的頭部呈現一線條的拉力,持續一分鐘之久,而後健漸漸平緩下來,但仍有些微疼痛感。
輔導員:你在想什麼事?
個案:想到過去一些不愉快的事!
輔導員:有幾件事?
個案:3件事!
輔導員:再一次,以次元空間處理。
視這三個事件分別為點,動線連起來,問每一點的自己「快樂?悲傷?…焦慮?不焦慮?…緊張不緊張?」變成平面。
心境平穩下來後,在平面上下問「成功?失敗?…喜歡?不喜歡?…」變成立體。
心境平穩下來後,立體檔案放出體外。
主導這些檔案成為你滿意的檔案。
個案:滿意了。
輔導員:既然滿意,那麼過去這些檔案事件就可以不存在了,消失、變空。
現象場中,個案的前方立即發亮。個案也立即表示變亮了,身心靈充滿愉悅…。
輔導員:將你面前的純能量收回身體重合。這些能量本來就是你的,因為過去不良經驗,而令你的精神能量受到污染,現在處理乾淨了,該回歸身體了。

(四)結束時
個案表示:覺得腦空間變大,可以想更多的事,心裏很舒服,身體也很舒服很輕鬆。

(五)對數學學習的建議
1.從自己認為可以接受的題目下手。
2.每天練習一些題目,有困難就找老師或同學討論,太難的先跳過。

七、追蹤觀察:

2002/11/6 個案表示如下: 

項目

10/23處理之前

10/23處理之後

心理與情緒狀態

封閉的

開放的、變得比較開心。
提升80%以上。

在班上問課業問題情形

等他人開口,才敢問。
放棄數學。

會自動向同學提問。
10/23之後,每天會去寫數學講義,有困難會跳過,先寫自己可以接受的題目。

與他人相處時深入談話

偶爾一、兩句就沒了。

好太多了!
能夠主動跟同學聊很多,講話可以進入話題深談,與同學有志同道合的感覺。

自閉情形

自閉、不想講話、不主動且害怕與人交談。

能主動去跟他人講話。


2002/12/3個案表示仍維持得很好,原本放棄的數學,現在每天仍持續去寫一些題目,有些基本類題已經學會了。

2003/1/20 個案第二階段數學考試成績25分///期末考數學考試成績50分。


八:結論

    這一案例告訴我們,個案是在過去生活挫折的經驗中截斷自己的學習權益。問題是發生在小學啟蒙階段,因重複數次遷居,造成對環境的適應不良及安全感剝離,以致害怕與周遭人物接觸談話,直到高三經筆者以精神分析 及次元空間交錯處理,才解除與人的隔閡,才有辦法與同學談心及探討課業。因此,原來孤軍奮鬥又放棄的數學,卻因願意開放心胸去請教同學,而明顯在幾個月期間進步,大的考試終於能突破個位數字達 二十多分到五十幾分。當然個案能夠進步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肯不斷的努力。因為肯不斷努力的持恆力下,再加上突破心理障礙,會得到更大的爆發力!

    次元空間處理法,能夠協助個體把自閉空間開展開來,在開展過程,個體會在短時間內經歷過去痛楚的情緒經驗,但是又能很快的隨著引導走出來,不再陷入那封鎖自閉的空間。人的痛楚常在於心靈的封鎖,走出來就是進入另一次元空間,也是另一種解脫。在引導時必須很微細的循序漸進,不良能量體經 如此抽絲剝繭的釋放後,個體清新亮麗的自我能量才會從中顯露出來,問題才算達到真正解除。

  這個案例,我把它放在次元空間處理與心理治療一篇專文中,學理部分已經交代清楚,這裡不再復述。當然大家要關心的事,一位輔導員如辦到?間單的說,必須經過有系統的佛法修練心理輔導有實體操作經驗,觀念方面必須對數學次元向度能量訊息系統有清楚認知 後,才有能力運用次元空間概念協助個體解除問題。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魂也有使命感!

與靈對話:部分靈魂離體的痛楚

作者、輔導者:林宜靜


(個案:男、高二、處理時間:19990112am10:05à10:32)

這篇案例,筆者試著以故事題材呈現……

 

    小文躺在床上,看著牆上的鐘,已是早上八點25分,心裡想著:「還是不要去上學吧!躺著不動,或許會比較安全!」此時小文又不由自主的伸出手來,打開壁上的燈,手顫抖著,不知是要關燈還是放下。小文看到自己無法控制的動作,打從心裡吶喊了出來:「怎麼辦?我該怎麼辦呢?」沉寂的房裏,沒有任何的回應。

    躺在床上的小文,望著白色的天花板,回想這些天來,走起路來人就像吊在半空中,看東西無法聚焦、無距離感,他人的聲音有如隔層,甚至會做出無法控制的行為- - -使得做任何事都格外小心,唯恐會出什麼狀況來。

    隔天,小文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學校,課堂間碰到林老師,林老師見小文有異狀,關切的希望小文下課後,能到辦公室去找她談談。

    下課後,小文來到辦公室,林老師要小文坐下來,談談最近的生活,小文欲言又止,不知如何說起,卻還是忍不住把鬱積數日的苦楚說了出來。

林老師根據小文的描述,推論可能是:「靈魂在身體的外面,回不來!?」

小文連連點頭,急促的表達:「對!就是這種感覺!就是這種感覺!而且我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我就在身體外面。可是這種感覺好痛苦!好痛苦!」

林老師:「你可以要求他回到你身上來!因為他是你的靈魂呀!」
小文閉上眼睛,嘗試著讓靈魂回到身體,卻發現自己的四肢一直在膨脹,身體部分卻是很陰暗,靈魂無法進入身體的內部。
林老師:「在你的靈魂離體時,相對的,已有外來者住進去,所以主人已經回不了家!」
小文頗為焦慮,林老師要小文按照下面的對話方式與身體裏面陰暗的靈對話。
林老師:「一個人活在世間就是要踏實生活。今天,你們強佔這個身體,造成這人沒有了生活能力,更使這驅體變成無意義的驅體,很顯然,就是代表你們是群無意義的靈,既然無意義就該消失、離去- - - 」

小文看到身體裏的黑暗在瓦解,膨賬的四肢在消退,能量往身體內部集中,身心慢慢在整合中,但是還是有不完整的感覺。

正在此時,靈魂提出了一個質疑:「你要我回來做什麼?」

小文被這麼一問,顯得有些茫然,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
「做事、支持生命的延續!」林老師在旁提示著,並且鼓勵小文具體的說出來。
小文心想「講出來多不好意思呀!」因此堅持不講出來,只用心靈與靈魂對話,在此同時,小文的身心雖進一步整合,但就是差那麼一點點。

小文的頭開始感到暈眩,因為靈魂告訴他:「我不是很滿意!」

於是,林老師希望小文能具體說出如何去掌握現在的生命,小文思索了一下,終於開口:「現在能做的,就是把許多玩樂的時間,去做該做的事、有意義的事,尤其是用功準備明年的四技二專考試。」

這時,一股能量快速的從地下空間回升至小文的身上,並且均勻充滿全身,小文的臉上開始變的光亮,面上也展露了笑容,張開了眼睛之後,看看四周,不敢相信得抓抓自己的手,興奮得對著林老師說:「一切恢復正常!一切恢復正常!」
    林老師望著小文離去,心想:「原來生命存在著這麼一個規則----當個體停滯不前時或晃蕩無目標時,靈魂是會厭棄他而去的!當找回生活的目標時,靈魂又會重回驅體發揮生命力!」

小文回到實習工廠,望著牆上的鐘已是十點35分,感覺時間又推了一把勁似的,做起事來勁力十足,真實的感覺真好,開心的合不嚨嘴……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