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法、氣功與心理治療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肌肉鬆弛法應用在高職學生生活壓力之輔導研究

作者:林宜靜(2004年12月)

林宜靜(2004)發表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2004年技職教育論壇-提升高職學校競爭力」。

 

摘   要

      研究者自1994年開始,常將能量疏導概念結合肌肉鬆弛法應用於學生輔導,經過長期觀察,發現肌肉鬆弛法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減輕或解除學生們各類問題所引發的焦慮。因此依據文獻設計「壓力與肌肉鬆弛法」課程,引導學生從肌肉鬆弛的訓練中學習放鬆,解除因焦慮、壓力所引發的生理反應,並且鼓勵學生下課回去之後多做練習。

      十幾年來,研究者廣泛的應用肌肉鬆弛法在每一次心理輔導過程,其作用是協助個案解除壓力、焦慮所引發的生理反應(解除肌肉緊繃、平衡體內能量)。當個案進入放鬆狀態,個案就可以在不受情緒干擾下進行晤談,這樣不僅可以促使晤談時間縮短而且能夠發揮諮商的效能。

      本研究課程測試對象,有三位高職班級學生的及時危機處理及26位木柵高工一年級EQ社團學生。並針對社團學生壓力主題設計開放性問卷,了解學生將肌肉鬆弛法運用於生活壓力事件之練習,在練習前、練習過程、練習之後的身心靈變化歷程與感受。 

      研究結果發現肌肉鬆弛練習對於緊張焦慮的生理反應有安定的功能、可以提供個體在短時間內達到很好的放鬆效果、及解除長久心理壓力、有助於校園學生因各種生活事件所造成壓力與焦慮的紓解。 

    建議校園廣泛推展肌肉鬆弛練習,使肌肉鬆弛法成為校園師生之抒解情緒的一種工具,以期提升校園的輔導效能。


關鍵字:肌肉鬆弛法、壓力、輔導、高職學生

 

壹、緒論

校園學生因人際緊張、家庭衝突、課業考試、升學等引發身心的壓力與焦慮,經常造成許多生活的不適應。使校園諮商輔導人員常疲於奔命,可是問題仍不見減少。在學校輔導一般是以教導式的認知輔導,很少再進入行為治療如肌肉鬆弛練習或潛意識的輔導如禪、催眠、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學派:心理系統如一座冰山,意識只是整個心靈的一小部份,潛意識正如同水面下更龐大的冰山,大部分的心理功能運作都存在於潛意識。因此,在校園輔導人員所能解除學生的困擾問題只能由意識理解的層面解除,在潛意識層面的解除比較無法觸及,使得輔導所能涉及的層面更為窄化。 

研究者在木柵高工將能量疏導概念結合肌肉鬆弛法融入輔導協助學生解決生活壓力已經有長達十年的時間,其中能量疏導概念源自氣功導引理念,結合能量導引可以讓個體在鬆弛狀態下釋放激盪的心理能量及焦慮緊張所造成的生理生化能量,使得輔導時間縮短許多。而輔導歷程幾乎已經進入固定化流程,是透過全身肌肉一緊一鬆的練習,讓個體血氣循環通暢後,再以氣功導引概念引導個體將激起無法克服的心理物理能量釋放出來,以達舒適安定的效能,而有耐性的重覆練習可以增強效能,接著再以諮商輔導技巧與當事人晤談。 

經過長期對案例的觀察與紀錄,發現接受研究者引導肌肉鬆弛練習的學生,練習之後其情緒可以很快穩定下來。同時,其自主性、察覺性、領悟性會比其練習肌肉鬆弛之前還要好,也比較願意進入輔導,可以節省許多輔導周旋的時間,甚至有些學生常在一次諮商狀況下,就能解除其目標性的困擾問題。因此,希望透過行動研究及質化研究將肌肉鬆弛練習融入輔導的應用研究彙整成一個有系統輔導策略,以期提供輔導人員參考,使校園的輔導助人工作更能落實於學生。 

 

貳、文獻探討

ㄧ、肌肉鬆弛法

      肌肉鬆弛法是心理學大師鄔皮(Wolpe,Joseph)所提倡的一種解除焦慮緊張的技術。方永來 (民89)提及肌肉鬆弛法在心理治療的領域中,是一套擁有輕度催眠能力的身心自我協調方法。其功能是對於緊張焦慮的生理反應,可以有安定的功能,對於運動量不足的現代人來說,它也是一套很方便的運動,常做此運動對於身心的敏感度有很大的幫助,對於緊張失眠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李怡慧(民90)文中提及常用的肌肉鬆弛法包括有兩種,第一種是傑克遜式(Jacobson)肌肉鬆弛法,主要在於使患者在訓練過程中,能夠體會、掌握緊張和放鬆兩種不同的感覺。第二種是韓瑞克森式(Hendrickson)的肌肉鬆弛法。其訓練方式與前者有所不同,整個過程都是在引導個案以自我暗示的方式想像放鬆的感覺,較偏重於認知的層面,和前者以肌肉鬆緊為對照的體會差別甚大,因此患者宜選擇適用於自己的方式。如果自己不習慣於想像,或是思緒太多,容易分心,就比較適合用傑克遜式肌肉鬆弛法。在這裡必須強調的是,學習這一類隨時可運用來降低緊張情緒、放鬆肌肉的漸進性鬆弛法,並不是一蹴可及,需要透過平常不斷的練習,以及用心去體驗放鬆後內在的感覺,才能將之普遍運用到日常生活情境中。 

      研究者所使用的肌肉鬆弛理念是結合四大理念(如下圖1.肌肉放鬆輔導之基本模式),分別為透過肌肉鬆緊的運動效能促進個體血液循環、讓個體感受肌肉鬆與緊的身心感受差異、解決標的問題歷程是透過自我暗示或觀照不良情境放鬆、再結合能量導引概念引導心理能量釋放。能量導引概念加入後,可以將個體過去潛藏於潛意識的不良經驗以能量型態釋放出意識空間,使個體的潛意識空間更趨於穩定。因此,個體經過研究者的導引過程常會感到舒適安定。若運用在輔導案例,尤其情緒難平、焦慮不安、悲傷消沈者,只要個體願意信賴與嘗試,其效能可以比只是肌肉鬆弛練習更具有標的性的意義,在時間運用上並不長,常可以在一次諮商處理完成目標性的困擾問題(參考本文的案例)。 

 

二、壓力

    壓力最早的概念是取自物理與工程學,是指將充分的力量用到一種物體或系統上,使其扭曲變形。而在心理學與個人適應方面,最初是由迦儂﹝Canon﹞於1935年提出壓力觀念與個體回覆平衡的關係,而後由他的學生來繼承他的理論﹝Seleye﹞,將壓力引入社會科學領域加以探討(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民86)。 

    壓力是指個體基於內在或外在環境的要求或特定事件刺激,所引發生理或心理緊張之反應狀態,此種反應是以個人過去經驗、人格特質、認知歷程為媒介。例如在衝突、焦慮、挫折、危險、驚恐、要求等情境中,都會帶給個體不同的壓力 (王以仁等,民86)。 

    早期有關壓力的研究著重在生理方面,由於生理的複雜性及觀察測量的困難,組織行為的研究則以心理及行為取向為主(Robbins,1996)。個體的心理反應常取決於知覺或是對壓力事件的解釋及個體處理壓力的能力有關,是後天學習而來的,故個體面對壓力時的心理反應會因人而異,有些人甚至會出現精神官能身心症狀或類似精神疾病症狀(張郁芬,民90)。(引自陳素惠,民92)  

 

三、面對壓力的心理性反應
    壓力的心理性反應,與個體對外界環境的知覺及其對處理壓力的能力有關,這些皆可藉由學習獲得。這些心理性反應可以歸納為認知、情緒、行為三方面,以下分別說明(王以仁等,民86):
 

1.認知方面
    壓力會影響個體的記憶,干擾問題的解決、判斷與決策能力,這是因為壓力會窄化知覺的範圍,而以刻板、僵化的思考方式呈現出來。
 

2.情緒方面
    
壓力的情緒表現通常是多樣化的,從較正面的精神振奮、積極努力,到普遍負面的暴躁、憂鬱、焦慮、沮喪、倦怠等。一般來說,壓力所帶來的大多數為負面情緒反應。尤其是重創後心理調適所面對的壓力,常使人產生失眠、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誇大的驚恐反應等。
 

3.行為方面
    面對壓力時,個體會有各種行為變化,而這些變化則決定於壓力的程度、個體的特質、環境的可能性。輕度壓力會增強一些生物性的行為,如進食、攻擊、性行為等。同時輕度壓力也可導致正向之行為適應,如警覺性較高、對環境線索較敏感、學得較適當的態度及處理技巧。壓力問題若長久不能解決,則會隨時間的累積成為中度、重度壓力。這種壓力會妨礙身體各部位協調的複雜行為,減低個體在環境中的敏感性,甚致表現出對環境無法適應的行為。
 

 

參、肌肉鬆弛法訓練課程設計

一、肌肉鬆弛法訓練課程設計
研究者根據文獻設計肌肉鬆弛法課程如下:

(一)肌肉鬆弛法練習之次序:(方法)
兩手拳頭握緊用力→手臂用力→肩膀用力→胸部用力→腹部用力→臀部用力→大腿用力→小腿用力→腳板用力→牙齒用力→全身用力
(用力5至7分力,以個體能忍受之程度為主)
放鬆順序如用力的順序。
即透過一緊一鬆的方式,讓個體去感受身體的變化,使身體進入流暢舒適感。
 

(二)基本認知介紹

1.姿勢:適於站姿、坐姿、躺姿。
2.適用時機:
生理:肌肉緊繃、無法放鬆、外在事件壓力引發之生理反應。
心理:焦慮、緊張、恐懼、- - -。

應變時機:上台演講、表演、與上司會面、重要談判之前等。
地點:坐姿、站姿不拘;躺姿要有一處安靜通風地點,但風不宜太大,及足夠平躺的空間。
 

(三) 躺姿肌肉鬆弛
1.姿勢:

平躺在軟墊上,臉朝上,閉上眼睛,兩手擺在腰兩側,兩腿伸直微開。
2.放鬆引導主題:
a.
第一次引導肌肉鬆弛法三次,放鬆時讓學員去感受身體放鬆舒暢溫暖的感覺。
b.第二次引導肌肉鬆弛法1至3次,放鬆時讓學員把平日因焦慮緊張所分泌的、沉積在體內的荷爾蒙,或因情緒使神經系統產生生化反應之能量物質,從每一毛細孔釋放出來。(生理能量導引)
c.設定情境:
接下來的引導,引導師可以視情況而定,可以由學員設定一個過去曾有的不良焦慮緊張情境,在練習肌肉鬆弛法時,要觀想該情境中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同步練習,同時觀想將焦慮或壓力所形成的心理物理能一起釋放出來。(身心能量導引)
 

(四)站姿(或坐姿)肌肉鬆弛法
1.
站姿(或坐姿)肌肉鬆弛法之應變情境如:
上台演講前、面試前、主持重要會議- - -前一刻等。
2.練習時:可以配合情境觀想練習一次。
觀想部份可用過去經驗做觀想,引導學員回到過去的人、事、時、地、物,如即將面臨考試、會見令你焦慮的人之前一刻等等。將當時所引發的焦慮緊張的生理能量釋放出來。
 

(五)注意事項:

1.以上放鬆引導的主題,是有階層性的,也就是自我練習時,必須一步一步來,a→b→c,效果才容易出來,若第一階層a都無法達到,就要辦到第三階層c,那是很難的!

2.基本上,若個體在體內所引發的不舒服狀態是純屬能量狀態所引發因素,那麼透過肌肉鬆弛後再做精神能量疏導,大多對個體能產生很好的效能。但是若屬於器官已經產生質變時,則該去請醫生處理。
3.結束練習的引導(要緩不要急)
個體進入完全放鬆狀態,其精神能量容易隨意念飛躍出去體外。因此,結束鬆弛的引導時,要重視個體精神能量是否已經從潛意識回歸身心,才讓個體自由活動,不然個體在短時間內會有昏沉不適的感覺。因此對於初次接受潛意識引導的學員,在結束時的引導語要緩且多給予時間。例如:
「讓你的注意力回到現實世界,
若沒有問題,則睜開眼睛;若覺得還沒準備好,則不要急著睜開眼睛。
當你睜開眼睛,回歸現狀時,
手、腳輕輕的動一動,身體可以慢慢的坐起來,動作輕緩不要太猛。
若覺得還不行,則躺一下,等會兒再起來!」

 

二、原理
1.
運動效能
利用肌肉在一鬆一緊中,加速血液循環,使身體的深層在短時間內得到均衡的氣血的流暢,快速平衡生理能量狀態,進入鬆弛狀態。

2.精神分析學派
Frued對人的看法,視人為一個能量系統,其所遵循的法則和其它能量系統無二致。能量就表現形式來說,可以改變或轉移,但是基本上均為相同的能量。在這樣的觀點架構下,心理分析論中的動力性歷程觀點,也和能量的發展方式、表現、受阻或轉移的方式有關。根據心理分析論,一切的心理能量來源都存在於人體裡面的興奮狀態,正尋求表現與減除緊張。這樣的狀態稱為本能、或趨慾,是不間斷的、無法避免的力量(洪光遠、鄭慧玲譯,民84)。

本課程設計以Frued認為人可為一能量系統及心理能量動力觀點,透過輕度催眠或能量釋放導引,引導精神能量系統達到平衡、統整、疏通、再生、轉移分配效果,以減輕個體的緊張狀態。

3.從人體工學說

人的心理運作就如一部電腦訊息系統,對訊息處理具有輸入、解碼、傳遞、執行、分類、輸出等功能。

根據研究者的經驗,人體在鬆弛狀態下,從意識導引個體身心能量疏通的效果最好,因此要使人體功能達到電腦化自動運作指令,在其前步驟「鬆弛導引」是相當重要的歷程。 

4.能量導引

能量導引概念,研究者是從氣功能量導引概念而來,主要的思維是來自氣功定義,氣功古稱行氣、導引、吐納、靜坐、臥功等。是以中國經絡學說、氣血學說為理論基礎,運用意識對人體進行的自我調整的身心鍛鍊方法,即通過練功者的心理活動和意識控制,並調整呼吸與肌肉活動,以改善自身的生理機能與心理狀態,從而達強身、防病、治病、增智、延年目的。它能發揮人的意識對於調整和改善自身生理機能與心理狀態的能動作用。氣功訓練強調調心、調息、與調身相輔相成,其中調心起著主導作用。調心就是調整心理狀態,並在意識的主導下進行機體內部功能的自我鍛鍊與自我調整;調息就是調整呼吸,調整「氣血」的作用,促進身體放鬆與心理安寧;調身就是調正姿勢。在實行氣功療法時,放鬆是順利進行調心、調息的必要條件,因為放鬆有助於入靜,而入靜則自然要放鬆(王極盛,民80)。

研究者根據氣功是以中國經絡學說、氣血學說為理論基礎,運用意識對人體進行的自我調整的身心鍛鍊方法的概念,在個體放鬆入靜時,引導個體意識清醒狀態下,做心理動能調適與生理能量之釋放與平衡,以改善個體之身心狀況。 

5.情境設定

(1)過去不良經驗的心理能量解除(創傷的解除)

一般人常把可能引起心情不適的慾望、想法或感覺,在不知不覺之過程中把它「潛抑」(repression)到潛意識之心理境界裡去,以避免意識到而感受痛苦;而分析性心理治療的目的,在於把這些潛意識的東西意識化,讓個體能有機會去正視他的問題所在,以尋找較成熟而有效之方法去處理問題。因為是要把可能引起心情不愉快的東西意識化,所以常常會遇到阻力,個體要抵抗這些東西的意識化,以保護自己免受心理上的痛苦,這種現象稱為阻抗現象(resistance)(曾文星、徐靜、民80)。 

研究者在進行個案處理或群體輔導時,當他們願意接受肌肉鬆弛練習時,進入過去不良經驗事件情境這方面的阻抗力量並不大。主要因素是,在協助個體做肌肉鬆弛引導過程時,除了引導個體過去不愉悅經驗的心理能量釋放出來,讓個體身心漸趨安適,最後會再引導個體重新省思過去事件(轉移或整合能量)。 

一般而言個體,個體之不良經驗之心理情緒能量得到釋放與轉移後,會往正向思維發展。而最主要的關鍵是個體不一定要跟引導者講太多過去事件種種,大多是在透過肌肉鬆弛練習調適自我心理能量,最後進入安靜思慮整合能量與思維。除非是重大創傷事件或已經造成心身疾病者必須瞭解細節之後才能分析與下診斷,不然一般的輔導在研究者之放鬆輔導基本模式下,個體聽引導進行身心能量釋放、疏導、轉移、平衡,就能把過去不愉悅之經驗情緒處理好。

 

(2)未發生事件之模糊焦慮情境設定

許多的緊張是對模糊且未知的事件感到焦慮所造成的生理心理壓力反應,因此,可以針對擔心與焦慮事件作為抒解壓力之情境主題。操作流程,參考圖1. 放鬆輔導基本模式。

 

肆、案例實證

一、個別化的及時危機處理的案例

以下三個案例都曾經跟研究者學過肌肉鬆弛練習,下列引述的突發狀況也都是在第一時間發現處理的,因為這三位學生曾經跟研究者學習過肌肉鬆弛練習並且瞭解鬆弛法的功能,因此在研究者提及使用肌肉鬆弛法解除激怒的情緒時,他們都是能接受且配合引導練習而不抗拒。

 

(一)被同學惡作劇的案例       2003/10月     高職一年級  男
ㄧ位男學生,因上廁所被同學惡作劇以手機偷拍其下體,而遭致強烈自尊受損,一人跑到樓梯旁哭泣、喘息不停、無法說話。同學圍著安慰道歉,無法改善。研究者見一群學生圍著,走了過去,請其他學生先行離開,再請該生站在原地隨研究者引導,觀想剛才很氣憤的場景,練習三次肌肉鬆弛法,將內在激動的能量釋放出來,該生才能講出話來,並且表示可以去上課了。

第二天再追蹤訪談,該生表示已經不在意此事,研究者雖然發現該生確實比前一天穩定,但是內在並非完全不在意此事,於是面質該生,該生表示心中仍有一點在意。於是再引導該生練習三次肌肉鬆弛法,將心理內在尚未平息之能量釋放出來。結果,該生表示心情比剛才未引導前更平靜,再重新想該事件時,心中不再難過。後來經過研究者一週觀察,該生已經能跟原先捉弄他的同學和樂相處。

 

(二)遭受同學羞辱的案例       2004/4月     高職一年級  男
李同學在班上人際關係相當緊繃,同學常找機會羞辱他,這一天該生反覆被某位班上同學辱罵。李同學很想以拳頭反擊,卻留著一絲理性,握著拳頭來找研究者求救。李同學用力的握著拳頭表示因為他不想觸犯校規,心裡卻忍無可忍,問研究者如何是好?

研究者告訴李同學練習肌肉鬆弛法可以將憤恨的能量釋放出來,該生表示要練習。於是,研究者請該生坐下來聽引導練習,經過三次肌肉鬆弛練習(配合觀想最憤怒的事),將內在激憤的能量釋放出來。

當該生激動的心理能量穩定下來時,研究者希望該生能反思自己過去也曾更惡劣的對待過其他人,這就是被欺負者的心情,如今親身體會到這感覺了,還需要生氣嗎?

結果李同學更安定的進入深層思考二分鐘後,表示不再生氣了,可以心平氣和回班級上課。

 

(三)被誤會為小偷的案例       2004/5月     高職一年級  男

張同學因為跟同學買一個壞掉的隨身聽,準備回家拆解維修,沒想到同學間訊息傳達錯誤,而被誤會為小偷,於是與同學激發口角,氣憤的無法上課。

研究者也是隨機在走廊上以十分鐘時間引導該生重覆練習肌肉鬆弛法,將憤恨的心理能量釋放出來,該生才能去上工廠課。當天中午該生表示,他回工廠時,就能理性的與誤會他的同學說清楚講明白。

討論

以上類似事件案例在校園中層出不窮,學生因此延伸出來的私仇爭議與打架也時有所聞,若教師與學生能習得肌肉鬆弛法,並事先對肌肉鬆弛法有認知並瞭解使用時機,那麼在校園站在第一線的教師就可以使用肌肉鬆弛法協助學生安定情緒再處理衝突,將使校園更趨於和諧。

 

二、團體輔導:EQ社團學生群體引導

本次社團活動主題: 壓力 與 肌肉鬆弛法
時間:2001/9月/引導教師:林宜靜

參與學生:高職一年級EQ社團學生共26人

(一)上課流程
1.社團課程簡介
2.講解壓力:喚起學員過去不良的壓力記憶。
(理念: 創傷的經歷必須重新再經歷喚起,重新整合才能癒合。
在輔導員引導學員思考過去曾有壓力時間時,學生會經歷短暫的身心不愉悅,但是透過肌肉鬆弛練習再釋放不愉悅的心理動能時,個體的心理能量會達重新整合 使心靈重新達到安定。)
3.肌肉鬆弛法介紹、練習:藉由肌肉鬆弛練習解除學員過去壓力經驗。
4.休息一下:當肌肉鬆弛練習引導結束時,學員身心狀態反應有其個別差異,有的學員潛意識空間中過去不良檔案會呈現能量狀態持續釋放,因此有些學員會有累想睡的感覺,這時要給予幾分鐘時間休息,在這休息過程,學員之身心能量場會調得更好,之後精神也會更好。
5.回饋單:目的在於了解學員練習運作狀況及可能的問題。問卷內容為學生練習肌肉鬆弛法時設定的問題情境,以及在練習前、練習過程、練習之後的身、心、精神變化與感受、練習時候的困難。學員在寫回饋單之前及當時,並沒有經過任何意見交流。

 

(二)學員回饋單整理 (附表一)
1.從學生回饋單在「練習前想起過去壓力時之身心靈狀況」的記錄,其中「靈」指的是「精神狀況」。大部分學員對過去壓力的身心靈反應,都是疲憊、緊張、想睡、無法專注、很煩…等等,顯示過去經驗仍影響著個體。
2.練習鬆弛過程,配合觀想對過去不良經驗釋放負面心理物理能的想法,這就是為暗潮洶湧的潛意識打開一個通往意識空間的出口,接著學員過去疲累的記憶會被翻開,並且形成一種能量型態,流出意識空間,讓當時被激起的潛意識空間淨空迴歸平靜。
接著學員就會感覺越來越舒服輕鬆。但是有許多學員堆積在潛意識的檔案太大,需要一些時間排除,因此疲累想睡的時間會稍長一點,只要在結束引導後休息或小睡5分鐘左右,精神就會有舒服及飽滿感。
3.練習之後學員的身心靈感覺大部分是輕鬆、舒服、腦筋清醒。可以體悟到有壓力與無壓力的差別,及明白短時間解除壓力的方法。回饋大都是正向反應。
4.在整理的回饋表單上,可以見到學員在肌肉放鬆時,對原壓力源的認知及身體與精神變化轉變為正向的歷程。如附表一編號3學員其在練習肌肉鬆弛法過程,身心靈的感覺分別是身體由緊到鬆感覺很好,心理會想到陌生又遠的木柵高工,精神會有點想睡的感覺。而練習之後的身心靈感覺分別為身體輕鬆了、心理豁然開朗了、覺得遠一點沒什麼呀,因為他的姊姊也是本校畢業的。心得則是受用無窮!
5.
學生的困難在於肌肉鬆弛練習時用力的過程,如何一段一段控制身體肌肉,感覺有些困難,這一部分只要多做練習,就能熟練。

 

伍、回顧與反思
肌肉放鬆練習結合能量導引是抒解壓力、焦慮、及無法控制情緒時的一種工具。工具雖好,若沒有使用者,無法顯示出工具的價值。因此,研究者分別從研究者的發展歷程、抗拒的克服、運用在班級經營上、如何成為引導者、肌肉鬆弛法結合氣功能量導引與一般只是肌肉鬆弛練習之差異五個向度分別做回顧反思與探討
 

一、研究者的發展歷程

研究者在1993年跟隨方永來老師學習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走向以潛意識心理學為主體,肌肉鬆弛練習也是在這時期習得的。這一年,對研究者而言,是自我統整與成長的開始。接著連續四年期間,研究者一直處在學習者與被治療者的角色。在1994年到1996期間,到政大修41個大學程級輔導學分。1994年開始結合諮商輔導理念與潛意識治療(透過肌肉鬆弛練習達到鬆弛、禪、輕度催眠)運用於於學生輔導實務工作,發現只要學生願意嘗試,很容易平靜心情與領悟,並且所花的時間並不多。 

輔導個案的篩選是從學生生活狀況或從學生週記中察覺問題後,再找來學生晤談,了解澄清問題後,再進入輔導程序。這十多年研究者所輔導且有紀錄的案例大多偏向重大壓力事件所造成的驚嚇或心理創傷、焦慮、失落等案例,這些案例透過肌肉鬆弛練習都可以減輕焦慮與驚恐以及平穩心理能量,生理的肌肉也能在練習過程放鬆。

 

二、 抗拒的克服

在實施肌肉練習前,個體若能「信」相信、「願」願意、「行」行動,其成效是相當高的。因此在實施前的信賴關係及理念的交代是很重要的。在早期發展時,學生抗拒的人數相當多,因此研究者在班級或EQ社團中,會宣導有關壓力超過個體負荷時可能對人的身心靈的傷害,以及肌肉鬆弛的作用與功能,讓學生有所認知。並且教導他們練習肌肉鬆弛練習程序,希望學生們平日能多做練習,根據有練習的學生反應,睡眠狀況改善最多,其它如人際交往緊張減少、專注力提升、選擇性聽覺減少等。有時研究者會再將過去學生的練習後心得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對肌肉鬆弛練習的認知是可以協助他們平穩情緒的良好工具。

 

三、用在班級經營上

在班級經營方面,研究者所帶的導師班級學生一進入學校,就教導他們肌肉鬆弛練習的程序,並且告知使用時機,學生們因為熟練肌肉鬆弛法,因此當遇到突發事件引發情緒激動無法自我控制時,他們有些會自我做練習,有些會主動來求援,當他們主動來找研究者協助平撫心理困擾時,他們對於研究者所引導的肌肉鬆弛練習程序並不抗拒,並且能夠很自然的隨著引導做練習。使得輔導工作更容易進行。

 

四、如何成為引導者

就如心理治療一樣,要成為治療者必先被治療,才能親身體悟治療歷程。研究者一路走來就是從被治療者成為治療者,從被引導者成為引導者。肌肉鬆弛練習引導程序相信經過一次課程訓練之後,再教導他人是容易辦到的,知道程序後,個體可以多重覆練習。但是要用得深層及使用在輔導上,必須是受過輔導專業訓練者,並且對心理動力有所瞭解,才容易掌握效能。若要做到能量導引,必須對能量有知覺才容易掌握被引導者的狀況,最好的訓練方法是氣功與禪的訓練。

 

肌肉鬆弛法結合氣功能量導引與一般只是肌肉鬆弛練習之差異

而肌肉鬆弛法結合氣功能量導引包含三項程序,分別為肌肉鬆弛練習、配合意識觀想、氣功能量導引。若引導者受過能量導引訓練,在引導他人釋放心理能量時,所能引導的深度是引導者本身可以進入的深度,也就是與引導者本身訓練背景有關。被引導者會因引導者之修練深度而得利益。因此,容易在短時間內解除當事者之激起的情緒狀況。與前者之差異是時間縮短及深度輔導。 

肌肉鬆弛練習本身就是一種鬆緊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具有安定的作用。但是若只是純粹一鬆一緊訓練沒有任何意識的引導暗示,用在輔導上效果不彰,甚至必須透過長時間有恆心反覆練習,才能減輕個體的焦慮或長期壓力緊繃。而意識引導只是幾個想法如「放的很輕鬆」「把焦慮的能量釋放出來」…,個體瞭解後可以在肌肉鬆弛練習過程配合觀想,效果會比只是純粹肌肉一鬆一緊練習還要好。

 

陸、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肌肉鬆弛練習對於緊張焦慮的生理反應有安定的功能、可以提供個體在短時間內達到很好的放鬆效果、及解除長久心理壓力、有助於校園學生因各種事件所造成壓力與焦慮的紓解。 

    建議校園廣泛推展肌肉鬆弛練習,使肌肉鬆弛法成為校園師生之抒解情緒的一種工具,以期提升校園的輔導效能。

 

柒、參考文獻

方永來(民89),力比多之修練。桃園:美德能顧問有限公司。

高尚仁博士‧楊中芳博士合編(民81),中國人‧中國心。台北:遠流。
曾華源.郭靜晃譯(Chris L.Kleinke 著)(民87),健康心理管理。台北:揚智。

王以仁、陳芳玲、林本喬(民81),教師心理衛生。台北,心理。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民86),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心理。

陳素惠(民92),我國綜合高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怡慧(民90),如何應付壓力與挫折。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取自http://www.ncku.edu.tw/~clpharm/YHKYang/9-stress.pdf

洪光遠、鄭慧玲譯(Lawrence A. Pervin 著)(民84),人格心理學。台北縣:桂冠。

曾文星、徐靜(民80),最新精神醫學。臺北市:水牛。


附表一  肌肉鬆弛練習回饋單整理

木柵高工EQ社團活動主題: 壓力 與 肌肉鬆弛法
時間:2001/9/12/引導教師:林宜靜/參與學生:高職一年級學生共26人

編序

練習前想起過去壓力時之身心靈反應

練習過程身心靈感覺

練習之後身心靈感覺

困難處

1

緊張、疲憊、想睡

壓力主題:課業
身:疲勞

心:想到課業壓力
靈:思考能分辨事務好壞

身:更加疲憊

心:感覺毫無壓力存在
靈:思考正常頭腦清醒腦袋空空
心得:明白消除壓力方法

2

疲憊

壓力主題:壓力
身:勞累

心:想到我被父親罵
靈:有點疲憊

身:身體的肌肉比較不會那麼的酸

心:思想變得很清楚
靈:精神狀況變得良好

回想過去有點難過,使我不願去回想。

3

精神不好、有些課程聽不懂、每天要那麼早起床來學校!

壓力主題:朋友
身:由緊到鬆感覺很好

心:想到陌生又遠的xx高工
靈:有點想睡

身:輕鬆了

心:豁然開朗,覺得遠一點沒什麼呀,因為我姊也是本校畢業的。
靈:輕鬆了
心得:受用無窮

不知道橫膈膜如何放鬆

4

無聊、疲倦、很累

壓力主題:過去的壓力
身:輕輕鬆鬆

心:想到以前種種壓力
靈:變得比之前要好很多

身:感覺很自然不會有緊繃狀態

心:較快樂、舒服
靈:較不疲倦
心得:身體輕鬆很多但是還未完全解除。

腳板、臀部用力比較困難

5

想睡、想東想西、沉重、精神不好。

壓力主題:課業
身:沉重

心:想到補習的事
靈:更想睡

身:累死人了

心:想不到東西
靈:精神比較清醒
心得:壓力變得比較輕,但是感覺更累。

邊用力邊想事、用力時不知如何呼吸。

6

精神不濟,身體疲勞。

壓力主題:課業
身:懶散

心:想到課業、考試前的緊張
靈:逐漸放鬆

身:身體舒服

心:舒服
靈:想睡、頭昏昏的
心得:可以用這方法安眠及找出自己壓力源

拳頭以外的地方用力有困難

7

想睡、很累、沒精神

主題:壓抑很久的往事
身:很輕鬆

心:想到一些壓抑很久的壓力。
靈:精神比較好

身:很輕鬆

心:很舒服
靈:很有精神
心得:覺得蠻有效的希望能再多學一些!

8

精神緊張,肌肉略有緊繃。

主題:抉擇
身:全身肌肉處於緊繃狀態

心:回想到以前遇到某些事情產生壓力的過程
靈:精神緊張

身:身體有一種莫名的輕鬆感。

心:感覺一切都無所謂
靈:腦子一片空白,想睡。

心得:做完時真是輕鬆的不得了!

要控制肌肉一緊一鬆有些困難

9

身體有點累心裡有點緊張

主題:考試
身:身體越來越輕鬆

心:想到考試時的緊張
靈:從緊張到舒暢

身:舒暢輕鬆

心:舒暢輕鬆
靈:比較好

心得:很有用,能消除壓力。

很難控制力量大小

10

精神比較差上課比較不專心,心情比較浮躁。

主題:過去的壓力與挫折
身:感到放鬆、想睡

心: 想到一些以前的壓力與挫折等。
靈:感覺比較好

身:放鬆後感覺比較好

心:深呼吸時感覺很舒服。
靈:精神變得比較好

心得:可以多用在生活

沒有

11

有很大壓力、老覺得很煩,精神也不大好。

主題:壓力
身:覺得很舒服輕鬆多了

心:想到以前壓力源就很煩,不過慢慢好了。
靈:很不錯、很舒服、精神也變好了。

身:身體覺得很舒服,沒有之前疲勞。

心:很快活比之前好很多。
靈:精神變得很好,比較不累。

要排出所有的負面能量不容易

12

有點沉重,好像有石頭壓在心中。

主題:國中時交朋友
身:有點累全身好像沒力氣。

心:想到朋友排斥我
靈:有點累不過一會兒覺得很有精神

身:有點累全身好像沒力氣。

心:心情比較好比較輕鬆。

有些肌肉無法用力

13

身心緊張,會想東想西,注意力不易集中,全身在緊繃狀態下。

主題:考試
身:在放鬆時感覺很好

心:想到升學考試的壓力
靈:一開始不安定,到後來很輕鬆。

身:很放鬆不會緊張

心:注意力比較好
靈:精神變得蠻清楚的

全身緊繃時在大腿或其他地方不易放鬆

14

緊張、想睡、疲勞

主題:壓力
身:還是有一點累

心:釋放出沉重能量後,變得輕鬆,很想睡覺﹗

身:放鬆、不緊張了

心:放鬆、舒服
靈:精神變得比之前好很多
心得:很有效,放鬆後想睡,睡一下,腦筋更清醒。

容易

15

平靜、輕鬆

主題:壓力
身:緊繃

心:煩悶
靈:難以承受

身:肌肉快速放鬆後很舒服。

心:心情緩和較不緊張
靈:有如釋重擔的輕鬆
心得:輕鬆如騰雲駕霧

16

精神還好,只是有一些煩惱在心裡。

主題:課業
身:由緊張變輕鬆

心:想到一些很難解決的事,但都一一解除了﹗
靈:由緊張變舒適

身:輕鬆了

心:比練習之前舒暢許多
靈:精神變得更好
心得:原來放鬆能解除壓力!我還要繼續上這課程!

手臂、胸、腹的用力有困難。

17

疲憊想睡

主題:心情不好 
身:緊繃

心:很悶不舒服沒想什麼
靈:沒感覺

身:胸口有點悶悶的

心:想哭又不想哭的感覺
靈:變得不太想睡

心得:我不大了解壓力

對於全身放鬆有困難

18

疲累得想睡
精神恍惚

主題:不愉快的過去
身:很輕鬆

心:想到不愉快的過去
靈:想睡

身:感到非常輕鬆而且想睡,之後老師讓我們睡3分鐘,睡的很舒坦。

心:舒服了許多
靈:也變好了
心得:對我的睡眠、壓力處理、課業一定有幫助。

有些地方會使不出力來

19

覺得全身渾身不對勁,而且很累。

主題:壓力
身:覺得沒有之前累

心: 比較舒服
靈:心情不錯

身:身體不會緊張

心:心情不會煩,感到舒坦
靈:整個人都有了活力
心得:今天我才知道什麼是壓力,也學會如何處理壓力。

開始時心情定不下來

20

身心煩躁,心情不是很好,感覺很累。

主題:不看回首往事
身:覺得全身緊張

心:想到一些不堪回首痛苦的往事
靈:感到很累很睏

身:感覺好像睡了一場覺,身心舒服如釋重擔。

心:心平氣和
靈:讓人精神百倍
心得:過程有些累但是結束時變得很輕鬆。

沒有想像中難

21

沉重、悶悶的、但精神不錯。

主題:與朋友吵架
身:很不舒服很沉重

心:想到那時為何會這樣
靈:很累沒精神

身:輕鬆許多、舒暢許多。

心:輕鬆,沒負擔,心中石頭已放下
靈:有點累想睡

心得:這是紓解壓力的一種管道

不知胸部、大腿如何用力

22

壓力很大

主題:壓力
身:從僵硬到放鬆

心:想到一些壓力的事,放鬆了之後就覺得很好
靈:張開眼睛之後精神變得很好

身:不會很僵硬

心:好像放下心中的一件事
靈:不會覺得很緊張
心得:壓力能從放鬆中漸漸解除。

要經由壓力才能完全釋放的方法

23

跟平日一樣,身心靈都有一點緊張。

主題:精神
身:盡可能放鬆

心:想到以後三年學習過程
靈:有點混亂

身:較能放鬆

心:較開朗
靈:較清醒
心得:使我懂得如何排解自己的壓力

若沒有老師引導,我可能會忘記用力順序。

24

身體不舒服、精神緊繃、心情緊張

主題:考試
身:吃不下睡不著

心:想到考試成績太差
靈:緊張無法紓解

身:恢復往常狀態,壓力立減,全身舒暢。

心:放鬆
靈:

心得:能夠勇敢面對壓力

有想往事,卻難以回首,所以不願去想。

25

身上有莫名的無力感
心情低落,精神只感到很累。

主題:家庭
身:四肢無力

心:想到家裡發生吵架,我離家出走。
靈:低落,感覺沒有生命,但是比原來好一點。

身:仍有一種很疲憊的感覺。

心:比較舒服
靈:精神有點累

精神無法集中

26

很沉重,心情不好。

主題:基本學力考試
身:想到當天身體就很累練習放鬆後就感到輕鬆

心:想到當天考試
靈:一想就又緊張,練習後又能輕鬆

身:沒什力氣、想睡

心:很輕鬆
靈:很輕鬆
心得:若能善用紓解壓力的技術,社會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自殺了!

各部位用力有困難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化的輔導:電腦模式運作處理法

A Study on E-Counseling: Operation of Computer Model

 

作者、輔導者:  林宜靜� � 2002/8

林宜靜(2004),E化的輔導:電腦模式運作處理法。木柵高工學報8,頁55-80

 

摘要

本文「E化的輔導:電腦模式運作處理法」,是運用人與電腦具有相同訊息處理系統的原理,在個體鬆弛狀態下,對個體進行電腦指令「輸入、搜尋、輸出、刪除、建檔」等運作機制,以達到諮商輔導治療功能。

作者試圖在潛意識與現象界之間來探討人類訊息處理系統,並提供五個案例供各界參考。整個輔導設計運作過程可以跟電腦訊息處理運作一般,達到精的效能。作者除了建構E化輔導階層,也歸納整理每一指令運作下個體在潛意識能量訊息處理運作過程的規則。

 

關鍵詞:資訊、輔導、諮商、電腦模式

 

壹、緣起

筆者從1990年至今,假日常跟隨在潛意識心理大師方永來老師旁邊,學習觀摩了不少個案處理。近十年來,筆者在木柵高工隨緣處理了許多學生輔導案例,發現在晤談過程,大都能同時接收到個案身心能量變化的訊息,及進入同步身心靈的感受,這大概就是心理諮商所談及的深度同理心。

在各種案例的相互應證下,筆者清楚的發現到每案例的現象場,在諮商輔導過程都會呈現能量的回饋、變化、消失、再生、重組與轉換,這些能量的變化常伴隨著個體當時的情緒、領悟、認知、信息、提及的事件等因素而適時產生輝映。

尤其在催眠過程,當對個體下指令時,個體當下所呈現的信息能量回饋變化,就更為清晰明顯。例如在催眠狀態下,引導提及的事項若與個體的潛意識檔案相符時,個體的生理就會有能量輝映出來,反之,則可能沒有任何變化。若個體被翻覆出來的檔案事件,越是曾經經過情緒波,越是曾經經歷陰霾的,其能量場翻騰出來的大多是光度灰暗、溫度陰冷。若經過有效引導後能量場會返回正向、光度轉亮、溫度轉暖和,個體也會感受到身心靈舒暢。

這些現象就類同於電腦運作中的輸入、搜尋、輸出等運作機制。根據這些現象,生理能量的回應現象就成為筆者進行輔導的重要判斷指標,從這一角度很容易切入與掌握個案的核心問題,同時也可以節省許多諮商輔導的時間。

在2001年六月,筆者曾經去參與方永來老師的靈療課程,在一次課程中,方老師提及以電腦指令進行靈療,筆者在這次課程觸發一些靈感。因此,在91學年度上學期,筆者把這一觀念用在個案輔導、EQ情緒管理社團輔、家中孩子偶發事件造成的心靈困擾等,發現解決心理問題的速度變快甚至具有止痛功效,而且幾乎每次處理案例都能產生正面的效能。因鳩鬎眶o筆者想去把整個研究過程整理出來,試圖用人們能夠理解的心理運作機制來探討,以解開靈療的神秘面紗。

 

貳、前言

人類記憶程序與電腦程式在儲存、轉錄及提取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我們所謂的思想可能就是腦海中儲存的那些階層性概念組塊的操弄。雖然這兩系統底下的機制是非常的不同。又電腦的硬體是電晶體,人的硬體是神經元,硬體不同卻不妨礙其功能的相同性。

對於研究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人而言,最重要一點是人和電腦都是訊息處理系統(Turing,1950),所以研究一個可以更進一步瞭解另一個。電腦對於所接受的訊息可以界定得很好,進而以明確快速的方法判斷答案yes或no,原因在於電腦可以沒有情感干擾狀態下專注執行指令。相對的,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太繁雜太多,以致訊息問題的界定容易模糊,因此影響執行判斷,進而產生許多人類困擾問題。

電腦是以人類智慧開發出來的機體,人類的智慧必然超越目前已生產的電腦。但是不可否認的,對於電腦能夠精確快速執行指令,人們仍要自嘆弗如!這時不僅要問「人在什麼狀況下,訊息處理系統,可以如電腦般立即執行我要執行的指令?如進行掃毒、提取檔案消除、重新建檔等…

依據多年潛意識輔導案例實務經驗,確實發現人在安靜鬆弛狀態,可以隨思維操控自己的或他人的能量系統。因為這時候是最專注不受干擾的時候。若從佛法修的角度來看,「禪」的效能就是個體進入安靜的思慮後,可以立即依序產生定、靜、安、慮、得功能。而入禪的先決條件是鬆弛,能夠鬆弛才能入禪境。也就是只要進入「禪」的狀態,即能直接下指令進入訊息運作處理,進而解除病毒檔案,或塑造新的願景程式。(可參考筆者網頁專文研究「禪與心理治療」)

參、電腦模式運作處理法

人類訊息處理的運作狀態,其實就如電腦運作模式。視個體為一具有電腦運作功能的系統,若能以電腦運作模式進行諮商輔導,那麼困擾問題由繁化簡,快速輕鬆解除,就不是夢想!

(一)歸納個體現象場能量變化與訊息之間

1.每一訊息對個體而言就代表一種能量狀態。

2.訊息對個體而言,可以為一種內在的與外在的,內與外之間可以傳導聯繫。

3.個體訊息的傳遞是一種能量流通的狀態。

4.內在訊息可以為一種記憶、經驗、曾經歷過的情境、扭曲的潛意識記憶等;外在訊息可以是個體以外的人、自然界動植物、景象、符號、潛意識的表徵等。

5.當個體要將內在、外在訊息收錄下來,形成記憶景象聲音時,必須透過精神能量的駐留,才能構成影像儲存。也就是訊息是能量加上一種標題、名相,或稱為加上某種主觀或客觀的定義。

 

6.要提取個體的訊息,只要找到相關代表性的名相或標題,就容易以此代表性的名相或標題為檔名而將個案之檔案訊息提取。

7.下指令提取訊息時,訊息所代表的能量就會從個體或其潛意識呈現到個體外圍。

(二)假設

若從治療的觀點,可以得到一個假設:

只要從個體提取相關困擾的訊息,將訊息中的定義改變或刪除,則所提出的訊息能量會被純化為滿意的訊息能量或無定義的純化能量,再將此滿意的訊息能量或無定義的純化的能量儲存回個體,則個體的困擾因素就不存在,個體也會恢復穩定狀態。(驗證過程請看後面的案例)

 

(三)生理能量運作機制在現象場的觀察歸納

筆者在許多隨機處理案例的經驗中,從現象場的角度觀察,發現個體生理回饋系統的運作,確實與電腦運作模式處理有極大的相關,以下是現象場的觀察歸納:

0.個體生理回饋系統、認知系統、訊息處理,在現象場的能量反應,就如認知心理學所提及的電腦運作流程,具有讀取、輸出、輸入、儲存、刪除、搜尋掃描等功能。

1.個體的所有檔案是以能量狀態呈現,呈現的狀態有的濃縮為點狀、有的呈線形痕跡、有的呈現靜止畫面、有的呈現立體動態、或有的因時、地、人、事、物的觸發而使某檔案從潛意識空間呈現出來…

2.沉澱已久的過去不良經驗、不良情緒、遺憾、挫折、壓力、不滿意、不良信念…等,皆會造成個體潛意識的干擾,我們若稱呼這些干擾檔案為病毒,假設能將這些病毒檔案改變,如給予還原回歸個體認定的滿意狀態或給予消除歸零,則個體將不再受到這些過去的不良事件所影響。

3.檔案的讀取與輸出,若屬於個體能理解的意識檔案,則可以透過人們能夠理解的語言溝通,讓當事人領悟,則當事人檔案能量會有回歸正向效能的趨勢,心理問題也因此得以解除。若屬於個體無法察覺的潛意識檔案時,則需要有經驗的引導者提示或導引催眠,檔案才能引出破譯,進而處理。

4.當個體處在放鬆與信賴的狀況下比較容易接受暗示處理,在此狀況下,電腦模式處理法執行效率會顯著提昇。反之,當個體處於情緒膠著狀態,檔案的提取會受阻礙,一般當個體處在這種狀況,必須先引導放鬆後再進行處理。

5.進入催眠或禪觀時,個體大都處在放鬆狀態,此時進出潛意識空間也比較容易。同時電腦運作會比意識狀態還要靈敏順暢,因此若要進行檔案重整與刪除,進入催眠或禪觀狀態比較容易進行。

6.個體潛意識儲存著過去許多殘餘的記憶檔案,包含前世、今生、人類久遠以來之集體潛意識、祖蔭或神話故事等,這些檔案記憶有的儲存在個體的身體內,有的儲存在潛意識空間,有的會隨著個體之人時事地物的時空觸發而顯現。

7.檔案記憶可能在某個時候會影響著個體。當個體認知到想要再受到這些殘餘記憶的影響的時候(希望此檔案消失),就是處理檔案的最好時機。所以,個體的決心與意願是決定處理的關鍵。

8.讀取個體生理回饋系統或認知系統的檔案資料時,若個體信息系統有該類檔案,其信息是一連串進入執行或提取狀態,且會有一連串能量呈現與輝映,心理情緒也會錯綜複雜。因此有經驗的引導師當協助個體處理相關問題時,必須對個體仔細觀察,在適當時間再做進一步的引導。

9.在心理輔導過程,個體現象場能量之「出現、回歸、消失、再生、重組、轉換」常是輔導判斷的指標。

 

肆、電腦模式運作處理法、實行程序

0.蒐集資料,確定困擾問題,問題分析說明。

1.認知說明:讓個體認知自己具有電腦運作功能系統,個體經提醒暗示後,其暗藏在潛意識之電腦系統在現象場會逐漸顯現,線路會開始漸趨通暢。

2.引導放鬆:以肌肉鬆弛法,漸進引導個體解除焦慮緊繃狀態。

3.電腦運作流程:提取檔案→另存新檔→檔案還原→檔案刪除→檔案儲存

提取檔案時,體會感受到過去事件重現,而引發過去的情緒。

另存新檔時,體會感受到過去類同事件歸類組合。

檔案還原時,體會感受到過去不良事件如影帶倒帶般回歸原始狀態或自我導演成良好狀態,情緒開始好轉,心情漸入舒坦。

檔案刪除時,體會感受到不良檔案消失,已不構成負面感覺、身心變輕盈。

檔案儲存時,體會感受舒體通暢,能量充滿,心境平穩。

 

伍、操作技術的掌握

1.分離作用:運用輔導技巧,令檔案與個體產生分離,再進入電腦運作流程。

(1)認知方面:

讓個案覺得這檔案事件對他只是一種干擾,可以消除了,困擾檔案能量就很容易與個體產生分離現象,而呈現出來。

(2)現象場方面:

當檔案能量與個體產生分離時,再進入處理流程「還原→刪除」程序。

(3)個體身心狀態:

若能放的越輕鬆,檔案進入執行流程才容易順暢落。引導師可以先協助個體練習肌肉鬆弛法,引導個體釋放出該困擾事件所引發生理的焦慮緊繃能量,再進一步引導個體釋放目前心理膠著事件所引發之不良情緒。而後才進行電腦運作流程。

2.在引導過程,每一案例所呈現的狀態略有不同,尤其檔案比較大的,其進行速度比較慢,引導師要有耐性的作觀察與等待,然後才能循序進入下一步。

3.類同檔案的相繼湧出:

潛意識處理過程,主檔案事件處理至段落,常會出現過去類同檔案事件的相繼湧出現象。所謂類同檔案包含過去類同生活經驗或前世類同生活經驗等。引導師若能趁此將「類同檔案」收網打盡,可以使輔導效能提昇為立即性的效能。

 

陸、電腦模式運作的效能

1.對於個體許多潛藏在潛意識的垃圾檔案之去除,快、便捷、落。

2.處理的檔案量可大可小:

在運作上,引導師只要抓取到第一線索的問題檔案,其它過去類同檔案就容易從潛意識空間流竄上來,接著進入電腦處理流程,就能快速。

3.引導師在過程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去了解個體每一檔案細節:

在輔導過程,只要個體進入電腦流程運作,引導師在過程不必很細緻瞭解到個案的每一細節問題,只要適度引導,令個體進入自己問題的思維與察覺,就能達到效能。

4.當個體的干擾檔案或病毒檔案去除時,個體身心靈會回歸平靜與穩定,後續的行為與認知將不受這些不良經驗所扭曲,進而朝向健康之路發展。除非不良環境又繼續塑造。

5.此項技術簡易方便,很值得推動。但是引導師必須接受至二年有系統佛法修持訓練、氣功訓練與心理治療課程訓練,才能有效掌握。

 

 

、適用問題

1.處理潛意識的垃圾檔案。尤其處理大型檔案。

2.當事人長期或短期內感到無法處理的內在干擾。

3.當事人曾到某空間之後,持續有無明的干擾感覺。

 

捌、驗證案例

下列案例就是筆者用電腦運作模式的觀點進行諮商輔導,記錄方式是一面進行輔導一面驗證對答的記錄方式。在過程,個案大都相當能配合,主要是他們能信賴筆者對他們的協助。案例至案例五,是按照諮商時間次序排列。從案例的順序,尤其第一個案例,屬於比較傳統諮商模式,蒐集資料比較細緻,漸漸的到後面的案例,則越來越簡化,但是效果並不受影響。

 


 

案例一、被父親毆打的重創

時間:90/1/第二星期三am900->915am1015->1040

一、基本資料

女   16歲

二、困擾問題

前,個案被父親拳打腳踢,打到腦部韌帶受傷,有輕微腦震盪,這2以來個案頭疼痛的厲害,必須每天吃止痛藥才能減輕。

三、資料蒐集90/1/第二星期三am9:00à9:15

1.個案在國中時,父親就失業,失業後在家的時間較多,但是情緒總是不好,常常覺得個案不聽話,因此情緒一來,就會以威脅性的字眼罵個案如「要打斷你的腿」,或隨手個案的耳光。

2.兩前,聖誕節前一天,個案放學回到家,發現父親對她講話語氣不大對勁,接下來就的是莫名其妙的拳打腳踢,令個案右側頭部撞擊牆面。

據個案描述,被打的當時人幾乎就要暈眩過去,但是仍強撐起來,冷冷的讓父親打她。個案覺得父親的動作令她已經習慣了,她就是要看父親是如何打她的。)

第二天,個案從母親那兒才知道,原來昨天父親從信箱中,看到個案的愛慕者來信,回到家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被打了一頓。而到現在這位愛慕者是誰,個案也不清楚。

第二天,個案身體開始感覺劇烈疼痛,尤其頭部開始產生劇烈疼痛,後來母親帶她去看醫生,醫生診斷是腦部韌帶受傷,有輕微腦震盪,並且開藥治療。

3.事情發生後,個案對父親感到極為生氣,因為被打得莫名其妙,事發至今個案再也沒和父親講過一句話,只要有父親在的地方,個案就會逃避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想再面對父親,更不想再受到傷害。

4.個案表示被打之後兩以來,除了頭痛外,還時常忘東忘西,書也讀不下去,情緒滿混亂的,腦袋一直處在不清不楚的狀態,看東西都感覺黯淡無光且模糊不清,眼睛也會痛。

5.問個案能不能回想起這一段被打的情節,個案表示反正已經過去,想不大起來。

再問個案被父親打的時候,會不會緊張、害怕、難過?個案表示不會,沒什麼感覺。


四、診斷分析

1.潛抑作用

個案經過這事件後,一直不想去面對,因此問及事情發生的經過與感覺時,個案會冷淡的告知沒什麼感覺,想不大起來。也就是個案有意把當時的感覺潛抑到潛意識中,不想讓痛苦的感覺再出現。

2.父親對個案的傷害:

個案的父親失業一年多以來,情緒低落,個案常是他的出氣筒,不時的言語恐嚇與摑耳光,實際已造成個案相當的心靈創傷,這些影像一直無法令個案揮去,再加上這次事件是在個案認知「沒有任何理由被打的狀態下」發生的。

因此,事件發生當時,個案以很冷漠且凍結的心態來看待父親如何打她,雖然被打得幾乎暈眩過去,個案仍強撐著身體起來看父親如何再打下去。

3.事件發生之後,個案無法去接受與面對父親,現象如下:

(1)只要父親在的地方,個案就要逃避,一則憤怒一則怕再受到傷害。

(2)問及事件發生過程或感覺,個案只說記不清楚或沒什麼感覺但是眼淚卻直流。這是明顯的潛抑過程

4.這事件令個案身、心、靈受到相當的創傷:

腦部因被撞擊而受傷所引發的症狀有頭痛、視線模糊以致看東西黯淡無光。

心理因父親的處置態度受創,有意進入逃避與自我封閉狀態。

精神症狀則是忘東忘西、不清不楚。


五、輔導策略

(一)假設

若從個體電腦系統的角度來看,提取個體這次事件所引發的創傷歷程檔案及父親失業後對個案的心靈創傷檔案資料,再給予消除,應可以減輕個案的症狀。

(二)策略

1.認知方面:

讓個案認知自己的認知系統其實就如一電腦運作系統一般,其操作功能與電腦是類同的。運用電腦檔案處理法,或許能減輕問題。

2.利用肌肉鬆弛法解除焦慮。

3.重新面對不願面對的問題,提取資料,再給予刪除。

4.刪除過去類同檔案。


六、輔導過程90/1/第二星期三 am10:15->10:40

1.讓個體認知與接受:

告知個案,個體之認知系統就如一電腦運作系統,可以透過淺度催眠引導把不良檔案提取刪除,就能減輕症狀,個案接受且同意試試。

2.肌肉鬆弛法:

引導個案閉上眼睛,做肌肉鬆弛法,讓個案放鬆自己。

3.輔導員面質個案:(讓個案放下自我防衛…)

「上一節課時,你告訴我說你記不起被父親毆打的經過,對當時被打時沒什麼緊張、恐懼的感覺,其實你並不是沒有感覺或記不起來,而是想逃避,不願意再去回想起這痛苦的事件而已?」

個案點頭,進入情境並流下淚來

 

4.引導個案把聖誕節前夕被父親毆打事件的檔案打開:

輔導員鼓勵個案勇敢的面對這次事件,把整個事件發生過程的景象檔案打開,才有辦法去除這段痛苦的創傷。

個案依引導做觀想,但是情緒不穩,已經進入被父親毆打的事件情境中…

輔導員引導個案與情境中的父親對談,要父親知道這種教育方式只是相互傷害,不能解決問題,相信他也不忍心見到孩子受到自己失控情緒下的摧殘…

… … … … …

個案情緒穩定下來,心也能放下了,眼前的檔案能量呈現與個案分離狀…

輔導員下指令:「另存新檔…檔案消除…」

檔案消除時,個案表示情況有比前面好,人也比較舒服,

但是接著眼前呈現景象卻是這一兩年以來,常被父親打耳光的悲痛畫面…


5.輔導員引導個案把一年多來父親對他的不良情緒檔案打開:

分為三個檔案:

(1)父親失業之不良情緒轉移。

(2)父親常認定個案乖,而亂貼標籤。

(3)被父親打耳光的情景。

輔導員提及以上三個檔案事件,尤其當提及「被打耳光的情景」時,在個案前方的現象場呈現「能量檔案震盪現象」,顯然這事件已長期影響個案的心靈至深,因此精神能量呈現震盪不穩狀態。

輔導員下指令:「另存新檔…檔案消除…」

個案接受指令進入同步運作…

處理結束時,個案表示:

原本看東西黯淡無光,看字模糊不清的現象消除了…

現在,眼前是明亮的,可以看清楚書上的每一字,

人舒服許多,頭痛的感覺減輕許多。

在處理過程曾有一段時間會覺得眼睛很痛,但是處理結束後眼睛不再痛。


七、追蹤觀察

(一)處理過後40分鐘

輔導員希望個案能對上節課的處理過程給予自己做一整理,於是個案寫了心得,以下是截錄最後一段:

「被父親打後,時常忘東忘西,腦袋也不清楚,看到的東西都黯淡無光,今天老師幫我做了處理後,心情變得比較好,腦子的思路也比較清晰。

在過程中,老師引導我把不想面對的東西重新整理提出,再把它除去,使我換了角度與心情面對這事情。feel已經很平靜,思考的東西、學習的興趣慢慢的恢復往常。

在做的過程中,眼睛會痛的,but到最後還好,原本疼痛的腦子像抽水機一樣被抽光光了,做好之後,腦袋還會感覺一點點的疼痛,but到最後,放輕鬆心情後就不會了。

(個案在紙上畫一個笑臉) 心情也較愉快,feel煩了。」

(二)90/2/26 pm1:00

個案表示上學期老師處理後,頭不再痛過,除非天氣轉為寒冷,該部位才有點酸痛,其它一切都滿正常的,腦袋也很清晰。

當提及父親時,個案表示父親前幾日正好到中部去工作,回到家心情還好。


八、小結

1.一般而言,當個體受到重大打擊後,常會處在兩種狀況,一是事件的經過一直重複在腦海中呈現,身心一直處在事件的情境中。二是反應冷漠,有意把當時的感覺潛抑到潛意識中,不要讓痛苦的感覺再出現。個案現在就是進入第二種情況。 

2.這個案例的操控,是要求個體進入電腦流程執行,個案相信了,執行就順暢。其中主檔案(聖誕節前夕被父親毆打事件)解除時,子檔案(一年多來父親對個案的類同傷害)也陸續湧現,對電腦的執行而言,都是檔案資料,因此可以一併刪除。也可以看出人類的訊息系統有自動歸檔的作用。

3.處理之後,個案原始撞擊的疼痛記憶刪除,視力也恢復正常。顯然這樣的消除動作也有解除疼痛的作用。

 


 

案例二、充滿恨意的男孩

時間:90/5/24/14101440

一、基本資料

男   16歲

二、困擾問題

滿腦子一直浸在過去的日子裡,只覺得自己內心很恨…

三、資料蒐集

個案(cl)對父親的恨意

1.父親在個案出生沒多久就離家,據個案說,原因可能是算命先生告訴父親說「這孩子將會帶給他災難!」

2.過了幾年,父親在外生意失敗後又回來與母親住,母親很討厭他,他們常吵架打架,每次一吵家裡的東西幾乎全毀。直到今年他們才離婚。

3.個案小時候,每次見到父母吵架打架情景,就嚇得直哭,根據個案的描述,這些年下來,他的淚已經哭乾了,現在不再哭了!

個案記得8歲那一年,曾有一次父親要殺母親,個案挺身出來抵擋,並且告訴父親;「要殺媽媽,就先殺我!」這場景雖然勇敢,但是至今仍覺得害怕顫抖…(個案在敘述這一段時,心悸顫抖症狀出現…)

4.看到父親對母親如此,個案覺得自己對待女生卻因此特別好。


四、輔導過程

(一)精神分析(從個案敘述過程抓取一個影響甚深的檔案出來…)

1.意義治療

輔導員引導個案進入潛度催眠狀態,回到8歲那年,父母打架爭吵的情境…

個案表示當時挺身出阻擋父親殺母親的場景,至今仍感到害怕顫抖,

輔導員要個案仔細看清楚自己在當時是那麼的勇敢,也因此救了母親一命…。

個案內在的意義產生,焦慮害怕雖有減輕…但是仍感到害怕   

2.引導個案把當時情境所引發的焦慮釋放出來,並且與當時時空的父親對話

問當時的父親「這樣的處置方式能解決問題嗎?真的把母親殺了能得到什麼?」

在驚恐中的個案穩定些了

輔導員引導個案回到現實狀況。

3.討論澄清 再尋對策

結束時,個案覺得現在狀況比之前好些,但是內在害怕的情緒仍有。

此時輔導員察覺這樣的處理方式太慢,因為個案面對父母爭吵打架的事件太多,16年以來,浸泡在這樣環境的情景不勝其數,若要一件件處理需要耗相當長的治療時間,且當處理完主事件,後續又有類同事件會相互牽引而出,於是輔導員靈機一動,轉換處理策略→採用電腦模式檔案處理。

(二)電腦模式檔案處理(處理量多、速度快、不用太細分內容)

輔導員要個案觀想著自己就是一部電腦,其中存有許多父母打架爭吵的景象檔案記錄,引導個案隨著輔導員的指令同步觀想,步驟如下:

1.「提取檔案」:觀想過去以來,自己所見的父母打架爭吵畫面、自己為此難過哭泣的一件件檔案從身體檔案中提取出來。

 

(這時個案身體的能量場在外放中…,這些外放的能量檔案就是此時此刻輔導員引導個案釋放出來的過去不良檔案…)

2.「另存新檔」:開啟新的檔案夾10個,把這些檔案包裹起來。

(個案的現象場,其檔案能量正往身體上方抽取,進入檔案夾包裹流程中…)

3.「檔案刪除」:(個案逐漸進入輕盈穩定狀態…)

4.儲存檔案:將剛才處理過程外放、處理好的精神能量回歸身體。

(個案感到輕鬆舒服)


五、結果

淺度催眠結束時,cl表示:

1.壓力沒有那麼大了!

2.過去那些不良的景象畫面已有8、9分不見了。(若以10分為滿分)

3.檔案刪除後,身心在後來的靜坐過程,感覺輕輕的、搖晃的,如被風吹一般。睜開眼睛後看外在的東西比處理之前清楚許多。心胸視野開了,覺得可以再看很多事、可以再往好的方向去看自己的人生。


六、追蹤觀察  90/6/8 12:55

個案表示5/24處理後,有以下的現象:

1.心情平靜許多,活的比較實在,不會活在過去中。

而未經老師處理之前的思緒,總是胡思亂想、浸泡在過去中。

2.以前總是想很多,又沒去做,日子過得很混

現在的自己已經看到了要去做的事,現在也打算要唸書了,已經知道要做什麼事了!

3.前天肚子痛,父親來學校接我到他那裡休息時,心中突然覺得「其實父親對我很好,只是我對他有些誤會。」以前很恨他對家沒責任心,現在不覺得會恨他。

 

4.這些天有個想法「希望不要再讓母親擔心!」

上週末我去網玩通宵,回去被罵,突然覺得自己是那麼令母親擔心,於是向母親道歉,母親突然對我的舉動感到錯,愣了一下,爾後笑了笑。以前的我即使自己不對,我還是硬拗只會跟母親爭吵,爭吵後僵了幾天,等到心情高興才會再跟母親講話。

 


 

案例三、有兩個我在抗衡

2001/4/重修班學生

一、基本資料

女   18歲

二、困擾問題

腦袋裡常有兩個聲音,一個是正常的想法,要過正常生活,另一個則是時時刻刻告訴我負面思想如隨時有危險、死亡訊息…,如此的生活已經六年了,令我痛苦不已…

三、資料蒐集

國小六年級的某一段日子裡,個案時常蹲在牆角邊,只見家裡人來人往的來了許多人,母親也沒告訴個案家裡發生了什麼事,而個案心中雖然有數但不願去確認。

直到父親要出殯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告知個案「父親過世了!」,並帶著個案到殯儀館看父親的遺體,並且在旁陪父親冰冷的身體過一個晚上。這一夜過得很長,當時個案除了頓失依外,在殯儀館的那天夜裡直覺害怕恐懼…。

過了這一天之後,個案就經常發現自己的腦袋裡,有兩個聲音「一個是正常的我,另一個則是時時刻刻提出警告、及充滿負面思想與死亡訊息的我…」。這種痛苦掙扎的生活至今已經六年了。


四、診斷分析

推斷一,從民間傳統的附靈角度來看,可能是當天夜晚有某種能量體侵蝕進入個案的腦袋中,所造成的反應。

推斷二,這是一種精神分裂的現象,是在個案精神最脆弱的狀態下發生。當天夜晚個案心情處在極端的掙扎中,一則無法且不願接受這一事實,但是卻偏偏要守在父親冰寒的屍體旁,恐懼、無助、崩潰令個案浸泡了一個長夜。


五、輔導過程

輔導員引導個案閉上眼睛,回想守靈的那一天夜裡→在殯儀館中的情境,追查是否有干擾能量侵蝕進入個案的腦部,發現沒有任何動向,於是根據推斷(一)提取檔案無效。

接著,輔導員根據推斷(二)提取檔案時,卻在個案的右側出現一團能量體,輔導員協助個案與此檔案能量進行溝通,個案覺得負面思維不見改變,而且無法溝通也不願溝通。

於是,輔導員引導個案將這一能量檔案包裹起來,另存新檔,就在此時,現象場呈現景象「這一能量體被包裹起來後,卻無法進入刪除!」結果,個案表示「感覺好多了


六、追蹤觀察

一週後,輔導員遇到個案,問個案上週處理之後的狀況,個案表示上次處理後,腦袋裡就沒有再聽到那些負面的話了,這一生活的還不錯,作息正常。


七、檢討

這次處理過程遇到一個問題「分裂的精神能量無法刪除」,因為這本是同一個體的精神能量,非外來干擾能量。這一負面能量體經包裹後無法進入刪除,但是這一處理方式能協助個體暫時先隔絕這一負面思維的傳遞一段時日,令個案進入正常生活。

個案若真正要解決問題,則是要做幾個階段精神能量的整合,問題才可能獲得解決。但是前提條件是個案必須在願意成長的狀態下,協助才能顯現效能。

 


 

案例四、我的頭好痛!

2001/9/26/星期三/am8:50→9:00

一、基本資料

性別:男        年齡:16歲

二、困擾問題

早自習,輔導員來到班級教室,看到個案趴在桌上睡覺,到第一節上課個案仍然是一直趴在桌上睡覺,於是輔導員過去問個原委。

原來上週四,個案騎腳踏車上學的路上,抬頭往太陽方向看情景之後,頭就一直痛到今天(快一週了),所以來學校這一以來幾乎都趴在桌上。

個案直覺上好像有東西塞到腦袋的感覺。

三、分析

當個案在敘述時,從現象場,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有一股能量由個案的頭頂灌穿身體。從電腦病毒的觀點,這只是個案在路經該時空地點,無意間,侵蝕進入他的系統的一個病毒訊息檔案。只要將此病毒刪除就可。(用去追究原因)


四、處理過程

1.肌肉鬆弛法,要個案放鬆,並且想像自己就是一部電腦個體。

2.告訴個案,上週四上學途中所見到的景象(引發疼痛至今日),只是一個電腦病毒的入侵,現在要將此病毒提取、另存新檔、還原(讓檔案回歸來處)、刪除(歸0)即可。

3.輔導員引導個案提取檔案、另存新檔、還原、刪除。

其中在還原(回至原處)的指令時,有一股能量快速由個案的頭頂出。

4.結束時,個案表示頭不痛了,腦袋變清楚了,也不昏

下課時也見到個案到教室外面走動了。

接著第二節班會課,個案坐姿端正自然,沒有趴在桌上,可以正常上課。

五、追蹤觀察

第三天,輔導員問個案那天處理之後的狀況,個案表示頭不再痛,也不昏,上課精神不錯。

 


 

案例五、我失眠了!我一直在做重覆的夢!

2001/11/15/am12:45→13:10

一、基本資料

姓名:阿華   性別:男   年齡:16歲

二、困擾問題

阿華在記上提及,已經半個月時間失眠了,主要原因是每天晚上一直作夢,以致早上起床後很累,夢境只是一再重複上演「與班上同學扭打玩在一起的某一情境」。

三、蒐集資料

輔導員找來阿華再問個明白,發現阿華在談及作夢失眠的事時,現象場呈現「阿華腦部上方有刺痛的干擾能量在波動,胃部有相當強的焦慮源。」

輔導員問阿華是否頭部有不舒服的感覺?阿華表示沒有感覺。

輔導員再問阿華平日生活是否常感到焦慮,而且會感到胃不舒服?阿華表示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感到胃痛,也覺得功課滿有壓力的。

阿華希望能夠刪除「重複的夢境」。

輔導員表示可以試試,但不曉得是否有效!

 

四、分析診斷

從電腦訊息觀點,個案在腦部有一干擾源,可視為一種電腦病毒,只要去除這一干擾源,個案就能恢復正常,而且思維會更清晰。

五、處理過程

(一)肌肉鬆弛法

在肌肉一緊一鬆的重覆引導過程中,引導個案釋放身體的焦慮能量。

直到個體的能量場穩定下來,再繼續下一步驟(電腦檔案處理)。

(二)電腦檔案處理

以下是引導程序

1.個體放鬆後,閉上眼睛觀想自己有一訊息系統,這一訊息系統就如電腦般的靈敏。

2.問個案是否對夢境畫面清楚,個案表示現在仍很清楚,於是輔導員依序下指令:

「提起檔案」:把夢境干擾畫面提取出來(這畫面是精神能量夾雜有干擾訊息)

「另存新檔」:開啟新檔案夾存取檔案

「檔案還原」:讓畫面(可逆的能量)還原倒帶歸零

「刪除」:其它不可逆的能量刪除

「儲存檔案」:將處理好的精神能量(純化的能量)回歸與身體重合

在整個過程,個案相當專注的在接受引導,當輔導員下指令「提起檔案」時,個案的中脈很快速的打開,這時有許多包藏在中脈及潛意識的垃圾檔案順此時機一次由中脈抽離出來,旋轉直抽上空,能量進行範圍相當廣!最後,在引導個案「儲存檔案」時,即引導身心靈合一時,個體回歸的速率很慢,似乎不是很想回歸個體,因此,輔導員必須重複引導與觀察,個案才一切恢復正常!

 

(三)結果

處理結束時,個案很直率的表示:

1.壓力沒有了。

2.身體很舒服,很輕盈,胃也舒服了。

3.再去想夢境時,是空白的,沒有畫面了。

六、追蹤觀察

時間:2001/11/20/中午12:45→12:50   個案表示

1.11/15處理後到今天,不再失眠與作夢,並且睡得很好。

2.專心度增加,主觀感覺思考的敏覺度提昇30%以上。

3.在第二次段考,個案從以往的第二名進步到全班第一名。12/10

 


 

玖、結論

一、潛意識中一連串的類同檔案竄上來

在潛意識處理過程,常有一種現象,就是主因事件(主檔案)處理結束時,接著遠因的類同事件(次檔案)也常會一串的接踵呈現。當然若要使治療效能完整,這些次因、遠因…皆要列入治療的考量。

就如上列案例一,主因檔案「聖誕前夕父親毆打事件」處理結束,接著個案直覺的「一年多來父親對她的威脅恐嚇打耳光之情境」接著呈現眼前,這就是次因、遠因檔案,統稱為子檔案。又如案例二,引發驚恐的主因檔案是「8歲那年,父親要殺母親時,個案挺身而出制止的場景」,這一場景輔導員協助處理至一段落後,接下來個案過去以來「父母打架爭吵、個案在旁驚恐哭泣」的畫面情景就又歷歷在前,即造成類同事件之次因遠因檔案,就又接踵而來。

若治療者不清楚潛意識中類同檔案接踵而至的狀況,就結束諮商時,這時個案的狀態反應仍會處在不良狀態,對整個治療過程甚至會降低信心。反之,若將這些「次因」「遠因」檔案接著處理乾淨,個案的不良症狀會減輕的更多,療效當然會更好。而電腦檔案刪除的運作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去除許多過去以來的垃圾檔案,使潛意識的儲存空間增加,檔案也獲得整理。因此,一般接受處理後的個案,大都感覺身心變得輕盈舒適,思維廣闊性也隨之提昇。

有經驗的引導師在與個案晤談時,就要隨機抓住引起個案重創事件的主因檔案,當主因檔案使用電腦運作處理告一段落時,可暫時休息一下與個案討論目前的身心狀態,在討論過程,個案其它類同事件檔案就會再由潛意識空間接踵而至,經再一次處置後,個案的穩定性就會更明顯,效果也更鮮明的發生。


二、訊息檔案與個體分離才能有效處理檔案

個體的記憶就是精神能量加上某種定義,而後儲存於個體,形成檔案。若從治療的觀點,只要從個體提取相關困擾的訊息檔案,將檔案中的定義改變或刪除,則所提出的檔案能量就會被純化為滿意的檔案能量或無定義的純化能量,再將此純化的能量儲存於個體,則個體的困擾病因就不復存在,檔案儲存空間也隨之增加,個體就會恢復穩定狀態,甚至感到精神飽滿、內心平靜(因為干擾消失了)、學習能力提昇。

整個電腦模式運作過程,其中提取檔案占著決定性的地位,因為檔案若無法提取,一切的運作將會落空。而檔案提取的目的就是讓檔案能量與個體產生分離。分離出來的檔案才有機會進行改造。

在現象場,認知、思維、記憶、信息都是一種能量的運作。在處理過程,當開啟檔案是過去「受創的不良經驗」時,個體的情緒常會回歸到當時的狀態。這時引導師不要急於協助個案消除檔案,這時可以對話方式令個案認同這只是一個影響他的病毒檔案,不值得再把這一檔案留存在記憶體裡一直讓自己困擾。當個案接受這一思維時,引導者再下指令「提取檔案」「另存新檔」時,檔案與個體才能輕鬆產生分離,接著「檔案還原」「檔案刪除」的運作才易乾淨俐落。 

另一操作分離的方式,是逐步引導個體進入放鬆狀態,一般個案來求助時,大都處在事件困擾情緒狀態,這時痛苦焦慮緊繃的生理現象必然存在。因此引導師可以從生理的觀點引導個體放鬆,將事件引發之生理失衡的能量引導平衡。如情緒引發之荷爾蒙失調、神經系統能量的生化性反應…等,可以使用肌肉鬆弛法引導放鬆進入能量平衡狀態,等個體的鬆弛平衡度出來,再進行電腦模式流程處理,這時處理的速度就會快速且精

反之,若沒有產生分離時,個案仍是陷在膠著無明的困境,引導師若急於下指令運作,其成效彰。根據筆者的許多臨床觀察,檔案無法與個體產生分離的主要因素,是個案一直處在事件的情緒中、不願面對事件處理、或太過焦慮緊繃。因此,若從的生物性觀點來看,我們其實是可以很輕鬆的來解除這一層面問題。因為情緒會令個體產生「能變」,即精神能量的變化,就如焦慮緊繃引發荷爾蒙失調血壓上升或大腦神經中樞之生化反應等,而這些能變只要不構成器質性的疾病,從筆者的經驗,一般都是可以透過肌肉鬆弛法導引能量回歸正常的運作,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

因此,所謂「分離」,從認知的角度就是「讓個案覺得這事件可以消除了。」從現象場能量的角度,分離時,個案會完全把這不良經驗的檔案能量完全釋放出體外。而刪除干擾檔案,最終還是個案自行決定,不是治療師做決定,因此從輔導治療的倫理上,是要徵求個案的同意才做刪除。若個案不同意處理,那麼整個過程因配合度不高也會終告處理無效。


三、檔案消除並不意味所有記憶消除

檔案消除並不意味所有記憶消除,只是依據個案所提及事件做處理。根據實例操作的案例顯現,消除的是不良經驗所帶來的神經疼痛、記憶痛楚內心創痛不良情緒與壓力的能量狀態,但個案原事件的架構仍在,仍知道有這一事件,但是已經對個體不構成影響。 

電腦訊息運作處理法有一個很好的功能,即在處理前世殘餘記憶或遠因事件所引發的痛苦,則不需要清楚瞭解細目內容,只要能讀出主題與大致時間,大部份的資料皆能開啟與消除。


四、當事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功能運作完全決定於當事人

在運作過程,開啟檔案、另存新檔、檔案刪除…,每一步驟都需要對個案做觀察與等待,操之過急或對個案能量訊息變化沒有感覺的引導者,當然無法掌握效能,也容易造成個體停滯在不舒服的狀態。

整個引導過程應完全以當事人為中心,要相信當事人就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只要他們願意、相信自己辦的到,就能達到效果。所以處理前的信賴溝通是很重要的。


五、如何才能操控電腦模式運作處理技術→必須接受有系統的訓練

將個體的訊息運作系統視為電腦訊息運作系統,在心理學界很早就有人提出這一觀點,但是如何將電腦運作的概念落實為一種省時有效的輔導技術、及自我功能療法,才是價值所在,不然只是空有論述而已!

經過有系統的氣功佛法訓練,要讓個體成為訊息運作處理的高手,並非難事!因為,其中需要的配備必須對能量場、訊息接收有感覺,對人的心理機制明白,並且能解除個案負面能量的轉移。有了這些能力,才能操控人類訊息運作系統。

因此,所需要接受訓練有敏感度訓練(對現象場的訊息觀察掌握)、催眠訓練、心理治療訓練(對當事人心理狀態的細微觀察與掌握)、能量操控訓練,這些訓練的結合,才能有效的去落實與運作。

筆者接觸的學員,有70%以上的人,經過二到三個月的訓練,他們對能量場的感覺其實已經產生,而有30%左右的人是天生就對能量場有感覺。從筆者初學至今十多年經驗中,對現象場的感覺與掌握,其實是在近8年來,因為不斷的參與氣功佛法修持訓練及協助輔導許多案例的過程中,經驗累積才漸漸有心得。 

心理治療方面,必須接受過一段時日的心理治療與自我省視之後,對人類的心理機制,才能更深刻的掌握。不然在輔導或引導他人時,常要去面質一些自己未曾探索過的內心障礙,如寂寞、權力、性、或更深層的潛意識扭曲等。自我內心的舊傷疤也會隨著接觸不同案例事件而不時的掀開,不曾碰觸的深層感受也會因此一一浮現,最後皆可能會令自己產生逃避與無法處理當事人的現象。

有身為當事人的經驗,才能體驗到移情作用,與學習反移情作用的處理。反移情作用是指引導師在當事人身上看到自己、或過度認同當事人、或透過當事人滿足自己的需求。引導師透過各方面的訓練與體驗,可以對這些反應具有察覺能力,並能加以適當處理。

因此當引導師若不積極去體驗自己內心傷痕的治療時,則以後在輔導歷程是很難進入當事人的世界。

通常,引導師帶領當事人的深度,不會超過對自己生活的探索。若從能量場來看,處理過程當事人就是完全罩在引導師的能量場範圍。引導師若沒有做深層能量的開發與探索,當然很難去觸發當事人的深層能量變化,更不用說如何去做引導了。 

 

 

參考文獻

方永來(2001),e時代之思想醫學與教育。桃園:阿逸多文教基金會。

李茂興譯(1996),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北:揚智。

洪蘭譯(1997),心理學。北:遠流。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肌肉鬆弛訓練 與 情緒管理 

作者:林宜靜

初稿完成: 2001/12月  第一次修稿:2004/元月

林宜靜(2004),肌肉鬆弛訓練與情緒管理。木柵高工學報,8,頁81-98


一、緣起 

    筆者自1994年開始,將能量疏導概念結合肌肉鬆弛法應用於學生輔導,發現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減輕或解除他們各類問題所引發的焦慮。因此,每每學校EQ社團或成人會心團體課程的設計,筆者總喜歡將「壓力與肌肉鬆弛法」的課題列在第一堂課。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生活壓力,明白壓力對自己的認知、情緒、生理的影響之後,再讓學生從肌肉鬆弛的訓練中去學習放鬆,透過身體用力與放鬆的重複過程,逐漸引導放鬆入靜,當下也同步解除焦慮所引發的生理反應,並且鼓勵學生下課回去之後多做練習。

    於是,學生通常會在第二次上課時,告訴筆者一週以來的改變,例如晚上睡眠品質有明顯提昇、惡夢驚嚇減少或已經得到解除、人際關係比較不那麼緊繃、生活應對比較能放鬆、心比較能安定專注去做事…等等。這類前後一週的差異敘述,常讓筆者感受良深,體悟到不管是哪一個發展階段或年齡層,壓力其實隨時都在侵蝕我們的身心靈。而簡單的肌肉鬆弛練習卻可以抒解掉許多人們的壓力與緊繃。

    肌肉鬆弛法的練習程序,是筆者跟隨方永來老師學習而來的。12年來,筆者廣泛的應用在每一次心理輔導的過程,其作用是協助個案解除焦慮所引發的生理反應(解除肌肉緊繃、平衡體內荷爾蒙)之後,再引導個案進入能量平和狀態,這時候,個案就可以在不受情緒干擾之下進行晤談,這樣不僅可以促使晤談時間縮短而且能夠發揮諮商的效能。從這些年來筆者的輔導實務經驗,不得不推崇肌肉鬆弛法對穩定情緒能量的功能,也鼓勵大家能學習這一項放鬆的技能。

本篇論述 著重在筆者實務經驗的整理,抱持拋磚引玉與虔誠的心理,希望能提供各界參考,更期望能激發各界經驗交流。

 

二、前言

    現代人因長期生活忙碌緊張,必須面對許多現實的挑戰與壓力,生理為因應這些外在刺激,必須隨著個體主觀性對壓力源評估的輕重,來增加體內荷爾蒙、肌肉張力和血液流量等來保護自己及應付外在環境。

    當個體自認為外在環境威脅產生時,體內荷爾蒙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匯集到各器官,提供個體能量戰鬥與逃跑。因此,只要個體自認為威脅沒有消失,理論上,生理系統必須依個體深層內在想法(形成一種潛意識的指令)供應能量以維持所需!不管時間是否已經過去多久,生理系統運作始終努力的跟著個體的想法(指令)在走。 

    不曉得您是否曾有過夢中驚醒的經驗,理由卻是焦慮著高中時期考試的事?試想這已經是二十多年前過往雲煙的事了,卻還會令我夢中驚醒若從認知訊息來解釋這現象,就是當事人的生理系統一直沒有真正對該事件做「警訊解除」的動作,以致生理系統一直在執行當年的指令「保護個體面對威脅」「繼續防衛奮戰」,以致在個體無知的潛意識狀態仍反覆在執行進行中,就如夢中的驚醒,那只不過是不小心由潛意識浮出意識台面的一剎那而已

    相對的,個體若沒有把生理所提供的激素能量排解或消耗掉時,那麼這些累積的激素能量反而會帶給我們更大的負擔,因為這些能量的功能是要供應個體戰鬥與逃跑之用,所以當個體稍一進入警訊狀態,這些能量就會再喚起個體進入『戰鬥與逃跑』的狀態!而引起個體進入更激盪的情緒狀態! 

    接著,現實生活若再面臨新的壓力時,生理系統又會再繼續供應我們應付外在環境的能量,使得舊的激素能量可能還沒來得及排解掉,新的激素又製造出來,如此惡性循環之下,令緊繃、焦慮、神經質、疲乏、失眠、防衛…充斥著生活。身體機能日漸走入下坡! 

    基本上,放鬆可以解除『緊繃的生理反應』。因此適當的休息與休閒活動常是很好放鬆方式,但是必須配合用心有恆的經營,才能維持身心健康!許多人常因時間、空間與認知的不足,而忽視適當的休閒活動,令緊湊的生活步調緊緊扣住身心,使得生理緊繃僵化、心理焦慮困擾日增,甚至什麼是「鬆弛」的感覺都已經忘失,試想在這種狀態下,如何能自我控制呢?

    因此,如何在短時間內釋放「積體內已久的激素能量」及解除「生理持續的壓力警戒訊號」,是很值得去探討的課題!

    根據筆者多年的觀察與實務案例經驗,發現精神能量的疏導是可以在很放鬆的狀態下,任思維的操控運行的。其實這一個概念的提出,並不新鮮,因為在傳統的氣功修練就一直在做這件事。高尚仁、楊中芳(1992)在『中國人-中國心』一書中就談論到氣功就是通過練功者的心理活動和意識,調節呼吸與肌肉活動,以改善自身的生理機能與心理狀態,其中放鬆對於治療作用起著重要關鍵 。所以修練氣功的人容易感受到氣功修練對身心靈正向的幫助或治療的作用。同樣,催眠在心理治療要產生明顯的功能,其前驟就是引導個案進入鬆弛的狀態,爾後再下指令才能對個案產生生理能量的導引作用,才能產生效果。


三、面對壓力的生理反應

探討
:  個體自認為外在有威脅--> 引發生理反應--> 產生制約行為與情緒

1.個體自我評估認為環境是危險威脅時,生理荷爾蒙快速補充以供應個體戰鬥與逃跑防衛之用,身心處在警備狀態。

    曾經在Discovery電視節目中看到探討有關人體荷爾蒙的論述,其中提到一個重要觀念「人體在壓力或危急時,所分泌的荷爾蒙與遠古時代動物所分泌的荷爾蒙是一樣的!」試想,動物也好人也好,當遇到危險或壓力時,體內荷爾蒙隨即分泌激增,供應個體戰鬥逃跑。但是文明的人類當遇到威脅或壓力時,卻無法像動物一樣立即採取戰鬥與逃跑的行動以消耗掉生理提供的量能,反而理智的要求自己去面對去忍受去壓抑去顫抖!長期下來,若對這些壓力威脅沒有因應之道,那麼疲乏、無力感、病痛就會相繼跟隨而來!


    試想,每當一個刺激事件激發體內賀爾蒙分泌時,若這些荷爾蒙沒有途徑去做完全的消耗時,那麼日積月累下來,殘餘積在體內的現象就是必然的。當身心沒有做足夠的活動去消耗時,那麼這些提供應戰的荷爾蒙將是時時喚醒個體要隨時提高警覺的能量。就如,許多人經過一些意外或驚嚇後,當再想起此威脅情境時,生理容易再度產生下列現象:心悸猶存、顫抖憤怒、焦慮逃避、無法專注、失眠…,這些狀態就好像又再度喚起殘餘的激素能量開始甦醒,準備要去應戰、逃跑…。

2.生理的警訊若沒有得到解除,會令個體隨時處在防衛狀態,甚至再遇到類同事件刺激,生理緊繃反應會再加重,令情緒與心理狀態都會受到事件的制約下,似乎過去的檔案記憶活生生的現前!生理快速補充賀爾蒙的指令仍繼續加強執行,警備、抗拒、疲乏又開始進入惡性循環狀態。

3.推論假設:
    特定事件刺激,促使體內賀爾蒙快速分泌進入各器官,使個體進入戰鬥逃跑狀態,形成古典制約的配對關係,日後個體再遇到類同事件也會引起類同反應。而其中因應危機分散在各器官之賀爾蒙對個體卻形成一種制約的能量,因為這些能量隱隱的正在告訴你:「你正處某某危險狀態,要警覺、要戰鬥、要逃跑!」。因此即使真正刺激源消失,個體仍可能處在緊繃狀態無法解除,若能將體內為應變危機所補充之過量腎上腺素、甲狀腺素、荷爾蒙等生化性反應能量釋放出來,個體對該事件所引發之身心焦慮緊張當能快速解除。

    筆者根據以上假設,配合肌肉鬆弛法協助許多個案解除無法控制的情緒與焦慮,效果相當好,大家可以上網看筆者提出的個案研究。

四、「肌肉鬆弛法」 是 解除壓力的良好工具
    
若要解除身體所處的警備、抗衡、耗竭狀態,根據筆者的許多臨床案例經驗,肌肉鬆弛法是一項快速且有效的搭配技能。肌肉鬆弛法是由出生在南非的心理學家(Wolpe-Joseph)所提倡的一種技術,其適用範疇除了消除緊繃狀態,也能配合不同情境解除個人有關過去或現在曾面臨的壓力、焦慮、驚恐之生理反應與潛意識干擾,使身心能量轉負為正。基本上,每一個人皆可能面對到生活的壓力,肌肉鬆弛法的訓練對個人是應變壓力的技能,也是協調身心的一種方法。

(一)肌肉鬆弛法精神:
    
先緊繃再放鬆,促進體內氣、血、能量的循環與平衡。也是紓解緊張、進入舒適安定或淺度催眠的捷徑。

(二)肌肉鬆弛法練習之次序:(方法)
    
兩手拳頭握緊用力→手臂用力→肩膀用力→胸部用力→腹部用力→臀部用力→大腿用力→小腿用力→腳板用力→牙齒用力→全身用力
(用力5至7分力,以體能忍受之程度為主)
放鬆順序如用力的順序。
即透過一緊一鬆的方式,讓個體去感受身體的變化,使身體進入流暢舒適感。

(三)肌肉鬆弛法的作用:
1.透過一緊一鬆的訓練,令身體的每一部位都可以達到放鬆與控制下,血液會流散至身體邊,後腦部血壓下降,而有睡眠或催眠的反應。個人重複練習或透過引導師的引導,就容易產生效果。

2.當肌肉鬆弛達到完全的放鬆狀況下,再進入催眠或對身體下指令時,身體因抗拒感消失,個體的機能容易進入指令的執行。因此要進行心理治療或身心能量的調整,把握此時機,效果會是最佳狀況。


(四)肌肉鬆弛法的功能:
1.對於緊張焦慮的生理反應有安定的功能。
2.一緊一鬆的演練能促進血液循環,而達舒適放鬆的感覺。
3.有助身心敏感度的提昇。
4.是進入輕度催眠良好途徑。
5.有助解除失眠。
6.
可以提供個體在短時間內達到很好的放鬆效果。
7可以透過訓練成為自我放鬆的技能。



五、肌肉鬆弛法訓練方式
()基本認知介紹

1.姿勢:適於站姿、坐姿、躺姿。
2.適用時機:
生理:肌肉緊繃、無法放鬆、外在事件壓力引發之生理反應。
心理:焦慮、緊張、恐懼、- - -

應變時機:上台演講、表演、與上司會面、重要談判之前等。
地點:坐姿、站姿不拘;躺姿要有一處安靜通風地點與足夠平躺的空間。

 

(二)原理:
(1)利用肌肉在一鬆一緊中,加速血液循環,使身體的深層在短時間內得到均衡的氣血的流暢,快速平衡生理能量狀態,進入鬆弛狀態。
(2)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可為一能量系統,可透過催眠放鬆引導,讓精神能量系統達到平衡、統整、疏通、再生、分配效果。
(3)從人體工學說,人的心理運作就如一部電腦訊息系統,對訊息處理具有輸入、解碼、傳遞、執行、分類、輸出等功能。


(三)躺姿肌肉鬆弛
1.姿勢:

平躺在軟墊上,臉朝上,閉上眼睛,兩手擺在腰兩側,兩腿伸直微開
2.放鬆引導主題:
a.
第一次引導肌肉鬆弛法三次,放鬆時讓學員去感受身體放鬆舒暢溫暖的感覺。
b.第二次引導肌肉鬆弛法1至3次,放鬆時讓學員把平日因焦慮緊張所分泌的、積在體內的荷爾蒙,或因情緒使神經系統產生生化反應之能量物質,從每一毛細孔釋放出來。
c.設定情境:
接下來的引導,引導師可以視情況而定,可以由學員設定一個過去曾有的不良焦慮緊張情境,在練習肌肉鬆弛法時,要觀想該情境中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同步練習,同時觀想將焦慮所形成的心理物理能一起釋放出來。

 

註解:

1.以上放鬆引導的主題,是有階層性的,也就是自我練習時,必須一步一步來,a→b→c,效果才容易出來,若第一階層a都無法達到,就要辦到第三階層c,那是很難的!

2.基本上,若個體在體內所引發的不舒服狀態是純屬於能量狀態的因素,那麼透過肌肉鬆弛後再做精神能量疏導,大多對個體能產生很好的效能。但是若屬於器官已經產生質變時,則該去請醫生處理。
3.結束練習的引導(要緩不要急)
個體再進入完全放鬆狀態,其精神能量容易隨意念飛躍出去體外。因此,結束鬆弛的引導時,要重視個體精神能量是否已經從潛意識回歸身心,才讓個體自由活動,不然個體在短時間內會有昏不適的感覺。因此對於初次接受潛意識引導的學員,在結束時的引導語要緩且多給予時間。如下:

「讓你的注意力回到現實世界,
若沒有問題,則睜開眼睛;若覺得還沒準備好,則不要急著睜開眼睛。
當你睜開眼睛,回歸現狀時,
手、腳輕輕的動一動,身體可以慢慢的坐起來,動作輕緩不要太猛。
若覺得還不行,則躺一下,等會兒再起來!」

 

(四)站姿(或坐姿)肌肉鬆弛法
1.站姿(或坐姿)肌肉鬆弛法之應變情境如:
上台演講前、面試前、主持重要會議- - -前一刻等。
2.練習時:可以配合情境觀想練習一次。
觀想部份可用過去經驗做觀想,引導學員回到過去的人、事、時、地、物,如即將面臨考試、會見令你焦慮的人之前一刻等等。將當時所引發的焦慮緊張的生理反應釋放出來。


六、潛意識運作過程,個體精神能量可能呈現現象

    根據筆者十多年導引個體放鬆經驗,發現人類在放鬆狀態下很容易跟潛意識接軌,而肌肉鬆弛、催眠、禪坐其實是很容易讓個體進入完全放鬆的工具。在這放鬆狀態,有大概80%以上體會感受到潛意識運作的過程,並且希望得到認同與解釋。以下是筆者將個體在潛意識運作狀況下,精神能量可能呈現的現象如下:

 

(一)潛意識是人類的大記憶體空間

潛意識空間蘊藏著許多人類的未知,其中儲存著人類古老以來的記憶及龐大的能量資源。再把時間縮短來看這輩子,我們是否常把許多的壓力、痛苦、不良經驗情緒、週遭環境不悅的訊息…,通通往潛意識這大容量體去丟而不願意面對呢?導致你越來越壓抑、思維越來越窄化、反應越來越遲鈍、自我控制能力越來越差、無力感一直在深層內在感受到?這就是潛意識空間的儲存已經爆滿大塞車了

還是你常常能夠統整自己的思維與經驗,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想法與行為能一致,潛能一直能發揮與進步呢?以致一點也不受過去種種的影響!這就是透過思維整理令潛意識與意識之間產生溝通橋樑,使得潛意識中不安騷動的能量體(過去曾有的檔案)找到出路流出意識空間,使得潛意識騷擾力量減少。

因此,通常個案或初次團體被筆者導引放鬆時,在現象場體會不斷的由潛意識空間釋放灰黑陰寒或具有破壞性的能量體(潛意識中個體過去經驗的不良檔案),這時體會感受到或隱隱感受到許多忘失已久的事一一呈現又漸漸消失。通常在這時候,筆者會加長個體放鬆時間,讓這些檔案能量出清,之後個案或學員反應都會表示輕鬆許多心情也轉好。


(二)提取檔案
    
當個體進入完全放鬆狀態,可以自行設定一個主題情境去想,想這一情境,讓情境清楚呈現於心像,過去情緒復現。從訊息運作角度來說,就是在進行「提取檔案」的指令。在這種狀況,個體的身心狀況很容易回到過去事件的情境,而再度感受到當時的情緒或記憶性疼痛(當時身體的疼痛感出現)。

    若這一設定情境處理結束時,心像畫面就會自動消失,有些個體就會再看到或感受到另一個過去類同事件又出現等待處理。這現象,是顯現潛意識中的檔案會自行歸類運作。
    又如設定的情境是一個大標題,例如設定主題是「曾有的焦慮情境」,那麼個案過去焦慮情境的檔案數量便會一一浮現(並非所有,但是數量會逐漸增加中。)。這種現象也是提取檔案的現象。個案在檔案提取過程,過去焦慮事件所引發的心理動能就會開始從沉寂已久的潛意識中被喚醒,這時這體可能會感受到當時的情緒與記憶性疼痛,例如感到兩腳發軟、肌肉有些僵硬、腰有點酸、心理緊張、當時受傷的地方怎麼又痛了起來…。例如曾經的車禍意外,個體就可能呈現心悸、疼痛感、恐懼…等。

    過去檔案現時,有經驗的引導師,會引導個體不要在意這些檔案的呈現,放輕鬆的讓它過去,那麼個體的不良檔案就如傾倒垃圾般由潛意識空間流出意識空間逐漸銷聲匿跡,回到平和的能量狀態。那麼這些過去的不良事件就不易再干擾個體了。


(三)對過去已經遺忘的事件再重拾記憶
    潛意識能量流通入意識空間,體會對過去已經遺忘的事件再重拾記憶。在檔案提取過程,過去沉入潛意識空間的檔案能量,隨之一一流出潛意識空間,在過程,有些個體會清楚的看到自己過去曾遺忘的一些事件,有些可能沒有感覺到而只是覺得舒服或不舒服而已。


(四)潛意識能量流入意識空間的狀態
    能量由潛意識空間流入意識空間,能量所處的狀態,一般不曾開發過的個體, 剛開始出來的能量品質很雜、色澤灰黑、溫度陰冷…,因此,個體在此時會因能量狀態的雜亂而顯得有些浮躁不安。經過有經驗的引導師針對個案問題做思維的引導後,能量的質會隨個案的思維回正或領悟而逐漸轉為純化、色澤轉為明亮、溫度提升為溫暖。處理後,個體一般會感覺自己的記憶體變大,心胸也比較輕鬆開朗。


(五)個體蘊藏在潛意識空間的問題檔若太大時,需要長一點的時間傳送疏導

因此,當一對一引導時,引導師比較容易針對個案問題控制時間做疏導,解除催眠時,個案狀況比較能掌控好。但是對團體做催眠引導時,因人數眾多,只能針對全體狀況做引導,因此解除催眠時,可以見到各種狀態,例如有些個體仍會有些微情緒存在、過去記憶性疼痛仍能感受到、或昏想睡…等。這時引導師在操控情境時,若尚未解除催眠者,宜延長能量疏導時間。若已經解除催眠者可以再引導學員放輕鬆,不要做任何肌肉的緊張,心情平和不做抗拒,休息一下,那麼潛意識中被翻騰的不良檔案能量就會繼續釋放,身心就會逐漸感到舒服平和。

:這時引導師仍要對個體做觀察,掌握其狀態達穩定,才能讓他離去。


(六)自動化運作
有少部分個體,一進入催眠就進入自動化操作,催眠解除之後,對引導師在過程的引導沒有任何記憶,但是有感到催眠解除後,呈現乾淨、舒服、精力飽滿的感覺。
 

(七)一直重複想到某事無法入靜
個體在進入禪坐或催眠時,一直重複想到過去某些事件或情境而無法入靜,就是個體過去的一個我仍在那個所思的時空情境,處理的方式是在當下想著在那時空有一個我也一起跟現在的我一起放鬆練功,很快的體會感受到有股熱能回歸,剛才在意且無法收回的心已經消除了,心已經能夠隨著引導進行。

 

 

七、驗證案例:「肌肉鬆弛練習」活動效能

本次社團活動主題: 壓力 與 肌肉鬆弛法
時間:2001/9/12/引導教師:林宜靜/參與學生:共26人

(一)上課流程
1.社團課程簡介
2.講解壓力:喚起學員過去不良的壓力記憶
3.肌肉鬆弛法介紹、練習:藉由肌肉鬆弛練習解除學員過去壓力經驗。
4.休息一下:當輕度催眠引導結束時,學員身心狀態有個別差異,有的在潛意識之不良檔案會持續釋放,因此有些學員會有累想睡的感覺,這時要給予幾分鐘時間休息,在這休息過程,學員之身心能量場會調得更好,之後精神也會更好。
5.回饋單:目的在於了解學員練習運作狀況及可能的問題。

(二)學員回饋單「肌肉鬆弛練習」
1.當教師介紹壓力時,學員很容易回想到自己過去曾有的壓力,同時也喚起潛意識的身心靈記憶,因此這時學員的身心精神的狀況會呈現出過去的狀態如疲憊、心情、緊張等等…。因此,從下面學生回饋單在「練習前想起過去壓力時之身心靈狀況」的記錄,其中「靈」指的是「精神狀況」。
大家可以看到大部分學員對過去壓力的身心靈反應,都是疲憊、緊張、想睡、無法專注、很煩…等等。
2.練習鬆弛過程,配合對過去不良經驗釋放的想法,學員過去疲累的記憶會被翻開,並且形成一種能量型態,流出意識空間,讓當時被激起的潛意識空間淨空。
接著學員就會感覺越來越舒服輕鬆。但是有許多學員堆積在潛意識的垃圾檔太大,需要一些時間排除,因此疲累想睡時間會稍長一點,只要在結束引導後休息或小睡5分鐘左右,精神就會有舒服飽滿感。
3.練習之後學員才會深刻體悟到有壓力與無壓力的差別,及明白短時間解除壓力的方法,有了深刻感受後才願意好好學習情緒管理的課程。
4.學員在寫回饋單之前及當時,沒有經過任何意見交流。
5.學生的困難在於肌肉鬆弛,一節節用力過程的控制,這部分只要多做練習,就能熟練。

 

(三)回饋單整理
這是2001年第一學期,筆者於某高工情緒管理社團第一次活動「壓力/肌肉鬆弛法」課程,學生的回饋單。學生共有26 人。這班學生是第一次與筆者見面,也是他們第一次練習肌肉鬆弛,以下是根據每位學生回饋單,所整理出來的資料。

 

編序

練習前想起過去壓力時之身心靈反應

練習過程身心靈感覺

練習之後身心靈感覺

困難處

1

緊張、疲憊、想睡

壓力主題:課業
身:疲勞

心:想到課業壓力
靈:思考能分辨事務好壞

身:更加疲憊

心:感覺毫無壓力存在
靈:思考正常頭腦清醒腦袋空空
心得:明白消除壓力方法

2

疲憊

壓力主題:壓力
身:勞累

心:想到我被父親罵
靈:有點疲憊

身:身體的肌肉比較不會那麼的酸

心:思想變得很清
靈:精神狀況變得良好

回想過去有點難過,使我不願去回想。

3

精神不好、有些課程聽不懂、每天要那麼早起床來學校!

壓力主題:朋友
身:由緊到感覺很好

心:想到陌生又遠的xx高工
靈:有點想睡

身:輕鬆了

心:豁然開朗,覺得遠一點沒什麼呀,因為我也是本校畢業的。
靈:輕鬆了
心得:受用無窮

不知道橫膈膜如何放鬆

4

無聊、疲倦、很累

壓力主題:過去的壓力
身:輕輕鬆鬆

心:想到以前種種壓力
靈:變得比之前要好很多

身:感覺很自然不會有緊繃狀態

心:較快樂、舒服
靈:較不疲倦
心得:身體輕鬆很多但是還未完全解除。

腳板、臀部用力比較困難

5

想睡、想東想西、沉重、精神不好。

壓力主題:課業
身:沉重

心:想到補習的事
靈:更想睡

身:累死人了

心:想不到東西
靈:精神比較清
心得:壓力變得比較輕,但是感覺更累。

用力邊想事、用力時不知如何呼吸。

6

精神不濟,身體疲勞。

壓力主題:課業
身:懶散

心:想到課業、考試前的緊張
靈:逐漸放鬆

身:身體舒服

心:舒服
靈:想睡、頭昏
心得:可以用這方法安眠及找出自己壓力源

拳頭以外的地方用力有困難

7

想睡、很累、沒精神

主題:壓力
身:很輕鬆

心:想到一些壓抑很久的壓力。
靈:精神比較好

身:很輕鬆

心:很舒服
靈:很有精神
心得:覺得蠻有效的希望能再多學一些!

8

精神緊張,肌肉略有緊繃。

主題:抉擇
身:全身機肉處於緊繃狀態

心:回想到以前遇到某些事情產生壓力的過程
靈:精神緊張

身:身體有一種莫名的輕鬆感。

心:感覺一切都無所謂
靈:腦子一片空白,想睡。

心得:做完時真是輕鬆的不得了!

要控制肌肉一緊一鬆有些困難

9

身體有點累心裡有點緊張

主題:考試
身:身體越來越輕鬆

心:想到考試時的緊張
靈:從緊張到舒暢

身:舒暢輕鬆

心:舒暢輕鬆
靈:比較好

心得:很有用,能消除壓力。

很難控制力量大小

10

精神比較差上課比較不專心心情比較浮躁

主題:壓力
身:感到放鬆、想睡

心: 想到一些以前的壓力與挫折等。
靈:感覺比較好

身:放鬆後感覺比較好

心:身呼吸時感覺很舒服。
靈:精神變得比較好

心得:可以多用在生活

沒有

11

有很大壓力、老覺得很煩,精神也不大好。

主題:壓力
身:覺得很舒服輕鬆多了

心:想到以前壓力源就很煩,不過慢慢好了。
靈:很不錯、很舒服、精神也變好了。

身:身體覺得很舒服,沒有之前疲勞。

心:很快活比之前好很多。
靈:精神變得很好,比較不累。

要排出所有的負面能量不容易

12

有點沉重,好像有石頭壓在心中。

主題:國中時交朋友
身:有點累全身好像沒力氣。

心:想到朋友排斥我
靈:有點累不過一會兒覺得很有精神

身:有點累全身好像沒力氣。

心:心情比較好比較輕鬆。

有些肌肉無法用力

13

身心緊張,會想東想西,注意力不易集中,全身在緊繃狀態下。

主題:考試
身:在放鬆時感覺很好

心:想到升學考試的壓力
靈:一開始不安定,到後來很輕鬆。

身:很放鬆不會緊張

心:注意力比較好
靈:精神變得蠻清楚的

全身緊繃時在大腿或其他地方不易放鬆

14

緊張、想睡、疲勞

主題:壓力
身:還是有一點累

心:釋放出沉重能量後,變得輕鬆,很想睡覺

身:放鬆、不緊張了

心:放鬆、舒服
靈:精神變得比之前好很
心得:很有效,放鬆後想睡,睡一下,腦筋更清醒。

容易

15

平靜、輕鬆

主題:壓力
身:緊繃

心:煩悶
靈:難以承受

身:肌肉快速放鬆後很舒服。

心:心情緩和較不緊張
靈:有如釋重擔的輕鬆
心得:輕鬆如騰雲駕霧

16

精神還好,只是有一些煩惱在心裡。

主題:課業
身:由緊張變輕鬆

心:想到一些很難解決的事,但都一一解除了
靈:由緊張變舒適

身:輕鬆了

心:比練習之前舒暢許
靈:精神變得更好
心得:原來放鬆能解除壓力!我還要繼續上這課程!

手臂、胸、腹的用力有困難。

17

疲憊想睡

主題:沒有
身:緊繃

心:很悶不舒服沒想什
靈:沒感覺

身:胸口有點悶

心:想哭又不想哭的感覺
靈:變得不太想睡

心得:我不大了解壓力

對於全身放鬆有困難

18

疲累得想睡
精神恍惚

主題:過去
身:很輕鬆

心:想到不愉快的過去
靈:想睡

身:感到非常輕鬆而且想睡,之後老師讓我們睡3分鐘,睡的很舒坦。

心:舒服了許
靈:也變好了
心得:對我的睡眠、壓力處理、課業一定有幫助。

有些地方會使不出力來

19

覺得全身渾身不對勁,而且很累。

主題:壓力
身:覺得沒有之前累

心: 比較舒服
靈:心情不錯

身:身體不會緊張

心:心情不會煩,感到舒坦
靈:整個人都有了活力
心得:今天我才知道什麼是壓力,也學會如何處理壓力。

開始時心情定不下來

20

身心煩躁心情不是很好感覺很累

主題:
身:覺得全身緊張

心:想到一些不堪回首痛苦的往事
靈:感到很累很

身:感覺好像睡了一場覺,身心舒服如釋重擔。

心:心平氣和
靈:讓人精神百倍
心得:過程有些累但是結束時便得很輕鬆。

沒有想像中難

21

沉重、悶的、但精神不錯

主題:與朋友吵架
身:很不舒服很沉重

心:想到那時為何會這
靈:很累沒精神

身:輕鬆許多、舒暢許多。

心:輕鬆,沒負擔,心中石頭已放下
靈:有點累想睡

心得:這是紓解壓力的一種管道

不知胸部、大腿如何用力

22

壓力很大

主題:壓力
身:從僵硬到放鬆

心:想到一些壓力的事,放鬆了之後就覺得很好
靈:張開眼睛之後精神變得很好

身:不會很僵硬

心:好像放下心中的一件事
靈:不會覺得很緊張
心得:壓力能從放鬆中漸漸解除。

要經由壓力才能完全釋放的方法

23

跟平日一樣,身心靈都有一點緊張。

主題:精神
身:盡可能放鬆

心:想到以後三年學習過程
靈:有點混亂

身:較能放鬆

心:較開朗
靈:較清
心得:使我懂得如何排解自己的壓力

若沒有老師引導,我可能會忘記用力順序。

24

身體不舒服、精神緊繃、心情緊張

主題:考試
身:吃不下睡不著

心:想到考試成績太差
靈:緊張無法紓解

身:恢復往常狀態,壓力立減,全身舒暢。

心:放
靈:

心得:能夠勇敢面對壓力

有想往事,卻難以回首,所以不願去想。

25

身上有莫名的無力感
心情低落
精神只感到很累

主題:家庭
身:四肢無力

心:想到家裡發生吵架,我離家出走。
靈:低落,感覺沒有生命,但是比原來好一點。

身:仍有一種很疲憊的感覺。

心:比較舒服
靈:精神有點累

精神無法集中

26

很沉重,心情不好

主題:基本學力考試
身:想到當天身體就很累練習放鬆後就感到輕鬆

心:想到當天考試
靈:一想就又緊張,練習後又能輕鬆

身:沒什力氣、想睡

心:很輕鬆
靈:很輕鬆
心得:若能善用紓解壓力的技術,社會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自殺了!

各部位用力有困難

 

(四) 社團學員期末感言   2002/元月 

1.學生編號 2

學期開始時,我被分配到EQ社團,我心裡有些失望,因為這跟我原本想的社團差太多了,不過當我上第一節課時,我不會感到失望,因為上課所要上的內容會對我自己有幫助!我的心理對這一社團也就越來越有興趣了!之後所上的課程,我都能專心的學習,把內容記在心裡,直到現在這個時候,我發現不論在心裡建設或生理各方面都比剛進這一學校(開學)時好很多,也變得更成熟了。

而且我相信在未來的人生中,還有許多地方可以利用老師所教過的方式來解決一些問題,使得我未來人生路可以走得更平順。老師所教的肌肉鬆弛、氣功對我而言都是受用無窮,像是感冒或一些問題都會獲得改善,使得我的身體不會因這些問題而感到煩惱。在讀書上也變得更專心,讓我在班上的成績也可以不斷的進步,現在不但不後悔進入這一社團,反而感到慶幸加入這社團,因為對我幫助很大。 

2.學生編號 21

        剛進入這一社團會覺得有一點無聊乏味,但卻慢慢的喜歡這社團,因為可以學到很多不同的氣功與鬆弛法,讓我的脾氣變好,讓我對自己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與認識。我常在壓力大時用肌肉鬆弛法讓自己放鬆,也比較不會把不愉快的事放在心裡,因為在這裡會有很多方法可以把不好的東西從你的身心排開,即使沒有一次見效,但多多少少對自己都有些改變,因為我有時候會去練習老師所教的,因此現在也比較少有心煩心痛的壓力及自卑的現象出現。與人相處方面也改變很多,不會動不動就不滿意或者亂發脾氣等等,在這社團真的改變我很多,雖然在某些禪觀過程我會沒有太大感覺,但是練完之後,還是會出現一些些的不一樣!
 

八、總結

()身心平和的價值。
1.身心自在。
2.冷靜應變。
3.潛能易發揮展現。

(二)肌肉鬆弛法
1.可以成為自我放鬆技巧。
2.可配合不同主題情境舒解潛意識能量。
3.可配合不同主題情境舒解生理不平衡的能量。
(三)肌肉鬆弛法對生活應變的價值。
1.面臨焦慮、緊張、危險之應變處理工具。
2.協助個體在短時間內獲得鬆弛。
3.可以改善失眠。
4.平衡體內能量或荷爾蒙。
5.熟悉後,可協助周遭親朋好友解除相關焦慮緊繃問題。

(四)重視休閒生活運動。
1.健康的身心靈是人生的本錢。
2.鬆弛是從生活中獲得,肌肉鬆弛法只是一種放鬆的技巧。
3.適度的休閒生活運動可以調適身心,放鬆自我。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α波禪觀」 研究報告

引導者、作者:林宜靜2003/11/17

一、緣起

α波禪觀緣由:

 α波為一種優勢腦波,人腦若能進入a波狀態,腦內嗎啡分泌,會令你身心愉悅、舒服、專注力得到提升…。依據筆者多年禪坐導引經驗,經由禪坐觀想,我們可以逐漸令腦波及全身細胞進入近似於a波規律震幅,以取代雜亂的波動。 因此,當學生浮躁難安時,總會靈機一現,建議學生靜下心來試試觀想規律如波浪形的波動。這種波動就如數學課教的正弦(或餘弦)函數圖形一般,結果發現每次學生觀照這樣規則的波動,給予筆者的回應, 大都有90%以上學生會感覺到身心舒適愉悅,後來筆者就統稱如是「觀照規律波浪形波動」為a波禪觀」。

 

α波禪觀」 研究報告 動機

 92學年度新學期開始,2003/11/3筆者第一次在課堂上,隨機給予某班新生禪觀導引,當時筆者正在教正弦函數圖形,規則的正弦函數波動圖形,觸發筆者與a波做聯想。因此心血來潮 ,想將α波禪觀分享 給學生,禪觀結束後,學生也提供這次禪觀心得(α波禪觀附表)。

 筆者看了學生心得,感覺這些心得大致已經能顯現人們進出禪觀或催眠狀態的歷程,並且與過去幾年學生給予的禪坐回饋心得比較,其實是大同小異!於是心中突發奇想,藉由這一班學生的禪觀心得,整理出「進出禪觀的各種身、心、靈反應」。

 

禪觀時的熱平衡效應:

 筆者研究禪坐與心靈動力已達十餘年,目標在於引動氣功、佛法領域的能量,去撥動人類的心靈動能,以期產生治療、潛能開發及身心靈淨化的效能。這個想法支持筆者走過許多團體及個案研究, 雖然要承受許多業力的侵擾,但是仍不畏困難的去堅持。目前,已大致能睽得人們進出禪觀及催眠歷程。這些規則已經陸續發表在筆者的個案研究與專題研究中。

 禪觀、氣功、佛法、催眠等操作都是屬於能量與訊息的操作,在進入禪觀或催眠運作狀態,能量場會進入熱平衡狀態。根據筆者引導禪觀或放鬆經驗,可以深刻感受到 平日所修練的能量場會快速分享給被引導者(當事人),被引導者(當事人)的潛意識垃圾檔案或毒素也會在瞬間湧入引導者的場。因此引導者若不持續修練排掉這些轉移的毒素,身心靈容易被污染、甚至生病、或心理狀態出問題,也會令下一次操作引導效能不彰,且難以負荷。除非引導者在引導當下,身心靈沒有傷痛、污點、或潛意識沒有任何可以觸發的不良檔案等,或者被引導者被觸發的潛意識空間沒有那麼多的雜質,那麼回衝的垃圾檔(呈現灰黑陰冷有殺傷力之能量體)就不易侵蝕沾染。

 實際上,熱平衡作用隨時在你我生活空間發生著,只是人處在放鬆狀態或禪觀引導狀態,能量進出身體的速度會比平常快速增加許多倍。尤其當身體緊繃、僵化、疲累、氣血枯塞不通時,若能 稍做放鬆動作配合禪觀冥想,只要能進入狀況,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得到自然界能量補充。主要因素在於身體放鬆時,身體的氣血、能量管線會產生流通作用, 不僅體內循環好,身體與外界也會產生能量對流。無形中,開闢了人與自然界溝通橋樑,「能量補充進入D毒素排放出去」, 於是舒服愉悅是必然效應。當然練氣功或禪觀所在環境也要有所選擇,例如烏煙瘴氣、空氣阻塞等場所不宜,不然身體吸入的污濁之氣可是要花許多時間才能排放出去。

 

二、α波禪觀

(一)引導時間2003/11/3

am9:40~9:50禪觀主題:α波禪觀 

am9:50~10:00學生寫a波禪觀心得 (每人一張A4空白紙不做任何討論 直接寫禪坐心得)

 

(二)引導情境與動機

2003/11/3這天上午,筆者在高職一年級某班有連續兩堂的數學課,第二節課上到正弦、餘弦函數圖形時,看著黑板上正弦、餘弦函數圖形,呈現規則的震幅、規律的週期,像極了a波規律的波動,於是觸發筆者想以這兩個函數圖形為主題,引導學生進入a波的禪觀。

於是筆者利用第二節課剩下的20分鐘,引導學生進入a波禪觀,藉此機會調整該班學生身心靈能量,使心境穩定下來,專注學習。

 

(三)學生背景:

高職一年級學生,這是第一次筆者於該班隨機導引禪觀。

 

(四)參考資料

1.a波:根據國際腦波學會資料

α波

8-14赫茲(_1秒內振動8-14次)

α為優勢腦波時,人的意識清醒,但身體卻是放鬆的,它提供意識與潛意識的橋樑。由於在這種狀態下,身心能量耗費最少,相對地腦部所獲得的能量較高,運作就會更加快速、順暢、靈感及直覺敏銳,腦的活動活潑。

 

2.正、餘弦函數圖

(五)操作前提:

1.人的精神能量體是很好的訊息運作系統,一切大家所認知的電腦資訊功能皆能具足。

2.人類深層潛意識中蘊藏著人類久遠的歷史神話,淺層潛意識空間堆積著這一生許多不良檔案,這些檔案都在隱隱約約的影響著我們。若能清除轉化這些垃圾檔,人類記憶體空間會變大、干擾變少(專注力提升)。

3.有效的運作佛法禪坐、氣功或有知覺的輕度催眠,可以疏通意識與潛意識空間能量管道。

 

(六)引導用語: (三程序:放鬆→觀想→收功)

這是十分鐘的放鬆觀想,先調整坐姿,端正坐好,身體肌肉放鬆。

想著剛才老師教的正弦、餘弦函數圖形,正呈現規律的波動…

這種波動,近似於a波的規則波動振幅,

α波為優勢腦波,人體腦波若能進入a波時,腦內分泌嗎啡會令你身心愉悅、舒服、專注力得到提升…

現在,隨著你對正弦、餘弦函數圖形規律波動的觀想,想像著你的腦細胞都在釋放著a波…。

接著,脖子、身體、內臟、手、腳的每一細胞都進入a波狀態…

…………

最後深深吸口氣,進入肚子(丹田)…

順著吸氣將剛才放鬆擴展的能量體吸回與身體重合…

如此重複三次。

當你覺得可以時,就睜開眼睛恢復正常。

 

☆    引導用語的作用

是在拋出一些想法,令身心靈訊息運作系統遵循指令運作,但是必須當事人願意接受,才能產生效用。

 

(七)引導學生寫心得要點

1. 寫出禪坐之前、禪坐過程、禪坐之後的身心靈變化及當下的想法

2.身→身體 心→心情與想法 靈→精神

3.禪坐過程可能會感受到各種 聲熱、麻、痛、癢、圖像、心情、想法等 可以一一敘述

 

(八)學生α波禪觀心得:(共33人)

◎可以見到意象(含景象或光圈變化)變化者(共10人)

★    無法進入者(共1人)

△有正向反應者(身心靈放鬆舒暢等正向反應)(共30人)

編號

十分鐘a波禪觀心得

1

演變過程

開始時興奮緊張→腦袋空空→拼命想a波→波浪無法映入腦海→放任空空→則呈現平靜無思考狀態

→中期時有些昏卻感到很沈靜有種重新開始之感

→最後 萬物歸如塵土回到初形

2

在觀想過程,身體逐漸放鬆,整個人的筋骨好像展開一般,頓時身體好輕盈。

結束時,睜開眼,哇賽!整個人真的好輕鬆,連先前的睡意都沒了!就在最後一剎那,彷彿從虛幻、夢幻、虛擬、無煩惱的世界,跑回現實世界。

3

剛開始閉上眼睛還蠻想睡的,頭還有點昏昏的,但是在過程卻越來越清醒,睜開眼睛之後,發現身體變輕鬆了,但是還想睡,我想這種方式只能幫助我們肢體與心情放輕鬆,但是不一定能助我們清醒。

5◎△

做了a波的禪觀後,覺得身體慢慢暖和起來,身體好像逐漸的變軟,腦子裡好像也有a波的圖形呈現,腦袋也變得比較清楚些,眼睛睜開時光線好像有變亮,活動一下筋骨身體會變得比之前舒服,手指關節好像也比之前靈活些。

6◎△

剛開始有一點昏昏的(因為睡眠不足還有一點頭痛),隨著禪坐的觀想,頭就不昏了,身體也跟著放鬆了。有看到a波一直動,後來看到了熊,又看到了黑點及閃光。

7

我覺得差不多,沒辦法進入麼是a波,剛剛我一直在跟餘弦正弦函數圖形上升下降打混,還霧煞煞的,所以感覺不出什麼來。

8

閉上眼睛時,覺得頭有點暈,身體還會不由自主的亂動,感覺定不下來。

等平息一會兒,腦筋開始一片空白,感覺身心放鬆起來,好像a波幫我從頭到腳放鬆了起來,而且不覺得太冷或太熱。尤其眼睛一打開,頭腦感覺條理起來,看到了數學也比較能記得清楚,不會感覺雜亂。

9

剛開始感覺怪怪的!老師為什麼要我們去想黑板上正弦、餘弦的圖形波動,後來才知道是a波。

想了不久,身體好像搖搖欲墜,好幾次沒有知覺,因為怕怕的,所以會停止一會兒再想a波,後來就沒有那種怕怕的感覺,身體左側有光。

直到老師問身體是否有改變,才發現剛剛還在發抖,結果不會了耶!!

最神奇的是 想a波之前沒什麼精神,想完之後精神變好、身體也變暖和。

10

有點像快睡著前的那種放鬆,感覺很舒服,而且想睡覺。累的感覺,慢慢減少,呼吸的空氣感覺更新鮮一點。就好像走進一個山洞,越走越深,有點類似催眠,腦袋出現一些奇怪圖案,漸漸變小又漸漸變大。

11

禪坐結束時,覺得很舒服,張開眼睛看東西,感覺很清楚、很明亮、心情很愉悅。

13

覺得身體十分放鬆,腦中沒有雜念,身心達到真正鬆弛,感覺很舒服!

14

眼前一片淡淡的粉紅色,覺得身體比較輕鬆,脖子有一點緊,心理都沒有事的感覺,但有一點睡意。

16

剛開始的時候,整個人還不大能放鬆,身體還有些僵硬,!但後來,慢慢照老師所講的那樣想,想著老師上課所講的圖形,漸漸的,肩膀沒那麼緊繃了,感覺上心情也放鬆許多,或許身體還有點累,想著想著好像要打瞌睡,但是感覺身體晃來晃去的很輕鬆。

眼睛張開以後,感覺整個身體很舒服,好像更有精神,眼睛感覺比較明亮!總之,就是很輕鬆。

17

禪坐開始,腦子仍然一直在想著數學,突然,變得好安靜,腳也真的慢慢放下,不再那麼的緊繃。

禪觀過程能看到a波,一直在想著池塘中的水波,好想跳進去,把自己清醒一下,放鬆一下,好涼的感覺,好久沒有這種感覺。 眼睛睜開後好像變亮了。

18

過程:感覺是一種細胞在不停的傳遞血液,而身體的放鬆能讓壓力解放,使得急躁的心情放鬆有輕飄飄的感覺及無憂無慮的快樂最後達平靜。

感想:進入老師引導的禪定,能想像在一片一片大草原想著草木告訴自己的心聲,而所有的壓力全身釋放。

19

覺得腦子裡許許多多不能結合的東西,因剛剛的禪坐思考,把它整理完全了,好像有一樣東西把我腦子混亂的東西吃掉一樣。

剛開始閉上眼睛時,心理很煩許多東西都記不起來。可是想想把剛才所學的數學連貫起來,就覺得舒服多了。還有之前在抄數學筆記時,覺得眼睛及身體好累好累,可是當我閉上眼睛遵循老師引導的步驟一步一步去想時,就覺得自己得到了放鬆。

五分鐘過後,眼睛睜開看到的事都不一樣了,感覺所有東西都變亮了、感覺身邊的東西都不同了,心理得到一種平靜的感覺。

20◎△

我倘佯在藍藍白白的天空中。(該生以圖像畫於紙張上)

21

感覺看到螺旋形的圖案,整個人很舒服,有一種散發能量的感覺,暖暖的、很舒服!做完後,全身舒服有精神,腦袋清楚多了,嗑睡蟲也跑掉了。

22

原本黑色一片,突然變成白的,感覺蠻舒服的,看到許多光圈轉動著。

23

看到好多圈圈,一直由大到小,再漸漸消失!手感覺熱熱的,還看見紅光閃過。

還沒做之前,超想睡的,做完比較有精神、也比較明亮。

24

有一個圖形的光在慢慢變小,變小的途中,可以見到只有光圈才有亮光,而光圈的周邊卻是黑暗的,如此重複幾次就全部變亮。做完後頭變得很輕,在禪觀過程熱量一直增加,感覺滿熱的,做完之後就變冷了,之後又覺得熱能不知道是由哪裡來,慢慢擴散到全身。

25

感覺頭腦有點昏昏沈沈想睡覺,全身器官好想停止運作,頭和身體好像分離但又沒分離,不夠腦袋卻想著一些輕鬆的事,有點像要睡著的前兆。腦袋想的事好像不只一件,像是一斷一斷的飄過去又像是擺脫世俗,來到了不同的世界,感覺無憂無慮,到最後脖子有一點酸,開始有一點頭昏,不過還是很想睡。

26

在想a波的波動一段時間,會突然感覺到全身放鬆,好像很輕。張開眼睛突然變得很有精神、很舒服、四周變得明亮、不會昏昏沈沈的,思考不會受周圍影響,心情也舒暢許多,就像睡完起來後,精神恢復、頭腦思考、也很清晰。

27

剛開始的時候有點緊繃,但是後來慢慢的沈了,頭有點昏。

28

一切突然安靜下來,好樣聽到心臟跳動的聲音,腦中從雜亂漸漸變的明亮整齊。

29

a波觀想之前,全身處在很緊張狀況,也在想一堆事,頭也很痛,肚子也因為想事情感覺怪怪的。

a波禪觀之後,除了右臂,身體其他地方都變得很輕鬆,想的事也聚成一樣的a波了。

31

在過程感覺有綠色光在動,過一下變成白光,有一個洞,接下來全變黑,然後就有飛起來的感覺、輕飄飄的。

熱能感覺:有一段感覺是→身體發熱要燒了起來

32

只覺得好像真的看到魔人普烏的真人版耶!

33

結束時,比之前冷靜,比之前還會思考,心情變得比較好,頭腦變得很清楚。

35

我看到一個a波形,原本我的腳好累,但做完之後,好了很多,身體也覺得熱熱的,也沒那麼累了。

37

剛開始閉上眼睛有點不適應,慢慢就有點適應,身體也會變暖和正所謂「良幣逐劣幣」,把不好的去除,好的留下來。 平常所接觸的東西,像跑馬燈一樣一幕幕的閃過,像是電視裡的人物、遊戲裡的角色、新聞中的報導,所以想像是很主觀的。

38

觀想a波時,感覺好像不在教室裡,就是很靜很清楚的感覺。後來就很空白,畫面變的很亮,感覺眼睛睜開後頭腦很清楚眼睛感覺很亮。

心得:很舒服、很放鬆、想不到任何事。全身肌肉很鬆弛,沒有壓力,在做之前頭腦很亂、很累、很想睡覺,做完之後比較有精神。 ps:真的很relax,很舒服2

 

三、歸納上表學生「α禪觀」 過程之後經歷的現象:

(一)禪觀前
(1)每個人再進入禪坐之前,身心靈狀態是不同的,身體也許舒服不舒服、有病痛無病痛、有受寒無受寒等。心情五味雜陳,精神也許振作、也許萎靡、也許睏盹。因此,要瞬間安定下來,每一個人所需要的時間不一,嚴重者一分鐘都可能坐不住。
(2)當身體放鬆、眼睛閉起來時,身體能量場的竄動,有些當事人會敏銳的察覺到。若當事人身心靈的能量場很混亂,不舒服感就特別明顯,坐也坐不住。身體隱藏的病痛,在這時候有時也會隱隱察覺到。因此,許多學生在「寫禪坐之前及禪坐啟動數分鐘」經歷的身心靈變化,會描述到自己身心的疲憊、不適、累感,及煩亂的心情、身體的隱痛,及腦中雜亂的思緒。

(二)禪觀過程
(1)
禪觀過程是一種能量洗滌運作,身心靈開始有聲、光、電、熱、意象等變化。這些感覺或察覺也有個別差異,並非每一個人都能那麼清楚的感受到。但是會由當事者最敏感的感覺區呈現出來,如眼睛視覺、心靈感覺、身體的觸覺痛覺舒暢感等。
(2)學生心得大部分的反應,是身體肌肉逐漸放鬆,心情開始舒暢,光感由黑暗入光明,能量感變暖和、可以見到某些景象,不良能量體或一些雜思正被吞噬著,輕鬆無負擔感正在逐漸產生中,輕飄飄的好像要飛起來。
(3)或潛意識禪鏡中呈現過去的景象,一幕幕的過去,這就是垃圾檔案傾倒過程。
(4)或把分散的思維串連起來,思緒變得條理起來。
(5)無法進入者(33人中有1人):
大多處在自己先前的執著思維,很難跳出來。這時只要在禪觀運作當下,當事人提出問題來,引導者再給予跳出情境引導,就可以改善。

(三)禪觀之後
(1)大部分反應(33人中有30人):
舒服、放鬆、想不到任何可以煩惱的事、冷靜、心情變好、全身肌肉很鬆弛、沒有壓力感、比較有精神或精神飽滿、眼睛看四周感覺特別明亮、腦袋變得清楚有條理、比較能記憶、專注力提升、變暖和。
(2)少部分反應(33人中有1人):
結束禪觀或禪觀過程會有昏沈或不舒服感,主因是當事人仍處在身體排毒狀態或潛意識垃圾持續傾倒出意識空間狀態,若禪觀結束當事人仍未完成傾倒垃圾程序就會持續呈現昏沈想睡狀況,這時只要再趴下來休息或睡個5分鐘,精神就會飽滿、身體就會更舒適輕鬆,感覺甚至比睡一夜的覺還舒服。另一素因是,個體擴展能量體沒有即時回歸與身體重回,則個體也會有頭暈現象。這時只要再上閉眼,告訴自己要出定了,能量體該回歸身體就可以恢復正常。

 

四、總結 

 上表「學生心得」,是禪觀一結束時,筆者希望學生立即寫出剛才禪坐身心靈感受,心得主題以禪坐前、中、後身心靈變化為主。於是,給予學生十分鐘寫心得。寫心得時,每個學生都很專注的在寫,並沒有任何交談討論。十分鐘過後,剛好鐘響,學生就把心得報告交給予筆者。也就是這份心得報告都是每個學生當下的感受與反應,並沒有任何的引導或他人意見。 

 這份心得報告共有33人交,由報告得知33人中有30人能得到正向的身心靈反應,也能敏感察覺到禪坐過程微細的感覺變化。其中有1人沒有進入狀況,有1人只描述看到意象變化並無表示身心靈是否有正向感覺,有1人表示有點昏沈還需要一點時間消化潛意識垃圾 ,其中意象的感覺相當於視覺效果,就如第三眼能力, 33人中有10人敘述到可以見到景象或光圈變化,而且這些學生是未經相關訓練,只是隨機測試的一個團體。表示這一年紀族群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第三眼能力可能還沒完全關閉。 

 雖然這只是十分鐘的a波禪觀,大部分學生卻已經能產生許多正向反應。但是仍有少數幾位學生會感覺時間不大夠,因此在結束禪觀時,有少數幾位學生會表示感覺昏沈想睡。 這現象可以歸類為個別差異問題,因為每一個人的生理狀態與潛意識在當下能被啟動的垃圾檔容量不同,檔案容量越大排出(輸出)時間相對就越多。 

 筆者 的經驗, 無論在導引禪坐或導 引有知覺的輕度催眠過程,常能深刻的感受到,被引導者是處在排毒或持續排放潛意識垃圾檔狀態 (佛法視為排放業力也是一種能量狀態),因此每一句引導語,就會隨機視現象場的變化而定。同時也發現到,若禪觀引導結束,當事人仍未完成排放潛意識垃圾,仍會繼續排放 潛意識垃圾檔案(能量狀態)。而現實世界的當事人則呈現昏沈想睡狀況。一般而言,在這種狀態,筆者會建議當事人閉上眼睛休息或睡幾分鐘的覺,當事人就能很快感受精神飽滿與身體舒適輕鬆感。 

 人體就如一部機器,機器裡面蘊藏著人類的精神能量,太放鬆時,這能量體會擴展而出。只要精神能量能修練到純化,敏感度、舒適愉悅、治療效能自然產生。在禪觀過程,能量體可以產生洗滌與純化效能。若禪觀結束時,這能量體沒有即時回歸與身體重回,則個體也會有頭暈現象。因此有經驗的引導師會適時告知當事人收回擴展的精神能量體,這時候,回歸的能量大多會比原先修練之前多且乾淨明亮。多的因素是個體平日因驚嚇、意外、焦慮、緊張等因素造成精神能量外傾,藉由如是禪觀也會再把外傾的能量收回。因此,禪坐結束時會有能量飽足感。 

 總結上述所講的現象,若從精神分析角度來解讀:

 潛意識中儲存著許多被人們遺忘的陳年往事,尤其過去不良經驗已經堆積如山的在這些空間,再不清空只會讓一個人更渾沌、記憶體容量更少、更隱隱的受著干擾牽絆而不知……。這些檔案隨時在找出處,於是讓人們隨時可能說溜了嘴、說夢話、莫名的憤怒、說不出原因的衝動等等。因此,只要一開啟潛意識大門,潛意識 中蘊藏的檔案能量就如爆流一般,湧出意識空間,出了意識空間,卻又似乎見光死的銷聲匿跡!這時候,潛意識空間才開始顯的平靜明亮!人們的內心也同時感受到平靜明亮!

 

五、「α波禪觀」班級經營應用篇 

 學生學了a波禪觀的最大價值在哪裡?若純粹只是一種好玩那就沒什麼意義!重要的是如何令a波禪觀成為學生情緒管理的工具!若真的可以做到,老師家長對學生的操心就可以減少太多了! 

 同樣的活動,筆者也在導師班推行,當把學生教會了a波禪觀,實際生活的應用就很管用!在這一新學年,筆者又接一屆新生導師班, 開學之初這一班學生不良習氣頗多,在教室課堂上經常可以看到:誰也不尊重誰,髒話隨口就出,跟老師吐槽當笑話、半數以上學生上課如坐針氈,不安煩躁頻生……。從台上看爭吵不休的學生 ,就如撞球台上一球撞擊多球,又進入連鎖效應卻無法休止,這種景象,真會令人傻眼!

 

 於是心想:如何在短期內令學生的心安定下來?

 除了宣導規勸,也在某次班會課教導學生如何收心及a波禪觀。這次教完之後,只要學生心理感到很煩或心中垃圾太多倒不出去者、或負面思想總是擺不開者,而導致行為偏差者。筆者就會建議學生自行試著進入a波禪觀,等進入a波禪觀,再將很煩的心事、困擾事、垃圾檔一一轉為a波。練完的時候,學生通常會立即表示:「不覺得煩了」,「對那在意許久的事已經不覺得怎樣了」「剛才解除了好幾件心中困擾事」「不生氣了」「心中感到平靜」。當然也有極少數學生不相信也不願進入a波禪觀,這也不勉強,一切隨緣!但是當他們看到其他練習者得到正向改變時,也會很想嘗試。 

 教完學生收心及a波禪觀一週後,有些學生回去有練習,在週記上曾分別表示:(1)在睡前做練習可以睡得比較好。(2)心理煩悶時練習後就能穩定許多。(3)回家做功課前靜坐練習一下,接著讀書寫功課就比較順利。(4)上課愛講話的習氣減少了,這一週在課堂上能察覺到自己愛講話並且能自動收嘴。……等等。也就是a波禪觀,不僅可以解除個體內心不良檔案,也可以提升穩定成熟度。對班級團體氣氛及和諧度確實有很好的幫助。

 

註:筆者在寫這類相關研究專文或個案研究,都是以著隨緣的心態去運作及給予需要的人。

  當然,也沒有任何的參考資料,一切只是隨機取材!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 與 心理治療

作者、引導者:林宜靜2002/10月


一、前言

禪學是佛法的基本訓練方法。透過靜慮沈思,讓身心進入一種大腦細胞同步放電狀態,無論行、住、坐、臥若都能夠保持這一種感覺,就是進入了禪的狀態。

1993到1998年,筆者常將禪的概念應用在社團或班級輔導上,當時最常引導學生入禪境的媒介是「進入α波的思維」。依據長期觀察,當學生願意接受引導進入禪的思維時,心境會很快的穩定下來。尤其在炎熱夏日上課,許多學生顯現煩躁難安時,若能引導學生進入安靜的思慮,那麼心靜自然涼的感覺就會出來,學生上起課來的感覺就特別專注。

2002年9月底,當筆者重新去翻閱過去的輔導紀錄時,發現沒有禪的專題討論,卻有一篇禪思維處理法(焦慮的小芸)的案例,引發筆者想去整理一篇「禪與 心理治療」專題研究。

適逢今年筆者導師班的學生已經邁入高三,有幾位優秀的學生因為連續幾個月的升學打拼,已經邁入嚴重的焦慮及疲乏狀態,成績也開始有明顯的退步。於是,筆者找幾位有這方面困擾的學生來晤談,同時都以禪為主軸,引導個案進入禪定,讓全身上下內外每一分子進入a波的思維,而後提取不良檔案,再以a波的思維進行掃毒。發現可以很快破除個案焦慮恐慌的心理疆域、以及潛藏在內心世界的許多過去不良經驗檔案,進而達到解決個案相關困擾問題,回復原始平穩的心裡狀態。

2002年七月,筆者開始正式修習密法,當年10月29日學得密法寶生佛的「禪」觀。經上師方永來提醒,「佛光解除問題速度更快」。這一提醒,使筆者在協助輔導個案的技術又邁入新的階段。

接著,筆者處理案例時,就開始從佛光的思維去嘗試、去著手。從光波進入禪境解除相關身心障礙,境地與電波(α、θ波)禪的感覺不同,可以更快速讓團體學員得到清淨安和的狀態。主因是光速比電波快太多了。

第二天(10/30),筆者在學校上課時,某一任課班級學生上課情境相當消沉並且顯得無法安定,其實該班已有一段日子處在這種狀態了。因此,筆者利用十分鐘時間,引導學生們進入寶生佛的「禪」觀,學生們在很短時間內放鬆穩定,接著上課的感覺就顯得舒暢安定。

接著十一月份,筆者處理的案例,都以佛光的角度,去融化個案僵化阻塞的能量或難以突破的不良經驗檔案,當事人的問題都可以得到更快速的處理與解決,在生活適應與專心度提升也有立即性的效果,使得「禪」在心理治療的效率發揮到極致。

 

二、禪的定義

1.禪的基本定義:
靜慮謂之禪→安靜的思慮稱為禪

2.禪的精神: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思維不停留、不執著。
精神能量在流動中、不產生滯流。

3.方永來老師對禪的定義:
全身每一細胞由上而下由內而外皆進入同一放電頻率。
透過參話頭的方法,由腦部的思維開始,皮肉筋骨內臟的細胞,同時在思考一個相同的問題,在這一個統一思考的過程中,全身細胞的生物電都會漸漸進入同步放電的反應,身體變成一個超級的大電池,可以發出強有力的生物電場。

4.密法的修練:
佛菩薩的淨水可以融化掉不良情緒或滯流能量,例如在密法五方佛的修練,五方佛的淨水能清淨人類因貪嗔癡慢疑所引發的濁氣,使身心靈達清凊。佛菩薩的甘露能滋養身體,例如密法無上瑜珈修練,透過金剛心菩薩的修練法,能得金剛心菩薩甘露以滋養身體。佛光能消除眾生業障(業障可視為某種不良能量狀態),清澈的佛光能融化不良檔案,使垃圾檔案消除,進而重建新檔。

 

三、文獻探討

    心理治療結合禪的精神,可以發展出一系列解決人類情緒的訓練方法。
這套訓練方法,在心理學、氣功、腦波振幅等可以融入的概念分述如下:

(一)心理學

1.精神分析:過去(包含前世今生)情緒記憶仍會影響現在,許多無法察覺的檔案潛藏在潛意識中。人類的許多心理困擾問題,可以從潛意識的記憶體空間做改變,而達到意識層面實質的改變。

2.肌肉鬆弛法:可以達到放鬆效能,也是進入禪定或催眠的良好媒介。

3.此時此刻:重視此時此刻當事者對情緒、能量之感覺,以做診斷、推演、歸類、及自由聯想。

4.完形治療的概念:重視個體的完整性、及能量阻礙的處理型態。

5.認知心理學觀點:個體的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腦、心理機制等具有如電腦訊息處理的功能。


(二)氣功與精神能量融入的概念如下
1.中國傳統氣功掌握且重視 精神能量的流暢與生長。

2.情緒只是各種不同能量形態的呈現而已。


(三)腦波:α、β、θ、δ波

人腦中有許多的神經細胞在活動著,而成電器性的震動或擺動。這種擺動呈現在科學儀器上,看起來就像波動一樣。腦中的電器性震動我們稱之為腦波。腦波或許可以說它是由腦細胞所產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腦細胞活動的節奏。

國際腦波學會就針對不同震動的周波數,定以α、β、δ、θ之名。  

α波

8-14赫茲(_1秒內振動8-14次)

α為優勢腦波時,人的意識清醒,但身體卻是放鬆的,它提供意識與潛意識的橋樑。由於在這種狀態下,身心能量耗費最少,相對地腦部所獲得的能量較高,運作就會更加快速、順暢、靈感及直覺敏銳,腦的活動活潑。

β波

14赫茲以上

在β波為優勢腦波時,人清醒時大部份的腦波狀態。隨著β波的增加,身體逐漸呈緊張狀態,準備隨時因應外在環境。大腦能量除了維持本身系統的運作外,尚須指揮對外防禦系統作準備,因而消減了體內免疫系統能力,在此狀態下人的身心能量耗費較劇,快速疲倦。然而,適量的β波,對積極的注意力提升以及認知行為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助益。

θ波

4-8赫茲

θ波為優勢腦波時,人的意識中斷,身體深沉放鬆,這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入定態」。在這樣的狀態下,由於意識中斷使得我們平常清醒時所具有批判性或道德性的過濾機制被埋藏起來,因而大開心靈之門,對於外界的訊息呈現高度的受暗示性狀態。此外,θ波與腦部邊緣系統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對於觸發深層記憶、強化長期記憶(LTP)等幫助極大。

δ波

0.4-4赫茲

δ波為優勢腦波時,為深度熟睡,無意識狀態。人的睡眠品質好壞與δ波有非常直接的關聯;δ睡眠是一種無夢且很深沉的睡眠狀態,通常一夜正常的睡眠周期會出現四至五次,而發生在睡眠初期第一個出現周期是無夢的δ波(Non-REM)狀態,所以,如果在輾轉難眠時,能讓自己召喚出近似δ波邊緣狀態的身心感覺(當然要經過訓練),您就可以很快地擺脫失眠並進入深沉睡眠,真正睡美容覺追求的就是這種時間短但深入的睡眠。此外,根據科學研究,δ波亦是開發人類直覺雷達系統,以及超能神密力量的關鍵。

 

四、「禪」融入的概念如下:

1.眾生皆具有佛性
    筆者解讀這一「佛性」,其實是一種很純化的精神能量體,是沒有被污染狀態下的能量體。而且每一種生物體都具有這一種純能量體。但是一般個體的精神能量因生生世世不同生命型態轉換過程的習性、遭遇、挫折、情緒、甚至不良死亡狀態…等等檔案,混雜在這精神能量中,而使這一佛性受到污染,而難以發揮靈敏的神通能力。

但是不論是污染的或干擾的檔案,仍可以藉助這一「佛性」來操控處理。從宗教修練的角度,可以藉由已修練到可以操弄精神能量的人,來引導當事人進入一個清淨的禪境,在此清淨的禪境中,當事人經過引導暗示,就很容意去操弄整理自己的潛意識檔案。之後,個案若如法修練,也可以達到自行處理潛意識檔案的效果。

在禪的操作過程,此一純化的精神能量體具有很好的訊息運作功能,如輸入、跑流程、提取、修改、刪除、建檔、存檔……等功能。若能善加利用,可以解決許多身心靈問題。

2.「識」的觀念:
    識是指空間,即記憶體的空間。人的情緒記憶會儲存在各種不同的時空如人體不同部位、外在空間、或其它的人、事、物、地、時間上。

3.禪的基本定義:
    靜慮謂之禪→安靜的思慮稱為禪。從安靜的思慮,進入精神能量的舒適清淨。

4.禪的精神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思維不停留;精神能量在流動中、不滯留。

反之,產生滯留現象就會有執著及情緒困擾現象。因此,當進入禪的觀照運作時,不論是自然界地水火風的觀照,或電波的觀照、佛光的觀照,都應是無阻礙的量能流動,進而產生身體通透感、心靈空間擴展感。

在這時候,若能鎖定困擾檔案如某一心理障礙,讓障礙情境浸泡在禪境中,障礙情緒或景像也會隨禪境而融化消失,心情亦隨之舒解。

5.禪的效能:
   進入禪的狀態,精神能量能產生純淨、統一現象,磁場頻率會趨於一致,能量的流動具有掃毒運作的功能。
 

五、禪的操作  →  從一個思維進入禪境

禪的訓練方式可以從一個思維進入禪境,例如傳統對禪的訓練則採用「參話頭」,也就是想著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如「我是誰」「誰是我」「天才、白痴」……,因為一時沒有答案,但是又去思維,於是腦部訊息運作就會進入搜尋訊息或自動ROUND的狀態,於是身體能量流暢感逐漸產生,直達到全身能量通透暢流,爾後新的感覺或領悟也會無中生有。

佛教修練如持咒、念佛,也是從一個思維進入禪境的訓練法,讓念力集中於一念→持咒或念佛,使能量場進入流動純化狀態,進而打開身體微細脈,產生強大一致的磁場威力,而達驅魔、消災、解厄、如願的功效。

當我門瞭解禪的操作可以從一個思維進入禪境,那麼在應用與設計上就更顯得活潑生動。例如:


()參話頭:
  
讓腦部每一細胞去思維同一個「簡單、無解的話」,如「我是誰」「誰是我」……,機體系統就會進入搜尋檔案流程進而產生掃毒功能,讓每一細胞都在想一個相同的問題「我是誰」「誰是我」……。因為全身上下每一細胞都進入相同思維,發出的頻率也一致,身體就會進入統一純化的能量場,這一能量場不僅能輸通機體管線(血液管線、氣流管線、能量管線、神經管線),也能發揮心理治療功能。


()腦波設定:
  
從近似於α或θ波規則震幅流動的圖像,進入有目標性的腦部圖像思維,讓腦部每一細胞產生近似α或θ波流動的震幅頻率時,接著相同的振幅就會由腦部順著各種機體管線,流動到全身每一細胞,一起進入相同頻率。


就以「α波的思維」為例

必須先引導當事人去想α波的規則振幅在流動著,想著想著…,每一個腦細胞也跟著想著α波在流動著…,直到每一個腦細胞都發放出α波時,身心慢慢進入放鬆愉悅的狀態。

接著α波的思維會由腦部自動擴展流動到全身每一細胞,身心平和安定的感覺在這時候已經顯現。當全身都進入同一α波的思維時,皮膚所接觸的空氣分子也跟著進入α波的思維,使得身體內外每一分子都在發出相同的振幅頻率α波,當整個空間磁場都在發放出α波的振幅頻率時,空間團體就會進入詳和愉悅的狀態。

 

()進入安靜的思慮

讓全身上下內外的每一分子皆能進入同步思維,發出同步共震的頻率。當當事人全身上下內外的每一分子皆能發放相同頻率時,這時候思惟能量所到之處,就如電腦掃除病毒一般的掃淨,可以將不同頻率的部分統一為相同的頻率。

在禪的思維過程,有一些敏感度比較好的當事者,會清楚的感受到身體內部或外圍空間的某些區間有阻力感。其實這些阻力區間正發放出不同的震波頻率,這些區間具有不同的思維,也常是引發當事者情緒困擾、心理障礙或身心不適的檔案區。處理方法,是讓阻力區間的頻率與腦波頻率一致。

()佛光入禪境:

未受過訓練者,要進入禪境,可以藉由已修練者的引導進入禪境。而佛光入禪境的引導者,必須具有嚴格的宗教密法訓練,才有辦法帶引他人進入。

在密法五方佛的修練中,寶生佛是禪的代表者,寶生佛的「禪」觀,可以從一個「禪」字去思維進入,進出人體的管道在第七識,第七識所在位置為額頭到心輪處。被引導銜接管道若正確,便很快能接到寶生佛金黃色佛光,當佛光進入腦部,就會開始產生機體管線維修作用,若無阻礙,佛光會順著各種管道流入全身每一處,最後當事人會浸泡在佛光中。

這時候,當事人若懂得去輕鬆、虔誠、懺悔、接受佛光慈悲的照耀,身上所有的不舒服及問題檔就能很快消除。但是,當事人的心態若有所執著滯流或無法虔誠懺悔,佛光會被擱在門外,無法產生目標性的效果。

為何要輕鬆、虔誠、懺悔、接受佛光?輕鬆表示身體不宜緊繃,管線才容易保持活絡,佛光的行徑才不會被阻塞。一個人在虔誠懺悔時必是對某些困擾事件懺悔,當在思想這些事件時,事件檔案就已經被提取出來了,這時候檔案會曝在清澈佛光中如浸泡在光海中,相當於檔案置在禪境中。虔誠接受佛光表示願意接受佛光禪的功能運作,以解除不良檔案,與相關因緣佛菩薩的頻率才容易相應。

每一人狀況不同,在觀照「禪」字時,字的顏色與光彩不一定就是金黃色,有黑色、綠色、白色、藍色、紅色、黃色等,色彩不同與個人因緣或當時狀態有關。光進入腦部時,一樣能進行機體管線掃淨與維修功能,若以寶生佛為觀照,最後的光澤大都停流在金黃色的寶生佛之光海中。

但是佛光是具有思維的、是敏感的、是慈愛的、是一種生命能量形態,當當事人能以虔誠懺悔之心祈請佛光的協助消除過去不良檔案,效果大都會立即產生。反之,不相信、不接受、太緊繃則無法產生任何改變。

 

(五)總結上述「禪」(~()的處理方式,程序如下:

(1)先讓全身進入禪的狀態:
全身上下內外每一分子進入統一的思維、或相同頻率、或浸在佛光中。

(2)提取困擾檔案:
去思維困擾事件,這些事件皆視為個體的記憶檔,這些檔案會因當事人進入思維而被提取。提取之後,當事人會感受到該事件所引發的情緒波動,甚至於景像歷歷如前。

(3)再讓干擾檔案區間 的頻率統一:
去思維檔案區的每一分子也一起進入禪境(相同的思維、或相同頻率、或浸在佛光中),當檔案區完全進入禪境時(達到相同思維、頻率、或浸入佛光中),這一區間困擾的問題也會隨之消失,身心也同步獲得安定。

註:邏輯關係   『若(1)則(2)』而且『若(2)則(3)』
                即
(1) 是(2)的充分條件, (2)是 (3)的充分條件。

 

()另一種「禪的思維」處理方式

  就是先進入放鬆狀態,爾後去感覺干擾區間裡面潛藏著什麼情緒,然後將情緒的名稱直接輸入干擾區間,讓該處區間一起思維xx情緒,若輸入的情緒訊息正確時,則該情緒之負面能量會從該區間釋放出來。

例如輸入「焦慮」,若當事者過去曾因某事而產生嚴重的焦慮,這事件的檔案(含焦慮能量)若儲存在這區域,則會因檔案輸入正確而釋放出焦慮能量來- - -。這就是應用禪與訊息處理的理念去運作。

因此,當事者可依他的問題輸入不同的代表性情緒檔案名稱。若再配合時空觀念,則處理空間會進入潛意識,甚至前世今生,那麼所淨化的能量場會更擴展,解決的問題層面就更廣更深。

 

六、「禪」操作時注意事項:

1.進入禪的思維,身心不能有任何緊張,也就是要在放鬆的狀態下去思維,才容易進入。

2.引導師宜在練習前與當事人溝通清楚,以免有任何抗拒或質疑。

3.引導師在引導學員時,與當事人一樣用意不用力,也就是必須放鬆進入,並且隨時觀察掌握學員身心靈反應狀態,適時提醒學員問題所在。反之,引導師若用力去引導時,容易令自己能量產生耗竭現象。

 

七、「禪」的實用性

1.淨化作用 :
進入禪的運作,可以使精神能量體純化不混雜。

2.掃毒功能:
當進入禪的運作,能量一直在流動且不滯留,所到之處,會將阻塞打通。個體過去許多不良檔案,大都呈現能量滯留狀態,當進入禪的量能流動,會被掃毒除淨。掃毒之後,身心靈因能量的暢流無礙而感到舒服輕鬆,又因煩惱消失而感到無事一身輕。

3.統一作用:
將異於個體的干擾磁場變成統一的磁場,個體內在就不會有許多紛亂吵雜的聲音,安定感自然產生。

4.破除心理疆域:
個體因內在或外在因素造成許多心理衝突或防衛力量,在能量場的角度來看,這些檔案事件,會形成大大小小緊緊的能量團,滯留在腦部、內心、腹部、或其它部位、甚至於將自己身體緊緊包裹起來。

當個體進入禪的運作時,會快速將這些能量外圍疆域瓦解,身心進入柔軟的狀態。

5.統整精神能量
當破除心理疆域,統一能量場時,外傾的能量會再一次回歸個體,供個體所使用,使得枯竭的能量管道再次活洛起來。這時候,做起事來,不再有無力感,反而能隨心所欲去做內在期待的事。


 

、  實  證 案 例


(禪的思維處理法

案例、焦慮的小芸

2002/4/22/中午12:50→13:30   高二  女  小芸

一、基本資料
女   高二   16歲


二、困擾問題
心亂,心中的衝突常常擺不平,這樣的情形已經持續差不多半年了!


三、資料蒐集
1.很想讀書,但是心總是靜不下來,主要原因是在樂團發生一些不愉快的衝突問題、與班上某位同學起衝突、及焦慮明年的學測問題。

2.焦慮:功課一直退步,又覺得讀不完,深怕明年統測考不好,緊張的情緒一直無法解除。以致功課一直讀不好。
 

四、診斷分析
輔導員跟個案分析問題如下:

1.持續半年的焦慮,身心已是疲乏,令個案處於欲振乏力狀態。個案深表同感。

2.個案對明年統測一直處在預設立場→「考不上」的態度上,但是又患得患失,「心」已經提前開跑到明年統測的結果上了,但是現實的身體卻一點也沒跟上腳步去行動努力,反而一直站在原地發抖。

3.引導個案思維
輔導員:若以目前狀態,你已經陷入焦慮狀態,那要如何才能跳出?
個案無法回答。
輔導員:誰都會回答「不要緊張」
        反過來說,緊張能解決問題嗎?
個案:不能解決問題。
輔導員:那你還要緊張嗎?
個案:不需要…
輔導員:口說而已,身體做得來嗎?
個案搖頭表示做不來!
輔導員:這就是知行無法合一,就是令你痛苦的地方…
個案點頭表示同感。
輔導員:焦慮已經夠成你的生理性的問題,讓你的能量系統一直無法平息穩定…,也許先解除你的生理因素,你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4.處理策略
處理個案的問題,必須先解除個案因焦慮所引發的生理性的問題,讓身心能量不再激盪,進入穩定狀態,個案才能不為焦慮所影響,身體的行動才能聽思維的使喚。

5.修正讀書的態度→從獲得的角度來看
讀書不能急,必須一步一步來,因為急反而定不下心讀書!
若從正面來看待,「能讀多少算多少!」在你的心中就會覺得:「又獲得了一些!」
也就是從獲得的角度來看,而不是從流失的角度來看,那麼焦慮的感覺就會減少!

五、輔導策略:
  
讓身體放鬆後,以有意識的「思維」去喚醒身體不同部位進入相同的思維及對話。從一問一答的過程,引導個體不同部位的負面能量釋放,使身心靈能量進入內外平衡的狀態。

六、輔導過程
輔導員引導個案一次肌肉鬆弛後,個案很快的進入放鬆狀態…

輔導員: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你的「心」…
        輕輕的、重覆的、慢慢的問你的心:「還需要焦慮嗎?」

        讓你的心一起想著相同的問題「還需要焦慮嗎?」

個案的心中能量微微在動著…慢慢的往外流動著…流動著…。

輔導員:重覆問你的心:「焦慮可以得到什麼?…焦慮可以得到什麼?…」

讓你的心想著相同的問題「焦慮可以得到什麼?……」
個案的胸部能量在動著…往外流動著…。

輔導員:你可以感覺心中的回答嗎?

個案:他說「不能得到什麼…」
輔導員:既然得不到什麼,就請焦慮消失吧!
        你一字一字的、隨著我告訴你的句子、重複的、跟你的心靈說話…
個案跟著引導,重複的跟自己的內心溝通『既然得不到什麼,就請焦慮消失吧!…』
個案胸部的能量光度逐漸轉變為明亮,激盪的頻率逐漸平穩了下來…。

輔導員:現在對「內心」的感覺如何?

個案:比較舒服!

輔導員:再放得很輕鬆很輕鬆,讓焦慮從心靈深處釋放出來……釋放出來……

個案:現在內心感到平靜,心中的雜音沒有了!


輔導員:現在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肚子」……

        你對自己的肚子有什麼感覺?
這時當把焦點放在個案的腹部時,個案腹部的能量場顯得開始微動起來,緊緊暗暗冷冷的感覺從肚子內部傳遞了出來…

個案回答:緊緊的、有點痛痛的。
輔導員:輕輕的、重複的問你的肚子:「這樣焦慮下去有什麼用?」
個案跟隨引導重複問自己的腹部…腹部也跟著思維「這樣焦慮下去有什麼用?」
個案:感覺腹部慢慢在鬆開了…
輔導員:你直覺上肚子回答了什麼?
個案:「沒有用!」
輔導員:告訴肚子:「既然沒有用,那麼就請焦慮釋放出來…」
        放得越輕鬆,釋放得就越容易!

個案的腹部一起思維著「釋放焦慮……」
輔導員:再繼續往身體的下面問:「你們那麼的焦慮做什麼?」
這時,個案的能量場往下方迅速擴展開來,身體下半部的能量場,已經變得溫暖、光亮。

個案回答:沒有聲音了,很舒服!


輔導員:現在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你的「頭部」……
        輕輕的跟你的腦袋講話:「請把焦慮釋放出來。」
個案跟隨輔導員的引導語,重複溫柔的問自己的腦袋…

腦袋也同部思維「釋放焦慮……」

爾後個案回答:覺得腦袋開始舒服了。
輔導員:平日焦慮緊張會令腦神經系統產生生化反應,
        日久,會令你的思維窄化,情緒更差…,功能不彰…
        請把腦神經系統內部不必要的生化性物質能量釋放出來…
這時,個案的腦部沿著腦幹到脊椎,有明顯的能量由上而下流通,光度由灰暗轉為明亮。
輔導員:現在感覺如何?
個案:人很舒服,脊椎也很舒服。

輔導員:表示給予的訊息正確!


這時,輔導員察覺到個案偏前方有一股焦慮的能量正在產生…
輔導員:再放輕鬆點…
個案焦慮的能量仍佇立在前方,並沒有減弱…
輔導員:心有點緊張!
個案:嗯!
輔導員:想到什麼事?
個案:想到在樂團與朋友吵架的畫面(佇立的能量)!
輔導員:想著這一個畫面,告訴畫面中的自己及爭吵的朋友「一起放輕鬆!」

個案:我們的吵架並不只是一次!有很多次!

(以下採用次元空間處理法:點→線→面→立體空間→……)

輔導員:想想與這人的關係…一點一點累積下來的每一小爭吵…
        按照時間次序,把每一次的爭吵看成是一個點…
        用動線連接,從第一件事連到這事件…

        可以做得到嗎?

個案點頭表示可以。
輔導員:在每一點、每一情境問自己:『這樣爭吵有意義嗎?無意義嗎?』

此時,個案的能量場往平面開展,爭吵事件所沾染的黑暗情緒能量,正往水平面開展出去…

接著,個案表示:現在身體感覺「比較放鬆!」,
                對這些爭吵事件的想法是「都過去了!」

輔導員:剛才你所思維的每一點已經展開成平面,
        著接,在每一平面的上下問:『這樣吵下去會好嗎?好還是不好呢?』
這時,個案的能量場在進行上下維度的擴展,接近額頭高度就上不去…
輔導員同步感受到個案有點心悶、不舒服,因此反問個案是否有心悶、不舒服現象?

個案說:是!
輔導員:持續在每一平面上下空間問:『這樣吵下去會好嗎?好還是不好呢?』
        讓存在這上下空間的負面情緒能量翻騰出來…

逐漸,個案腦部緊緊灰黑的能量開始鬆開…
輔導員問個案情形如何?
個案表示:腦部感覺慢慢亮起來、通暢度增加、舒服度也在提昇。

輔導員:再把身體放鬆,讓負面情緒能量流出身體外面…
        讓身體內外能量流通達到平衡狀態…
輔導員見個案的能量狀態,已經達到內外平衡狀態…
因此,輔導員問個案:現在感覺如何?
個案:身體很舒服、很輕盈!

      再去想那些焦慮的事件,心理也不再緊張!
      想想與朋友吵架的事,也已經不在意了!
      對過去那一段的看法是『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現在去行動!』

 

接著,輔導員結束個案的引導。
個案睜開眼睛後,說:「很亮、很輕、很舒服、有力量去做事了!」


七、追蹤觀察

2002/4/29 am10:00   個案表示,4/22處理之後差異如下表:

項目

處理之前

處理之後

心情

很煩,煩了近一年…

比較開心

人際關係

磨擦、衝突許多,覺得大家都不理我。

比較好,也不覺得別人不理我,能夠去做自己的事。

焦慮感

很重…很重…

沒有了

讀書

讀不下去,乾脆不讀了…

會去讀,自己能控制。


2002/5/3   輔導員再遇到個案,個案表示,仍維持得不錯。

2002/5/10  個案表示能穩定的專心讀書。

2002/5/27  個案週記表示,在第二階段成績不如預期進步,心中頗頹喪。輔導員回應個案,成績進步7.5%,班級名次由25名進到21名,就是一種進步,相信再持之以恆,還會有更好的表現。

2002/6/1  個案表示最近心情起伏不定,主因是朋友發生一些問題,個案為之抱不平。輔導員為個案分析理性與非理性思考,個案心理方感平靜。

2002/9/30  個案情緒仍能平穩,並能專心準備升學考試。

八、總結

在這次輔導過程,個案雖然坐在椅子上,隨著鬆弛的引導,逐漸進入深層的禪定狀態,講話的聲音變得很小,有時輔導員聽不清楚時,會要求個案再重複講一次。在過程,可以見到個案的內心想法隨著鬆弛度的提昇,思維也同部在轉為正面的思維,精神能量也隨著思維的回正而從潛意識空間回升進入個案身體做正向光明的統整分配。
    這次的操作,是使用「禪」的原理去協助個案做精神能量的統合。禪的定義就是安靜的思慮,也就是在安靜的思維中,能產生正面光明的力量,去掃蕩負面灰暗的力量,讓身心靈進入統一的狀態。
    要進入禪的狀態,放鬆是最重要的關鍵,因此,必須引導個案進入放鬆狀態,再進入安靜的思維,就很容易處理個案困擾的問題。在過程中,個案隨著重複的思維,「需要焦慮嗎!」「焦慮有存在的必要嗎?」「焦慮沒有意義,就請消失吧!」的參話頭方式,逐漸進入身體局部(胸部、腹部、腹部下方、頭部)的禪定狀態,而後擴展全身進入同一步的思維…,使得儲存在身體每一部分的負面陰暗的思維,轉換成正面光明的思維,進入身心靈統合的狀態。

 

() 近似於a、q波之規則(電波處理法

1.以下案例的處理架構,都是先讓個案去思維近似a波θ波的流動震幅,在思維過程,腦細胞震幅頻率也隨之進入一致的震波,進而達到全身每一處細胞發放出相同的震波。當全身都發出相同震波,才進入問題處理。

2.每一個案來尋求協助的問題不同,但是這些問題必須在引導禪觀以前要蒐集與澄清,爾後在進入禪境之後,將問題檔或困擾檔放置在禪境中,困擾問題就會被禪的力量溶解洗淨。

3.在蒐集資料過程只要明白個案這次來的主要困擾之因果始末…,其它問題的蒐集不見得要細緻,在進入禪境中,先將目標性的困擾問題倒入禪境中溶解。若時間允許則可以引導個案將所有的垃圾檔案倒入禪境中自行溶解,那麼個案日積月累大大小小的問題,就會在此時此地消失。個案會產生立即性的改變。

 

案例一:事事不順  怎麼辦!?

全身進入同步放電反應→再解除不順遂的檔案

2002/9/30/am12:45→13:00    高三 男  小 章  

一、輔導經過:

  該生表示上一週心情一直很低落,因為事事不順,上體育課掉錢又掉公車卡、在學校衣服沒扎好不留意又被教官糾舉、在家睡不著關個門又被罵……,心中一直覺得做什麼事都不對,真有夠衰!心情實在低落!現在雖然有比較好但是仍然不好受,真希望好運快點來…。

輔導員看著該生,說:「去期待,不如現在就練練禪定,也許很快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該生很開心的閉上眼睛準備接受禪坐引導。
(該生以前曾受過輔導員協助過三次,明白輔導員可以幫他什麼忙,所以配合度很好,也很快的進入禪的狀態。)

接著輔導員引導該生肌肉鬆弛練習三次之後,再引導進入禪的狀態﹝全身進入同步θ波放電反應﹞,該生很快的進入全身同步放電狀態,並且表示全身很舒服。

於是,輔導員再進一步引導該生去觀想上週種種不順的情境(提取檔案),並且由腦部輕輕發放訊息進入上週種種不順的情境,訊息是「錢也掉了…人也被罵了…若是有虧欠也是一種「還債」,那麼不良的檔案紀錄也該消失了!」當訊息傳遞出去時,該生的左前方立即出現能量交替現象…。(不良檔案已被取代)

當該生能量場穩定下來後,輔導員再引導該生進入禪的思維「事事順利」四個字…。這時候,該生進入更鬆弛柔軟狀態,並且輕聲的說:「身體很舒服、心理很滿足。」出禪定時,該生再去想上週種種的不順時,發現「衰」的感覺一點也沒有了,爾後很開心的離去。(事事順利的檔案已儲存進入)


二、追蹤觀察2002/10/4/am9:00→9:10  輔導員訪談個案

項目 9/30處理之前狀態 9/30處理之後〜10/4狀態
心情 事事不順 鬱悶 事事順暢  心情開朗
讀書狀態 定不下心來讀書 能定下心來讀書 提升度50%
生活作息的改變 放學回家洗完澡就去看電視到10點左右,累了就去睡,完全不知道要讀書,能玩就玩,有時間就多睡。 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時間也必須有所掌控,懂得做時間的主人。能念書就多念書,會善用時間讀書與休息。尤其能夠體悟晚上寧靜的感覺,身心寧靜使得讀書效率更好。



 

案例二、升學準備的焦慮
2002/9/30/am13:00→13:15  高三 男 小健
 

一、困擾問題

個案已經高三,今年暑假以來已經積極的在準備升學考試,在師長及同學的期待與鼓勵下,漸感壓力沉重,焦慮緊繃自不在話下。

個案並且表示已經很用心積極的在讀書,卻覺得翻閱書本時自己一直不能進入狀況,似乎自己與書是處在分離狀態。雖然每天晚上按時複習隔天要考的試,但是第二天上補習班考試時卻也全都忘了,很困擾!很困擾!
 

二、分析

個案三個月來,全力去準備升學考試,每天重覆的補習生活及學校生活,令身心疲乏焦慮緊繃。因為擔心與焦慮許多未完成的事物,令個體精神能量處於外傾狀態。而緊繃的能量疆域卻又阻斷外傾於體外的精神能量回歸個體。因此在能量只出不進的狀態下,能量就無法正常供應生理所需,身體也就逐漸進入枯竭狀態。

個體的生命是靠精氣神能量的滋養才得以健康順暢,所以身心靈能量枯竭令個案產生種種的乏力感,如想要專心讀書時卻與書本產生隔離感、或一點也讀不下去。雖然個案能力很好,卻因為太大的焦慮令個案的努力打了許多的折扣。
 

三、處理過程

1.肌肉鬆弛:肌肉鬆弛練習三次,同時釋放焦慮能量。

2.進入θ波→禪的思維

引導個案進入禪的思維,讓身體從頭到全身內外進入相同的θ波放電頻率。
在過程,個案覺得全身麻麻的,但是會執著於自己是否能做到,於是輔導員會重覆引導個案放鬆及相信自己能辦到,個案才漸入狀況。 

4.外傾的精神能量回歸
引導個案去思維自暑假以來緊繃的心情,將外傾的精神能量統整回歸。
個案在思維暑假以來種種焦慮情境的過程中,現象場逐漸有一波波能量由個案背後回歸回來並且自然進入身體,這就是個案長期焦慮緊繃後,生理能量外傾無法回歸的部分。

個案可以感覺到一波波的能量進入身體,同時表示身體的溫度在上升中。 

5.願景塑造(規劃檔案→儲存→執行流程)
輔導員見個案精神能量回歸進入身體就如液體灌入身體容器一般,當達到一穩定狀態時,頭部接近頂的部位並沒有被能量灌滿。

於是輔導員引導個案去思維自己未來人生的願景,讓這一願景形成一個畫面。當個案表示滿意自己現在設定的願景畫面時,輔導員再引導個案去將畫面放大,因為在設定願景放大的過程,個案過去許多失落的精神能量會在這時候產生匯聚的功能,匯聚注入願景圖像。
最後個案表示很滿意這樣的設定,輔導員再引導個案將這一精神能量匯聚的藍圖收回身體與身體重合,這個藍圖就是日後支持個案去完成理想目標的支撐力與驅動力。這時候個案頭部接近頂的部位能量也灌滿了。 

6.結束時
個案表示身體很舒服,很輕盈,很滿意的離去。


四、追蹤觀察2002/10/4/am12:40→12:50

項目

9/30處理之前

9/30~10/4的改變

睡眠情形

很累 睡不飽

不累 睡眠狀態滿意

記憶力

英文單字背不大起來

英文單字記憶提升50%以上

心情

很焦慮 很慌亂

穩定  愉悅

自我要求

自我要求很高,認定自己一定要考上台北國立科大。

能考上那所學校,已經能夠順其自然,因為一切自有命定!

行為的改變

開學以來很拼功課,每天帶一大堆書來學校準備讀,但是怎麼也讀不下去,心理很慌。

能輕鬆讀書,每天設定要讀的科目範圍,能讀多少算多少,讀完就休息,也不強迫自己太多。書也不帶太多來,只帶當天要用的。

外表

臉部看來乾、瘦

臉部看來圓融

 

 

案例三、焦慮與失眠

2002/10/2/am12:50→13:10    高三 男  小祥

一、困擾問題

每晚睡覺不易熟睡,尤其隔天是開學、或是有考試、或是有特別的事項活動等等時,腦袋就會不聽使喚的一直想…一直想著隔天的事,而無法入眠。個案心想別人一躺下去就能入睡,為何我不行呢?但是第二天早上仍然會起的很早,準備搭早班的車去上學,但是睡不好的感覺總是令身體疲憊不已。

二、處理過程

1.個案希望失眠的問題能得到解除,願意嘗試禪的引導。

2.肌肉鬆弛法練習三次,同時引導釋放焦慮能量。

3.禪的引導:
引導個案從腦部開始思維每一腦細胞釋放θ波,直到全身由上到下的每一細胞都釋放θ波。
(這一段的引導要緩慢,同時仔細觀察當事人釋放θ波的部位在那裡,輔導員要及時提醒當事人那些部位要再加強,及適時提醒保持「輕鬆、不執著」才容易達到禪的要求。)

4.θ波聯結干擾檔案 進而侵蝕干擾檔案 令身心進入統一θ波狀態:
當個案進入全身同部釋放θ波時,輔導員引導個案去思維過去曾經失眠的種種情境,讓現在的θ波擴展進入失眠情境空間,令當時失眠的干擾能量頻率一起進入θ波的運作。
(當個案被引導聯結到過去失眠情境的干擾能量時,個案頭腦的上方有零落且高溫凝結的能量在竄動,令頭部上方有緊繃的感覺。'當能量場逐漸進入統一θ波的運作時,這些高溫凝結的能量轉為常溫柔軟的能量,於是個案淨化的能量開始由頭部向上方遠處時空擴展,這時候,滯留在不同時空的能量開始回流,能量的回歸令個案的身體由頭部往下方開始明亮了起來。)

5.願景的設定
個案很專心的進入禪的運作,現象場有一波波的能量一直流動回歸進入個案的身體,這時候,個案表示身體感到舒暢、體溫也提升。
輔導員問個案想不想有美好前程,想不想有驅動力去達成,個案表示「想」。於是引導個案去想自己的人生願景並且想成一幅圖畫,當觀想出來之後,再把圖形擴大(讓回歸的能量集中駐守在這幅圖畫中),爾後個案感到心滿意足時,再將圖形能量與身體重合(存檔)

6.結束時,個案表示舒體通暢,心滿意足的回去。

三、追蹤觀察
2002/10/8/am9:03→9:10訪談個案,個案很快的說出10/2接受輔導員處理之後的前後差別,差異如下表:

項目 10/2處理之前 10/2處理之後至10/8訪談
讀書狀態 要努力看書,卻覺得很困難。總覺得書本上之白紙與黑字兩種顏色會打起架來的感覺,所以讀起書來分外吃力。。 能夠平順的讀書,白紙與黑字看起來的感覺不會再打架了。
專心度 本來1小時能讀完的書 現在40分鐘就可以讀完
記憶力   主觀感覺提升了75%
睡覺情形 每次睡覺之前會一直想…一直想…,想不完又睡不著。 剛開始會稍微想一些,但是漸漸沒有想了,就睡著了。
起床情形 每次都是鬧鐘叫,然後很匆忙的從床上跳了起來。 會自動在鬧鐘叫以前起床,而且精神很飽滿。
心情 總覺得還有事沒去做,但又不知道要做什麼。 心情平和,沒事可以煩。



 

案例四、我常做落榜的惡夢

2002/10/4/am12:50→13:20   高三  女  小迎
一、困擾問題
1.不安,怕明年考不上理想的學校。
2.記憶力無法集中,容易受周遭環境影響。
3.常做「落榜」之後命運的惡夢。
4.讀書效率中下,最近各種考試的範圍都讀完,但是考試只能拿到六、七十分。

二、處理程序如下:
1.肌肉鬆弛法練習三次。
2.引導全身每一細胞同步釋放θ波、身體接觸的空氣分子也同時進入θ波頻率。
3.以θ波去包圍過去種種焦慮情境,讓每一情境中的自己也一起釋放θ波。
4.願景塑造→存檔

三、個案敘述過程變化
當我的
全身進入θ波時,身體感覺非常的舒服。

當老師引導我要以θ波去包圍過去種種焦慮情境時,剛開始覺得有些困難,當時θ波是呈現大幅規率浪形波度,逐漸的…θ波震動是呈現平和且小幅規率的浪形波。這時候,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很多的我在每一焦情境中釋放θ波,能量及光亮也開始由頭頂往身體下方流動…。
結束時,手腳、身體變得很熱,頭腦清晰度提升50%以上,定性出來、自己的方向性也出來了。再去想升學的事時,一點也不覺得焦慮。

四、追蹤觀察

2002/10/18/am9:05→9:15    
輔導員訪談個案,個案說出10/4輔導前、後至今的差異,列表於下:

項目

處理之前

處理之後

心情

很煩躁、很緊張。
想一些尚未完成的事,一直想一直想,卻沒有時間去做。

盡量去讀書,心中抱持能讀多少算多少的心態。

記憶力

唸過的書,很快的不記得。

記憶力,主觀感覺提升70%。
比較滿意。

專注力

易分心,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受影響。

專注力,主觀感覺提升70%。
比較不受外在影響。

精神狀態

昏沉、胡思亂想、空白發呆。

昏沉去掉50%以上、胡思亂想去掉70%以上、空白發呆去掉80%以上。

讀書狀態

看書就會頭暈。
一有壓力就讀不下書。

看書不會頭暈。
有考試壓力就會去讀。

面對考試

緊張

可以穩定考試

與人相處情形

常為一些小事不爽很久。

看開,不在意。

對前程目標的看法

放棄

新目標出來了,對自己有信心,

休閒放鬆

好久沒碰過電視的搖控器了

能夠放鬆去休閒、去做想做的事。

 


(光 的處理法

案例一、失戀 失落

2002/11/1/中午12501335 高三 男 小名

個案來源:他班導師引介,這次輔導是筆者第一次跟個案接觸。

一、困擾問題
1.三、四個月前,與交往一年多的女友分手。
之後,個案常自責自己為何不好好對待她?!為何常對女友于取于求的!為何沒為她著想過!為何主動提出分手!一切都是自己不好!
2.
三、四個月來,心情鬱悶、晚上睡不好、沒胃口、常發呆、專注力無法集中。

3.女友現在已有男友。

4.多麼希望恢復正常的生活。

二、分析
個案質疑自己的抉擇,又希望能追回女友的心,但女友已有了新的伴侶,使得個案更自責自己過去對女友的所做所為。三、四個月下來,個案一直陷如入低潮失落的狀態,使得對許多事都感到欲振乏力。

三、處理過程
1.肌肉鬆弛法三次。

2.觀照θ波進入禪境,整理個案失落的能量回歸,在過程,個案的心一直呈現冰寒的現象,久久未能改善。個案表示自己確時有許多地方沒做好,若可以再來一次,自己會對女友好一些。於是,輔導員鼓勵個案先好好的把自己調整好,之後仍能回去追求!
接著,輔導員問個案,既然那麼愛她,何不祝福她!個案表示願意誠心祝福!
輔導員要個案把曾經對女友的真愛拿出來,並且用這份真愛的能量去祝福她,個案的心才開始轉暖和,結束時,個案表示內心後悔的感覺已經減少5060%

3.再以佛光禪處理法,讓個案浸泡在佛光中,但是個案的心仍未完全啟開,於是輔導員引導個案打開心去接受佛光,個案瞭解後心念一轉,佛光快速進入個案內心,充滿內心,使得個案身體能量呈現均勻狀態。
結束時,個案表示心已經熱了起來,完全不再有後悔的感覺,並且見到金黃色的佛光。主觀感覺已經好了8090%

四、追蹤觀察

一周後2002/11/8/am12451255追蹤訪談,個案表示如下:

項目

11/1處理前

11/1處理後

睡眠狀態

已經二個多月晚上失眠睡不著。

可以睡,一覺到天亮。

精神狀態

無法專心,常恍恍惚惚。

很好,而且輕鬆。

讀書狀況

讀不下去

比較能唸。提升8090%

心情

與他人沒什話說,心情不好。

可以跟他人玩得很開心,心情開朗許多。提升8090%

上課狀態

偶爾聽一下課,在課堂上常發呆。
自習課時,感覺無聊不知要做什麼。

能專心聽課。
自習課時,能善用時間主動讀書。

 

  

案例二、從挫敗中掘起

2002/11/7/中午12501320   高三 女 小瑄
自高一以來,個案已經接受過筆者輔導二次。

一、困擾問題
1.
感覺好累!補習完回家雖然還有時間卻不想讀書。
2.
第一階段考考差了,心想 :為什麼要這麼累呢?念那麼多書,再辛苦若考不上,怎麼辦?自己應該是沒有本質念書的!
3.
與姐姐同房,讀書會相互干擾,見姐姐那麼輕鬆,爸爸那麼悠閒,我為何要那麼辛苦?!

二、分析與澄清問題
1.分析問題起因
個案因第一階段考試不如預期的好,挫敗感產生後,開始質疑及否定自己的辛苦。同時看到姐姐父親的悠閒輕鬆,產生比較心態,期望自己不要面對壓力也能輕鬆些。
2.
找回努力的目標
輔導員問個案:「你努力是為了什麼?」
個案:「想考上好學校!」
輔導員:「考上好學校為了什麼?」
個案:「以後出社會找份工作,不被瞧不起!」
輔導員:「當你在質疑跟否定自己的辛苦時,可曾想到這一些?」
個案:「那個時候想不到!」
輔導員:「忘失目標? 迷失了!」
個案點頭。
輔導員:「這段日子幾乎已經泡湯了!想再繼續下去嗎?」
個案表示不要。

3.你的未來在那裡
學校階段考試只是過程並非終點,即使考不好,仍無法注定你的未來。
高三拼四技二專考試是一種長期抗戰,讀書必須進入有規劃且持之以恆的狀態,當讀完要考試的每一科後,若能再做第二次總複習,觀念的完整性才容易建立起來。在準備大考的過程中,若拘限在小小考試的挫折上,讓自己停滯不前,就是陷入一種迷失。而大的考試必須重視有規劃性的複習。

4.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累了就要休息,每天若能有足夠的睡眠,醒來之後精神自然飽滿。若能善用每一可以應用的時間讀書,那麼讀書的效率就會更好。若長期熬夜透支體力,白天很容易陷入昏沈的睡眠狀態,做任何事反而效率不彰。
 5.
綜合個案問題
(生理疲憊) + (心理慌亂) + (讀書沒有計劃)

三、輔導策略
1.經過以上問題的分析與澄清之後,個案表示已經知道自己的問題跟未來努力方向了,情緒也逐漸穩定許多。

2.接著,生理疲憊、心裡焦慮、腦袋雜思部份就採用佛光禪的處理方式。
佛光禪是一種佛法,是藉由佛菩薩的光來處理問題。個案表示願意嘗試。
3.
接著,因為還不到十分鐘就要上課了,所以筆者跟個案表示,剩下處理時間很短,若時間不夠,還會再找時間協助她。但是,個案卻在十分鐘以內,進入禪境完成問題處理。

四、輔導過程
(以下是引導過程)

1.肌肉鬆弛法練習一遍,個案很快就進入全身鬆弛狀態。
2.
觀想前面有一「禪」字。個案表示觀照出來的禪字是綠字綠光。
3.
禪光很快進入個案的腦部:
光由左方流入身體,右方卡住卻沒有進入,持續2分鐘左右。
輔導員問個案:現在是否在想外在問題?而卡住!
個案點頭。
輔導員:現在要放下一切,先讓身體進入禪境,才能解開你所執著或困擾的問題。
接著,光流暢的由腦部流入右方身體。
個案:光轉為黃色。全身浸泡在光海中,很暖和!
輔導員:以著虔誠懺悔的心去跟佛光吐露你的痛苦與委屈(提取檔案),佛光會協助你的!
很快的,在現象場中,個案的頭頂在冒黑煙囪,接著全身零散處的在冒黑煙囪,爾後全身密集的冒著黑煙囪…。能量場由黑煙快速轉為清淨。
外面上課鐘聲也響起了。
輔導員引導個案出定。
個案表示:身體變得輕盈、雜思不在、腦容量變大。

五、追蹤觀察
兩周後,個案表示那天(11/7)處理後到今天,都能以穩定的心情讀書,不再胡思亂想,不覺得疲憊,晚上讀書也比較不受姐姐的影響,能堅持自己努力的目標。
第二階段考試成績也回到原來的水平。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經 與 神通

作者:林宜靜 2003/3/10起稿2003/5/10完稿 

 

壹、緣起

    佛法修行是筆者生活一部份,因此當生活周遭的人們身心靈若遇到困擾,常會引起筆者的注意與觀察。若當事人肯主動求援,筆者常會很樂意與其共同探索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成效如何經常是筆者修行的另一種驗證!

    每每輔導到不同類型案例突破困難時,總會在內心激盪許久。若能下筆統整案例報告,內心才會覺得舒坦!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順著這種感覺去完成一篇專文報告。也許,在筆者 的生命中有個任務,就是要以行動研究來告知人們,如何將心理治療結合佛法、氣功的領域,以解決人們諸多煩惱問題吧!

    最近,筆者接觸到一個精神分裂案例,此案例是典型惡靈附體案例,個案因無法掙脫惡靈糾纏,因此引發一系列身心靈症狀。詳細內容及處理過程將會在個案研究中做說明。以往在學校接觸的案例,都是在簡短的對話中完成。這一案例處理地點在筆者家中佛堂,與個案對話過程,個案已經很清楚告知有第三者惡靈在操控。因此,筆者在談話過程會更細心去試探惡靈存在的契機。最後,決定以佛法超渡為處理主軸,個案也表示她可以接受。

    這一案例共進行三次處理,每次大約費時1小時。第一次處理結束後,個案相當滿意開心,筆者雖然知道效果不錯,但是仍在等待個案回去一週之後的觀察記錄回報,心想若能有效協助此案例解決問題,當寫一篇「神經與神通」專文,來探討人類潛藏的能力若不經開發與有效處理,可能引發相關身心靈問題。沒想到問題卻是那麼順利的完成,因此決定下筆完成此篇專文,若探討有不周全之處,還期盼各界不吝指教。

 

貳、個案研究

一個精神分裂案例

一、基本資料
XXX  28歲  女  未婚  
精神科醫生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症(已10年),一路走來,接受的治療方式有精神科醫生診治、心理輔導治療、求神、民間療法等,仍不見改善。

二、蒐集資料(個案陳述)
1.大約十年前,剛上大一那一年,我參加了山服社,某一日社團舉辦了上山活動。那次活動在山上住了幾天,一天,我從宿舍門口出來,突然覺得門一晃,手上的錶怎麼反了?以為巫師要來幫我,之後耳朵可以聽到巫師與酋長的聲音,剛開始以為別人也能跟我一樣聽到這些聲音。
下山回到家,覺得家人為何跟以前不一樣了……。接著憂鬱症、幻聽幻覺、精神分裂就一路跟隨至今!

2.酋長一直重複在我耳朵復述要我去殺人,他有許多負面想法也一直重重覆覆給我,長期以來,令我掙扎、痛苦、痛恨,內心充滿著很深很深的罪惡感。因為,我在想「為什麼我會有那麼多的壞念頭呢?而且都是要去傷害他人的!」

3.從我的眼睛看人,總會看到他人另一種神態或不同背景影像……,用這種感覺去看他人的現象界,看得愈久頭就愈痛。當我對自己的視覺起疑心時,就會再仔細去對照看看現實這個人,又會發現剛才眼中的景象怎麼又消失不見,令我一直懷疑自己的視覺有問題。同時我覺得我對事情的感應能力很強。但是跟他人講這些現象時,沒有人能接受我的感覺。

4.我在想「生這病,可能是老天要我好好享受剩下來的人生吧,所以可以什麼事都不用做了。」

5.長期幻聽幻覺及頭痛欲裂的感覺,是每一天都在發生的事!令我無法忍受!
雖然吃藥可以令幻聽的聲音變小,但是幻聽幻覺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三、處理過程

1. 2003/2/20/pm8:40→9:40
這天,個案講話顯得遲緩,但是能夠清楚的告知十年前發病前的種種異象。在林老師與個案的晤談過程,林老師明白這並非精神分裂問題,是鬼神問題。

對話方式:林老師要求個案,將林老師的問話一句句傳給惡靈酋長,個案能很清楚的傳達訊息,並且同時能將惡靈酋長的意思傳達出來。

處理策略:與惡靈對談//使用御劍降妖服魔//惡靈降服//進行佛法的超渡皈依//五方佛灌頂水  (御劍五方佛灌頂水在總結會再詳細介紹)

輔導過程: 
(1)與惡靈酋長對談
當酋長表示其惡意搗蛋只是好玩,這十年來,把個案及其家人搞得人仰馬翻,都只是好玩而已!
這時林老師手握著龍泉寶劍,要個案傳話給惡靈,
問之:「惡意侵佔他人身體很好玩!?
        你不但把這人搞得人不像人,
        還因為你的好玩連他的家人也無一倖免!
        這種行為在這人間已經違法!更何況天律!」
惡靈酋長仍覺得沒什麼!還是告知「就是好玩!」
林老師:「給你兩條路,一是皈依佛門,二是把你殺了!」
惡靈一時靜止不言。
林老師再言:「不要以為不吭聲就沒事!」
止靜一會兒!
林老師:「那就把你殺了吧!」
惡靈立刻告訴個案要皈依佛門。

(2)皈依佛門與超渡
林老師引導個案帶領附著的靈-酋長做皈依,依序懺悔、皈依彌勒佛、守五戒、持彌勒佛號。在過程,林老師以密法五方佛灌頂水灑淨,為個案及酋長等眾消除散發出來的黑業(黑色能量),個案很快感受到身心清靜。結束時,個案很驚奇的表示:「酋長的聲音沒有了!真的沒有了!」

(3)大禮拜
在密法修練過程,清除身心靈垢染,可以以大禮拜方式向諸佛菩薩懺悔,其效果不僅能使心靈得到清靜,身體磁場也會逐漸純化。不但身體能健康,心靈堅毅度也能隨之提升。林老師見個案身體狀況並不良好又心靈脆弱,因此要求個案練習大禮拜。
禮拜過程,個案動作僵硬遲緩,但也能大略完成十拜,拜完之後,雖然有點累,但是心情很好,眼睛亮了起來。(過程中,個案的母親也跟隨在旁一起禮拜。)

(4)HOMEWORK:
1.大禮拜的修練,若能每日49拜最好,若無法則依體力進行。
2.每日至少一次修練:懺悔  三皈依  五戒  彌勒佛號(念珠10串//每串108顆)
3.希望母親能支持個案如是修練。
4.每天做自我觀察紀錄。

2. 2003/2/27/pm7:40→8:40
追蹤觀察: 
個案一週來的自我觀察紀錄中,幻聽幻覺及頭痛減少許多,即使有聲音,已經都可以忍受了。上週處理之前個案是無法忍受幻聽幻覺及頭痛的。
個案自覺心情平靜的感覺提升60%到70%,內在負面感覺減少20%到30%,有容光煥發的感覺,酋長不見了,換了一位前世善良的老師想要來學佛法。
大禮拜每天有盡力在做,但是無法一次完成49拜,尤其母親陪伴禮拜的毅力,讓個案感動的也不得不去完成。(這天個案講話比較順暢。)個案的母親表示個案這幾日看來眼睛變得雪亮。

診斷分析:
根據這些進步的跡象,林老師瞭解前面的處理方式能產生效果,並且告知個案這是神通能力問題不是精神分裂問題。個案從內在興奮了起來!笑容綻放在臉上!

處理策略:澄清//皈依觀音菩薩//新舊交替//大禮拜//建議

輔導過程:
(1)澄清: 精神分裂與神通之差異
精神分裂應是個體的能量系統分裂為兩個以上不同性格的靈魂,令內在無法統一,所引發一系列問題。個案附著惡靈藉由上次佛法超渡處理,惡靈已經消失,就是證明這一個惡靈並非個案本身能量系統分裂出來的一部份。所以,應定位個案並非真正精神分裂者,是屬外靈附體,又個案略有神通能力特質,兩者相互交集混亂,因此引發身心靈問題。
(2)皈依觀音菩薩
推論個案的耳通與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有因緣//引導個案向觀音菩薩皈依//在皈依過程個案亮麗的能量場由地底往上竄 個案表示見到蓮花往上飄//引導個案去感覺及操作耳通的開關處,若不想聽就自行關機。 
(3)新舊交替
協助個案做靈界(護法神)新舊交替,皈依彌勒唯識系統。
林老師手握龍泉寶劍再以金剛手菩薩之名,與個案附著的其他外靈對話
:「願不願意皈依佛法,不皈依又不離開者就殺了!」
這時個案描述從耳朵傳來許多聲音「我要皈依!我要皈依!我要皈依!」
接著引導個案帶領這些眾生懺悔、皈依彌勒佛、守五戒、持念彌勒佛號。
之後,個案表示心中變得很平靜。
(4)大禮拜
練習大禮拜,懺悔累世業力達身心清淨,在禮拜過程,個案身體會有一層很好的保護能量產生出來。這次林老師會去慢慢修正個案禮拜的姿勢。個案的體力也比上週好許多。
禮拜完之後,個案表示身心變得很舒服。
(5)建議
建議個案必須接受有系統的佛法與氣功訓練,好讓身心快速茁壯起來,才能擺脫神經質的特質。
個案及其母親歡喜接受。
(6)HOMEWORK:
       1.大禮拜的修練,若能每日49拜最好,若不行,則依體力進行。
       2.每日至少一次修練:(1)懺悔  三皈依  守五戒  彌勒佛號(念珠10串)
                           (2)懺悔  三皈依  守五戒  觀音聖號(念珠10串)
         3.每天做自我觀察紀錄。

3. 2003/3/6/pm7:20→8:20

(1)個案一週來的自我觀察紀錄
個案幻聽減少70%、這週7天中有6天沒有頭痛、能察覺到母親的辛苦而感到內心難過、見到馬路工人的辛勞能起悲憫之心、近連續三日能下廚為母親煮晚餐……,這些現象都是這十年來不曾有的經驗。

(2)母親的觀察
目前這一個案,在母親的眼中已經恢復成正常人的樣子,母親也表示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下了。
更特殊的事,這兩週來母親也陪著女兒如法修練,母親深刻的感覺到自己的業力消了許多,運氣也變好,尤其有一件積壓許久無法過關的案子,今天竟然過了。

(3)個案疑問:
我雖然現在狀況保持的不錯,但是很怕出門,怕一出門又引起頭痛問題。主因是以前天天頭痛的經驗,令現在的自己很害怕會再經歷頭痛。若依過去的經驗,當與外面一些人接觸時,頭就會痛,會痛得起因,大都是在無意間見到他人現象場的一些景象時,當再去細看與比對,就會引起強烈頭痛。

林老師的回應:
人的磁場具有傳導的效果,尤其專注在某一焦點目標上,能量傳導會注入這一焦點目標,這時候這一焦點目標的能量場會與傳導者進入交流狀態,若傳導者的能量比較清淨,傳導者就會因此受到染濁。尤其個案是以第三眼去觀照目標物,染濁的能量就容易侵入第三眼的位置,個案又無防禦及處置之道,所以頭痛或不舒服的感覺都是正常的。即使不去特意把能量傳導給特定目標物,人與人之間的氣場都會相互交流,敏感又無抵抗能力者,神經質就會顯現無疑。

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個案想不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健康正常的人,若想,就要把抵抗力訓練出來,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個案表示:(1)願意且希望自己成為一位健康正常的人。
          (2)很高興林老師能明白自己,現在心情變得很開心很快樂。

(4)氣功的訓練:
    
大禮拜具有氣功修練的功效,但是個案吃了十年左右精神科的藥,若從氣場來看個案,因個案平日很少運動,過去所吃藥物形成的能量場及某種不良氣場,已經塞滿個案的腦部及脊椎神經路線許久。所以個案身體的這些區域在第一次見面時,看起來有灰濛濛的氣罩著,經過大禮拜及超渡處理後,能量場已經乾淨多了,講起話來也順暢多了。

    但是要讓個案的神經系統加速復原,林老師建議個案練習沙漠蜥蜴的氣功動作,及龜息或金剛座的止靜動作。如此一動一靜交互修練過程,會把身體深層的毒素排除。沙漠蜥蜴動作有點像伏地挺身姿勢,卻又不是伏地挺身,剛開始是伏地挺身兩手伏地的準備姿勢,接著配合呼吸,讓腰部一落一起。 根據經驗這動作對於神經系統的重建有助益,但是要經過有經驗的引導師引導。

練習氣功「沙漠蜥蜴」:
    
個案練習沙漠蜥蜴的過程,動作緩慢,腰部起伏幅度不大,這時候,不宜過於強求,要以個案能力及體力狀況去做。練習完沙漠蜥蜴後,再放鬆進入止靜龜息動作時,身體內部深 層有大量的濁氣排出,同時有很濃的藥味排放,這表示個案滯留身體已久的藥物,藉由氣功訓練正在排放。如此一動一靜交互修練過程,個案的氣脈會在短時間通暢,身體的柔軟度也隨之提升。結束時,個案感覺身體變得更為輕盈,身心很舒暢。

(5)HOMEWORK:
勤練 沙漠蜥蜴 龜息或金剛座 //沙漠蜥蜴若每日能做100下更好。//若要再回來找林老師,一個月之後再來。

四、總結

(一)輔導程序

項目 個案顯現問題 使用技巧 達成目標
第一次處理
2003/2/20
十年來一直不間斷的
1.有惡靈酋長在操控著
2.幻聽幻覺 頭痛欲裂
3.無法忍受幻聽幻覺及頭痛
1.與惡靈對談
(澄清、反映)
2.使用御劍降妖服魔
3.佛法超渡 
4.五方佛灌頂水
5.大禮拜
1.惡靈降服
2.惡靈接受佛法超渡
3.惡靈不見了
4.灌頂水滌去身心垢染達清靜效果
5.大禮拜純化身心靈能量場
第二次處理
2003/2/27
一週以來
1.幻聽覺、頭痛減少許多,但可以忍受。
2.心情平靜感覺提升60%到70%,內在負面感覺減少20%到30%。有容光煥發的感覺。
3.酋長不見,來一位前世善良的老師想要來學佛法
1.澄清神通與精神分裂
2.皈依觀音菩薩
3.新舊交替
4.大禮拜
從不同角度純化個體能量系統:
1.個案明白自己的真實問題 內心穩定許多
2.皈依個案所屬法源有穩定效能
3.協助個案將干擾的能量體 統一為唯識系統
4.藉由大禮拜協助個案由內心到外在能量純化
第三次處理
2003/3/6
一週以來
1.幻聽減少70%、這週7天中有6天沒有頭痛、
2.能察覺到周旁人的辛勞
3.近連續三日能下廚為母親煮晚餐
1.澄清問題
2.勇敢面對問題
3.氣功練習「沙漠蜥蜴」
1.明白頭痛問題由來後,不再逃避問題,能面對解決問題。
2.氣功練習,恢復健康、提升內在堅毅度、促進神經系統復原,練習之後個案感覺身心輕盈舒暢。


(二)佛法超渡與個體能量系統 統一

佛法超渡的用意在「渡彼岸」,渡彼岸就是把靈體送到佛國或異次元空間,不留存在個體的身上,讓個體形成一獨立不受干擾個體。
許多敏感度極高的人們,對於外在訊息接收能力強,也就是對於外在磁場、能量體的感應力也強。但是困擾的發生大都出在個體對於外在訊息、外在磁場沒有認知與應變能力 ,甚至引發錯誤的解讀。因此,輔導者若具有佛法超渡的能力,那麼當事人受外靈干擾的解決之道就有徑可尋。
「渡彼岸」的功效可以清靜個體能量系統,達到無干擾統一的效果。佛法超渡技術不一定要在宗教儀式的大法會中才能進行,只要受過有系統訓練的行者,隨時隨地都可進行。本案例很明顯的在第一次處理中使用佛法超渡後,內在負面聲音減弱、惡靈酋長不見了,就是佛法超渡最好的印證。

(三)從不同向度 純化個體能量系統
本案例在 純化能量 的運作,可以從三個向度來看,分別為心理認知、佛法超渡、氣功訓練,其中佛法超渡是本案例處理主軸,但是自由聯想是卻是林老師全場處理思維的主要串聯。自由聯想是憑著現場靈感直覺力去判斷事件的來龍去脈,觸發當事人潛意識問題浮現台面,進而解決問題。

1.心理認知:
(1)澄清問題:用意要替當事人潛藏在潛意識紛擾騷動的能量找到出口,使在澄清的過程能浮出意識層面。當事人當下除了明白自己的問題,心情也因潛意識能量得到 抒解平衡而趨於穩定。
(2)找出「生」的動力:當事人最苦的痛點,若能找到對治之道,就是當事人最強的生命原動力。本案例因忍受十年幻聽幻覺頭痛的痛苦,今由佛法超渡處理使得症狀減輕許多,個案明白自己仍有希望挽回自己。所以林老師會再問及個案想不想成為健康快樂的人,個案強烈且肯定的說「要!」,就表示當事人已經有動力去走出自己的一條生之路來,林老師的協助就可以暫時放下。

2.佛法超渡:佛法超渡功能在上述1.佛法超渡已做說明。在本案例中使用的技術有懺悔、皈依、五戒、持念佛號、大禮拜、灌頂水、新舊交替、密法金剛手菩薩的力量。

3.氣功:氣功動作配合意念思維去運作,可以改善個體的能量場,使阻塞的氣脈通暢,灰暗的能量場亮麗起來。本案例運用的技術有大禮拜、沙漠蜥蜴氣功。

(四)結論
希望大家能藉由此案例,睽得「神通特質若不經適當的開發與訓練,可能因曲解或無應變能力而落為精神病人。」。這篇文的啟思,在於一般人所認知的幻聽幻覺者,不一定就是精神分裂病者。也提供精神科、心理醫師、特教工作者、行者對這方面的參考與認知。

 

參、神經 與 神通

一、神經

    當我們說一個人「神經神經的」,暗諭這人神經感覺太敏感,稍有風吹草動就如神經系統般敏感,會不經思考起反應。如此,不僅經常造成自己煩惱,也會成為他人眼中的異類。因為當個體無法解除自己煩惱時,就會重重複複反應或表達出來,當眾人不勝其擾,就會以異類待之。

    神經質所顯現心理特徵有焦慮、緊張、燥動、易怒或畏縮、低抗壓性高防衛性、奇怪想法與感覺、怕傷害又逃避……等等。生理特徵所顯現的症狀,醫生可能認為沒病,但是個體卻有滿身的病痛經如頭痛、心悶心悸、窒息感、腸胃不適等心身疾病症狀。容易被醫生診斷為心身症患者。

二、神通

  什麼叫「神通」呢?若從字面來看「神通」,可以解釋為個體能在意識的狀態下讓神識(靈魂)通達運作。每一個人都具有神識(靈魂),若神識離開身體不再回來,就代表這一個人 的機體已經死亡,除非有一個足以維持個體生命的能量體再遷入。

  理論上,神識能夠有意識的通達運作應該是每一個人本來具有的能力,但是目前能夠完全保存這份能力的人並不多!就如每一個人都有一台電腦,但是機種功能不同,運作技巧不同,那麼電腦在大家手上所發揮的功效就不同。因此,要重新獲得完整的神通能力!仍須經過一番努力與修練!

  從氣功的修練角度來看,身體只要鍛鍊到奇經八脈暢通,就可以有不錯敏感度,這時有些人的神通能力就能彰顯出來。從佛法修練角度來看神識溝通管道,是可以透過眼(視覺)、耳(聽覺)、鼻(溴覺)、舌(味覺)、身(觸覺)、意(心靈覺察)、第七識(統合前六識感覺)、第八識(潛意識溝通)……等空間的神識運作,就可以產生許多的靈感與能力的改變。

    神通能力的獲得基本上有兩種途徑,一是生得,即與生具來;二是修得,即靠後天的修練而來。神通,一般而言分為五神通。依據李義孝居士編佛學常用辭典,對五神通的解釋如下:五神通又名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天眼通的人,不論遠近內外晝夜,都能看見。天耳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天耳通的人,一切聲音都可以聽得到。他心通就是能夠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有了他心通的人就不愁他人的暗算。宿命通是指能夠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過去生死,也能知道六道眾生過去以來的生死,有宿命通的人,過去生中的事都能回憶,瞭若指掌。如意通又名神境通或神足通,有如意通的人,能隨心所欲進出意想之境。

    在神通運作過程,除非具有相關能力或同等能力者,不然不容易被一般人們所察覺。因此,真正具有神通能力的人從空間得到的訊息,再告知周遭的人,就不一定能被所有的人相信,主要因素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用肉眼見到或身心察覺到!」除非大神通者能在眾人面前遁地、飛行、隱身、展現神力或神蹟,才容易為一般人所信服。所以,才會有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現象。

    在佛教經文中,大家經常可以見到經文內容,有不同佛國世界景象描述及諸佛菩薩種種神通顯現。若宗教修練者不重視神通的運作與感受,就無法實際體悟佛法的奧秘。而神通能力在宗教修練過程會逐漸發跡出來是無可質疑的,只是修練者要如法修練解除過去以來種種障礙,獲得諸佛菩薩的認可,神通能力的復原就會很自然。

    在學習的過程,我們知道,當個體對某領域心存成見或產生排斥心態,就很難進入該領域的殿堂,更不用說能得其精華!因此神通既然是每個人都具有的能力,那麼個人要不要恢復原來具有的神通能力,就要看個人有沒有
動力去深入開發與培養。接著,有系統的訓練方法有經驗的引導師是必備條件,在訓練過程正確認知成熟心態更是重要,這些要件都具足時,就可以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修行人(以行動進行修練的人)!

三、神經與神通

      具有神通特質的人,敏感度、直覺能力、預知能力會比一般人好。
      以直覺力驅吉避凶是明顯的特質,例如,能直覺的察覺到環境氣場變化,能辨識這環境磁場所隱藏的危機,知道哪個環境適合人駐留,那個環境不適合。因此會很直覺的選擇自己所要的環境。但是當現實面不是那麼的隨心所欲時,個體又無法解除自己所觸覺到的壓力時,就容易顯現低抗壓性,造成許多身心不適的現象。

     具有神通特質的人,對空間訊息的接收力比一般人敏感。所以,當觸及到前世今身殘餘訊息或時空交錯,將會比一般人容易感受到,而且大都在第一時間心情就有變化,身體就會有感覺。

    但是具有神通特質的人,並不代表五神通具足,擁有的能力可能分數也許20分到100分不等。所以,對空間訊息的解讀有如瞎子摸象一般,各自表述他所觸及到的部分。這裡要探討的是「當個體從空間接收到一個訊息,卻無法分辨與釐清真相時,你想會有什麼劇情產生?」。尤其接收到的訊息感覺是負面的時候,若加上個體的錯誤連結推演,是否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莫名的情境與煩惱中?一般所謂神經質的特質就會在這些時候顯現無疑,然而神經質久了,還真的會令一個人生病呢!這時候,神通與神經就真的難以區辨!

 

 肆、如何建設性面對神通

    「神通」二字,在宗教領域比較廣泛為人所熟知。但是從神通能力的發跡到成熟的歷程,卻鮮為人知!試想,一個凡夫俗子突然能聽到他人所聽不到的訊息,見到他人所無法看到的景象,突然能感受到面對的人物身上傳送出一陣陣的訊息時,這些訊息的內容有的可以接受有的無法接受!您想這位凡夫俗子將會有什麼心理掙扎?他的命運將會有什麼轉變?!

如何對「神通」做建設性的開發?該去關注的問題有哪一些?如下:


一、神通的價值

      當把神通視為人類的一種潛能,神通的價值感就開始產生。神通能力的展現決定於個體靈魂與肉體搭配的靈活度。尤其身體氣脈通暢度足夠,靈魂套入身體,個體才會有相當敏銳度去察覺神識的存在 ,及產生辨識與執行的功能。靈魂是一種能量狀態,理論上,應該可以很靈活的做到傳導、收發、雷達偵測追蹤、穿越空間等功能。當這些功能能被個體有意識支配應用時,真正的價值就出現了!

      靈魂是一種具思維的能量體,這能量體若不做修練(功能、等級提升),大都容易受到外在沾染。所以,干擾的磁場、負面的訊息、灰暗陰冷的能量就會因個體的接觸及心有執著,而駐留在個體的能量場中,形成個體煩惱的根源。尤其敏感又無處置能力的人,只要稍有沾染就容易呈現低抗壓性的狀態。因此,如何進行精神能量體的修護與提升,就是修練的一門大學問。

      若從五神通的角度來看,不僅可以以神識的能力隨時去看到、聽到、到達意想的目的地、搜尋個體宿世檔案等,也可以從修練過程去改變個體生命中曾有的不良檔案,讓後續生命發展不再受到曾有的歷史影響。而影響改變的對象及範疇,卻可以因個體的修為再更深更廣。

     在理想狀況下,若具有這些能力後,敏感度、觀察力、直覺力、反應力會變得很好,若應用在個人事業或專業性的發展上,可以帶動個體的發展走入事業顛峰,對人類社會也有很大且正面的影響力。這就是潛能開展後,可以無拘施展抱負的價值所在。


二、神通的獲得

      前面提及神通能力的獲得基本上有兩種途徑,一是生得,即與生具來;二是修得,即靠後天的修練而來。 後天的修得有許多途徑,例如宗教修練、氣功修練、乩童訓練、靈修等。而不同宗教派別可能採取不同的訓練方式。一般而言,只要身體氣脈通暢,就會有不錯的敏感度。在氣功運動訓練過程,有些人奇經八脈打開後,身體變成一個通暢無礙的訊息收發傳導體,神通能力就可能從中發跡成熟。

      宗教訓練及乩童訓練,訓練過程都有一共通的原則,就是讓靈魂能自由離開身體做某種目標性的運作。例如,乩童靈魂離體的目的是要讓鬼神附著在身體上,去進行某種宗教行為儀式。而佛法訓練就很重視自性靈魂的開發與修練,在如法(按規矩)的修練過程,靈魂的塵染會逐漸去除,神通能力會逐漸恢復為個體所用。

     但是根據林老師所接觸的案例經驗,有一些人是在無意間的意外事故(精神能量受到重大衝擊,處在不穩定狀態)或到某些地方接觸之後,開始具有神通特質的。這些人因為是突發性的改變,所顯現的特質會比較不穩定,也是引發心理困擾相當嚴重的一群。

      譬如,林老師有一位同事去年因車禍被撞擊之後到現在,對空間訊息的接收失去防護過濾網,訊息無分好壞一併全收進入腦部接收系統。但是這位同事又沒有能力去處理這些雜亂的訊息,日子久了,發現對自己的掌控力在減退,做事也變得散亂無章法。目前無法集中注意力是最令他傷腦筋的問題!

    這種現象,若要從字面解釋,就是個體有一個神識被撞擊出去之後,滯留在體外沒有回歸身體。駐留的位置,大都在發生車禍的時空點。當神識在體外,會形成很好的訊息接收站,所以只要這時空有相關訊息就會傳回個體身上。被撞擊出去神識的狀態,大都會呈現當時個體被撞擊時的身心狀態,這些狀態會顯現在個體的某一些心理層面上。又個體因這一神識不在體內,形成缺位,於是會有一些能量體(這些能量體有其思維的)進來身體填補缺位。進來的能量等級,一般而言並不高。所以帶來的雜思與不穩定感也是個體困擾的重要來源。

      本文的案例,就是個案到某一地區,遇到惡靈附身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個案的耳通能力也是在這一瞬間啟開的。林老師曾經見過一位躁鬱患者,發病起源是到某縣市火車站搭車時,當腳要踏上火車的瞬間突然覺得人開始不對勁,回家之後,竟然可以敏感的察覺到許多身邊來來去去的能量訊息,以致躁鬱難安,後來必須長期看精神科醫師及吃藥,才有辦法待在家中。

    從林老師的觀點來看這幾個案例,案例在事發的當下,是進入另一時空交會,例如本文案例在描述「門一晃,手錶怎麼反了……」;上一段文中提及的躁鬱患者描述「當腳要踏上火車的瞬間突然覺得人開始不對勁……」都是切入另一時空交會的重要描述。若懂得精神分析的輔導者,就要敏感的抓住這一個點進入時空,處理問題。

    若從訊息系統的角度來看,電腦病毒就在時空交會那瞬間入侵。處理方法就是進入時空檔案進行刪除病毒檔即可。但是要使用這技術,還必須個體願意且相信的狀態下才行的通。一般而言,這些被入侵者都有具有其可以入侵的條件,就是體質比較敏感、心智比較脆弱或不成熟者、或在事發當時身心狀態不良者。


三、神通的發展過程

    在神通的發展過程,若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帶引,相信能健康快樂的發展出神通能力。但是最怕的是對神通的認知產生曲解後,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因為不瞭解,所以去質疑、去排斥、去阻斷、去爭吵、去誇張這些顯現的感覺能力!一切能力的發展就會停滯在這兒,煩惱在此蘊釀。

     尤其當你的耳朵可以聽到無法停止的聲音,你的眼睛可以看到一堆妖魔鬼怪或神仙佛菩薩,你的心理老是察覺到他人內在的善意或壞念頭,你的鼻子老是聞到腐臭屍體的味道或不同的芳香,你的觸覺總是敏銳的無法承受壓力場……。當你無法去接受或面對這些現象做適當的處置時,你大概會想自己瘋了!尤其是當你所接收到的訊息都是負面的訊息時,那麼內在的衝擊將會更大!一般而言,由神通演變為病症大都因此形成的。

     更糟的是,當你去向完全無法明白的人提問時,經由他們的曲解證實「你確實是有問題!」或被認定為「精神分裂症者!」那麼縱有潛力無窮的神通力,神通對你而言都是災難!

     若真的是神通問題,那麼你所察覺到的一切景象或聲音就是一種能量場的狀態,而且是可以進行溝通或改變的。反之,就是幻聽幻覺。但是溝通需要智慧,改變卻是一種修練。若是你溝通不了時,剛開始應去尋找一位良好的導師導引,爾後熟悉之後大都可以自行處理,而不是一直處在依賴的狀態。若是你真的因緣尚未成熟,找不到一位協助你的良師時,建議你好好鍛鍊體魄,讓內在的堅毅度發展出來,並且用你的意志力去克服溝通,問題也能逐漸化解。

     面對這些具有神通特質的人,林老師會建議他們去好好做修練,因為敏感度出來之後,不容易消失,若不去學會與鬼神溝通及處治之道,那麼這個人可能因為太敏感而身心俱疲,人生也可能就此陷入低潮。


四、如何以成熟的心態面對這樣的能

     若是 你的神通特質已經有了,那麼你對神通的現象及功能就要清楚,對靈界的現象更要明白。清楚明白之後,就能以平常心去面對及接受這些現象。因為, 有許多的問題及困擾常是無知與誤解造成的,正確的認知很重要。念一轉,也許就海闊天空。

     至於社會對具有神通者的態度,建議「勿迷信、勿崇拜勿排斥、勿曲解,以理性做判斷,以平常心待之。」把神通視為人類本來就具有的潛能,具有的人表示能力已經逐漸發跡出來,不具有的人表示還潛藏著。神通更不會因為你的不相信而不存在!


   
我的修練方式

     這類疑似精神分裂案例,卻是神通問題引發的病例中,依林老師目前接觸的經驗,大都屬於惡靈附體後,帶給個體極大不自主性,所引發的一系列症狀問題。因此從處理者角度,必須先蒐集相關資料再做診斷分析,在過程中處理者同理的角度很重要。當然,對鬼神的敏感度也必須具備,才有辦法應付如此難題。

     大家在看前文,林老師手上握著龍泉寶劍與惡靈對話,是有其代表性意義,下文將為各位交代這一段的修練方法。

息、增、懷、誅

      最近林老師開始閉密法金剛手菩薩心關,適逢方永來老師開了中觀般若的課程,這次課程主軸著重在御劍(誅仙劍)的訓練,與金剛手菩薩降魔伏妖的精神類同。林老師也回去復訓中觀般若的課程,這次課程對林老師的修練之途,穩固不少。一般宗教修練者大都抱持慈悲為懷的心去度化眾生,但眾生千奇百樣,尤其頑強剛烈的眾生看你沒本領,還不見得吃你這一套,所以度化的角度與方法就要適度調整。

       調伏眾生的能力基本上具有三個方向,一是嘴巴能說(心理輔導與辦證技巧訓練),二是體魄要夠(體能武術訓練),三是靈界等級要有(佛法階級的修練)。當具備這三項能力之後,講話就具有份量,靈界的眾生也會臣服於你。這時候,才容易驅動鬼神協助!當具有這些能力之後,在輔導他人的過程,就更顯得順暢!

      在佛法上,調伏眾生可以由四個向度去切入,分別為息、增、懷、誅,也代表四種能力。息是代表平息災難,令離苦得樂。增是代表濟貧苦增福壽。懷是代表對怨親敵友能懷愛慈悲。誅是代表除去魔障斷除煩惱。這四種向度,可以搭配個人的哲學理念去發揮。息、增、懷屬正面思維,是施予的動作。誅屬反向思維,是剷除惡源的動作,有破而立的作用。一般人在協助他人時,大都持正向思維切入,反向思維比較少使用。這與認知習慣或訓練有關。

二、名相

      「誅」在佛法上代表除魔障斷煩惱。煩惱與魔障是引發心理障礙的重要因素。 當要進行討論之前,必須先對「名相」做進一步瞭解:

      所謂名相是指,任何名詞,在現象場都會有一個相應的能量(相)。這能量的內容,給予人們的感覺可能是一種景象、情感、歷史、檔案等等。

        譬如,當在想「自卑」時,就會有自卑的能量出來與你相應,呈現出來的資料內容就與你的思維及背景資料有關。又如當你想著「快樂」,那麼你過去快樂的景象也會慢慢匯聚呈列出來,就如電腦KEY入檔名「快樂」,爾後「快樂」檔案被提取出來,出來的檔案都是某種能量狀態。你也會從中感受到所呈列出來檔案的內容,諸如情景或情緒等。

      明白了名相的作用,在修練時,就可以自己設立主題去進行「殺掉」不良檔案。例如,當你把一些心理困擾名詞擺在你的面前,如焦慮、逃避、情緒錯亂、亂貼標籤、思考聯結障礙、情感障礙、自閉、矛盾、、、等名詞呈列出來,你會對每一個名詞都產生某種感覺,這就是名相的呈現。在現象界,這些不同名詞也呈現不同能量狀態(名相)。基本上,若能將這些不良檔案一一殺掉,那麼這些能量就會立即由負轉正,個體的相關問題也就解除,不見得要一一做心理輔導與解說才能解除。但是要辦得到,需要一系列的訓練。

      在佛法密教的修練,不同的法代表不同的工具,每一種工具各有其代表性的功能,譬如密法「四臂伏魔金剛手修持儀軌」,金剛手菩薩的陽燄具有很強「誅」的功能,在起正念時,能立即溶解微細障(煩惱)、能立即溶解妖魔鬼怪(具強烈負面思維的能量體)。若一位心理輔導者能修得金剛手菩薩的陽燄,那麼在輔導協助他人時,不僅能快速燃燒掉他人的煩惱,也不會讓當事人的煩惱(負面能量)轉移到自己身上!

        老師研發御劍(誅仙劍)的訓練功法,能令龍泉寶劍發出正智的火焰,林老師覺得其功能與金剛手菩薩的陽燄有異曲同工之效能。

 

三、魔障與煩惱

        
在佛教中常提及的魔障與煩惱,林老師的解讀為一是心理障礙;二是魔障;三是過去歷史(含前世今生)殘餘檔案。分述如下:

一、心理障礙:
    
當心理有障礙,從名相的角度來看,就會從你的思維產生某種能量場, 逐漸令你陷入困境。例如,一個自閉的人,在現象場就會有一密度高且厚的氣場將自己包裹起來,造成與外界溝通不良。當一個人自卑時,其部分的精神能量會慢慢的沈入潛意識空間,爾後被自卑的能量凍結起來。當一個人失落時,其精神能量會掉落虛無的空間而不自覺。
    這些現象場,其實是個體內在的想法認知,所塑造出來的場,靈魂因為浸泡在這思維塑造出來的能量場,卻不知跳脫,以致靈魂被禁錮而不自知。
    處理方法,第一先找出關鍵的想法出來,第二再破除這些負面的思維,當能破除,那麼禁錮靈魂的能量場就會自動瓦解。正面穩定的能量場就會回歸。

魔障
    
這是跟你站在對立位置的實體能量,常與你的想法相背離。比較嚴重的 對立能量體對你會具有攻擊性及侵佔性。最嚴重是你已經完全被侵佔而不自知,但是周圍的人已經清楚明顯的感受到你的人格特質與之前有極大的差異。
1.內在形成的魔障(心魔)
    
當個體內在存有弱點,這個弱點又是個體屢屢觸礁的痛,那麼個體會有意無意去逃避這一痛點,久之,這一弱點會逐漸形成另一個相反的你,使你內在產生另一種對立的聲音。這一聲音越來越強烈,幾乎要取代原來的你時,顯然「心魔」已經形成。
2.外來的魔障
    
外來的魔障,這是修練者另一種大考驗。依據李義孝居士編佛學常用辭典,對魔的解釋如下:凡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就是魔。也就是能害人性命和障礙擾亂人們修道的魔鬼。
    
魔的種類有許多,特別來探討天魔,因為林老師最近經歷天魔的考驗,感受特別深刻!天魔的能力很強,可以很虔誠學佛,只是不希望別人修練強過自己,或者一味爭取權力,卻無智慧成佛。其來源可能是修持者累世以前的前世或怨親,曾經修練至某一大成就,卻誤入魔道、或因錯誤的認知,而產生學習障礙以致無法突破修練瓶頸、或藉由麻醉藥物修練引發錯亂思維。但是佛與天魔能力是對等的、是正反兩極的,只是一念之差。修持者心理必有弱點,才有機會讓天魔駐留,克服之道,不是以力克力,而是要找出天魔的問題及心理弱點,再做處置。

 另一要提的是遷識,即有些修練遷識的靈魂,不想去投胎轉世希望去延續自己的能力或慾望,就可能有這樣的想法,以靈體入侵他人身體,進入後不僅侵佔身體也掌控個體本靈。那麼入侵者能力強也許帶給個體有良好表現,慾望強也許又是另一翻負面表現。基本上 ,個體本靈若有遷識入侵,所呈現的狀態是無法控制的行為、被壓抑的痛苦、心靈無法得到成長、莫名其妙要承擔許多不必要的後果等等。解決之道,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從自我成長的角度去察覺自己內在的束縛,並且不畏懼困難的以行動實踐自己內在期許,那麼遷識會因為你的成熟而無法控制你進而遠離你。二是遇到有能力 的修練者教導宗教處理方式解除。


三、過去歷史殘餘檔案
    過去歷史(含前世今生)殘餘的不良檔案
,會令個體停滯在過去的思維或情境中而不自覺,也是妨礙個體進步的主要隱形殺手!解除的方法,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個體能否常常觀照自己的習性、行為、思考模式、 及一直重複的生活歷史情節,爾後進入禪觀,去與前世今生類同檔案做連結,再做刪除。處理的技巧有許多,大家可以參考林老師其它網頁文章或方永來老師的網頁。

 

結論
    上述第一種障礙,也許一般輔導就有辦法切入,但是第二及第三個障礙,以一般性的輔導處理會比較困難。因為輔導者若沒有佛教的宏觀去看待生命歷史時,很難察覺問題,更難引導當事人進入過去歷史時空去處理問題。

    接著,我們再回過頭來談「誅」,「誅」的目的在破而立,也就是剷除障礙重新建設。若要把「誅」發揮的淋漓盡至,是要情境與特質的,當下的表現可能是有意的憤怒相、霸氣、當機處置、該殺則殺、處理事情不留尾巴乾淨俐落、正氣秉然。

    早期方永來老師的御劍修練,應該是為對治不勝其擾的外來魔障而研發出來的武學修練。最近林老師把御劍之術應用在斷除煩惱(雜思、心理困擾)上,效果也非常的好。斷除煩惱的方法,要配合你對名相的領悟,提出令你煩惱的根源名相,爾後以御劍追蹤殺之,你的煩惱就會在瞬間銷聲匿跡。但是要使御劍發揮作用,是必須經過一系列訓練才能產生效果。



四、御劍的訓練

    御劍之術的訓練結合太極與般若的精神,其動機啟發自中國老祖先劍的文化,是方永來老師研發出來的課程,課程內容相當嚴密、精彩、充實、法法相扣。在訓練過程,老師會隨時關注學生的變化,並重視學員的悟性,在適當時候引導學員修正與改進。訓練課程共需四天,其訓練程序內容大致如下:

1.太極雲手
佛法中的般若代表圓圈、週期、軌跡。只要進入軌跡就有機會去改變週期。太極是般若的一種表現,因此先從太極雲手訓練學員進入天人合一,當進入天人合一時,就能引用自然界的能量。

2.方氏智慧程式
方氏智慧程式是方永來老師及其長子子平研發出來的修練方法,在這課程中並沒有完全進入方式智慧程式修練,而是以催眠方式灌入方氏智慧程式軟體,協助行者將過去(前世今生)以來生命思維進化的線條銜接起來,當銜接好之後,在練太極雲手的過程,行者將會發現舉手投足間都是星球。

3.空間轉移
空間轉移就是太極步的訓練,行者觀照地上有太極圖,在一踏一踩間進入陰陽不同空間,敏感者會發現當踩錯位置時,有如踩到地雷引爆,相當刺激有趣。

4.御劍合一
先練劍氣,劍氣練好之後,再進入禪觀,觀照劍與靈魂合一,從觀照中進入過去時空生殺戰場,解除過去歷史刀光劍影的恩恩怨怨,之後,行者劍氣透的光就不再那麼殺氣沈重,劍發出的能量就比較純化,也能跟著行者意念走。

5.攻防訓練
行者兩人一組隔空對練,二人保持10公尺左右距離,一攻一防,攻者以劍指化勁擊破防禦者的防衛層,防者以劍指築出堅厚的能量盾牌將自己包裹防衛起來。在攻擊與防衛過程,身體氣場有漏的或有傷的位置,是沒有防衛能力的,因此容易被攻擊者所發出的能量直蹈而入。如此會刺激該部位的生之本能,而產生治療的作用。活動過程,不僅個體的戰鬥力量提升,生命力也隨之提升。相當刺激好玩!

6.抱劍星際轉移
這是太極步的應用,兩人或多人一組隔空對練,行者抱著劍,自行調整身體能量場,提升次元空間後,進入星際,觀照自己腳踏星球,在星系中攻防、逃脫、穿梭、追逐。

7.劍氣練天眼→透過劍光提升觀照能力,藉由心劍合一 除去天眼的障礙及阻力。

8.開五脈 劍透五色光 
這是行者的耐力大考驗,行者以重複八字形的揮劍動作,開自己的五條脈(前後左右中)。身體五脈要完全打開在平日是不容易做到的,不容易開的因素,除了體魄問題,大部分的問題是行者常忽略的心理問題、習慣、過去殘餘歷史問題、目前魔障等等。
因此,行者一邊藉由劍的揮動提昇自己的能量場,一邊去參悟自己的問題所在,爾後鎖定目標問題以劍殺之。參悟不出來者,就一直以此揮劍動作去思考問題,直至參透為止。當行者的五脈打開,行者所揮的劍氣就是透出五色光。

9.抱劍 對練 無見頂相 →兩位實力相當的行者對練無見頂相時,兩位行者的靈魂會相互追逐到對方的法身頂上,因此,會越疊越高,無形中,相互提升彼此的法身高度。

10.禪觀→御劍飛行 出三界、入母星、修文殊劍。

11.劍的加持灌頂師以密法灌頂水為弟子的劍靈灌頂。

12.心中有劍→ 啟開第八識中的大圓鏡智,找回心中之劍。 

13.完成火焰劍

    以上13道修練程序,每一道程序都有行者要克服的問題,行者要憑其信心、耐力、毅力、體力、悟性去克服,如此之後,行者心中會產生正氣的劍靈,因此手握龍泉寶劍不產生威力也難!難怪妖魔鬼怪聞之色變!

    林老師在使用御劍之術處理此案例時,課程已經練到第四程序。

五、灌頂水(參考資料:自方永來老師網頁灌頂水區分法)

     藏傳佛法的特色在於加持灌頂的使用,灌頂通常是在法會進行中的一項儀軌,是具足能力的金剛上師,隨手一揮,就能產生真正的灌頂水。這種水表相上是世間的水,但是上師在揮灑時,在靈界同時有佛菩薩的灌頂水灑下,灌頂水因上師的修練傳承或不同的需要,就會有傳承佛菩薩的灌頂水灑下及產生不同的功能。

     五方佛的灌頂水必須具備傳法阿闍梨資格的人,才能夠使用及發揮出來,其功能可以清除人性中的貪嗔癡慢疑,是任一法會進行中必須出現的灌頂水,能令法會進行順利及圓滿。

     林老師於去年(2002年)8月日受完慧如上師(方永來老師)所傳的金剛界曼荼羅大法之後,於當年9月7日入胎藏界接受五佛受記,並發願成為金剛界傳法阿闍梨,於9月23日入金剛界接受五方佛受記。因此才能使用五方佛灌頂水。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存在治療 與 潛意識輔導 

作者:林宜靜(2004年7月)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作者發展存在治療與潛意識輔導的實務歷程,歸納失落造成個體身心靈症狀與潛意識能量變化歷程 ,輔導策略採用認知學、理情療法、存在治療、及禪的思維,使個體精神能量由潛意識空間回歸個體,對生活產生新動力與目摽。

 

前言

本文「存在治療應用於潛意識處理」初稿在1998年完成,於2003年8月編修。 本文強調意義治療法在潛意識空間的功能,不僅能喚起個體精神能量回歸意識空間,更可以讓個體更篤定為自己負責。案例的選取是從我所撰寫個案研究篇,選取具有存在治療典範案例。

1997、1998兩年我失落於群體中,後來透過理情分析與存在理念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本篇專文 貳、存在的體驗一文有紀錄) ,經過這番釐清,才恍然大悟願意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做相同的事,就是輔導與撰寫個案研究,並且企圖從研究觀察中找出生命的規則。能夠如此堅持的走到現在,完全出自存在的意義「愛與責任」。也許因為 我經歷了多次的失落,也從失落谷底來回走了多次,因此對於生活周遭失落案例的察覺性就顯得相當敏感。

在學校教書,讓我有許多機會對學生進行觀察輔導 !存在治療是我常用的輔導策略,也是 個體能快速產生自發性的方法。大家在看本文時,可以由網頁左側目錄去尋找您要看的主題,若對理論不感興趣者,歡迎從實證案例去看故事中的當事人,如何走出自己的生之路來,相信您會得到啟思!

若要更深入瞭解存在治療運用於潛意識處理,建議讀者們除了閱讀本篇「存在治療應用於潛意識處理」,另外在「矛盾治療法應用於潛意識處理」一文,其中我也運用許多存在治療觀念去協助個案在一次諮商中完成。 由這二篇專文,可以更清楚睽得一正(意義治療)一反(矛盾治療)存在治療的處理全貌。

我在處理案例,著重於個體精神能量在潛意識與意識空間的進出,諮商能否達到成效這是一大觀察指標。所以如何控制導引精神能量進出潛意識,除了認知導引與淺度催眠巧妙運用外,佛法中觀般若的能量操作也佔了極重要的地位。但是本專文討論的主題,還沒有涉入佛法部分。2002年,我已經將相關中觀般若應用於心理治療的實證案例完成,但是其它相關理論部分還沒有時間去整理,有興趣的讀者敬請靜待。

 

 

壹、存在治療 與 短期諮商 


一、簡述存在治療的歷史源流 

「存在主義」是從法語existentialisme翻譯過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存在哲學領域裡,雅斯培就曾經把自己的哲學稱為「存在哲學」,海德格的哲學也時而被稱為「存在的哲學」,後來法蘭克將存在哲學的思想融入精神醫學中,於1930年形成了義意治療學的幾個重要概念,奠定了存在主義在心理治療上的地位和價值。

可是戰後,「存在主義」一詞,卻突然具爆發性的開始流行,究竟是誰最先用它,難以考證,但是使這名詞開始傳遍世界的第一人是沙特,他在1945年以「存在主義是不是人文主義?」為題舉行演講,這次演講詞於第二年以「存在主義就是人文主義」的標題印成小冊子出版,戰爭結束後,英譯版也在美國出版。

後期馬斯洛、羅傑士就是根據「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的基礎上,發展了人文主義的心理學。到後期完形學派的巴爾斯也結合許多存在哲學思想,發展出獨特的治療方式。因此,存在哲學對後世的心理學發展,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因人文主義治療與完形學派治療皆由存在哲學發展出來,因此這二種學派應可以納入存在治療的範疇裡。因此, 本篇專文我也巧妙運用這兩個學派理念於諮商輔導過程,同時將其歸納入存在治療的一部份。 

 

二、文獻蒐集 

(文獻探討 參考資料:方永來彙編之 心理學大師菁華)

一、賓斯萬格之存在意識

(一)存在意識

1.人應該對自己的存在負完全的責任。自己決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2.世界本質就是人們存在的全體。人們不可能離開世界而存在,也不可能脫離自己而存在於世界之中。

3.人們能夠實現存在的所有可能性,也就是實現真正的存在是人們生存的目標。

4.一但允許別人支配自己或屈服於環境的壓力下,人們的存在就變的不真實。

(二)存在方式

1.單一方式:只為自己一人而活。

2.雙重方式:兩人相愛。

3.匿名方式:失落於人群中。

(三)變化

變化的發生對於人類發展來說是同等重要。

即某事的發生較之人在某一時刻狀態更為重要。當存在改變時某些事物變得更多更好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 

 

二、雅斯培之三種存在方式

1.客觀存在

客觀存在是指我們透過觀察所認識的客觀世界。

人們首先是在各種各樣的時空個體中,從事各門科學研究這就是把握存在。然而科學只是不過分的把握真正存在的東西,卻得不到統一完整的世界圖景。唯有窺測世界存在的哲學,才能超越各門科學的界線。

2.自我存在

指一個人的個體存在,或意識到我們的自我、我們的矛盾、我們的願望、期望。

愛、共存、交往、畏懼、自我神話等,都是進入自我存在,意識到自我本質的形式。通過飛躍,我們才能脫離感性事務的時空世界,進入自我存在之真實世界。

在自我存在階段,有自身也有環境、有艱苦也有奮鬥、有快樂有痛苦、有精疲力竭有逆來順受、有恐懼也有希望,但不能自滿自足。

3.自在存在

自在存在指超越世界和認識其他世界能力。

人們為了實現自滿自足,必須從自我存在飛向自在存在。事實上,只有在實存的自滿自足遭到失敗時,人們才會力求達到超越的本質。

 

三、伯思之存在分析

1.存在:

存在是指個人與世界是相同的、是一致的,個人無法脫離世界而存在,世界若無個人也不存在,即兩者不能獨立存在,而是彼此交互作用的實體。

2.存在的層面

(1)空間性:指人與人之間親近或疏離而言。

(2)暫時性:指世界的展現,這種展現會即時即地發生。因此一個人經常會有他的過去、現在、未來。人也就是他所有過去現在未來與世界的關係之總合。

3.可能性:

人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以便展現於世界中,人必須使這些可能性充分發揮。當人接受這些可能性的責任後,祂隨即運用其作為一個人的自由;當無法實現所託付之責任,將經歷到愧疚。

4.愧疚感

個人展現於世界中,經常虧欠無數的可能性,因此這種感覺是無可避免的。因為每一種選擇的背後正表示著其他可能性被排斥,也就是這種可能性無法實現,導致個人愧疚感。

愧疚感造成人類的其他限制→壓迫感、心情

壓迫感:一個人把全部或大部分的生活侷限在某方面,他將感到生活趨於貧乏、單調、緊壓,顯然他將受到自己的強迫性所役使。

心情:無論何時,一個人的行動都會受到當時心情的影響。

5.空無

這是出現在人類不存在的存在狀態之內,陷入空無就是失去存在而變成一無所有。

8.變成

存在絕非靜止的,祂常處於「變成」新事物的過程中,而超越了他自身的存在。 

 

四、沙特之人命自由

(一)二元體的存在方式

1.自在的存在:是一種固定個體的存在。

2.自為的存在:指人的自我存在、人的主觀意識存在。

人和他人皆能使一個人扮演的角色與自我存在等同或相一致,也就是說,自我已被歸結為由他人限定的一種既定社會角色,若是自 我要還原為自在這種社會個體,即馬上出現生活活得不真實,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現象。

(二)存在先天本質

人與物是不同的,物的本質是先天決定的,而人則是先有自身存在,然後通過自為,也就是通過意識活動才確定本身的本質。

(三)人命是自由的

1.人是無緣無故被拋到這世間來的,是空無所有的。

2.人一但進入塵世,他就享有絕對的自由,就要對所做的一切負責,就是自己行為的主人。

3.只要在自由選擇的行動中,人才能變成自己所要成為的,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質。

 

五、法蘭克之意義治療法

(一)人類有探求意義的動機

人類內在基本上有探求理解自己生存的目的與意義,此一欲求若受到阻礙,會引發心理障礙。因此啟發個體去發現生活的意義是意義治療法的核心。

(二)治療的實質

1.在於使個體逐步認識到

「死亡、痛苦、不確定性是必然的,面臨到這些遭遇不可避免會使人感到焦慮、恐懼、失望、罪惡感,個體有時為迴避這些情感,會歪曲自己內在的體驗,生活在不真實的存在之中。」

2.引導個體懂得

「只有通過焦慮與痛苦,並且在與這些困難鬥爭的過程中,才能體驗到自己真正的存在。」

(三)治療的最終目的

1.喚起患者的責任感

2.徹底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與目的

3.對自己的生活道路有明確的方向

(四)三種價值肯定五種意義(生活的意義是要個人去發掘出來的)

1.三種價值

(1)創造價值:透過創新的活動,我們賦予自己的生活以創造的價值。

(2)經驗價值:經過體驗,我們賦予生活以經驗價值。

(3)抉擇價值:若無法尋找到創造、經驗價值,一個人仍能面對命運、災難的態度有所抉擇,也就是賦予態度以抉擇價值。

2.五種意義

生與死的意義、受苦的意義、工作意義、責任意義、愛的意義

(五)存在的治療過程

1.診斷

原因分類 體質 心理 生理 社會 精神
歸類處理   精神分析 醫療 教育 存在治療

靈魂失調

2.治療涵義

(1)存在意義治療的目的:在於督促患者清楚接受對自己的責任。

(2)治療的主旨:不在於挖掘個人秘密,而在於助個人激發各種可能知覺並實現其存在哲學上的價值。

(3)命運有其意義:人類的存在因生命的有限性及無可挽回性,而更增加生命的意義。因此,治療者必須讓個案面對生命的有限性與存在的責任性。

(六)存在空虛

傳統的指引目標消失後,個人又必須做選擇時,在「不知要做什麼?不知希望做什麼?」的狀況,掉入存在的空虛中。置身於存在空虛的人,可能感到極度無聊,找不到生活的意義。這種狀況,形成個體一種存在的挫折,有時會導致補償性過多的性行為或參與刺激危險性活動,以驅除這種感覺。

(七)精神官能症

法蘭克曾提出靈魂失調症之診斷名詞,這種症狀純粹導致價值、道德觀、精神、靈魂上的矛盾問題。與本能、衝動無關,也非精神病理造成。

1.集體官能症之特徵

(1)缺乏長期生活計劃:對生命有了不確定性或無法預期的感覺。

(2)對生命的宿命論:難於對自己生命提出計劃。

(3)集體思考:人類放棄自己的自由、放棄自己的責任,願意讓自己沉澱在群眾中。

(4)狂熱:忽視他人而僅重視自己的意見。

2.不安官能症
(1)不安經驗的後面通常隱藏著個人對存在本身的不安,對生與死的恐懼。
(2)這種存在的不安,歸因於個人未能實現價值潛能之故,由於不能實現,引發對生命感到罪惡。
這種對生命恐懼會具體的成為對身體、對環境的恐懼。

3.強迫性官能症
就是患者要決定自己是否成為典型強迫性患者,即病人可以不對自己的強迫觀念負責,但是要對強迫觀念所持的態度負責。

 

六、馬斯洛之自我實現理論

(一)人格理論
人格理論建立在需要與動機學說基礎上,需要是人格核心,故馬斯洛之人格理論又稱人格需要層次說。
當人的需求得到滿足時,潛能、創造力、理想、信念要求實現。

(二)人類的需要
需要層次按低級排至高級,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感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三)自我實現
是人的天賦、能力、潛能的充分開拓和利用,是使命的完成,是個人內在價值得到更充分的掌握與認可,是朝著個人自身中的統一,完整和協的一種不間斷傾向,旨在使人得到充分的發展和人格臻於完美,最後達到自我實現。

(四)高潮經驗
處於最佳狀態時刻,也就是感到莊嚴、強烈幸福感、狂喜、完美、欣慰的時刻。也是人一生中最能發揮作用,感到堅強、自信、能完全支配自己的時刻。

 

七、羅傑士之實現趨向

(一)實現趨向
在人格系統中,存在著一種基本動機,一種保持現實與加強人的所有動機,他是人生下來就有的,祂推動著人們生理成熟,是有機體裡的中心能源,一個能指向完成、指向實現、指向維持和增長的趨勢。

(二)自我實現
就是發揮自己獨特的心理性格,發揮自己心理潛能和完善的過程。

(三)自我實現趨向分兩種
1.一般的趨向:指整個有機體的成熟與發展,不受學習和經驗影響。
2.特殊的趨向:主要受到社會因素影響,也就是說社會因素會加速或阻礙自我實現的發展。如果能將經驗和學習因素轉變為輔助因素,也就是變成後天對先天潛能的幫助,才能夠真正讓個體構成自我實現的功能。

(四)健全的人
是按自己機體估價過程來生活,也就是指個人的經驗評估是以個人之自我實現趨向為參照系統。
 

 

 

三、「存在治療」與「短期諮商」 

(一)存在治療

存在治療之基本假設:

1.同意「我們的選擇有時受限於外在環境」,但是「我們的行動是不被外力決定的」。

2.我們是自由的,並且要為自己的選擇與行動負責。

3.人類本質是在追求目的與意義,當目的與意義消失時,會產生失落感(虛無)。

我們可以透過行動、價值感的體驗及苦難、工作、愛的經歷中發掘生命的意義。

4.當人們面對軀體生命的有限性時,才會去思維有限生命的責任與任務。

 

存在治療的基本精神如下:

1.重視自我察覺

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觀照「人的存在」的獨立狀態,以使人有所察覺。

諮商員若能敏銳同理觀照,才容易協助個體的自我觀照與察覺。

2.是從人的疏隔當中脫離出來,找到自己的自由之路。

要讓一個人的「生」變為可能,且讓一個人的「生」能發展出來。

個體常有自我期許的想法,若沒有去執行或實現,容易形成內在的惦記,惦記久了,可能形成遺憾、失望、絕望、壓抑、遺忘…最後陷入失落。

此時,諮商員要喚起個體去察覺內在的需求,觸動個體原始事件的動力,往即知即行方向努力,個體自我疏隔狀態就容易得到解除。

3.尊從人的個性與自由。

「存在」以另一層面來看,就是個體達身心靈合一狀態。其中身是指能身體力行,心是指自己的期待與想法,靈是指精神能愉悅舒暢。

即個體完全能按自己的個性、期待、想法去做而不受阻擾,又精神能在生活環境中愉悅合規範。所以存在是符合自由的原則。

4.強調此時此刻。

「立刻採取行動」就是當下此時此刻的最好寫照。任何滯留等待的想法或未竟事物,久之必令精神能量在這些事件上迷失﹝流失﹞,如擔心、惦記、想做又沒去做、期望某事的出現才要去做但始終沒有期望到…,在精神上個體易進入動力疲乏狀或耗損狀。

此時,諮商員要把握此時此刻的原則,讓個體思考

「哪些事是一直想要去做的卻又沒去做的?」

(若惦記過去,就要再把過去拉回當下現實面探討。若焦慮未來,就要把焦慮點拉回現實面做探討。)

「哪些事是可以立刻行動的?」

「走出去,我就可以去做什麼事?」

5.意義是生命的支撐點
個體產生意義時,就是燃起一線生命的曙光,諮商員要協助個體察覺與善用這一支撐點,協助個體在猶豫矛盾的隙縫中找出意義,以走出過去的陰霾。

6.責任
每一個體皆要明白「沒有任何人能取代我」「沒有任何人能代替我死」,所以要尊嚴的存活於世間,自己就要站起來,自己就要為自己負責任。在諮商過程,要建立個體自己負責的態度,在這基礎下,諮商進行才能顯現個體參與諮商的主動性與意願性,如此個體成長的速度才會提昇。

7.尊重個體之獨特性與主體性
相信每一個體皆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而每一個體皆具有其獨特性與主體性,是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的,諮商員要能把握與尊重之,才能協助個體發展出適合他的方向來。即強調解決問題的資源都在個體身上,諮商員只是去「引發」個體發展出問題的解決策略與行動。

 

(二)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的基本精神

(參考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張維素等所著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

1.事出並非定有因,強調此時此刻

認為原因和結果間的關係很難確定,以探究此時此刻可以做些什麼,取代探討過去原因。即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專注於朝向問題解決的歷程,而非探究原因的歷程。

2.期待看到問題症狀背後的正向功能(正向意義)。

3.諮商員與個案合作的方式永遠是正向的、未來導向的。

4.不當的解決方式常是問題所在,要發展彈性的解決方法,不致因解決方法的膠著而產生更大的問題。

5.個案是他自己問題的專家
相信個案具備所有改變現狀的資源,因此諮商過程強調尊重個案的能力,提供機會給個案去積極發現改變的線索。即諮商員只是引發個案運用自己的能力與經驗改變,而不是製造改變。

6.從正向的意義出發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強調人們的正向力量,而不是去看他們的缺陷;強調人們成功的經驗,而不是他們的失敗;強調人們的可能性,而不是他們的限制。

7.雪球效應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看中小的改變,當小的改變發生時,所處的環境、系統就和原先的狀態不同了!持續小的改變,就會累積成大改變。所以諮商員要引導個案看到小改變的存在、看中小改變的價值,而願意促進小改變的發生與持續。

8.找到例外,解決就在其中
諮商員協助個案找到例外(困境以外)情境的發生,與個案研究做了什麼而令例外產生,並加強例外情境的發生。因為這些小小的例外就是改變的開始,而且可以透過加強逐步發展為更多的改變。

9.重新建構個案問題,創造改變
重新問個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樣能幫助個案停止抱怨,正是問題解決,是從中帶出行動目標來。諮商員在諮商過程中建構一個問題得以解決的情境,討論出多種解決方法,找出個案的有效行為,鼓勵個案多做一點。

10.時間及空間的改變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時空的轉變,有助問題情境的改變,個案的膠著點也易從中化解。就如一對夫婦每次在房間討論問題就會大吵特吵,但是在客廳討論時,比較不會,這時就是空間改變會使爭吵減少。同樣,某太太在先生下班時,就要求先生幫忙家務,夫妻倆常因此而吵架,但是若吃過晚餐後要求先生幫忙家事,先生願意去做,這就是時間的改變,會得到問題的解決。

 

(三)討論:存在治療與短期諮商

根據上述歸結:存在主義精神用在諮商過程,就是諮商員將個案的真實存在部分(如獨特性、主體性、察覺、小改變、正面、目標、意義、當下- - -)從不同的角度映照(說出、肯定、支持、鼓勵、- - -)出來,使個案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或價值時,他就會有更大的勇氣去面對自己的下一步,進而發展出自己的方向來。

根據上述的架構,再看看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之諮商理念,其中強調如正向導引、成功經驗、例外架構、目標導向、解決重於探究、個案是自己問題的專家、此時此刻等等,不挖掘過去種種,不難發現短期諮商的精神架構是建立在存在主義治療上。

存在主義治療,其實是在運用一個「人」具有的資源〈如尊嚴、潛能、覺察、自我實現的驅力、生之本能等〉,去引導當事人從困境中找到自己的路(資源),進而脫離出來。當一個諮商員相信一個人具有這些資源時,他在諮商過程就會積極的為個案尋找資源,進而肯定個案的資源,當個案肯定自己之後,就好像獲得能量的支撐,進而從這個支點去發展他所期待的方向。

在諮商過程,無論使用何種技巧,無非是為了替個案尋出一條「自由」之路來。而人之所以會感覺到不自由,內在思考常是問題的困擾所在,在短期諮商技巧中,著重思考方向導引,主要是協助個案脫離”抱怨”、”無助”的情緒,將思考方向扭轉至”期望”如何改變,進而開始思索此刻行動的可能性,或從例外、成功經驗中,重新拾起正向的感覺,發現正向的力量,產生解決問題的契機,進而行動實現。

因此,存在治療的精神,在短期諮商過程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換言之,它是支撐整個諮商過程的基本精神架構,也是支持諮商員發掘資源,持續諮商的原動力。個案在存在精神的催化下,自我能量會支撐個體樹立起來,走出自己期待的方向來。

 

 

貳、 存在的覺醒

……我的存在體驗 (1997、1998年 心境)

 

質疑意義,陷入失落,理情釐清,獨立個體樹立。

歷經苦難,覺悟生死,愛與責任,人生藍圖湧現。

 

即知即行,開拓自由之路。存在意義,顯露生命光燦。

 High到最高點,如捧上厚實高山。下來走走,又是另一翻視野。

 

1990年,我和外子認識了方永來老師。因緣巧合下,我們追隨老師學習佛法,後來發現他除了佛法獨有專長,另外在氣功、潛意識心理學、命理推算也很獨特,而且是一位很具有研究精神的人。所以,就一路追隨到現在。

1997年初,我開始質疑多年來所追求的人生方向---「投入這麼多時間、精力、金錢去學習佛法、氣功、心理學、、、,至今卻毫無用武之處!」

這一年,內心常反覆問「還要再持續這樣的生活嗎?」在這一年裡心靈常來回於失落間,我發現內在的自己並不喜歡現在的我,甚至提出抗議了。

我冷靜下來,傾聽內在的聲音…

腦海中呈現了這些年來在團體中許多人物的言論、做法,這一情景,似乎要我一一去分析清楚他們在做什麼?而我也在其中做了什麼?

我花了將近半年時間和外子探討個人、團體、及團體與個人相互間存在的問題,我發覺真正拌住自己有三大因素:

一、在團體生活中,因適眾而放棄許多自己生活的權力與空間。

二、刻板的認定自我角色模式,使生活陷入僵局。

三、一直處在他尊我卑的學習狀態,隱沒自我。

在與外子討論的過程中,「我」似乎漸漸被釐清而獨立起來。這樣的感覺有一種不受拘束的感覺,是一種很清新獨特的感覺。這段日子,我可以清楚的察覺到,不再輕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跟傷害,對事情的直覺判斷力比以前清晰敏銳,潛能似乎在開展中,與團體臍帶關係因自我個體樹立起來後,斬斷了。

1998年年初,我因舊疾復發,入院手術治療,在病痛中體悟到生命的短暫與脆弱,心想這一輩子似乎什事都沒還做到,生命若就此結束豈不是空來這一生呢?從中警覺到生命有限不容再滯留。於是,我重新思考:「我來這世間是要做什麼?我的責任又是什麼?要如何自我實現?」…當下, 有一藍圖瞬間浮現腦海→「以多年所學佛法、氣功、心理治療,落實於生活,回饋生活周遭的人,甚至廣泛社會大眾。」後來,這個標的藍圖一直支持我去投入許多事-------「教書、個案處理、個案研究、班級團輔、進修、訪談心靈創痛的人。」,這一年日子雖然繁忙,但也深刻體悟到即知即行的生命喜悅。

即知即行,並非衝動的即知即行,是個體在全心投入時且能觀察修正的即知即行,使自己與環境維持一種契合的動態關係,反之,若不能即知即行,心靈與個體、個體與環境關係會產生一種疏隔狀態。因為過去的我常知而不行或猶豫不前,即使內心有再多的想法仍是被自己的固步自封給封殺了,因為即知即行,我從過去疏隔的狀態走出來,也因為如此,我成為一個真正自由之人!

我朝著自己的期待走出自己的風格,在這一片天空中,我去強調所走的經驗架構---「思想、認知、領悟、行動可以改造一個人」,我用這些理念去協助學生、朋友走出困境。在過程中,成功的經驗一直在加強我的信念和做法,「存在」的力量把我抬高到極點,就如厚實的高山把自己擁戴的高高的,另附帶堅厚的保護層,使我堅毅不搖。這也就是存在主義會令一個人生命閃亮的最大因素。

但,同時令我觀察到,存在主義祂其實也有盲點的,即是這些精神能量若只用在某一期望的發展上,是會忽視許多生活層面的發展。

一日,我參與方永來老師的EQ課程,進入催眠中,我感受到也看到了這一厚實高聳的能量,確實把我捧的高高的,但是卻少了分享更大的生活層面,於是在催眠中,我把突起的高大能量,平鋪於生活的每一面,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全面性發展。

這次催眠,我覺察到存在主義的盲點,於是,我開始輕藐存在主義,並給與註解「原來存在主義只是個美麗的包裝,把我捧的高高的!閃亮的!」漸漸的,我開始放掉所有目標的追求,發現到 一切動力在減弱,身體放任其枯竭,動也不想動……,幾天內,漸漸的,我實在厭棄這樣的生活! 

陷入谷底時,領悟到「個體內心的定義決定其存在方式!」、「對自己不當的批判會截斷生命的動力!」,雖然存在主義是一個美麗的包裝,但是祂卻是支持生命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柱。於是我立即鎖定目標,確立生活方向,生命也隨之復甦了起來 ,動力也逐漸在開展中。

如是生命的即起即落與當下認知產生極大相關!正面意義產生,不僅動力隨之而來心境亦隨之轉換。負面意義卻讓人放棄生命的進行、甚至動力瞬間消減!

 

 

參、存在治療 與 校園失落案例

 

一、前言:

「失落」就是個體的連續性中斷後,陷入一種「虛無」的狀態,情緒可能呈現不安、焦慮、絕望、欲振乏力等…。

「失落」案例在諮商過程的處理,常讓諮商員陷入困境,甚至花相當長療程,可能還見不到個案的改變,最主要原因是個案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標,即使目標知道了,仍沒有勇氣去面對之,個案在描述問題時易呈現思維跳躍與重覆、心情無助與茫然的狀態,令諮商員很難協助個案找到立足點。

根據筆者這些年在校園針對班級學生個別或團體諮商的經驗,發現以肌肉鬆弛解除焦慮,再以理性認知及存在治療理念去配合淺度催眠運作或禪坐,很容易產生立即性的效果。

1997、1998年間,筆者從失落中走出來,也開始對週遭失落案例進行觀察與輔導,輔導策略主要是採用肌肉鬆弛法、理性認知、意義治療法、輕度潛意識催眠與禪坐,發現使用肌肉鬆弛解除個案長期焦慮緊繃的生理狀態後,再進入理性釐清自己膠著的思緒,當事人的心境達到平穩、思維趨向開闊的速度容易在當下完成,若再加入意義治療時,個體信念的堅毅度會出來,更能達到良好的諮商效能。

當然諮商過程若再配合輕度潛意識催眠或禪坐,個體的察覺度與悟性很容易在短時間內產生,使心理輔導時間縮短,與傳統諮商比較確實具有立即性的效果。

 

 

二、輔導工具

(一)認知學派

認知治療學家Ellis、Beck、Meichenbaum,強調個體內在對外在刺激所產生的信念或意義,所引發個體情緒與行為後果。治療的精神,主要是扭轉非理性信念成為理性信念、負向內言轉變為正向內言,而達個體在信念、情緒、行為朝向自我期望的方向發展。

(1)Ellis:其A-B-C-D理論,是在解釋個體的信念系統對其情緒及行為後果的影響,協助個體辨認其非理性信念,並進行駁斥,以期使個體轉變成朝向自己真正希望或期待,得到理性的思考形式。

(2)Beck:認為人類情緒反應來自於意識中對外在刺激所形成的意義。即個體所經歷的不同情緒經驗,分別具有其特定的認知意義。

(3)Meichenbaum:強調個體內在認知事件如何影響其行為改變,內在認知事件泛指個體對外在事件所產生的歸因、衡鑑、解釋、自我增強、信念、防衛機轉…,這一類有意識的內在事件稱為「內在對話」。

(二)存在治療學派

Frankl的意義治療是從愛、責任、工作、生死、受苦的意義來喚起個體內在驅力,從創造、經驗、態度、抉擇來肯定生命的意義,所講究的仍是一個「意義」,是對自己本身存在的價值意義。故認知治療與存在治療結合起來,能互補不足,療效也能發揮的更廣。

弗蘭克(Frankl)的意義治療法

尼采:「只要擁有一項生存的理由,就能忍受任何如何生存的痛苦。」成為Frankl之心理治療實務箴言。而「那些沒有置我於死地的,將使我更堅強。」為Frankl之經驗精髓。

存在的方式除了真實的存在,還有一種虛無的存在,一個人處在虛無存在,就稱為失落,失落的產生,就如弗蘭克(Frankl)所言:「許多人的心理困擾和受苦的感覺,實在是由於生活上失去了意義所造成,這種現象稱之”存在的空虛”。」於是,弗蘭克發展出意義治療法,他是從愛、責任、工作、生死、受苦等五個意義來啟動個體的內在驅力,從創造、經驗、態度來肯定生命的意義。

 

重新思考 弗蘭克(Frankl)的五個意義生死、工作、責任、受苦、愛

1.生死

(1)思考 生與死 意義

(a)若你的生命可以無限延續,你將會以什麼態度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若你的生命還有十年的時光,你對這十年生命有何規劃?

   若你的生命還有一年的日子,你會想去做哪些事?

   若你的生命只能活到明天,今天你最想去做的事是什麼呢 ?

(b)你對生、死有何看法?

(2)小結

(a)生命因其有限性與無可挽回性才更覺可貴。

反之,生命若能無限,則一切事皆可無限期托下去,就更不用去做選擇、努力、承擔了。

(b)能深刻體悟生命的有限,個體才願意好好的、踏實的、珍惜的去走剩下的每一段時間。

 

2.工作

(1)思考 工作 意義

(a)一個人有工作與沒工作有何差別性?

(b)工作能帶給你什麼?

(2)小結

(a)工作賺錢能提供個體生計維持、提昇生活品質。

(b)另一實質意義是提供生命舞台,讓個體社會參與、揮灑才能,朝向自我實現,以達昇華。

 

3.責任

(1)思考 責任 意義

(a)對一件事有責任去做與無責任去做有何差別性?

(b)當下定決心要去扛起責任,立即展開行動時又是如何?

(2)小結

(a)當背負責任時,願承擔者,活得踏實;不願承擔者,適應性會出問題。

(b)事件難度不是問題,重要在於你是否願意承擔責任。

(c)當你決定去負責時,你的生命力量就被支持起來。

 

4.受苦

(1)思考 受苦 意義

(a)對苦痛有何看法?

(b)一個受過歷鍊的人與毫無歷鍊的人有何差別?

(2)小結

(a)許多人在苦難中才願意冷靜下來思考。

(b)成長與茁壯是從苦難中歷鍊而來的。

(c)唯有與苦難搏鬥者才能更真實感受到自己的踏實與存在。

 

5.愛

(1)思考 愛 意義

(a)你們認為『愛』是什麼?

(b)一個心中有愛與心中無愛的人有何差別?

(c)『愛』對人有何影響?

(2)小結

(a)愛的種類:男女之愛、人與人之愛、對國家民族之愛、對宗教之愛、對自然之愛等等

(b)愛是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力量:愛能支持一個人的生命,影響力可以持續拓展,但認知觀點稍有偏叵,後果亦有極大差意。

如史懷哲、希特勒;一位無微不至的母親、一位愛孩子的母親卻殺了自己的孩子其唯一的理由是『不願孩子與己受苦受難』。

(c)Frank:『經過愛才能救贖』

 

()輕度潛意識催眠

催眠在心理治療的領域所使用的技術歷程是讓個體進入鬆弛狀態,透過引導師的引導暗示,去引動個體精神心理能量,改變潛意識中蘊藏的不穩定的動能訊息,使個體精神能量達到穩定平衡的狀態。基本上,催眠是進入潛意識最直接的管道,在心理治療過程若能適時配合運用,個體的心理療程能縮減許多且容易在短時間內昇華。

存在治療與催眠結合時,引導師要善用個體具有求生本能,以語言技巧引動個體心理動能,聚合個體散落虛無空間的精神能量,當精神能量回歸時,個體的勇氣、抗壓性、察覺性會增加,並且對未來將充滿積極與希望。

「失落」一詞,若從精神心理能量來看個體,其精神能量是處在無著力的空間,又稱虛無的空間。個體沉淪入虛無空間可能在不同時空發生,因此,在諮商過程,引導師會感受到個體的精神能量似乎分散灑落各處。在意識層面來看,個體則顯示失去生命意義、失去生活目標、長期難以抉擇狀態,進入焦慮或乏力狀態。

 

三、校園學生失落之普遍現象

1994年到1998年間,我在學校教書期間, 見到相當多失落的案例,他們在班級呈現的型態相當一致,就是常處昏睡狀態,怎麼睡也睡不飽,對自己的生活充滿無力感,內心消沉、空虛,不知自己未來的方向,出了校門,有些學生就會去找刺激的活動或樂子來取代空虛的焦慮(因為刺激才有存在的感覺),但是內心的感覺仍是無聊、不好玩,日子不曉得如何打發。

我常使用法蘭克的意義治療法與矛盾治療法,去協助處於失落狀態的班級學生,恢復青年學子應有的生命活力,使他們更願意去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另外,塑造班級積極進取的氣氛,也是我一直在班級做努力的,我所著眼的角度是引導學生察覺他們的內心真正需求是什麼?這個需求是否強烈?是否願意為這需求去努力?當這原動力燃起來之後,他們的自發性學習就會產生。

當然在協助學生探索原動力時,發現他們探索的路上,有時間上和背景上的個別差異,有的學生需要一段時日的體悟和察覺,才會找到自己的方向,有的卻很清楚自己現在的需求,因此意義治療法與矛盾治療的觀念,是我常使用在目標的追求,或後設認知的基本架構上,對學生經常會產生立即性的振奮。

 

四、學科失落

(一)課堂上→為學生找出一條學習之路 1998/10/10

在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對某些學科的失落感,學科因各人背景差異而有所不同,筆者是數學教師,見到許多學子對數學科目感到無能為力,但是又要面對這一科目,因此每次上課時,都要面臨著上課態度的抉擇考驗。

學科失落在校園相當普遍,成因大都與學習過程的態度、價值觀、不良經驗或環境因素有關,當學生因這些因素造成該科低成就時,在學習過程大都會產生害怕、焦慮、無助、逃避、冷漠甚至攻擊等情緒與態度,以致該科要進步確實有困難。

基本上,學習任何科目,對學科產生情緒障礙就無法坦開心胸做學習,因此對這群失落的孩子,在課堂上,筆者常會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態給于他們認知,並重覆做正面鼓勵或遊說學生「數學成績不好,並不代表數學潛能低!」「當你開始去重視去用心時,就是給自己重生的機會!」「當你相信自己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不一樣!」

在上課過程,筆者會重視觀念的引導、重覆、比較、分類,隨時給予基礎不好的學生整體的概念,數學「重生」的機會在隨時產生,並適時以正向語言導引學生,希望他們能對數學重新開始,只要願意就有機會改變。

鼓勵學生提問與討論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觀念都該提出澄清,因為許多的問題就是卡在這一微不足到的觀念上,只要懂了就是一串觀念的疏通,後面的學習路就更通暢!在過程我發現希望獲得到改變的學生跟著這理念去做,根據半學年的觀察,有許多學子的進步就如直線在爬升,並且同時見到他們的人格亦隨之成長,因為從中他們學會去開放自己、去處理自己的問題。

案例一

曾經遇到一個個案,只要上數學課就趴在桌上睡覺,請他起來,不一會兒又睡著了,作業不交考試不考,他告訴我,在他小學四五年級時就已經決定放棄數學了,原因是,小學的時候,父親會告訴他「數學有問題要去問他!」,問題是,每次去問父親數學問題,若聽不懂就會被強烈斥責「很笨!」,接著再招來一陣打罵,因此數學形成了他在小學學習階段的最大惡夢。

其實這個個案,真正厭惡的是父親的教導方式,而不是數學,但是每次的刺激情境皆是(數學 +處罰 ),久而久之,個案只要碰觸數學,就會有被處罰的厭惡情緒產生,個案聽了我對他的分析,能認同與接受,接下來我試著用肌肉鬆弛法解除他在過去情境中對數學的焦慮,雖然後來上課在態度上有改善並且保持一段時間上課不睡覺,但畢竟數學基礎已斷了五六年,上課全然聽不懂的挫折感仍很重,再加上其它困擾等心理因素,他還是選擇放棄數學。但是在他的心裡對數學的態度已經改變,「雖然抉擇放棄數學,他相信自己是具有數學潛能的!」

案例二

另一案例,在某班高三數學的課堂上,當我從別的單元復習到三角函數的單元時,他突然會覺得頭昏,而且聽不懂我介紹的任何三角公式,但是前一單元對數卻不會有這種現象。這時我問他「是不是過去最害怕的是三角函數?因為你覺得它很難!」該生頻頻點頭,接著我告訴該生,可能是過去對這單元太焦慮而引發的生理反應,這種現象若不解除,日後當再遇到類同情境就會再有類同反應產生,如此會影響到學習狀況,甚至潛能的展現將受到阻礙。

該生問我:「那如何是好?」,我引導他做練習肌肉鬆弛,從引導過程把對三角函數的焦慮害怕能量釋放出來,當焦慮解除後,接著上課時,他告訴我:「頭不昏了!也可以聽懂了!」

所以,可以肯定的說「不良情緒是截斷學習的主因!」

 

(二)重修班一景→針對學生問題設計課程

2001九月接了一數學重修班,這些學生無疑是數學學期成績不及格被當的學生。於是,第一堂課,筆者就先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被當的原因。原因大多是過去國中、小學基礎就不好,再加上上課聽不懂,不知如何學習,所以放棄學習數學。其中有少數幾位是上了高一之後,太愛玩以致荒廢學業。

因此,筆者明白這些學生的問題在於認定自己數學不好,因此逃避數學的學習,所以,在這重修班中,筆者不上艱難的課程,而是每次上課會發給學生基礎引導的自編講義,要學生針對講義問題去找課本資料與相互討論,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就舉手發問,筆者會走過去為學生做個別解說;若都沒問題,則筆者問問題,若真的把講義搞懂了,就可以自行放學。而期末的分數就是每一次課堂努力的總合。

筆者發現,學生經過這樣課程的訓練,數學進步成長的很快,對數學的信心也漸漸有了。對數學演練與資料翻閱對照應用更有了明確的概念,對日後的自學奠立了基礎。其中有15%學生一直表現很優秀,成績與正規班的學生比較應該可以是在班級名次前10%。少數想要打混摸魚的學生最終還是放棄打混摸魚,因為在打混摸魚過程,當天交不了作業,更過不了當天老師的口試。

每次兩個小時上課過程,一位老師要面對36位重修學生的種種問題與瓶頸,下課鐘響之後要等幾位延誤的學生,確實相當辛苦,不過見到學生的進步卻也值得。

期末時,由學生心得回饋單上,學生都能表示:「數學進步了!」「面對數學問題的處理已經有方向不再畏懼,更對這樣的上課方式有深刻的印象。」「今後我的數學不會再被當了!」…

 

五、人生藍圖

1998/9/20,筆者協助班上一位長期欲振乏力的失落個案,輔導處理技術是把完形學派的圖像觀念運用於設定「人生藍圖」,其中融入潛意識操作,發現這種處理技術能使個案在治療後對自己的人生目標產生更持久的堅持。從追蹤觀察,個案經這次治療後直到畢業(2000/6/1),對自己的課業一改以往(處理之前)的乏力,一直能維持精進不懈的精神,即使氣喘頻頻發作,仍不改變。之後,我把這操作技術運用在班級團體的目標設定,及學生未來人生規劃上,發現支撐學生進取的力量更容易持久,尤其是面對聯考的三年級學生,這套處理技術更是起了很大的幫助。

近期(1998/10/10),朋友介紹一位精神官能症患者(男性已婚),原本在酒場工作的貨車司機,精神體力相當好。失業後,就待在家裡再也不想出門,總覺得身體越來越弱,無法再拿起任何重物,來回不少醫科診所,最後被轉介精神科,但仍然疑神疑鬼,膽怯寡言,不敢出戶。當時我採用淺度催眠、矛盾治療法、人生藍圖,個案在短暫的50分鐘處理過程,氣色轉紅潤,笑容出來,開始對自己人生充滿希望,變的很健談,令陪伴而來的太太直稱好久沒看到個案講這麼多話與開心。回去之後個案的太太也發現個案進步很多,希望個案能繼續治療,但是在這次輔導中,因筆者給與個案一個homework(個案想開小吃店,筆者建議個案在住家附近觀察附近小吃店的作業方式,希望他兩週後能來說說看資料蒐集情形。﹞

後來聽個案的太太說,這個homework令個案感到壓力很大,不敢再來諮商,從這過程我察覺到這套治療對精神官能病者的療效,也對homework的拿捏作了謹慎的反思。

 

*********進入催眠塑造生活圖像,其持久性強而有力。*********

 

 

肆、存在的空虛與潛意識處理

 

 

一、存在空虛

存在空虛就是目標消失後,個體必須做選擇時,卻不知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希望什麼?,這時候個體會經驗到『無意義』,進入消沉狀態,此狀態稱之失落或掉入存在虛無。

存在空虛也就是

1.當個體失去生命意義、失去生活目標、長期難以抉擇下,身心進入焦慮乏力虛無的狀態。

2.當個體連續性中斷後,陷入一種「虛無」的狀態,情緒可能呈現不安、焦慮、絕望、欲振乏力等…。

3.當個體精神能量傾入虛無空間時,所處的心理狀態。

4.一種失落。

 

(一)潛意識研究

(1)虛無空間:

個體掉入存在虛無狀態,其實精神能量已悄悄進入另一種潛意識空間,此空間又稱虛無空間。

(2)能量流向:

個體在頓失目標時,精神能量不知不覺會從意識空間流失,進入虛無空間,致使現實世界的個體感到許多的無能為力與焦慮,身體疲憊沒有行動力。

(3)治療方法:

唯有讓在虛無空間的精神能量瞭解存在的意義時,祂才會重回意識空間支持個體的行動。此時唯有找出自己內在真正的動力、需求、目標,精神能量就會從虛無空間回升上來,個體才會恢復原來的生命力與鬥志。

(二)從生命看失落:

(1)人從出生開始,就在等待死亡。

(2)人從生到死,若能很清楚的走下去,當死亡的時候,不會後悔。

(3)若走到人生某一段,不知道怎麼生怎麼死時,猶豫不決左右為難時,很多人會產生失落。

 

(三)失落所引發之現象:

(1)感到極度無聊 à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甚至想死

(2)心理所想的與行動差距很大→行動力很弱

(3)形成一種存在挫折 消沉痛苦或補償性的行為

(4)昇華 →追逐另一種超越的感覺

 

(四)個體正步入虛無的當下會呈現下列現象:

(1)精神能量:傾入虛無的空間

(2)個體心理:產生虛無的恐懼,

因為他感到現實的自己在流失,不知流向何處,

身心處在未知的恐懼中,隱藏著個人對生死的掙扎。

(3)個體呈現:不安、懦弱、乏力感。

 

(五)個體長期浸處在虛無狀態:

(1)個體心理:常不知自己在做什麼?也不知要做什麼?

失去生活的動力,生活過得窮極無聊。

(2)行為:深感無能為力,無法為自己負責。

(3)個體呈現:消沉、冷漠、疏離、自閉的現象。

 

(六)陷入時機與心理狀態:發生在心靈的空盪期、連續性中斷時

(1).失去生活的意義:茫然、沒有未來、找不到可以活下去的理由。

(2).處於兩者之間:猶豫、矛盾、懷疑意義、要做不做、抉擇兩難。

(3).解壓後頓失方向:抓不到支點、不知所為者何?

(4).長期機械式的生活:單調、貧乏、緊壓。

(5).長期處在失望的情境:欲振乏力、無力感、絕望。

(6).長期順眾心態:迷失自己、找不到自我。

(7).生存矛盾:不安、恐懼、長期無法改變,燃不起生機。

(8).頓失依附:離婚、親人去世、失去生命中重要親人。

(9).未竟事物:長期惦記、掛心的事,落空或沒去實踐。

(10).前世今生:個體前世死於失落際遇中,靈魂進入失落狀態。

 

(七)身心靈特徵:

(1).心理:茫然、消沉、空洞、自閉、疏離、冷漠、無力感、提不起勁

(2).生理:抗體差、病痛多

(3).精神:精神提振不起來、生活沒有真實感、幌來幌去、窮極無聊、昏沈、睡也睡不飽、身心任其頹廢

 

(八)處理方法:

處理法一:在禪觀或淺度催眠中 從弗蘭克(Frankl)三價值五意義中體悟意義,獲取存在力量,進入昇華。

處理法二:從禪觀或催眠進入,個體重新體驗過去失落種種,以次元空間處理法,尋回失落精神能量。

處理法三:以理情分析釐清個體盲點、由禪觀協助個體跳脫困境(場),個體產生新的意義。

處理法四:從禪觀塑造人生藍圖,使個體擁有足夠驅力為目標努力。

(1)理論上:受過訓練的Co就能引導患者的精神能量從虛無空間回昇。

(2)但書:個體若沒有一個目標或意義支持此精神能量時,

此精神能量仍會沉回虛無空間,因此Co必須

(1)培養Cl察覺自己的目標、意義所在。

(2)提示義意、目標,同時Cl能夠認可接受。

當Cl的意義、目標產生,遺落在虛無空間的精神能量回昇, 進入昇華 狀態。

 

(九) 結論:

人的失落常發生在心靈的空盪期,在這時期 從意識狀態來看個體,其心靈支撐力相當薄弱甚至空洞,就好像個體內在支持系統已經瀕臨瓦解。外顯行為可以見到個體欲振乏力,隨波逐流燃不起生機,對種種事物呈現放棄狀,嚴重者會有自殺傾向。 心理症狀則是空洞,對生命感到毫無意義。

一位諮商員若能清楚瞭解掌握個案的各種可能症狀、現象或陷入的因素時,才有能力提出策略去協助個案重建他的心靈支持系統,讓個案覺察到自己活著的真實性,進而肯為自己負責任,真實的走向自我期待的方向。

 

 

二、潛意識處理→處理失落的觀點與方法

 

一、找到支持生命的支點時

當失落的患者找到一個支持自己生命的支點(理由)時,其流失到虛無空間的精神能量會漸漸回升至現實空間的個體,產生昇華的現象。若這理由,個體能全力去投入,此精神力量,將如山一般的厚實去擁護個體,個體當下會感受到此存在能量強力的支持性,以達自我實現。

(一)存在能量對個體的支持:

1.當個案產生目標、意義時  → 精神能量回升個體 → 進入昇華

2.全心投入目標、意義時 → 精神能量厚實、鼎力護持個體 → 自我實現

(二)意義治療法之操作過程(參考方永來 心理治療之探討)

理性治療(破解錯誤邏輯思考、黑箱作業)

 切入Cl內心主題時

 Cl內心產生不舒服反應(胸悶、心悸、情緒等)

 來自地底的潛意識空間有一股牽引當事者的拉力

   (表示當事者之某一時空 如前世今生 正受相同問題困擾)

 引導當事人把現在領悟的訊息傳遞給 那一時空的自己認知

 Co把握此時此刻,讓Cl對往事產生(領悟)新的生命意義

→ 領悟的感覺產生出來後

→ 會感受到地下湧出一股強力、光明、溫暖的能量

→ 個體脫離疏隔狀態而得解脫

→ 進入心靈昇華

(三)參考 案例 : 失落的阿男(一)

 

 

二、協助患者察覺他的需要:原動力產生自發學習、自我負責

患者真正內心的需求,才能引發其原動力,原動力出來後,患者才能產生自我負責的態度。引發原動力,必須先瞭解患者當下最缺乏的或最需要的是什麼,並由此下手,基本上可以從「跳脫困境」、「對愛的需求」、「對親人、愛人、家的責任」、「希望、期望未來」著手,若患者動力燃不起來,則反向操作,問其「是否願意一直處在這種狀態?」「是否願意將來的日子跟現在一樣?」「這樣下去,以後的你是怎樣- - -」。

 

三、肌肉鬆弛法的輔助

患者的焦慮,可以採肌肉鬆弛法,協助其生理放鬆。當患者進入鬆弛狀態,容易理性思辨問題,對治療效果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患者處在兩極掙扎狀態,尤其不能放鬆自己,這時肌肉鬆弛法是一個很好的搭配治療技術,例如患者害怕死亡,若使用矛盾治療法,是要求患者想像害怕的死亡情境,同時搭配肌肉鬆弛法引導患者肌肉放鬆、心境放鬆去感受死亡,這時患者的心境反而會呈現異想不到的穩定。

實質上,掙扎表示這人還有求生存的意志,只是還沒找出路來而已,這類型患者只要有給予加強「確定的抉擇」,跳脫出疏隔狀態就快速了。

肌肉鬆弛有助治療效果,引導過程如下:

1.進入穩定鬆弛狀態 → 引導個體如何理性去思辨、察覺自己的困擾問題 → 進入領悟

2.若個體處在害怕、掙扎狀態,其問題大多出在Cl之心理拉力,心理拉力拉得越緊越出問題,則

使用肌肉鬆弛法,暗示個案越放越輕鬆效果越好 → Cl接受引導放鬆後,外傾的心理能量進入回收狀 → 治療效果開始產生

 

四、把握昇華能量塑造人生藍圖

當患者進入昇華狀態時,其精神能量從虛無空間回升至現實的存在空間,若能把握此時,協助患者進入淺度催眠狀態,構思自己的人生藍圖(塑造長期的人生目標)。也就是把握這一股回升的精神能量,塑造人生藍圖,使這股失落後回升的精神能量具有方向性、目標性,形成個案日後發展的強而有力的驅動力。藍圖完成後與個體融合,個體的生活目標、追求方向將會具有良好的持續性。

藍圖具有良好的塑形作用 ,處理流程如下:(昇華進入圖像,所產生持久性增強)

理性分析 → 淺度催眠 → 個體產生意義、 進入領悟 → 昇華 → 藍圖(動態觀想未來景像) → 藍圖與個體融合

 

 

五、為個體找出一條「生」路-----跳脫錯亂情境:

個體的情緒錯亂導因有兩種,一種是內在的,大多為錯誤思考連結、錯誤邏輯推理或黑箱作業所造成,可透過問題澄清、理性分析、讓問題見光死來做處理。另一因素是外在的,如孩子的情緒一直陷入父母情感的爭吵中,透過種種分析,個案知道是外在因素構成他如此,但 是只要進入這情境就掉入,或實在無法不受干擾。這類案例則可透過圖像及場的觀點去協助個案跳脫情境,程序大致如下:先讓當事者進入淺度催眠狀態,告訴當事者已陷入 xx的感情情緒漩渦 裡(場), 以致無法自拔,現在只要放鬆自己,觀想從漩渦中浮上來,完全的浮上來,就不再受影響,當當事人能隨引導做到,其自身的能量場就是脫離原來涉入的場,則心中立即產生領悟、平靜。之後,此干擾事件對當事人的影響 性就不大,生活就能恢復正常。

註:Co若受過佛法禪天修持訓練, 靈性能自由上下各禪天佛國,再來操作此技術,將會更容易掌控。

禪天修持法是方永來先生開拓的一個佛法課程,主要是協助靈魂進入各不同層次的天界修練,當一位治療師若受此修持訓練,在諮商輔導過程很容易帶領個案跳脫陷境,主要因素是,「跳脫情境」需要提昇個案心靈能量的高度層級,若治療師的能量高度無法操控,當然這種方法就不容易辦到。

從錯亂情緒找出「生」路來 ,操作程序如下:

1.每一情緒背後都有其想法 → 釐清想法 → 察覺自己 → 情緒穩定

方法:澄清自己困擾的問題,並且思考聯結是否有誤 ,進而破除黑箱作業。

2. 陷入他人的感情漩渦,無法跳脫情境:

認知自己的困境卻無力跳脫 → 進入淺度催眠 → 引導Cl從漩渦浮出 → 浮出之後 → 個體進入平靜、領悟

 

 

 

三、驗 證 案 例

(案例一)從錯亂情緒找出「生」路來

1998年,學校校慶那天,我約談了幾位學生,其中有位學生告訴我,這一年來父母常因為他的問題而爭吵不休,如此長達一年多了,個案內心深感痛苦,但是自己又無法去改變,好想自殺,但是又沒勇氣自殺。當時,我就是以淺度催眠引導該生進入父母爭吵的情境,感受自己已經長期陷入家庭爭吵的漩渦力場,這一漩渦對個案而言很難脫困,於是我要個案把這一漩渦觀想成圖形,然後放鬆自己,慢慢的從漩渦中浮上來,當個案從中浮起來之後,他告訴我的第一句話是:「我不想自殺了!」心靈的感覺是輕鬆、舒服。

後來這項技術我也廣泛用在許多「脫離困境」的案例,效果相當好。

 

(案例二)跳出父母情緒的漩渦

2001/9/6/12:30→12:40中午,班上一位男學生很沉重的走進辦公室,告訴我他需要個別談話,我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告訴我,昨夜父母爭吵,他摸黑進入父母房間想要制止,不小心碰到父親,父親很生氣的說:「你為什麼打我?」接著就轉身離家出走。從這一刻開始,個案心理很難過不知如何是好,心中有如一塊大石頭,很沉重很痛苦。

〈資料蒐集〉

1.個案父母爭吵之事是因為父親有外遇所引起,外遇的事已經一段日子了,父母經常為此事爭吵。

2.個案在家中排行最小,還在就學,經濟需要父母支援,另有二位姊姊目前都在工作,經濟可以獨立。

3.個案很怕父母離婚,希望他們的婚姻能維持完整。

〈分析〉

1.個案在敘述事件時,筆者感受到,個案心理動能與父母爭吵之力場產生牽引,當父母爭吵時就會引發個案內心的痛苦。即個案的心理動能已經介入父母爭吵之動力力場中。

〈個案介入父母爭吵動力力場:

個案希望父母不要離婚,能維持家庭的完整性。但是父母爭吵程度未減,反而遽增,因此個案一直處在未知焦慮中。〉

2.個案的內在運作:

(1)未知的焦慮:若父母離婚,以後的日子不知道是怎樣。

(2)罪惡感:昨晚摸黑進入父母房間,原本想要制止,卻被父親說個案要打他,接著父親就憤而離家,令個案認為父親的離家是他引起的,因此罪惡感由此而生,進而難以釋懷。

〈處理方式〉

1.理性分析

理性分析的目的,在切割個案從這事件介入非理性性念所引動之心理動能,因此諮商員在分析時,若能去感受個案敘述事件之力場變化時,就很容易從個案談話中抓到不同信念引動之力量。個案會感受到痛苦最大的主因就是這些力量動能攪和在一起。

「父母爭吵」,就是促使個案心理動能引發痛苦的感覺,也是個案容易將精神能量聚焦在這一主題上。若能透過理性釐清,讓精神能量回歸本位,個體就能回歸平穩情緒。

以下是筆者對個案做理性認知分析的對話:

(1)其實母親為父親外遇的事已經爭吵好久了,這已經告訴你,父親的心已經不在家裡了,基本上他想要離家的感覺是必然的演變,昨晚你不小心碰觸到他,正好給他離家找到一個藉口。

你還認為是自己造成父親離家出走嗎?

(個案表示父親的離家不全然是自己造成,應該不是自己造成的。)

(2)父母的情感問題必須由他們自己來做決定,其他人是無法為它們做決定的。

即使今天他們要離婚,這也是他們的選擇,但是後果是否幸福他們要自行負責。

試想想,若強要求他們不離婚,而他們卻又每日爭吵如昨夜一般,他們能快樂嗎?

(個案搖頭,表示明白。但是心理仍有難過。)

(3)若父母真的離婚,維持你的經濟應不是問題,因為姊姊們已經獨立了,再

則若父母無法支援,你是否能維持自己的生活?

(個案覺得自己也可以打工維持生活。情緒有比較穩定一些。)

2.淺度催眠

筆者向個案分析後,接著引導個案做肌肉鬆弛法將昨夜緊繃的焦慮恐慌解除,第一次肌肉鬆弛做完時,個案表示滿腦子仍停留在昨晚父母爭吵及父親離家的畫面中。因此筆者再引導個案做第二次肌肉鬆弛法,當引導個案放鬆時,再針對昨晚情境,要個案去感受自己的狀況,其實已經陷入父母爭吵的漩窩中…

再對個案簡要綜合之前的理性分析(切斷個體的非理性信念、找出一條生路來)

如下:

「父母感情只有他們自己能做決定與自行負責,子女可以不用承擔這份責任。

若父母真的離婚,經濟其實已經不構成問題,這問題還需要擔心嗎?

如今你的家,父母幾乎日日爭吵,父母對家的意義幾乎已經垮了,

你若一起垮下去,家裡狀況豈不是更差嗎?!………

你還有你的未來路要走呢!」

當筆者個告知個案「你還有你的未來路要走!」時,個案的頭部氣場為之一亮,並有能量向上竄動出來,筆者把握這一時機,要個案把自己放輕盈,從漩窩中浮上來,接著個案告訴筆者心情輕鬆了,難過之情沒了,並且說這事應由父母他們去做決定!

〈追蹤觀察〉

第二天中午,筆者問個案昨天處理後狀況如何,個案表示:「昨天處理完之後就不再想這些事,心情蠻平穩的,狀況正常。今天父親也回來了!」過一週後,再問個案,個案仍表示,上次接受老師處理後,就不再受到該事件影響了。

 

 

伍、存在治療實例驗證

 

案例一、阿翔的焦慮與失落

處理時間2000/4/15/am8:50à->9:15

一、個案基本資料:男 18歲

二、困擾問題

阿翔在高一二時在校成績中等,上課精神一直很好。

上了高三經常趴在桌上睡覺,精神一直振奮不起來,成績截截下降至班上倒數幾名。看到班上同學個個去推甄面試而自己卻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現距畢業還有三個月,今年聯考若沒考上可能就要去服役,不僅感到焦慮,情緒也不大好。心情越來越糟,什麼事也做不下去,只感到痛苦徬徨…。阿翔橫隔膜處隱隱作痛已一段日子了,腸胃也一直不好…

 

三、簡易分析

當與個案談及這是焦慮與失落造成的現象時個案很認同的點頭。

其實焦慮已造成個案心理問題,令他無法冷靜思考,當然更定不下心來讀書。將近一年的時間,個案一直處在想讀書卻讀不起來,內心矛盾痛苦,心裡雖焦慮,但對自己一點辦法也沒有,三年級在校的日子幾乎是昏睡的日子,動力漸次消退,進入失落沉淪的狀態。

個案生理上尤其在橫隔膜處隱隱作痛腸胃也一直不好,可能是常期焦慮造成的。

 

四、處理過程

(一)解除生理焦慮

肌肉鬆弛法,進入淺度催眠- - -

輔導員:「全身放鬆,把焦慮所造成的干擾能量釋放出來- - -

從每一毛細孔釋放出來- - -」

(個案表示舒服、輕鬆)

再一次肌肉鬆弛法- - -

輔導員:「全身放鬆,焦慮從心中釋出來- - -

從橫隔膜釋放出來- - -

從腸胃釋放出來- - -

腦袋放輕鬆放得很輕鬆,焦慮從腦袋釋放出來- - -」

(個案表示更舒服、更輕鬆)

再一次肌肉鬆弛法- - -

輔導員:「全身放鬆- - -

把注意力放在你的背後,你的背後有一群焦慮能量,

輕輕的告訴他們:

『只是焦慮而沒有決策去執行的人注定是失敗者!

現在,只有把焦慮釋放出去才能冷靜應變,才有勝算的機會!』

他們懂了,

請背後的焦慮釋放出來- - -」

輔導員:「現在有什感覺?」

個案:「我感受到沒有了包袱、很輕鬆、解脫的感覺。」

(二)引導與心靈的談話→進入虛無找回失落的靈魂

輔導員:「接下來我的問話,請順著你心中的直覺回答我。

你真的需要升學嗎?」

個案找不到心中的答案,表示無法回答。

輔導員:「請把你的心慢慢往下沉,往你身體的下方去尋找你的答案!」

- - - - - - (因為失落的靈魂在潛意識的虛無空間中,必須找到祂才能清楚需求…)

輔導員:「你真的需要升學嗎?不讀書不是也很好嗎?」

(矛盾治療法:反向問句 可以激發個案的驅動力)

個案:「我要升學!」

輔導員:「為什麼?」

個案:「為了我的將來!我需要!」

輔導員:「你是否感受到一股感動的情緒?」

(輔導員感受到個案已經觸動到地底失落的靈魂)

個案點頭。

輔導員:「你有否感覺到一股熱能由地升上來,已升到你的膝蓋?」

個案興奮的說有。

輔導員:「這就是你自己的動能、也是你曾經遺忘的靈魂。

現在你察覺到他了,感動是必然的!

再問你一次,你需要升學嗎?」

(重覆問目標 個案目標越明確 其失落靈魂的回歸支持力量就越強)

個案:「有,我有絕對的需要!」

輔導員:「為什麼?」

個案:「為了我自己人生發展!為了我自己的前途!」

輔導員:「現在感覺如何?」

個案:「很輕鬆,現在想唸書了!」

輔導員:「很好,現在你的精神能量已回到身上,你可以感受得到嗎?」

個案點頭並感覺舒服與踏實感。

輔導員:「雖然充滿你全身,但是靠近你頭頂的地方,並沒有這股能量,

你有感覺到嗎?」

個案表示可以感受到。

輔導員:「這股能量就是支持你行動力的能量,當你對自己的目標越明確,追求的意義就越透徹,祂對你的支持度就越高,現在給你二分鐘的時間,自己好好再重新去想清楚自己為何需要升學?升學對你人生有何意義?你有絕對的需求嗎?」

個案進入沉思…

- - - - -

輔導員已感受到個案回歸的精神能量已完全充滿全身。

隨之個案篤定的告知輔導員:『我已經想通。』

輔導員引導個案解除輕度催眠回復意識狀態。

 

五、追蹤觀察

1.輔導員的觀察:從4/16至4/24在校期間觀察,除了午休時間,不再看到個案有趴在桌上睡覺的現象,上課時間能保持良好精神上課,看來很神輕氣爽的樣子。(處理以前,個案已經滿長一段時間精神不好,經常無精打采趴在桌上。)

2.4/24下午,輔導員見到個案,邀請個案到辦公室來,問4/15之後的狀況,個案笑著說:『心情很好,因為現在已經能按照自己的計劃去讀書了!這是之前一直辦不到的事!』

3.4/25上午,輔導員拿了一張紙條,上面問了幾個問題,要個案簡短回答4/15處理前後之改變差異,以下是個案所回答的內容:

(1)生活作息:早晚作息比之前正常,頭腦也清醒了許多。

(2)精神狀況(是否有再昏睡):昏睡情形改善很多,精神也比較好。

(3)工作效率:做事情比較沉穩。

(4)讀書的感覺:能夠按自己的步調去做複習的工作。

(5)與家人相處情形:因長時間補習班常缺課,爸媽對我很注意。

4.5/1輔導員再遇到個案,個案表示現在狀況維持的還不錯。

 

六、總結

(一)處理程序

0.蒐集資料,找出個案焦慮失落主因。

1.解除焦慮的生理反應

2.與個案內心世界對談

(1)當個案心中找不到答案時,往潛意識空間(虛無空間)尋找失落的精神能量。失落的個體其精神能量常沉淪至虛無空間,因此在對談時個案會空洞找不到自己要的答案,甚至找不到自己的感覺。

(2)所以有必要引導個案把心往下面空間沉,去與遺失的精神能量接合,個體的悟性才會產生,心中的答案才有機會尋獲。

當個案觸及到自己曾遺失的精神能量時心情、情緒會出現感動或激情,這時個案就會找到感覺,意義與目標也會出現。

(3)輔導員引導個案找出自己的方向目標,當方向目標越明確,其精神能量支持個體的力量越堅固落實,這時就可以準備結束這次的諮商。

(二)總結

當一人猶豫不決,下不定決心去做一件事情時,精神能量就會悄悄的流失,進入到虛無的空間。

這時個體只是處在焦慮的恐懼中。今天當你尋回曾經失落的靈魂時,當格外珍惜,因為祂就是伴你走上自我實現的動能量。

 

 

案例二、失落的阿男

第一次處理(意義治療法)

一、個案基本資料

姓名:OOO     性別:男     年齡:15歲     排行:老么     職業:高工一年級學生

二、困擾問題

1.個案氣喘發作頻率很高,不舒服就去睡,常處昏睡狀態,天寒也不知保暖,自己覺得越來越不愛自己。

2.個案心中常常感到無所事事與空虛,也不知道如何去改變生活,使生活過得充實,心好像浮懸在半空中。

3.個案站在導師室的鏡子前面,直覺鏡中的自己黯淡無光、很墮落!

 

三、資料蒐集 (諮商時間1998/ 3 / 11 / 12:30à13:00)

1.家庭結構圖:

            

 

2.個案心目中的父親,與內心的規則定義:
父親小心眼,疑心病重,沒對一件事關心過,工作賺錢只能自給自足,卻從不拿錢養家。外婆及媽媽要帶他去看精神科,但父親極力反彈,反而鬧得家裏更不愉快。小時候,看到父母吵架,常覺得父親無理,母親委屈,所以我和哥哥都站在母親這邊,從小就覺得有這樣的父親很倒霉

3.個案心目中的母親:
母親一輩子中沒什麼幸運事降在她身上,但總以人定勝天的姿態來教導我和哥哥,為維持家計,開了家早餐店,我和哥哥很敬重母親,為減輕她的負擔,我和哥哥每天輪流於放學後到店裏洗碗盤,在她的面前,我和哥哥從不做出讓她生氣的事。

4.個案心目中的哥哥:
媽媽沒空管我時,常由哥哥管教,哥哥很優秀,也很照顧我,但很會罵人,若見我沒把事做好,就故意去把事做得很完美,再使用很討厭的字眼罵我,如“白癡”、“你一輩子就是這樣無能”、“低能兒”等,聽了心裏很生氣,所以只要哥哥表現好的,我就故意表現得很差、很笨

5.個案對自己氣喘的描述:
我從小就有氣喘,在國中一二年級時,我常去跑步或游泳,運動量比較多,氣喘發作比較少。現在只要不舒服就去睡覺,心情很消沉,也比較少運動,所以氣喘較常發作。

 

四、資料分析:

1.個案期待父親能扮演好父親的角色,但長時期以來,父親的表現令其不滿意與失望,個案將這種情緒,轉為非理性的內在語言-----“有這樣的父親是很倒霉的。長期下來,一直是個自認倒霉的人,形成內心的自我詛咒,心情易掉入欲振乏力狀態。

2.個案和哥哥雖是手足情深,因為哥哥管教時,使用的語言,令其憤怒厭惡,導致個案行為轉為反向作用----「只要哥哥表現好的,我就偏偏不跟他一樣!」於是個案就故意表現很差、很笨。日子久了,也搞不清楚自己為何這麼不爭氣。(弄假成真)

3.個案生理上有氣喘的體質,又有前述的心理因素及家庭狀況,心理負擔相當沉重,所以見鏡中的自己(黯淡、墮落)就是他的心靈寫照。

4.個案的母親兼代父職,母親的辛勞很得個案的敬重,從母親身上,個案歸納出凡事要靠自己,靠別人是沒用的,因此當個案發現自己靠不住時,又會落入失落情結。

 

五、輔導過程 
  (
諮商時間:1998 / 3 / 12 / 12:40à13:00  地點:一年級導師室)

1.支持性的談話: (歸屬意義治療,以下截取片斷的對話。)

(1)輔:其實你是很優秀的,你具有哥哥一切好的特質,只是你不願表現出來而已。

(個案極力的點頭,表示自己確實如此,因得到肯定,自信心開始產生。)

(2)輔:你和哥哥為分擔母親的辛勞,放學後輪流到店裏幫忙清洗碗盤,怕母親擔心,不做出使母親生氣的事,這是一般青年辦不到的事,而你們辦到了,相信你的母親因你們而感到欣慰。

(個案獲得肯定後,開始對自己所做的事產生意義。)

2.理性治療→意義治療法
(
筆者自民國79年,跟隨潛意識心理專家方永來先生學習至今,在過程中筆者接受過個別心理治療與催眠訓練。下面這一段輔導處理,後半部有採用到淺度催眠引導。)

輔:你愛你的家嗎?  (進入第一階段澄清)

案:不愛。

輔:什麼原因呢?       (要個案拿出證據來)

案:從小我就覺得有這樣的父親很倒霉,所以我不愛我的家。

輔:你真的認為有這樣的父親很倒霉!

案:是的。   (第一階段澄清結束 )

(接下來輔導者要個案閉上眼睛,重新思考這個問題,進入潛意識操作。)

輔:你認為有這樣的父親很倒霉。   (進入第二階段理性澄清 )

案:沒錯。

輔:若是今天你換了一個能幹的父親,你就不會倒霉了嗎?  (個案進入思考 )

案:不一定。

輔:想想下面的話:
    
“富裕的家庭有可能出現敗家子,而貧困的家庭也會出現優秀人才。”

(個案進入深思,爾後點點頭。)

輔:那麼,「倒霉」是父親造成的嗎?

案:不是。

輔:是母親造成的!

案:不是。

輔:是哥哥造成的!

案:不是。

輔:既不是父親造成的,也不是哥哥造成的,更不是母親造成的,那是怎麼產生的呢?  
(
個案再進入深沉的思考,過一會兒表示 )

案:是自己認為的。   (非理性邏輯思考破除,第二階段理性澄清結束)

輔:現在心裏有什麼感覺?

案:感覺心在慢慢打開,比前面舒服,但似乎心頭有個力量卡著。

輔:你的潛意識空間已經打開,在遙遠的前世,有一個你,也是個自認倒霉的人。                    (進入前世今生處理)
現在,請將你的注意力放在地下的空間,用你的心念重複告訴他,倒霉是自己想出來的,不是任何人造成的!
用你的愛去包容這世間,心就會舒坦,一邊講一邊把你的愛傳送出去。
                         (
進入意義治療)

(個案的臉慢慢光亮起來,面帶微笑。 )

輔:現在感覺怎樣?

案:心頭卡住的力量消失,現在覺得舒服、明亮。

輔:你的感覺很好。
      
其實,你愛你的父母和哥哥,也就是你愛你的家。

(個案點點頭 )

輔:因為你愛你的家,所以你有責任去改善家庭環境,雖然目前辦不到,但這是你努力的方向。           (讓個案有目標、責任)

個案笑了,若有所悟的說:現在我最想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以前沒有學好的東西學好;再來要去瞭解冷凍科將來的出路,想知道怎麼走才會賺大錢,我要朝這方向走,以便將來改善我的家境。 

 (個案對生命開始產生意義 )

輔:你的眼睛可以慢慢的打開,說說你的感覺吧。

案:這世界現在看起來比較美,而且真實,以前的感覺是灰灰暗暗的,現在就是舒服、輕鬆。   (意義治療結束 )

 

六、追蹤結果

1998 / 3 / 16   個案覺得生活變得輕鬆,功課和身體狀況進步了。

1998 / 3 / 19   個案的生活週記上寫著:

這一週的我,很用心的在看待每一件事,雖然我不可能將每一件事都做得盡善盡美,但求問心無愧,還有這一週我真的是玩也玩到了,書也讀到了,使我覺得很充實,而這樣的我,我非常的喜歡,可是又覺得少了什麼,可能是想學些什麼吧,但是又不知要學什麼好。

這一週,我感覺收獲良多,深深的覺得,一個人的運氣好壞是由心開始到你的所做所為,還有我發現,如果連自己都覺得自己運氣不好,而無精打采的話,那麼可能會使你更加的運氣不好- - - 

 

七、建議

1.因個案常氣喘發作,建議個案每天能有定量的運動,以改進體質,有必要的話應聽取醫生建議做治療。

2.有關冷凍科之升學就業方針,可請教專業科目老師或輔導室。

 

八、結論

1.  個案因父親精神狀況出問題,無法扮演好父親的角色,使得個案的情緒長期處於不滿意、壓抑與失望中,為合理化這種不愉快的感覺,內在語言解釋為“有這樣的父親是倒霉的”,形成黑箱作業即內心的運作規則,長時間下來,總是認為自己是個倒霉的人,生活也就更無精打采。
又因哥哥的表達方式,令其產生憤怒的情緒,導致行為與哥哥走反向,偏偏哥哥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個案的表現則反其道而行,時間久了,個案也認定自己是這麼差。
這兩種情結交織在一起讓個案進入無助、失落的情緒與自動化的思考。

2.  整個輔導過程分為兩次:

 

   

使用技巧

所用時間

第一次

收集資料

傾聽、反影、澄清

30分鐘

第二次

    

理性澄清、意義治療
淺度催眠引導(坐姿)

20分鐘

3.  收集資料過程,個案的情緒得到發洩,已產生治療效果;第二天的輔導過程,理性澄清使個案的非理性思考破除,黑箱作業瓦解,進入理性思考,而意義治療的加入,使整個治療達到高潮,個案開始對生命產生意義,進入心靈的昇華,經後續的追蹤觀察,個案的行為和思想確實得到矯正,朝著積極與光明面走。

4.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在個案處理過程,有時會觸發到前世今生的類同事件,若能隨機給予處理,可以減少類同事件的潛意識干擾,增加個案的恢復時效,因此,個案雖在二次輔導,前後合計不到一小時時間,但卻產生很好的治療效果。(1998/4/20)

5.  個案呈現的問題是長久以來一直無法突破的問題,這次的處理使個案維持良好狀態達二個月,這二個月筆者只做觀察,並沒進行任何個別輔導;第三個月後,個案在努力的動機上在減退中,爾後個案因父親不定期的吵嚷,引來個案相當大的心理問題。後來筆者又協助個案兩次潛意識處理(後續研究報告),這兩次潛意識處理後,個案至今(1999/4/28)仍能維持穩定上進的心態,對父親能持包容態度。


 

 

第二次處理

……阿男再陷入困境1998/9/20

 

一、困擾問題

1.個案情緒陷入極低潮狀態,來學校幾乎都在昏睡狀態。

2.只想遠離家庭,不想再見到父親。

3.試著和同學朋友出去晃、玩、抽煙,只感覺這種日子是如此的窮極無聊!

 

二、資料蒐集:(下列以第一人稱表達個案的敘述,個案已是高二學生。)

(諮商時間:1998/9/19am12:30->13:00 地點:導師室)

1.暑假期間,父母之間吵架不休,父親不拿錢出來養家、對家裡事不聞不問、更不用說關心我們了!他又一天到晚只會吵嚷著母親,說她搞外遇,我看不過去,就會去阻止,但是我始終沒辦法不理他們,我的情緒似乎已經無法控制了!真羨慕哥哥一副不為所動的樣子,似乎父母的爭吵跟他一點關係也沒,這是我無法想像的。

2.這個月以來,只要看到父親在家裡,我就會進入一種情緒狀態,而無法做任何的事,母親要我把房門關起來,眼不見為淨,但我辦不到!

3.開學後,每天放學,我刻意跟同學一起去撞球、遊晃、煙一根根的抽- - -,只覺得自己好像行屍走肉一般,很空洞無聊!因為我不想回家看到那厭惡的父親,我想畢業後我一定要搬出來,待父親年老,休想我會去養他!

 

三、資料分析

個案已完全進入情緒狀態達一個月之久,情緒一直無法跳脫出來,道理懂,卻做不到,於是輔導員要個案配合,直接使用潛意識操作處理。

知道卻無法改變,是許多人深感困擾的問題,尤其是處於心理困境者,其實最大原因是「意識知道,但是潛意識不知道,所以行為無法改變。」因此處理這類問題的最大訣竅就是從潛意識下手,讓潛意識知道、瞭解後,如此才能達到內外一致的改變,問題就容易迎刃而解!

因此,當筆者見到個案情緒已經完全進入某種狀態,很難跳脫出來時,緊急處理方式,就是直接引導進入潛意識,與個案的潛意識作溝通,一般而言,潛意識的領悟力很強,只要切中要點,問題就立即開解。

這一次的輔導策略,我將使用完形學派所提之圖形概念來協助個案跳脫錯亂情緒,並且試圖以跳脫出來的清淨能量,朔造人生藍圖,讓個案的人生發展產生方向性。(以下是使用的技巧程序)

 

四、問題處理---------跳脫情境 圖像處理法

(時間:1998/9/20/am8:30à8:50 地點:教室前面走廊)

輔導員要個案放輕鬆,先把攪亂的情緒放下,閉上眼睛,聽引導- - -

輔導員:你已經陷入父母情感的漩渦裡面,而變的無法自拔- - -

(個案能感受到自己就在黑暗中的漩渦 - - - )

輔導員:試想父母的情感,自有婚姻以來就一直出問題- - -

感情的事,剪不斷,理還亂,你能瞭解嗎?

(個案表示瞭解)

這是他們的男女私情,必須靠他們自行去解決- - -

也非你能力所能解決的事 - - -

(個案點頭表示瞭解。)

輔導員:既然是父母情感的問題,就與你無關,

所以,你現在應該從他們情感漩渦中浮上來- - -,浮上來吧!

(慢慢的,個案表示可以感受到頭上的光茫在擴大中- - - ,呈現在光明中)

輔導員:開始去構思你的人生藍圖吧!

把你的近程、中程、遠程人生目標變成一幅圖像

(輔導員掌握這時個案的最好能量狀態,要個案構思人生藍圖。)

- - - - - -

再把這圖像收回身體,與身體重合

- - - - - - -

個案慢慢睜開眼睛,若有所悟的道來:

現在的我已感受不到父母的爭吵能帶給我什麼干擾,

所以,我終於能明白也能體會,哥哥為何不受父母爭吵影響的內涵,

我也可以感受到有股動力,讓我想去為前程努力- - - -

 

五、追蹤觀察:

一星期後(9/27),個案覺得上週處理完,當天放學後就能按時回家,並自行安排時間讀書,做想做的事,見到父親已不再有情緒反應,直到現在仍是如此。

二週後(10/5),個案母親與輔導員聯繫,表示9/20那天開始,個案已不用她擔心,每天準時回家,晚上能用心讀書,呈穩定狀態,與9/20之前的情況相比,進步很大!

 

六、總結

1.圖像處理的觀念來自完形學派,若把榮格的意識流觀念加上人生圖形,就可以把人生看成一幅能量動態圖形,這圖形有著生命的流動,上朔過去,下繼未來,圖形中記錄著過去、現在、未來。

2.每一個生命個體皆有他的生命藍圖,這個藍圖在潛意識中,祂隨時在流動著。過去生命雖已定形,但是仍有可能再走回過往的軌跡,而形成「歷史重演」的生命輪迴,因此,若想跳脫生命輪迴之苦,修改生命圖像,也是一個好法子!

3.這個案例的輔導主軸思想就是由「修正人生圖像」而來,當抓到個案的陰暗處,使用輔導技巧,讓個案進入現在處境的人生圖像點,個案會感受到當時陷入情境的力場,輔導員告知「從漩渦中浮上來」,當個案浮上來後,他會看到或感受到光明,這時,他的生命已經由陰暗轉為光明。

4.人生圖形就如能量的流動,若滯留在問題點上,人就會出問題,因此要能感受圖像脈動,才能從圖像中跳脫出來。跳脫之際,是命運轉變進階的重要時刻,若能於此時此刻,朔造人生藍圖,讓生命能量擁戴目標前進,則個案之後的動力衝勁易持久不懈。

5.情緒陷入困境中,就如把精神能量傾注於圖像的坑洞中而無法自拔,精神能量若能從坑洞中浮出來,情緒就不為所困。

因此,藍圖本身呈現的就是命運的劇本,若想要當人生劇本的導演,就要去探究如何擁有這般能力!

 

七、討論與追蹤

1.輔導員如何才能操作這項技術?

必須具備「圖像盡收眼底」的能力,其實是這一種居高臨下的能力,此能力可以透過禪天修持法的訓練,就能很快擁有,方永來先生已有研發這套佛法課程。另外輔導員必須具有敏銳的察覺能力,把個案的關鍵問題點抓出來,再配合圖像處理,個案的負面能量就會很快速的轉為正向能量,困擾的問題就會在短時間內消失。

2.個案經由這次處理,經一年的觀察發現其努力的動機一直能保持很好,即使是家庭因素、健康因素或環境因素,似乎對他皆不構成影響,只是個案過去以來許多學習狀態不良,學業基礎不夠,這些方面都是現在的他在積極努力與學習改進中。(1999/7/22)

3.(2000/5/1),個案已高三,即將畢業,這一年,他一直有個強烈的求學動機,就是要考上一所大學,為這一目標,常熬夜苦讀,深感時間不夠,故偶爾以生病為由,留在家中K書。據筆者觀察,個案的課業確實在直線上升中。

4.(2001/4),個案已考上某公立二技專科,相當堅強用心,這天特意回學校來感激筆者過去給予的輔導。

5.(2004/4),個案考上某國立科大。

  

 

 

陸、結 論 

失落與存在治療

 

從精神能量的角度來看失落

「失落」就是個體在探求意義受阻後、目標消失、連續性中斷後,精神能量(靈魂)進入(靈魂)失落 的狀態。若從動態生命圖像來看精神能量(靈魂)失落,其實就是個體因上述因素導致精神能量(靈魂)散落在生命歷程時空隙縫中,因精神能量(靈魂)無法回歸意識供個體使用, 所產生的一系列身心症狀。而法蘭克稱個體處在無意義虛無狀態,是因為靈魂失調導致價值、道德觀、精神、靈魂上的矛盾問題所造成。與本能、衝動無關,也非精神病理造成。

失落的外顯狀態

試想個體精神能量 分落在不同歷程的生命時空中,無法回歸個體應付內在外在環境,以支持生命延續,個體將會產生什麼現象?焦慮、無助、乏力、動力不足、徬徨、枯竭、了無生趣、低抵抗力、苦澀麻木、隨波逐流 、失去自我主導性……等名詞皆是描述個體在失去精神能量支持後的現象之一。 當個體失去部分精神能量支持,殘餘精神能量只能拖著疲憊的軀體過日子。這樣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但是個體又找不到解決之道,只會感覺苦出無期,嚴重者甚至會尋求自殺以解除這種苦痛。在生活中能激起生存感覺的刺激物件也許能喚起失落個體活著的幾分感覺, 因此個體在某些時機會想去嘗試刺激冒險的活動。例如反覆的冒險、飆車、性行為、吃,甚至強烈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也能帶給乏味的個體一些存在的感覺。但是也有許多失落的人藉由嗜睡來模糊生存的感覺(虛無的感覺),這樣至少可以逃避在清醒狀態下如何去面對「自己」!

如何令靈魂產生覺悟? 

既然失落是靈魂(精神能量)因外在認知引發失落(引起失調)所促成,那麼處理之道就要回歸「靈魂的覺悟」。如何令靈魂產生覺悟? 首先必須瞭解靈魂的特質,個體的靈魂並非一個,至少我們聽過三魂七魄,這就已經告訴我們至少有十個靈魂,個體失落也許是這十個靈魂之中的數個。當靈魂因事件脫離軀體,就是一團能量,這一團能量呈現的就是個體的形象。靈魂在體外比在體內靈活敏感,也是個體最好的雷達收發站,有任何接收到的訊息或心情,都會直接傳遞給個體,因此個體會隱約之間覺得有著潛意識牽引的干擾。也就是個體的靈魂雖然離開 身體,但是跟個體是保持密切的聯繫關係。而且這個離體的靈魂通常會保持著離開個體當時的心情,就如失去意義目標後而掉落虛無空間的靈魂,則這一靈魂就是保持失落無目標的狀態,在虛無空間漂泊著。

如何才能直接與個體失落的靈魂溝通?相信大家曾經見過一些人們面臨困境時,他們會說:「道理我懂,但是就是跳脫不出來!」,這就是個體還有靈魂陷在困境中,還沒得到溝通與覺悟。從精神分析來看個體,個體一直受過去事件束縛,而處在停滯狀態。若能透過潛意識溝通,抒解個體在潛意識中的衝突本能,那麼個體意識到 原來是潛意識的……想法時,就可以對自己有選擇。從筆者輔導經驗的理念,個體在過去每一時空的陰影與牽絆,皆代表在那一時空有一個體的靈魂仍停滯在那時空事件中,處理的方法就是進入那時空與個體靈魂作溝通,當這停滯靈魂滿意了、領悟了,就會自動從潛意識空間回到意識空間支持個體,個體生命圖像的這道隙縫裂痕就自然痊癒, 而原來顯現的身心不良症狀也自然消失,而且變得比之前更俐落清晰。這就是進入該時空與個體靈魂溝通的意義。

 

失落的處理方法

失落與昇華是一體兩面的,不是伏就是起,與生命的歷程必須走向死亡卻要面向陽光是一樣的。

存在主義治療著重點不僅是此時此刻,還著重在個體的完整性及未來導向,使個體成為一個具有活力、創造力、能朝向自己期待方向發展的人。

即治療著重在:

1.此時此刻:自我察覺、知道現在在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想做什麼。

2.完整性:個體的身、心、靈達平衡、自在、自由狀態、具有潛能、活力、創造力。

3.未來導向:培養短、中、長期生活目標、計劃,使成為能完全為自己負責的個體,朝向自我實現的目標努力 。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      與      死

作者:林宜靜/2002年12月

 

         當人們意會到他終將會失去最鍾愛的資產──『精神(psyche)或靈魂(soul)』時,哲學或心理學的探討於焉產生。古人對於死亡的定義有相當一致看法:死亡意味著將『靈魂』的那一部份帶離軀體,希臘字psyche大半是指「離開身體的那一部份」。 

        大眾心理學對死亡的定義 (引自劉震鐘、鄧博仁譯,1996):
「死亡是生命的一種表現方式、是生命的另一面、是生命極致的實現、是人生一切應然但未然之事。」
    並且提及死亡具有兩項正面價值: 「
(1)死亡本身是個實體 ,並非單純生命結束。 (2)死亡與生命可以連結形成完整實體。」
 

        古人 對死亡的定義 ,當靈魂離開軀體不再回歸軀體就是死亡。那麼軀體的死亡就不代表一切結束,接著靈魂的走向,可能就是另一種生命型態的開始。只是今日科學儀器無法追蹤,但是相關宗教或前世今生的書籍探討確有這一結論。 他們相信人的生命就是來接受生活考驗與成長的,當考驗合格時,類同的考驗就不再是問題,若考驗不合格則終其一生、甚至來生仍要面對相同問題考驗,這就是輪迴的意義。從這一角度來看生命,生命是有其任務性的,生命的任務就是欣喜的來接受生命中任何考驗。 

        許多人避諱談死亡, 因此當真正面臨死亡時,常變得焦慮及不知所措,這種面對死亡態度,在人類社會相互學習的因素下代代相傳。以致人們對死亡的感覺總是負面的。畢竟,死亡是每一生物體最終都要面臨的一件大事,既是生命的一種型態,就更要正視這一問題。

 

      而奧修對死亡的看法,整理如下(整理自謙達那譯,1994):

       1.沒有一個死是真正的死,因為每一個死都打開一扇新的門,它是一個開始。
       2.生命是無止境的,永遠都會有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復活。
       3.我們一直被教導死亡是反對生命的、是生命的終點,我們因此而變得無法放鬆、無法放得開來。如果你對死亡無法處於放開來的狀態,那麼你在你的生命中將會保持緊張,因為死亡跟生命並不是分開的。
       4.除非你接受死亡,否則你將保持只是一半、只是一部份,你將保持偏頗。
當你同時也接受死亡時,你才會變平衡,那麼一切就被接受了───白天和晚上、夏天和冬天、光和黑暗、全部都被接受。當兩者都被接受,當生命的兩極都被接受,你就得到了平衡,你就會變得很鎮靜,你就會很完整。
 

      當生與死能豁然的接受,那麼生命就是一種平衡,是一種輕鬆,沒有什麼掛礙的!就如佛法般若的精神,是也,非也,一也!

 

 壹、面對父親的病苦(2001/12月) 

2000年,父親於被醫生宣判得到肝癌,從此死亡的陰影不只威脅著他,家屬也隨時面臨失親的焦慮。但是大家似乎不願去觸及任何死亡的探討,久之死亡陰影卻成為每一人內心沉重負擔,因為誰也不知後續會怎樣,只好一切盡人事聽天命了。 

    父親因為身體病弱,在2000年至2001年,好幾次我見到父親因進行肝臟酸塞、酒精療法後,身體變得更虛脫,極其疼痛之餘,數次有求死的想法,人也變得疏隔沉寂。在手術後的復原期,家屬雖極其謹慎的照顧仍很難見到好轉。無意求生的延續,只有演變出更薄弱的抵抗力,不經意就感冒發燒 ,慌得家人不知如何是好!幸好父親有一個信念「生命是父母給予的,不可輕易自殺。」因此不管再怎麼痛苦寧可任其苦痛,也不做傻事。 

    看到這一幕,我多麼希望年近70的父親能輕鬆愉悅的度過他的晚年,即使身體有病痛,但是焦慮掙扎應可免除,可以尊嚴的活著、尊嚴的走完一生。心想我受過11年的精神分析訓練、催眠訓練、氣功訓練、佛法訓練,除了醫療外,這些事我應該有能力去協助他的部份。但是我必須要去突破第一件事,就是請他相信我,接受我的處理方式。 

    從父親被醫生宣判得到肝癌到第一次接受酸塞治療期間約有兩個月,剛開始父親試圖以他所習過禪坐及同門師兄弟的念力來改善病情,但是最終還是很難突破瓶頸,還是全身疼痛,心情常隨之消沈壞到極點!(幾年後,我才從經驗中瞭解原因,靈魂跟著人體接受手術治療後,因為受到麻醉劑及藥物影響,會消沈於潛意識空間,使當事人無法回復原來禪坐或練功狀態。這種落差會加速當事人的失落感。因此,協助病者的策略 就是先引導放鬆釋放積存體內的藥物及救回其靈魂。) 

當時,我見到父親求遍各種處理方式仍病痛無解的情境,心想催眠處理或許能協助他放鬆與轉動死之本能成為生之本能,於是開門見山的跟他說:「我多麼希望您能嘗試我們的治療方式…但是必須先從信賴我開始,療效才有可能產生。」父親終於點頭了! 

    幾次當我察覺到父親有想死的念頭時,我會主動問他:「你是否有不想活的念頭!?」當父親深的想法被觸及時,沉寂已久的心瞬間開始進入活動 狀態,當下我常會乘勝追擊去刺激他的求生意志,令他吐出心理的痛楚或不滿,而後再與他共同討論他的心理狀態,從討論中產生正向意義及生命責任,經常在討論過後他的心理與生理會產生正向發展,病情的復原也比較快。

 

    在這幾年中,我利用下列策略協助父親改善狀況:

一、催眠、禪與鬆弛訓練協助父親將侵蝕的藥物能量由生理系統釋放出來,可以減輕疼統與恢復抗體。

二、氣功推拿療法,是在身體機能運行最弱時,以力學槓桿原理擒拿個體關節,加速個體氣血循環及刺激痛感,讓生命能量快速從潛意識空間回歸,以增強生命力。

、心理諮商與輔導則是協助將負向信念轉為正向信念。

四、氣功修練協助恢復身體機能。

 

      死之本能 隱藏著許多不良信念,因此,在輔導時,必須回朔探討當事者的生活歷史根源,才容易轉動與回正個體的精神能量。死之本能轉換成生之本能,必須在生死之間找出一項正面意義,讓當事人打從心理層面支持這項正面意義,那麼原來消沈逃避的精神能量,就會瞬間快速從潛意識空間集中回來,支持當事人這項正面意義的執行。生命與動力的感覺,會立即在當事人的言舉止間流露,精神亦隨之煥發輕鬆。 

      所以前二年,「負面信念轉為正面信念」經常我與父親探討的主題。因此,我希望父親能好好統整自己的一生,從統整的過程中得到智慧。所謂統整一生,就是統整過去與完成未竟事物。統整過去就是重新去回想這一生還有哪些事是不滿意的、是遺憾的、是怨恨的,都重新理性清或去賦予新的意義。過程可以煩惱轉智慧、尋回失去的能量,讓統整回歸的能量繼續支持生命的運行。 

      統整一生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去完成未竟事物,未竟事物是指想去做卻一直沒去做的事,去做了才能了卻心中的牽掛。這一年我常問父親:「您覺得還有什麼事想去做卻還沒做的,趕快去實踐吧!不要一直想著等到病好才要去完成,畢竟癌症需要相當長時間的治療!」因為,我了解未竟事物的牽掛,其實也是精神能量失落的一種,尤其一位病者更需要精神能量全力支持以度過各種階段性難關。因此,完成未竟事物也是解除掛礙令能量回補的一種方式。

      若能統整過去生命史與完成未竟事務,個體即使死了對這一生也無遺憾、無牽掛。長達一年多時間,我與父親探討不少過去陳年往事,也在一次談話諮商過程拾回曾經掉落的精神能量,心境從中得到好轉,父親能更勇敢面對自己切身的病苦。

   

貳、 重拾精神能量 

      當一個人求死信念進入到其認知系統時,死之本能就在瞬間、悄悄的入侵心靈,生之本能也隨之快速被隱蓋。生理 機能同通往無機狀態發展,這時,個體若有生理疾病 ,復原就相當困難。在談話或催眠過程可以觀察到個體能量信息變化微弱,很容易令輔導工作中斷。

      在現象場,不良信念或留戀停滯的記憶會產生精神能量的散落或儲存另一時空,散落或儲存的時空就在當事人在意的事件時空中。這佛落伊德所提本能發展失敗所產生的滯留作用是一樣的。其中不良信念的產生常是過去生活不良經驗累積而成,它會讓個體沒有勇氣往下一階段發展, 導致精神能量遺落在這事件的時空點;留戀停滯的記憶則是個體在某一成長階段,太滿足而不想往下一階段發展的心理狀態,因此精神能量就會停滯儲存在該階段時空。 

      生命歷程就如一幅動線地圖,動線管道充滿個體的精神能量。若以有形的軀體來看生命,這動線打從娘胎開始就開始走動,若從靈魂不死的角度來看,那麼這個地圖啟動的源頭可是在很遙遠的時空就開始啟動。 既然人生地圖中,動線就是生命能量的走動圖,那麼當個體在不同時空點,所做的一切行為思想,將影響著動線能量的變化走向。一般,從生活經驗所引發不良信念、失落或留戀停滯,則動線能量管道將會產生裂痕、斷層、阻塞。同時,產生能量向外流失、掉落、儲存各處等現象。 

      重拾過去生命歷程散落的精神能量,可以善用各種心理學技巧、催眠及禪的思維,將曾經失落在不同時空的能量接回。能量回歸的感覺是:「能量,動力出來,思維流暢,察覺性提昇,能力逐漸恢復,心情輕鬆無負擔……等等。」 

      接通曾經散落的精神能量,最快速的處理方式,就是以禪觀或催眠方式處理。引導流程是,進入禪觀或淺度催眠,回歸到引發事件的時空,重新深入體驗該事件引發不良信念的衝擊點,接著放鬆自己,省思與面對當時的衝擊,當思維回正則能量就翻正回歸。因為,進入歷史時空是屬於四度空間的運作,在禪的思維與催眠皆容易進出四度空間,所以禪與催眠是最簡便操作工具。 

      此時,我有一個反思考,個體的死亡,是可以能量充滿的、是可以自然愉悅的,不見得要能量耗竭才進入死亡。因為善於操作能量的人,理論上應該可以隨時令能量暢達與飽滿的!即使生命的終點仍然可以精神充滿的!能夠自我操控自我的靈魂的進出的!真的辦到,就是達到佛法成佛十號其中一個要素「善逝」!

 

 

 

參、社團實例操作:統整生活史

 

89學年度下學期,曾經一次,我在帶領24人組成的EQ社團活動中,要學生在A4的白報紙上劃上一個坐標圖,橫軸代表年齡一歲歲 往右增加,縱軸代表生命(能量)起伏。讓學生們按自己歲數增長,由左而右畫出自己生命的起伏圖,覺得好就往上畫覺得不好就往下畫,其中起伏代表生命能量的上升與下降。在起伏點相對位置上畫出或標示出 當時的事件或地點。整個圖形可以看到當事人主觀直覺的生命圖像「從出生地0歲到今天生活空間的路線圖,在過程也許遷移、也許意外事故、也許轉換學校、也許曾到某處留有深刻印象…路線就如大富翁般的路線圖一一畫出。」

 

畫好之後,請學員閉上眼睛進入禪觀冥想,回到0歲出生地,1歲、2歲、3歲、4歲…,重新去走一趟他們今生生活史。在冥想過程,學員過去生活點點滴滴、酸甜苦辣的記憶情緒會慢慢浮現。在這次活動中,有一位學生清晰的告訴我 其冥想過程:「從出生到現在,所有重大事件的影像歷歷在目,我過當時的痛與開心,那都是幫助我經驗成長的部份。不管是好事是壞事,身體總有一種源源不覺的能量,一直由下往上上來,身體很熱很舒服,腦袋很清楚。」這段敘述,就是回塑生命歷史,重拾失落能量的感覺。其中強調不管是痛苦或是甜美,都會讓我們重拾能量回來。


    這次實驗操作,24人中,做完後感覺舒服且能清楚感受能量回歸有6人,重拾許多遺忘記憶有11人,覺得沒差別有2人,沒回覆有3人,做完視覺度更亮總共有10人(此視覺亮度改變的人數與前面項目有重複)。視覺變亮亦是能量回歸的一種感覺 。

 

 

 

參考文獻

劉震鐘、鄧博仁譯(Robert Kastenbaun著)(1996),死亡心理學。台北,五南。

謙達那譯(奧修大師著)(1994),死亡的幻象。台北,奧修出版。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矛盾治療法』應用於潛意識處理

 

Apply Contradiction Therapy Theory on Subconscious Dealing

作者:  林宜靜  20021

林宜靜(2002),矛盾治療法應用於潛意識處理。木柵高工學報6,頁403-424


  

      本文「矛盾治療法應用在潛意識處理」是透過對「個體的精神能量會因意外刺激造成外傾」的假設,使用矛盾治療法的理念去協助個體解除靈魂失調的症狀。在文章中共舉七個驗證案例做說明,這些案例皆因生活中曾發生過意外或不良事故經驗,而造成身心症狀,以致無法適應生活環境。作者透過與個案晤談,引導他們回歸事發情境,協助因事故外傾的精神能量回歸個體,令個案回復正常的生活。

    一般人們對於精神能量在潛意識的運作無法掌握,因此當受到驚嚇或發生意外事故後,身體表面雖已經復原,但是身體的記憶性疼痛或心理的不安常不見消除,甚至影響正常生活運作,希望這篇文章的提出,能令有需求者得到新的思維與改善。

關鍵詞:矛盾治療法、潛意識、肌肉鬆弛

Abstract

   This essay is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e spirit energy of an individual shall outpour upon the impact of an accident”, thus utilize the idea of contradiction therapy to help the victims get rid of soul disorder symptoms inflicted as a consequence of such an accident. This theory is further interpreted in this literary with six solved cases, in which the individuals all suffered from either physical or mental disturbances caused by accidents or unpleasant experiences in its early years, resulted in difficulty on coping with life environment thereafter. Through personal counseling, the author began with leading the individuals respectively back to the memories of what happened to them, and, by the end, all the sufferers regained their spirit energy strayed caused by accidents, which in turn brought them back to normal life again.

   Most people are not capable of controlling the action of their spirit energy residing in subconscious, therefore after traumatized or caught in hazards, they may recover physically subsequently, yet the pain or unease in their minds is going to haunt for quite a while, even worse, their daily lives are doomed to be negatively affected. Hopefully, this essay can act as food of thought for those who are in need of help, and finally get back on their feet forever.

Keywords: contradiction therapy, subconscious, relaxation of muscles

 

 

壹、前言


        1990年以來,我常利用假日參與方永來先生所主持的團體,方永來先生對於佛法、氣功、心理學三大領域的研究非常的積極投入,也確實能掌握精華發展出新的技術,以開發人類潛能。在這團體一切講求實修實練、講求直覺、也講求創造性,因此常會有新的功夫點子隨時在產生。這些年來,我在團體中,看到許多人們受過有系統的氣功(包含宗教修持)訓練後,在現象場容易顯現下列特徵:
    1.其身上能量,容易引動他人身上的能量狀態。
    2.身心狀態容易與他人進入同步反應。因此,對他人的身心狀態容易察覺到。
    3.在禪或氣功狀態容易隨思維狀態進出不同潛意識空間。
    4.敏感度與能量導引控制可以在氣功訓練過程中獲得。

         1994年開始,我心中有一個假設也有一個自我期許,假設是「氣功訓練與心理治療理念結合,必能使心理諮商產生強大威力。」,自我期許是「將所學功夫落實於生活」。於是1994這一年開始,我嚐試將這一理念與期許落實在學生輔導上,並對協助過的個案作紀錄與追蹤,如此年復一年,著實累積了許多個案處理方法。2001年,我心中有一個想法,就是將這些發展過程依輔導技術分類整理出來,同時將驗證案例列入輔助說明,讓有心提昇自己心靈或輔導人員,從中有另一類的參考或看法。「矛盾治療法應用於潛意識處理」就是其中的一篇。

         這些年來,許多的學生從我身邊走過,其中有許多是很需要心理協助的,但是我深刻的了解,有些技術是社會很難去提供的,尤其是有關潛意識運作處理的部分。於是,我常用課餘時間或午休時間與學生作簡短的談話,運用佛法、氣功與心理治療的觀照思維去輔導學生,發現在很短的談話中,經常可以解決他們長久以來的心靈創傷、陰影或習慣。尤其在學校與學生晤談的環境,大多是在人多吵雜的教室、教室走廊或者導師室,卻仍然不影響晤談輔導的效能。

         教學18年來,我一直擔任導師的工作,在生活中有許多的機會和學生作深入的談話。曾經有一位教授看了我的個案研究,很驚訝的說「學生怎麼願意跟你談得如此深入?」,當時我並沒有做任何回應,我想我現在應該說「因為他們信賴我!也知道我有許多不同的處理方式!」就是這些信賴與想法,我才有辦法進入他們的心靈去協助他們。

        1994年那一年,我常使用的輔導技術是意義治療法與矛盾治療法,這兩個主題我都有進入深刻的實踐操作與體悟探討。

         本文「矛盾治療法應用在潛意識處理」是透過對「個體的精神能量會因意外刺激造成外傾」的假設,使用矛盾治療法去協助個體解除靈魂失調的症狀。在文章中共舉七個驗證案例做說明,這些案例的狀況其實普遍的分佈在我們的生活週遭人物,但是一般人們對於精神能量在潛意識的運作無法掌握,因此,常任其身心耗竭,甚至影響生活運作,希望這篇文章的提出,能令有需求者得到新的思維與改善。

 

 

貳、『矛盾治療法』應用於潛意識處理

一、矛盾治療法
    要求個案意圖做他害怕的事,或 要求個案採取「相反於原有態度」的態度。

二、實行方法
    輔導員設法造成幽默氣氛,以增強此治療方法產生效果。或 配合肌肉鬆弛法,引導個案放鬆去面對所害怕、所抗拒的事件。

三、效能
    用的適切,可以快速解決靈魂失調症。本文所說的靈魂失調症是指個體的精神能量外傾之後所造成心理病症或主觀性生理疼痛的現象。


四、基本假設
    1.個體發生事故時,個體之生之本能引發自衛現象,促使精神能量外傾於事故的當下時空,以進行防衛功能,若這一外傾的精神能量無法順利返回個體,則會導致個體產生許多精神失調症狀及生理不適狀態,簡稱為靈魂失調症。
    2.若令其精神能量統整回歸個體,就能治療個體因精神能量失調所引發之靈魂失調症。


五、理論依據:

    1.佛洛依德(Freud)之潛意識概念與人是一能量系統說。

    2.法蘭克(Frankl)之矛盾治療法。

    3.揚格(Jung)之等效性原理與相反原理。

    4.傳統本土收驚的概念(將受到驚嚇的靈魂收回身體)

        Freud假設人是一個能量系統,且這一系統能量的總量是固定的,再加上Jung之等效性原理知道一系統之能量總量基本上是恆定不變的,當某一部份精神能量被釋放出來,它必定在其他部分能顯現出來。

        傳統本土收驚的概念,是相信人有靈魂的,而且當受到驚嚇或重大意外時,一部份的靈魂會因此離開個體,這人也會進入某種精神狀態,如恍惚、失憶、生病…等等,因此會採用收驚的方式,將受到驚嚇的靈魂收回身體。

       結合學者的說法與本土收驚的概念,可以清楚的歸納本土收驚概念「因驚嚇而離體的一部份靈魂」其實就是學者所謂的「精神能量」。

       所以基本假設「個體發生事故時,個體之生之本能引發自衛現象,促使精神能量外傾於事故的時空,若這一外傾的精神能量無法順利返回個體,會導致個體產生許多精神失調症狀或生理不適的感覺。」「若要治療個體因精神能量失調所引發之靈魂失調症,就是令其精神能量統整回歸個體。」

    5.佛法引用中觀操作→龍樹菩薩發現了中觀

中觀定義:真假中三觀,叫一念三觀。

中觀就字面意義→在中間觀察這事件。
一個是真的,一個是假的,兩者相互對立存在,中間有一條觀察移動的力量。

中觀之實用性在於能收回失去的能量。例如驚嚇、意外、長期的消沉等事件,都會造成精神能量的外傾與消沉隱失,可以藉由中觀的觀照方式,令失去的精神能量再重回身心靈。

佛法「中觀」操作方式
中觀的觀照方式就是一念三觀,三觀是指真假中,即同時有三點的觀照(思維能量的連線),分述如下:

(1)   真:現在當事人本身。

(2)   假:觀照事件時空現場之當事人//含當時情境//含大概時間

(3)   中:觀照時,真(當事人)與假(發生事件時空之當事人)之間,要來來回回觀照,在連線觀照過程,當事人在當時因事件沉淪或外傾之精神能量,會從潛意識空間冒出來,回歸當事人身上。這個冒出回歸的精神能量就是「中」。

 

六、解決程序
    1.使用精神分析,引導個案回到事件發生時空。
    2.使用各種輔導技能令個案輕鬆面對問題。
    3.引導者適時使用佛法中觀操作力量引導個案,協助個案外傾之精神能量回歸他的本體。



七、生活體驗──面對相反力
         2000年四月底,筆者帶學生畢旅,來到劍湖山樂園,在園區,見到學生們坐在360度大翻轉中又有正向反向的360度小翻轉的遊樂設施上。在過程中,學生的驚叫聲不斷,各個表情不一,有的嚇得臉色發白、有的亢奮、有的尖叫不已,更有的人在結束這場遊戲時,走起路來恍惚恍惚,直覺得還在方才的遊戲中繞圈圈。但是被嚇的臉色發白者,大有心不干者,重重覆覆再上遊戲台,據筆者觀察,他們每重覆再玩一次,不良的症狀就減輕一些,同時臉上的氣色轉變為光亮與紅潤,結束遊戲時,神采更飛揚。另外又有一現象,會在害怕中叫喊的人,情況比不叫的人好很多,即叫喊的人能由「叫喊」過程把焦慮之身心反應所造成的能量轉為面對的力量。

          當筆者應學生要求下去玩一玩,說實在的,真是有點緊張,不過又有點挑戰的心態,於是決定在遊戲中去體驗什麼是自在。因此,當機器一啟動,往上翻轉時,尖叫聲就此起彼落,這時我的肌肉真的有些緊張,於是就把注意力固著在自己身上深怕會在翻轉過程被甩出去,這時能感受到身上有個抗拒翻轉的力量在蘊育產生,但是又無法去停止這部機器遊戲的翻轉,此時不僅肌肉緊繃,還覺得頭昏想吐- - -。

         為了調適身心狀態,因此就做了另一種思維:「把自己放得很輕鬆,任它翻,並且讓自己的能量體隨離心力甩盪出去吧!」,順著這一思維,我任自己的能量體隨機器甩盪而出,在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能量體被拋得好高好高,被甩得好遠好遠。因為在過程放得輕鬆自在,所以原本身心所產生的抗衡力場(自衛力量)也消失了!同時當筆者任自己的能量隨翻轉的力量出去時,也同時會消掉機器帶動翻轉附加在筆者身上的離心力,因此,當此遊戲結束時,筆者不受任何影響而且神態自如。



參、結論

         矛盾治療法其實很適合用在「當個體對某情境產生方向性的抗拒時」,當個體有一方向性的抗拒時,代表必有一相反的力量存在,這個相反力量就是引發個案出現心理症的情境力場。這個情境力場若存在不去解除時,個案可能就一直重覆著夢魘、不時的處在事件發生的情境中,造成抗體減弱、心理脆弱等等現象。因此,解決這一問題就是「令這一情境力場消失」,而要達到此情境力場消失所要應對的方式就是放輕鬆,再進行消耗、轉換掉這股相反力量。

         肌肉鬆弛法是取代個體抗衡相反力的一種良好條件刺激,能快速令個體達到放鬆催眠的效能,引導者在這時若能掌握時機,適時給予個體引導,要達到個體的精神能量穩定平衡並不困難。

    1.治療原則:是「令抗拒力量消失、精神能量回歸個體」。
    2.治療程序:是採用精神分析,回到事件情境,放鬆面對情境,同時讓個體的精神能量順著情境的力場出去直到極限,直到原情境力場消失,個體的精神能量就能完整的回歸個體,因事件引發之靈魂失調症也會因此痊癒。
    3.研究方法:個案研究、行動研究。試圖從生活的每一案例去找出人類精神能量運作的規則,再重覆去修正研究方向。 



肆、驗證案例

    
1.以下列舉案例,處理的主架構是矛盾治療法。晤談過程以個案為中心,重視個別差異。

    2.下列案例的輔導員是筆者。

    3.下列列舉案例只是筆者生活中隨緣處理的少數案例,除了案例六,處理情境都是在一般的談話過程中完成,並不需要特別的場合或情境,每一案例處理過程時間皆不到30分鐘,也是一次OK的諮商,效能相當不錯。

    4.筆者對個案現象場的能量感覺能進入同步反應,但是對現象場的影像並不清楚,因此在晤談時,常以個案能量場變化為判斷指標,同時在晤談過程都會跟個案相互做口頭對照,以確定判斷無誤。

    5.以下對話的引導,就是運用語言訊息在進行能量統整的引導,每一句話都視個體當時身心靈狀態做引導,個體能量也在當下會產生相映的變化,因此引導過程要同時觀察當事人的身心靈同步反應不可匆忙。



一、幽默一下!

處理地點:個案鶯歌家的客廳
處理過程:個案坐著閉上眼睛聽引導

    1996年四月,一位母親告訴筆者,她的孩子(8歲男孩)上個月被一隻大狗追,受到驚嚇後,已經有一段時間在晚上一直睡不好,尤其見到狗就感到害怕,請筆者幫個忙。

    當時,筆者隨即引導這孩子閉上眼睛,進入淺度催眠,回到當時被狗嚇到的情境,孩子回顧到事件現場,情緒極為不穩,直說狗追著他叫!好像要咬他!
    當時筆者突發奇想,要孩子做一件事,就是當情境中的大狗再張嘴對著他大叫時,趕快對準狗的嘴巴,放個大大的臭屁給牠!

    當時孩子聽到,大笑而且開心不已,並且告訴筆者,他閉著眼所看到的情境就如卡通動話般的連環好笑→「連放臭屁,把狗給臭跑了!」
    當然,孩子對狗的恐懼症也好了!晚上睡眠也安穩了!




二、「肌肉鬆弛法 + 矛盾治療法」


處理地點:導師室

處理過程:個案坐著閉上眼睛聽引導

(一)場景一:
    
1996年5月間,班級任課的一位學生發生了車禍,外表傷勢看來雖非嚴重,但全身疼痛了兩三天,但是仍來上學,在課堂上只是趴在桌上,呈現痛苦愁眉不展的表情。筆者明白內情後,試著使用  肌肉鬆弛法 + 矛盾治療法  協助個案,

結果個案很明顯的感受到身心狀況的復原,之後上課情形也明顯的正常。

    當時處理過程如下:
    1.精神分析:
    引導個案坐著閉上眼睛,進入意識清醒的淺度催眠狀態,回到車禍現場情境。

    2.輔導過程與個案反應:
    當個案進入事件情境時,心悸、顫抖、焦慮之生心反應很快呈現出來。

    這時輔導員問個案「為何這麼害怕?」
    個案回答「差點沒命!」
    (輔導員察覺個案內心正與死亡在抗衡)

    3.肌肉鬆弛法:
    輔導員利用肌肉鬆弛法,引導個案放鬆再放鬆…

    引導個案將焦慮的能量釋放出來…。
    個案情緒稍微穩定下來後…
    再引導個案「面對車禍死亡情境!觀想就讓車禍現場的自己死去!」
    (個案聽引導剛開始有些掙扎,但又逐漸在放鬆自己,不再掙扎… 心境順著現場撞擊力而去…)

    4.結果:
    當個案完全放鬆的接受輔導員引導時,與死亡拉拒的心理能量,頓時鬆解。相對的從現象場來看,在車禍現場的精神能量,快速的接回個案身體,這時個案感受到的是熱能與平靜。這股回歸的能量體,其實就是個案在車禍過程因驚嚇所外傾的精神能量。一般而言,當精神能量體回歸到當事人身上時,當事人會感受到身體變熱、踏實、心情平靜、光度變亮…,而輔導員若受過敏感度深度訓練者,也能與當事人同步感受到…。


(二)場景二
   
 1999年十月,個案從軍中退伍回到學校來看筆者,談話過程提及他在軍中因職務關係,必須在某高樓上。但是很奇怪的,就是有一個窗口,每次一靠近就會覺得好像會從這窗口掉下去,心裡總覺得怪怪的。雖然現在已經退伍下來,但是至今晚上睡眠品質一直很差,似乎跟這件事有關…,其實這是個案潛意識中的一個訊息,於是筆者根據他所提供之線索做處理。

    處理過程如下:
    
1.使用肌肉鬆弛法,放鬆緊繃的情緒後,再引導個案閉上眼睛,觀想回到當時情境。

    2.引導個案放輕鬆,觀想就讓當時害怕掉下去的自己由窗口掉下去,掉下去,掉到谷底,就在引導個案跌至谷底時,這時候有一股能量回升接到個案身上。
漸漸的,個案原本灰青的臉色在轉化中…
(段落分析:這股能量可以歸類為個案因為焦慮會從窗口掉下去,所傾注進入這一空間的精神能量,因此唯有回歸至這一時空,才能再接回這一能量,若不接回來,個案身上就似乎少了什麼一樣,又時而會惦記這件不良記憶,在潛意識中與這一時空,時時有著拉拒關係。)

    3.意識流
    引導個案一起觀想,曾經由這窗口落下死亡的靈魂一起由下面飛上來,恢復健康原狀,滿意,離去。這時,個案的臉色在發亮轉紅潤中,個案感受到明亮舒服,在旁的同學也看到他的變化…。

(段落分析:因為只有這一窗口會引發個案的掉落感,可以推論在這窗口必有一特殊力場,這力場的形成,可能是曾有人由此窗口強力掉下去的意識流,若是推論正確,凡是靠近這一空間的敏感者,皆會有一種要掉下去的莫名焦慮感。
因此,在處理過程,凡是足以影響個案的潛意識情境,輔導員皆要引導個案做好潛意識劇情的編導,如此,個案對此不良經驗才能不留痕跡的在潛意識解除。)

    4.個案開心滿意的離去。


三、肌肉鬆弛 + 矛盾治療法 + 意義治療法

 

處理地點:桃園
處理過程:個案坐著閉上眼睛聽引導,旁邊很多人在聊天。

    2000年三月,一位女士,哭泣著告訴筆者,不知為何,腦袋常處空白狀態,也不大能思考,而且相當僵化,心理也相當脆弱。筆者問及情況是何時開始?個案談及她曾於1998年騎摩托車戴著孩子,不慎被大車撞擊後昏迷不醒,當時孩子還好身體沒受到傷害,當後來她醒來之後,連續幾日看不懂任何的文字,思考變得很遲緩,但是在發生這事件之前的自己卻是個思考滿靈活的人。

    以下是筆者幫助個案處理的其中一段:
    輔導員要個案閉上眼睛,引導個案回到1998年車禍事故現場…
    (這時,個案開始呈現驚慌心悸之情)
    輔導員引導個案練習肌肉鬆弛,引導放鬆,再放鬆…

    (個案在哭泣,心在生死間抗衡與掙扎)
    輔導員再引導個案放鬆…,待個案能放鬆時,

    輔導員說:「放鬆、放得很輕鬆,就讓現場的自己死去吧!
                        不要再掙扎!就此死去吧!」
       (矛盾治療法:與死亡抗衡,就接受死亡,抗衡的力場才會消失。)

    慢慢的,個案面部原本僵硬的肌肉放鬆,心境漸趨和緩。
    (個案發生意外當時,自衛本能外傾於當時現場之能量正在緩慢接回…,現象場溫度逐漸回升中…)
    輔導員再一次引導個案接受死亡的感覺。
    輔導員問個案:「有何感覺?」
    個案:「感覺好多了!思想也清楚多了!只是仍有傷心之情!」
    輔導員察覺個案與事故現場仍有能量牽扯,同時試圖引導個案的精神能量由事故現場回來,但是個案卻力不從心……

    輔導員:「你還要照顧你兩位幼小的孩子,一定要堅強的回來!」
                           (意義治療法:愛與責任)
    個案頓時激動的哭泣,並說:「我當時就是為了照顧我的兩位幼小的孩子,才堅強的存活下來至今!」

    輔導員:「既是如此,你更要好好的活下去!」
    個案要活下去的目標更明確了!生命力在增加中!
    輔導員:「所以,就讓現場的你,勇敢的站起來,走回來,到你的面前,進到你的身體裏去!」

    個案隨著輔導員引導,並且做得很好。
    結束後,個案表示,頭腦變得更清楚,身體的能量感到平衡、舒服、輕鬆。

    三週後,個案來電話,告知,處理後,一切比以前好,而且原本禪的課程過不了關,現在也過關了,並表示感激。

評析:

    這一案例是一個重大打擊後症典型案例,精神能量因重大意外事故而外傾,以致精神能量無法順利返回個體,令個體無足夠的能量去應付生活事件。個案也因此對生活產生不適應反應。處理之後,個案又能如車禍前的靈活自如,足見精神能量回歸個體之重要性。


四、十分鐘的個案處理----輕鬆面對死亡的矛盾治療法



處理地點:導師室

處理過程:個案坐著閉上眼睛,旁邊很多人穿梭、走動、講話…


    2001年五月17日星期四第三節課,筆者在班級上數學課時,有位女學生,不時抓著右肩,表情頗為不舒服,又時而昏睡,精神不濟,無法進入學習。
(以下是蒐集資料與處理過程共費時10分鐘左右,時間是在第三節下課10分鐘,因為筆者在第四節課尚有該班的數學課,故只能把握這短暫下課時間協助該生…)

(一)蒐集資料
    第三節下課找來該生到辦公室來,細問之下,原來該生於13日星期天,被朋友以摩托車載去圖書館的路上,在路口時,被後面的大貨車追撞。當時該生被彈出車外20公尺左右,當該生醒來時只見朋友與貨車司機在理論…,該生有幾處擦傷瘀血,右肩骨有些脫臼。

    該生表示在星期天當天不覺得身體會痛,但卻無法定下心去準備隔天學校考試。14日星期一身體開始疼痛,自14日到今天17日,上課的時間幾乎都處在昏睡狀態,身體的疼痛尤其在背部、右肩膀到手指間特別痛的難受,稍碰一下就受不了…

(二)處理過程:
    輔導員引導個案閉上眼睛,很快速的觀想回到車禍現場…

    輔導員:「順著撞擊力飛奔出去,躺在地上,就讓自己在哪裡死去…」
    這時個案對「死去」有點猶豫……

    輔導員提醒個案「放輕鬆!就想著裝做死去的樣子就可以了…。」
    個案聽到「裝死」就很快的照著引導去做…
    此時,現象場有一股熱能如水銀柱上升般的由個案的屁股往頭頂升高…
    輔導員問個案「有沒有感覺到一股熱能正由下面經過身體在上升中?」
    個案表示很清楚的感覺到!
    在這能量回升過程,個案感受到拉力漸消失,疼痛減輕,精神越來越好…,直到這一股熱能達到個案的頭部,呈現穩定狀態時,輔導員就結束輔導。
    剛好第四節上課鐘又響起,輔導員與個案一起走回教室,繼續上數學課,這節課的個案上起課來,精神一直保持很好…

(三)追蹤觀察:當天中午12301240
    
中午12:30,輔導員深怕10分鐘的處理不足,於是找來個案,了解狀況。

個案表示:第四節上課過程,頭腦一直能保持清醒狀態,不僅聽的懂數學也能算數學,反而察覺到隔壁座位的男同學怎麼在昏睡呢?現在身體也不覺痛,只是手去壓受傷之處還有些微痛的感覺。在第三節下課老師處理的過程,觀想影像可以清楚的見到車禍現場之人、車,以及自己躺在地上放鬆死去的樣子,爾後能量就由身體下面上升回來。

(四)總結
    矛盾治療法可以用各種方式令當事人去輕鬆面對她的困境,尤其當一個人發生意外時,這時他們所要面對的就是「死亡的掙扎」,因此在這緊急狀況,個體為保護自己,在他的內在必然會產生一股防衛死亡的力量。這一股力量是一種保護,卻也容易造成日後駐留的一股外傾力量,若沒有將這一股外傾能量安置好,個體容易處在事件的情境下,及這一股力量的牽引下,而使得身心備受煎熬。

    「死亡的掙扎」的處理方式,就是順著死亡力量而去,因此,這一案例筆者會在引導過程順著個案的狀態告知「裝死」的觀想。個案一聽到裝死,就沒有防衛心,能很自然的順著引導而去,其外傾的精神能量,很快的順著他觀想的時空而回歸回來。事故傷痛的記憶也會在瞬間解除。

    在本土的宗教靈療,一般對發生意外的現場,總有一些說法,如有冤親債主索討之說。若從這一角度來看,現場真有索命的能量,那麼就進入情境觀想自己在現場死亡,並且告知「我已經死給你看了!該還已經還了!」這效果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好。其實,這個案例的引導靈感主要就是從宗教靈療的思考出來的,也很符合矛盾治療法。

 


五、重大打擊後症

 

處理地點:導師室

處理時間:1998/3/16/午休

(一)基本資料

姓名:周XX    性別:男    年齡:15歲

(二)困擾問題

    個案於去年十月接連發生兩件意外事故後,課業一落千丈,上課精神無法專注,上學因此也開始遲到,請假頻繁,想恢復意外事故前的衝勁與成績,深深覺得已經是不可能的事。

三、資料收集(諮商時間1998/3/16/12:30à12:45)

1.第一件意外事故:上學期第一次段考前,個案在教室和同學玩,當時個案站在椅子上,有一位同學去搬弄他站著的椅子,個案一急就用力往上彈跳,頭頂剛好往門樑撞個正著,撞得頭破血流,送醫急救。後來傷口雖然痊癒,但頭部會疼痛,很怕別人去碰觸到傷口。

2.第二件意外事故:第一件事故發生後的隔天,個案在上學途中糊哩糊塗的被車撞倒。

3.這兩件意外事故之後,個案表示:
(1)會重覆回想這兩件意外事故,作回憶性的惡夢,尤其是車禍現場。
(2)整個人變得麻木不關心,對事情不發生興趣,不想與人親密來往。
(3)晚上常失眠、不安,隔天早上起不來,很累的感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欠佳,而這些症狀在事件發生之前未曾有過。
(4)接觸到與事故類同的事時,極想逃離現場。

4.  個案的班上同學表示,個案自從發生事故後,功課一落千丈,人變得”銹兜”, 常請假沒來上學,事件發生之前,成績相當不錯,也不遲到、不請假。

5.  個案表示,這段時間很想讓自己振奮起來,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四、資料分析

1.  這兩次意外造成個案的極度驚嚇,在驚嚇的當時,腦袋的記憶就如錄影機一般,把當時受創傷的景象記錄下來,形成難以抹滅的記憶。事後對個案不僅造成意識層面的影響,也在潛意識狀態下影響著個案,如回憶性的惡夢是他能意識到的干擾,而情緒的不安、麻木、不關心等,都是屬潛意識的干擾。

2.在生理方面,身體對於驚嚇的刺激反應是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素的作用結果,其特殊反應是呼吸轉快、心跳急速,個案容易進入高度驚嚇狀態。若這種生理能量無法得到正常的消耗,反過來會造成當事人的病態生理反應,發展為不同種類的恐懼症。所以由個案受創後所產生的心理症狀,可以歸類為重大打擊後症。

 

五、輔導過程(分兩次進行,分別為兩次意外情緒處理)

1.第一次輔導:(諮商時間1998 / 3 / 16 / 12:45à13:00)

   第一次意外治療:採用精神分析處理,解除創傷記憶,程序如下:

(1)引導個案進入催眠狀態,回想在教室頭部遭門樑撞擊的景象,個案表示可以很清楚得看到自己發生意外的過程,頭部的疼痛與恐懼由然而生。

(2)個案情緒引發出來後,告訴個案”現在的你已經安然無恙,頭部的傷也已經完全癒合,現在的疼痛與恐懼只是當時儲存在記憶中的不良經驗,這種不良經驗可以不用再存放記憶中了,現在你是否可以把這種不良經驗與情緒釋放出去呢?”。個案表示可以,疼痛與情緒很快的釋放出來,情緒進入平穩狀態。

(3)不良情緒消除後,要個案重新再把這事件扮演一次,想像著自己頭戴安全帽且身手矯捷,雖從椅子上往門樑彈跳,仍能閃躲而過,即使撞到都有一個萬能安全帽保護頭部而不受到傷害。個案充滿自信,神情愉悅的表示頭痛減輕,身體舒服多了。

(4)淺度催眠解除。

2.第二次輔導:(諮商時間:1998 / 3 / 17 / 12:35à13:00)

第二次意外治療採用肌肉鬆弛減敏感法、精神分析、矛盾治療法

(1)個案表示:今天一整天,就一直覺得在車禍現場,好恐怖!

(接下來輔導員對個案解釋人類恐懼的原因,讓個案了解本身恐懼的相關生理反應,並教其肌肉鬆弛法,消除其恐懼的生理反應,個案表示身心感覺放鬆許多。)

(2)配合肌肉鬆弛法,要個案閉眼回想車禍現場,一進入車禍現場,個案表示非常得害怕、恐懼,深深的覺得自己被拉住,回不來,雖重覆做肌肉鬆弛,仍感覺害怕、恐懼,好像被一個強力拉在現場的感覺,這時輔導者察覺到個案對死亡的恐懼害怕,以下是兩者的對話。

輔:你是不是害怕死亡?

案:是!

輔:就讓車禍現場的你死去!   (進入矛盾治療)

案:我很怕!

輔:放鬆自己,就讓他死去!

    不要掙扎,也不要拉他!

    (個案接受引導,慢慢放鬆自己,感受死亡。)

輔:現在感覺如何?

案:很好,不害怕了!    (矛盾治療結束)

輔:你表現的很好 ! 現在配合肌肉鬆弛法,全身用力。

    想著自己從車禍現場,勇敢的站起來,安全無恙的走回來!
(精神能量回歸)

輔:全身放鬆,再跟現在的你結合。

   (過一會兒 )

輔:說說你現在的感覺吧!

案:內心平靜,身體很舒服,有長大的感覺。

輔:現在,可以慢慢打開你的眼睛- - - - -


六、追蹤觀察

1. 1998 / 3 / 25個案表示:精神比以前好很多,晚上睡得好,早上起床頭腦清醒,身體及各方面都有明顯進步,老師的處理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2.1998 / 4 / 3個案寫給筆者的心得:在接受輔導之前,集中力總是不夠,念念書就會分心,總覺得很累,接受輔導後,就算別人在旁煩我,我也不分心,而且我有好幾次的起床時間是在鬧鐘響之前就起來。身體方面有明顯健壯了許多,現在別人碰到我的傷口,痛楚也減少了許多。功課方面,這次段考數學雖然考差,但其它科目進步很多,頭腦也清楚很多。(上學期期末班級名次39名,3/16與17日輔導後,3/30第一階段考跳到17名,5/13第二階段考為13名)

3.1999/ 4 / 10記錄:筆者一年來從旁觀察個案接受輔導之前後人格特質的差異,外顯行為從拘謹變得外向活潑,頭髮追求新潮突顯,帶飾品,喜歡用自己的想法表現自己,似乎有著能量支持他去突顯內在的自己。

結論

1.重大打擊後症,是指不平常且重大打擊事件發生後,心理接受創傷,產生的特殊心理症狀,在筆者所接觸的學生群中,重大打擊後症很多是交通意外事故或心靈受到高度驚嚇後所引發的心理症,當事人在事發後的能力會產生明顯的落差,經由精神分析的輔導治療後,當事人會有明顯改善與進步。

2. 個案兩次意外事故相隔時間不到24小時,因此第二天的車禍事故,更加深個案內心的創傷陰影。尤其第一天是傷害的起源,所以在做治療時,筆者選擇由第一次意外情境開始。

3.整個輔導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項目

使用技巧

使用時間

對個案之幫助

收集資料

傾聽、反影、澄清

15分鐘

整理問題

第一次輔導

精神分析

15分鐘

解除第一次意外之記憶創傷

第二次輔導

肌肉鬆弛減敏感法

精神分析

矛盾治療

25分鐘

消除恐懼之生理反應

解除第二次意外之記憶創傷

消除對死亡之心理恐懼

在整個治療過程,困難度最高的地方是在第二次輔導,當個案內心進入與死亡之拉拒戰的時候,引入存在主義的矛盾治療法,要個案面對死亡,坦然接收死亡,當個案能去面對時,死亡的拉力就瞬間鬆解,個案的恐懼陰影也隨之破除,內心變得更光明、更坦然,有柳暗花明的作用。

3.筆者是個案的數學任課老師,觀察個案被輔導後,上課專注的神情與對課業積極的態度,前後有判若二人的感覺。

4.個案體質非常敏感,可以研究採用催眠法引導,消除頭部的記憶疼痛感覺。

5.1999/4/10:經過一年觀察,在這一年內筆者只是從旁在觀察,沒再進一步輔導,我發現個案經輔導後人格特質有極大的不同,變得活潑想表現自己,常常在遠處就可以聽到個案與同學笑聲;變得喜歡追求新的快樂體驗(如在頭髮上表現不同的造形、帶飾品),在校園裡或許對一位默守成規的教員,個案可能漸漸成為他們的頭痛人物,因為個案會固執的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

 


六、曾經溺水的不良經驗

 

 情境: 15位成人會心團體,當時進入探討主題是「死亡」

2001/12/5

         上課開始,當我把「死亡」這一個議題拋出時,學員的感覺與情緒反應很熱烈。現場學員呈現的焦慮害怕或身體不適感,很快的瀰漫在會心團體中。因此,我希望學員試圖說出自己曾經對死亡的經驗或內心對死亡的感受。經過大家熱烈的談吐後,學員的不安、焦慮、害怕、不舒服感漸漸解除,穩定的情感漸漸呈現。

         其中,因曾經溺水而造成對死亡產生恐懼經驗的學員,在這次團體15人中有4人表示曾有過溺水經驗。當他們在談及小時候溺水經驗,害怕焦慮的神態情緒顯現無疑,雖然已是二、三十年前的過往事件,再談及時,仍無法脫去這段惡夢!

        於是,我要在場曾有溺水經驗的學員,放輕鬆,閉眼去回顧看看當時的情境,並且引導他們,就讓當時溺水現場的自己就地死去,不要掙扎了!剛開始學員仍有害怕恐懼的感覺,經一再的鼓勵引導「若真的會死早已死去,就不會有今日的你!」漸漸的,跟隨引導的學員其現象場的能量場開始回穩、溫度開始回升、心境漸趨穩定。

         最後,我再問這幾位學員現在身心的感覺如何,他們表示心理平靜,身體變熱,不再感到害怕。

評析:
     
    這就是矛盾治療法的引用,在危急狀況,個體為防衛自身安全,皆會產生反向力量掙脫情境,這股反作用力對當事人而言,若沒有解除,這股力量一直是存在的,因此不管時間是長是短皆會持續影響著當事人,令當事人一提及此事件或遇到類同事件,身心就會進入此時空力場而無法自拔。所以矛盾治療法,逆此反作用力而去,令力場產生平衡感,這時當事人外傾之精神能量就能順此時空通道回歸個體,而產生穩定舒適的效能。

 

 

七、籃球場上意外的撞擊



時間:對個案而言,現為90學年度高二下學期第二段考前一週。

(一)基本資料

年齡:18  性別:男  個性:積極上進穩健 
班級成績:高一以來功課表現相當積極用心,功課常能維持在班級成績3到5名之間。


(二)處理時間:2002/5/8/am8:50~9:13


(三)蒐集資料、困擾問題:
    該生在二、三週前的體育課,因打籃球搶籃板的時候,身體往上跳,適逢有同學往該生腰椎方向平面撞擊而來,以致該生身體急速往下重挫,而坐躺於地上,該生在當時只覺麻麻的、沒有疼痛感,爾後馬上爬起來繼續衝刺…。

下課後才開始感覺到疼痛,當天晚上無法入睡、腰有緊繃感、背部酸痛,只能側臥而睡,只要平躺就疼痛不已。如此狀態持續將近二、三週,在這段時間曾因脊椎發炎而導致全身發燒,也請了兩天的病假。

該生表示這兩三週以來,只覺得腦袋好像有東西塞住,讀書的理解力下滑40%;背誦課文的能力變差了許多總覺得背不起來,記憶力下滑20到30%;數學在受傷之前學習滿順的,但是受傷之後似乎不大能懂,使得自己很心急也更謹慎在每一件事上。


(四)診斷分析

1.撞擊力量令精神能量抽出去

        輔導員在紙上為個案分析當時個案撞擊時的分力,一為個案身體向上彈跳的力量,二為他人平面撞擊而來的力量,合力的走向,令該生的精神能量直接從尾椎往45度斜角方向抽出去。
         這股能量被衝擊出去之後,因個體要保衛自己,也同時有一反方向的力量要抽回,導致出去與抽回二力在進行拉扯戰,令力量停留在發生事件時空現場無法返回。因此造成個體的精神能量幾近掏空狀態,使得掏空能量的部位在生活功能的運作逐漸衰退,令個案不僅感到背部腰椎酸痛、腦袋功能也在瞬間下降。

2.每一意外事故在內心深處就是一種死亡

在個體的每一意外事件中,其內心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死亡,因此一切的反向掙扎力就是怕死去的掙扎,所以在矛盾治療過程再加上放鬆死去的觀想時,可以瞬間解除死亡的掙扎力。如此反而可以得到靈魂的重生與回歸。

3.矛盾治療法處理

處理方式是使用矛盾治療法,引導該生回歸事件時空,順著衝擊出去的力量出去到極限,在極限處就是精神能量匯聚處,再觀照自己就順著這股撞擊力道死去,一切掙扎力就會在瞬間消失,接著精神能量就能順著這股時空觀照自然回歸個體。


(五)處理過程

1.引導個案做兩次肌肉鬆弛,釋放生理緊繃的焦慮能量,讓肌肉進入鬆弛狀態。

2.使用矛盾治療的概念,引導個案觀想發生撞擊事件現場,讓自己重新被撞擊一次,順著衝擊力量出去,想著「死去也吧!」

         個案順著引導做觀想,不一會兒,個案的精神能量就開始進入回歸狀態,能量由個案下方尾椎進入,在能量進入填補空缺處的過程中,可以更清晰的見到個案能量在這次衝擊後其脊椎及腦部的能量幾乎已經空掉。而現在回來的是透明純淨的能量,但是能量只由尾椎填補到頸椎。
         在精神能量回歸過程,個案感覺到腰部及手部熱燙了起來。同時腦部有一條筋感覺疼痛及陰冷,因此輔導員再一次引導個案重複再練習一次矛盾治療法讓自己順著力量而出到極限點,這次個案回歸的精神能量能由尾椎填補至腦部,而且能量飽滿,使腦部受傷的筋路變得暢通,逐漸的,個案腦部那條筋路的陰寒感消失、疼痛感也隨之消失。

3.結束時,個案表示能量充滿全身,腰痛減輕許多,身體也舒服許多。


(六)追蹤觀察

1.2002/5/10/am10:30   個案表示:
5/8處理之後,當天晚上已經能平躺著睡,只是有點微痛,但是好了許多。腰的疼痛感已經不覺得。讀書的理解能力變得很順,甚至比受傷以前還更好。

2.2002/5/23/am12:45~12:55   個案填寫下表

項目

5/8處理之前

5/8處理之後

身體疼痛

腰部酸麻、做事容易疲憊

腰部及背部比較順暢、精神好很多

睡眠

不易熟睡、肌肉緊繃

比較容易入睡、肌肉較易放鬆

精神

常有無力感、做事使不上勁

好像負擔變輕、且做事較迅速

記憶力
理解力

常有記不太住的感覺、沒有信心

看書的心情較輕鬆、記憶力上升70~80分、理解力上升40~50

身體靈活度

彎不下腰、使不上力

身體氣流較順暢、動作較迅速

心情

無力感、無信心、常易受到別人影響

有專心力了、自信度較足

成績

第一階段考平均:76.2
班級名次:第3
(
自高一以來班級名次在3~5名間)

第二階段考 (51314)平均:88.6
班級名次:第1

自高一以來第一次名列班上第一
進步:+16.3%

 

  

伍、總結


       「矛盾治療法」其實是一種普遍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如因懶惰而誤事就以勤奮取代、不運動造成身體不適就以運動來改進健康狀態、多話誤事就保持緘默以應之、緊張就以放鬆取代、害怕死亡就去面對死亡……等等。也就是以相反的態度去解決原來的問題,或簡稱為「對治」的方法。因此要去推論矛盾治療法的祖師是誰,實在很難斷定,而法蘭克卻是將這一名詞概念用在心理治療上相當出色的心理學家之一。 

     法蘭克對矛盾治療法在心理治療的定義就是要求個案意圖做他害怕的事,或要求患者採取「相反於原有態度」的態度。其中「試圖去做害怕的事」要克服的問題就是當事人對原事件的焦慮、恐懼、抗拒、緊繃或者錯誤的認知。因此在諮商過程,若能配合肌肉鬆弛法,先解除個體因焦慮恐懼所引發的生理反應,就容易去除個體許多情緒性反應,之後個體也較能理性的反觀所發生的事件。 

    文中所舉的驗證案例就是根據「精神能量外傾進行防衛功能,以致無法順利返回個體,而造成個體靈魂失調。」的假設,再配合矛盾治療理念,所協助成功的案例。在這些案例中,個案都隱藏著模糊的死亡經驗,以及存在著潛意識干擾力量,其中精神能量外傾後無法順利返回個體,就是潛意識中主要激盪干擾的力量。在驗證的七個案例中,就是配合肌肉鬆弛法去穩定個體的情緒能量,再利用矛盾治療法的理念讓外傾能量順著思維時空順利返回個體,個體因此得以解除靈魂失調症狀。 

    一般當個體遭受到重大打擊、意外事件、驚嚇事件等,精神能量會有一部份外傾於事件時空去支援防衛的動作,這個動作其實已經在順間將外傾的精神能量設定「去進行捍衛」的執行程式。所以,雖然事件結束了,這一部分因強烈激盪外傾而出的精神能量若沒有得到鄭重訊息告知「事件已經結束!」「停止這次事件的防衛任務」時,則它仍然會停留在該時空持續執行「捍衛保護個體」的指令。所以,我們通常可以看到許多案例,即使是二、三十年前的意外驚嚇往事,到今天再想起仍可能是一場惡夢,主要因素就是當時因事故外傾的精神能量還停滯事件時空仍在執行防衛功能的捍衛戰。 

    試想,當個體有一部分能量持續外傾出去支援防衛工作,那麼剩下供個體現實使用的能量當然不足了,以致個體常會主觀性的感到身體不適、心理不安,這種狀態筆者認為都應歸類為靈魂失調症。而法蘭克提出的靈魂失調症診斷名詞,他認為這種症狀純粹是價值、道德觀、精神、靈魂上的矛盾問題所導致,與本能、衝動無關,也非精神病理造成。與筆者所提「靈魂失調症是精神能量外傾後所造成心理症狀及主觀性的身體疼痛 現象」的說法其實並沒有矛盾,因為當一個人的價值、道德觀、精神、靈魂上出現矛盾問題時,會造成靈魂的失落,失落時,精神能量仍是處在外傾狀態,依然會造成心理問題及身體不舒服的毛病,但是在生理上可能檢查不出任何的病因。 

    在本文中,強調從潛意識的角度來探討精神能量外傾造成的靈魂失調現象,利用矛盾治療的觀點發展出處理的方式。處理程序是進入個體不良經驗情境,協助個體解除不良經驗的感覺,再令精神能量回歸個體,則靈魂失調所引發之心理身體不適的感覺,當可以獲得減輕或解除。這裡要再說明「精神能量的回歸」其實是有其通道的、是有其時空性的,因為任何事件發生的背景因素都有時、地、人、事、物的因素,個體必須藉由當時的時地人事物而重回情境,經驗記憶檔案才有辦法重新提起運作,因此要協助精神能量回歸個體必須重視「回朔事件的時空情境」,這時候引導師所受過的各項訓練就佔著重要關鍵。 

    在我們的生活中,偶發的意外、驚嚇等不良經驗事件有時是無可避免的,在這些狀況,內心都會有一股抗衡力量存在,如何令抗衡力量消除?矛盾治療法就是滿好的一種思維方式,進行的基本程序就是先放輕鬆,再進入觀想回到事件情境,若無法放輕鬆則可以配合肌肉鬆弛法,一步一步的放輕鬆。爾後再順著這一股抗衡力量去面對問題、去看清楚問題,抗衡力量就很容易因此得到解除,新的領悟與察覺就會在其中產生,心身能量也可以得到平衡。個人若能常針對自己的生活事件重複練習,自我功能的完整性必能獲得提昇!




參考書目:
方永來 著 力比多

方永來 著 心理學大師彙編

普汶(Lawrence A. Pervin)著 洪光遠 鄭慧玲譯.人格心理學. 台北縣:桂冠1995

Gerald Corey著 李茂興譯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楊智文化1996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緒與精神能量

  作者:林宜靜  2002年3月


前言

    情緒的意義在牛津英語字典的解釋是:「心靈、感覺或情感的激動或騷動,泛指任何激起或興奮的心理狀態。」

    換句話說,情緒是一種激起或興奮的心理動力能量狀態,再簡單的說就是個體所處的一種能量狀態,情緒管理若是從個體精神能量的角度來看,就是如何令個體的能量狀態達到平衡、順暢、光明、復得、與生長。
    佛洛依德說:「人可以視為一個能量系統。」因此,一個人的情緒狀態應該與這人的能量系統狀態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此,若從能量系統的角度來提昇個體的EQ品質,應當去思考精神能量的成分與運作型態,才能有效去操作個體的精神能量。因此,可以反思下列問題:
1.人的能量系統中蘊藏著什麼?
 EQ不好:是否在個體能量系統中已經混合了一些干擾性的成分?這些成分可能有哪些?

2.是否可以對這一能量系統進行雜質的過濾與分離?
 爾後再將純化能量回歸供個體所使用? 

3.我們的能量系統中正在進行怎樣的功能分配?
 人格特質是否是分配比例不同而顯現差異?
 這種分配是否可以重新劃分?

4.失去的能量如何回歸與復得?

5.能量的運作與個體的思維是否有著密切的關係?
 若是,則透過思維的訓練應當可以去改變個體的能量運作狀態?

6.一個思維就如一個訊息的執行,若視人體為一機體訊息系統,那麼對這一機體下指令,當能操控個體能量系統的運作狀態?
  若是,那麼個體在什麼狀態,能量能聽從指令運作呢?

7.以上的議題若都是真,要在什麼狀態下或受過什麼訓練,才能夠對精神能量進行自我操作與控制呢?

    以上的反思是起源於人體機械說與認知訊息系統的觀點,這些思維一直是筆者在進行臨床潛意識研究的操作與觀察議題。經過多年的實務經驗,發現這樣的議題假設是可行的,操作若得宜,經常可以在一次諮商內協助個體達到正向的改變。

 

一、沉淪的能量再升起
(一)沉淪於電玩虛擬世界

    根據筆者多年潛意識研究,從個體現象場去觀察,可以發現一個人的思維與精神能量分配狀態有著密切關係,也就是思維投入多少,精神能量亦隨之投入多少。

    這個觀點,可以從筆者協助案例做精神能量回歸來說起:例如,近年來在校學生最常出現的問題是沉迷電玩,這些學生出現的問題有: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玩game,白天昏睡。)、課業荒廢、精神萎靡、生活沒有目標、對現實充滿無力感。這類個案,筆者歸類為失落的一種,從精神能量觀點來看,它們的精神能量已經沉淪進入電玩的虛擬空間。

    遇到這一類學生來求援時,筆者都會引導學生進入禪觀,回到沉迷電玩情境,要求學生呼叫自己的精神能量體從虛擬空間的情境中回歸身體。在引導過程,你會見到他們的能量正由虛擬空間匯聚回到身體。處理之後,他們大多會恢復正常的作息,專心課業,玩電玩的時間比較就能自我克制。

    這類案例,要從處理前後的差異性來看:處理前,個案的心思在電玩上,因此在電玩前能夠生龍活虎,但是現實生活卻是欲振乏力;處理後,精神能量定位在現實面,因此玩電玩時間能自我控制,生活作業也能恢復正常。

    這類案例,可以清楚的看到、發現到一個人的思維與精神能量分配狀態有著密切關係,也就是思維投入在那裡,精神能量亦隨之投入在那裡。


(二)欲振乏力

    在生活中,有許多人很容易顯現欲振乏力的現象,想去做卻是怎麼也提不起勁去做!欲振乏力大多是起因於行動力無法配合想法的結果。一般處在欲振乏力狀態的人,他們的心理常有下列現象:知而不做、擔心、掛記、猶豫、矛盾衝突…等。處在這些狀態一段時日後,因為沒有實際的行動力去支持心中的期待,導致原先支持心中期待的精神能量體因期待落空而消磨耗損,進入生命的空盪期,這時候,精神能量就會默默的沉淪進入潛意識空間。

    若從佛洛依德角度來看,精神能量的總量是固定的,哪裡分配多,就有其他分配少,因此精神能量若沉入潛意識空間的量有多少,則在意識狀態下支持個體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就會減少了多少。所以,欲振乏力,簡單的說就是能量不夠生命活動使用的感覺 

    例如,當某人想去完成一件事情時,他的訊息認知系統在當下可能已經設定好指令「開始行動!」,於是他的精神能量就會隨著思想開始集中在這一事件上去進行構思與計劃,若是後來他的行動沒有去做,導致認知與行動無法產生一致時,生理就會進入焦慮、緊張狀態。若再拖拉一些時間後,支持這一思維的精神能量因為沒有獲得實體行動的支持,便會沉淪進入潛意識空間,以致他的精神能量不足夠應付現實生活所需,因此心情就開始產生失落、空虛、無力感、欲振乏力感…。 

    處理方式,一般而言是提醒個案去完成原先的想法,個案若能夠去付諸行動,則原先如何失落的能量會如何再浮昇出來繼續支持個體的行動。另一種潛意識處理方式,是引導個體進入禪觀或淺度潛意識狀態,回想這段日子以來失落的情境,這時候在潛意識空間便會開始慢慢聚集失落的能量,引導個體取消原來要去執行的設定,重新定位失落的能量,那麼失落的能量就會再次回升,個體會再重新領悟生命的意義。

 
(三)失去意義的失落
    當生命失去方向、目標、意義,也會產生失落感。因為在這些時候,精神能量沒有獲得個體的任何思維指令去支持生命的發展與延續,個體也會進入生命的空盪期。當進入生命的空盪期,個體的能量體會沉淪進入虛無空間,令現實的個體顯現一蹶不振、欲振乏力、甚至抗體弱且多病的樣子。

    處理方式,是引導個體重新去思維曾經讓他沉淪的事件情境,並且從中找出自己生命的目標或意義,則沉淪於潛意識的精神能量會隨之升起,再次提供個案從事生命活動使用。


二、平撫激起的焦慮能量

    焦慮可以表示一種生理或心理的狀態、症狀、症候群、也是一種疾病的名稱。
學者很難對焦慮下一定義,通常是從所引發的症狀或症候群著手說明。焦慮的意義通常是指由不確定的因素所造成的一種不愉快心理激起狀態

一、常伴隨的生理反應是來自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強烈活動:
1.交感神經所造成的反應:快速而不規則的呼吸、收縮血壓升高、唾液減少而導致口乾舌躁、手心腳掌留汗、四肢冰冷、發抖、肌肉顫抖。
2.副交感神經所造成的反應:腸胃不適、腹瀉、小便次數增加、在緊急狀態下可能昏厥。

二、情緒反應
可能會有恐懼感覺,對大難臨頭的模糊預期或更清晰的一種害怕,經常處於一種激動狀態,而且憂慮著自己的狀態

三、行為可能經驗到
失眠、坐立不安、重覆不斷的夢、充滿焦慮的夢魘、無法專心、健忘、身體容意疲倦、工作缺乏效率。

    筆者在學校平均兩天,至少會協助輔導一個案例,處理最多的主題是焦慮,其次是失落,再其次是重大打擊後症。一般而言,當學生願意接受筆者輔導時,問題大多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得到滿意的解除。焦慮在處理時要把握的要點是澄清焦慮的事項,再從個案所焦慮的問題情境,放鬆釋放平撫身心激起的能量狀態。當個案的身心能量狀態進入安定平和時,問題應是解除的時候。

    在短時間內,要平撫身心激起的能量狀態,最快的方式是使用肌肉鬆弛訓練,肌肉鬆弛訓練是應用肌肉的一緊一鬆引導,令生理的氣血達到良好的循環狀態,接著個案會進入身心能量安定舒適平衡的狀態,爾後再引導個案反思自己模糊的預期焦慮時,個案的領悟與察覺會在此時此刻產生,改變也從此時此刻開始。



三、精神能量分配

(1)人格結構

    佛洛依德說人格由三個系統組成:本我、自我、超我。這三個我是指人的心理歷程,也是心理功能中的幾個不同層面。
本我:生物要素、追求快樂;
自我:心理要素、追求現實;
超我:社會要素、追求完美。
    基本上,人可以視為一能量系統,人格的動力包含將精神能量分配到本我、自我、超我的方式。精神能量的總量是固定的,因此若一方分配得多,則另兩方就分配的較少。人類的行為決定於此一精神能量的分配。

    因此,從能量分配的角度來看,三我的能量應是平均分配的,若不平均,則個體會產生思維、情緒、行為的問題。例如超我能量分配偏重、本我能量分配就偏低,則個體可能會對道德教條的要求就會比較強烈,心理也不容易有快樂的感覺。若自我能量分配的太少,則個體在處理現實生活問題可能會顯現能力不夠,心理常會受到超我、本我的打壓,而處在矛盾狀態。若本我能量分配偏多,而超我與自我能量相對就分配偏低,則個體可能會呈現縱情慾樂,不受教條律法的約束。

(2)溝通分析→角色能量分配

    溝通分析法(交流分析法),是心理學家伯恩所提出,他發現到每一個人皆有父母型、兒童型、成人型之人格特質。人類在家庭中的成長,由於分子間的互動,成為每一個人基本角色的劇本,也成為每一個人的原劇,從此影響他的一生。從父母型、成人型、兒童型(PAC)又分出七種人格特質(角色),若個體的精神能量分配要達到平衡狀態時,其分配比值大致可以如下:

父母型( P )1/3       其中 權威型占1/6 ; 滋養型占1/6
成人型( A )1/3       其中 電腦型占1/6 ; 問題型占1/6
兒童型( C )1/3       其中 順從型占1/9; 反叛型占1/9 ; 小教授型占1/9

P、A、C三種角色,其中父母型P與超我相近,成人型C與自我相近,兒童型A與本我相近。從平衡觀點來看精神能量分配,P、A、C每一型占總量1/3,因為每一種角色都有其重要性,缺一不可,少了一種或精神能量分配得過多、過少,都會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走向,相對的困擾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在2002/5/22的一次成人會心團體課程中,從溝通分析角度協助學員進入潛意識做角色的能量分配,這次學員的反應很好,有80%以上的學員表示能夠清楚的感受到能量重新均衡分配後,清楚的感受到有很清澈的能量體如水銀柱般從尾椎昇華到頭頂,身體的感覺相當舒服。一周之後,在課堂上有兩位女士學員分享一週來的心得,原本這二位學員在順從型的分數偏高很多,也就是在平日是屬於順從型的人格特質,但是卻發現這一周以來,自己有不同於過去的表現,分別列如下:

學員

角色能量分配之前

角色能量平均分配之後

A女士

我是順從型的人格,通常別人有要求於我,我都會壓抑自己去答應他人,而後常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做。

現在也是答應他人去做,但是我的內在卻認為是對自己能力的挑戰!而不是壓抑,也沒有負面的感覺。

B女士

我是順從型人格,只要有人對我要求,我幾乎不會拒絕的。

5/27早上有位朋友來電要求我去做某事,我竟能理性的表達我無法接受這個要求的理由。在以前,這種行為在我身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3)三我、七種角色能量重新分配

    三我、及溝通分析七種角色的精神能量均衡分配,可以藉由肌肉鬆弛練習,進入淺度催眠導引精神能量重新做比率分配,從筆者平日團體輔導觀察記錄,學生的三我、或七種角色能量平衡後,都會產生舒服無負擔的感覺,內心衝突減少或消失,以及角色不再混淆的現象。


四、人格成長過程→精神能量的滯留現象

(一)理論上
    佛洛依德認為,五歲以前是人一生發展最重要階段,從出生到1.5歲之口腔期,1.5歲到3歲之肛門期,3歲到5歲之性蕾期。在這幾年內,本能的發展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多次的失敗,這些發展中的失敗稱為滯留作用。產生滯留現象有兩個因素,一種是在某發展階段若滿足太少,則個體會害怕不敢進入下一階段;另一種是滿足太多,則沒有動機進入下一階段。

    個體一但發生滯留作用,即使發展到後期,仍會努力希望得到和早期階段相同的滿足或害怕成長,例如滯留於口腔期,會去尋求有關口腔的滿足;滯留於肛門期,可能會有強烈的小氣或潔癖;滯留於性蕾期,女性可能會有歇斯底里反應,男性可能會有比強比大的發展趨勢。另一與滯留有關的現象是退化,是指個人回到早期的滿足方式,回到較早期的滯留點,例如,遇到挫折或焦慮則食物吃得過多、煙抽得過多…等。

(二)操作時的現象

    筆者從個案實驗操作中觀察到,滯留作用不一定只發生在五歲以前,實際上,成長過程的不良經驗都有可能令個體不敢或不願進入下一階段的發展。若個體有滯留現象,則個體在該發展階段因過於滿足或不滿足,都會令精神能量(本能)滯留於該階段之時空點,而導致心靈停滯於該階段不願繼續成長。

    處理方式,先讓個體明白精神能量的回歸才能帶動自我的成長,接著進入淺度潛度催眠或禪觀狀態,引導個體接回該時期滯留之精神能量,處理之後,問題大多能得到減輕或解決。


五、驚嚇或意外事故造成精神能量的外傾

    個體發生意外或事故時,個體的生之本能會引發自我防衛現象,也就是精神能量外傾於事故的時空,執行保護個體動作。在意外或事故當下,個體的身心大多是處於焦慮緊繃狀態,又精神能量在身心焦慮緊繃狀態下大都不容易順利回歸個體。因此,若這一外傾的精神能量無法順利返回個體,將會導致個體產生那些問題呢?一般而言,常出現的問題是精神失調症狀或生理不適感覺。

    因此,若要治療個體因意外事件造成的精神能量外傾所引發之靈魂失調症,就是協助其精神能量統整回歸個體。處理方式,是引導個體進入禪觀或淺度催眠,輕鬆面對情境,從情境中解除精神能量外傾之拉力與記憶性疼痛,個體的精神能量就能順利返回個體,問題也得以解除。

    這裡要強調的是,不要小看曾經發生過的意外事件,因為一個意外或一個撞擊對個體內心而言,可能就是一次死亡的陰影。若處理得宜,這對一個人的後續發展是有其決定性的影響力,列舉案例如下:

    筆者曾經遇到兩個案例,這兩位曾經發生過車禍,他們從發生車禍之後,常會有一種現象,就是突然會覺得這世界的一切都靜止了下來,感覺自己與周圍環境是隔離的狀態,好像自己不再是這世界的一分子。這兩位分別是:

個案

16歲的男生(2000/10月)

30歲的小姐(2002/5月)

發生時間

在10年前幼稚園時發生過一場車禍,撞擊後,頭部受傷,傷口已經治療痊癒。

在4年前發生過一場車禍。

症狀

十年來,經常出現一種現象,就是突然與環境產生隔離感,心中常會覺得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對車禍的情景依然清晰,當進入與環境隔離狀態時,頭會有劇痛感。

思維常進入飛躍狀態,不容易專注,頭會痛,可是怎麼也想不出車禍的情景。一進入淺度催眠就失去知覺,解除催眠時就如睡醒一般,但是對於剛才催眠進行什事都沒有印象。

處理方式

以電腦訊息處理法解除個案記憶性傷痕與疼痛,引導個案將當時情境之精神能量回歸。

個案參加筆者第一次EQ課程時,曾有提及曾有車禍並表示頭很痛,但是這事件的檔案一直無法提取處理。當進入第七次課程時,因探討自己對父親死亡的愧疚感之後,再進入淺度催眠狀態時,整個車禍情景浮現,才能順利進行精神能量回歸。

處理之後

頭不再痛,死亡感消失,與現實環境隔離的現象,到目前不再發生。

專注力與穩定性出來,心情很愉悅。再進入淺度催眠時,已經能清楚的聽到引導聲。

 

六、能量流暢 與 情緒品質提昇

    精神能量的分配比例、流暢度、阻塞現象、滯留狀態,都會決定個體的情緒狀態。

    筆者在EQ情緒管理社團課中,曾經做了一次實驗,告訴學生,情緒與精神能量狀態其實是有密切關係,能量的流動在人體是有其管道的,就如中醫提及人體有14條脛脈,這14條脛脈可以視為人體精神能量管道的一部份。又如古印度修持者,視人有五條修練的靈脈,分別為前脈後脈左脈右脈中脈,所以從能量管道的角度來看,這五條脈管其實也是人類精神能量的通道。當這些能量管道有阻塞或乾枯的現象,不僅生理不舒服,情緒也會不好。

    解說完之後,於是開始引導學生練習基本氣功運動令氣血暢通,爾後再引導放鬆。接著要學生自我暗示「將精神能量的管道打開,能量流暢無礙!」結果學生在很放鬆的狀態下辦到了,有90%學生表示,心情變得更舒暢許多,原本上課以前的鬱卒感覺消失了。這實驗告訴筆者,能量管道的暢流有助情緒品質的提昇,而這次學生情緒品質提昇只是透過運動、放鬆、觀想開啟精神能量管道令其暢通而來的,純粹是從活動中進行身體能量的生態平衡而已。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職學生EQ社團筆錄 

 作者、輔導者:林宜靜(2002年2月整理)

 

 

EQ課程大綱 

壹、學年度:90學年 度第一學期 

貳、EQ社團實施地點:木柵高工 

參、課程理念
    本課程的設計目標是在建立個人情緒管理、習慣與認知上,使個人從心理學的觀點來檢視自己內在心理狀態,透過淺度催眠、肌肉鬆弛、簡易氣功及禪觀來引導個體內在的負面情緒心理能量達到統整、純化、翻正的效能。從團體互動中,察覺其實大家都可能面對類同問題,但是解決與思考方式可能不同,並從互動中相互探討與學習。
 

肆、課程大綱

一、課程簡介/基本資料填寫/自我介紹/幹部選舉

二、壓力/肌肉鬆弛法

三、自卑/消除自卑

四、理性與非理性信念/駁斥/消除非理性信念

五、人格結構/人格重整

六、生命教育/生與死/生命的意義

七、同理心/鏡中人活動與禪觀

八、生命之旅/禪觀

九、沙利文之自我動能/活動/消除焦慮

十、溝通分析/活動/自我分析

十一、安全感/活動/心得分享

十二、埃利克森之人生發展階段

十三、意義治療/五個意義三個價值

十四、心得分享/珍重再見
 

    伍、上課方式
    1.從活動進入主題。
    2.會心團體:心得分享,觀念澄清。
    3.肌肉鬆弛、簡易氣功活動、淺度催眠、禪觀:平衡精神能量、消
      除潛意識干擾、以穩定情緒統整人格。
    4.心得作業:重新省視課程內容與自我整理。
 

 

 

壹、課程簡介/壓力/肌肉鬆弛法

(2001/9/12) 

一、上課流程
1.課程簡介
2.壓力:喚起學員過去不良的壓力記憶
3.肌肉鬆弛法介紹、練習:藉由肌肉鬆弛練習解除學員的過去壓力。
4.休息一下:當輕度催眠引導結束時,學員身心狀態有個別差異,有的在潛意識之不良檔案會持續釋放,因此有些學員會有累想睡的感覺,這時要給予幾分鐘時間休息,在這休息過程,學員之身心能量場會調得更好,之後精神也會更好。
5.回饋單:了解學員練習運作狀況及可能的問題。
 

二、肌肉鬆弛學員回饋單
1.當教師介紹壓力時,學員很容易回想到自己過去曾有的壓力,同時也喚起潛意識的身心靈記憶,因此這時學員的身心精神的狀況會呈現出過去的狀態如疲憊、心情、緊張等等…。因此,從下面學生回饋單在「練習前想起過去壓力時之身心靈狀況」的記錄,其中「靈」指的是「精神狀況」。
由下列記錄表,大家可以看到大部分學員對過去壓力的身心靈反應,都是疲憊、緊張、想睡、無法專注、很煩…等等。
2.練習鬆弛過程,配合對過去不良經驗釋放的想法,學員過去疲累的記憶會被翻開,並且形成一種能量型態,流出意識空間,讓潛意識空間淨空。學員就會感覺越來越舒服輕鬆。但是有許多學員的垃圾檔太大,需要一些時間排除,因此疲累想睡時間會稍長一點,只要在結束引導後休息或小睡5分鐘左右,精神就會有舒服飽滿感。
3.練習之後學員才會深刻體悟到有壓力與無壓力的差別,及明白短時間解除壓力的方法,並且願意好好學習情緒管理的課程。
 

三、這是2001年第一學期,筆者於某高工情緒管理社團第一次活動「壓力/肌肉鬆弛法」的課程,學生第一次與筆者見面,也是這批學生第一次練習肌肉鬆弛之過程與反應。

 

編序

練習前想起過去壓力時之身心靈反應

練習過程身心靈

練習之後身心靈

困難處

1

緊張、疲憊、想睡

主題:課業
身:疲勞

心:想到課業壓力
靈:思考能分辨事務好壞

身:更加疲憊

心:毫無壓力存在
靈:思考正常頭腦清醒腦袋空空
心得:明白消除壓方法

2

疲憊

主題:壓力
身:勞累

心:想到我被父親罵
靈:有點疲憊

身:身體的肌肉比較不會那麼的酸

心:思想變得很清楚
靈:精神狀況變得良好

回想過去有點難過,使我不願去回想。

3

精神不好、有些課程聽不懂、每天要那麼早起床來學校!

主題:朋友
身:由緊到鬆感覺很好

心:想到陌生又遠的木柵高工
靈:有點想睡

身:輕鬆了

心:豁然開朗,覺得遠一點沒什麼呀,因為我姊也是本校畢業的。
靈:輕鬆了
心得:受用無窮

不知橫膈膜如何放鬆

4

無聊、疲倦、很累

主題:過去的壓力
身:輕輕鬆鬆

心:想到以前種種壓力
靈:變得比之前要好很多

身:感覺很自然不會有緊繃狀態

心:較快樂、舒服
靈:較不疲倦
心得:身體輕鬆很多但是還未完全解除。

腳板、臀部用力比較困難

5

想睡、想東想西、沉重、精神不好。

主題:課業
身:沉重

心:想到補習的事
靈:更想睡

身:累死人了

心:想不到東西
靈:精神比較清醒
心得:壓力變得比較輕,但是感覺更累。

邊用力邊想事、用力時很難呼吸

6

精神不濟,身體疲勞。

主題:課業
身:懶散

心:想到課業、考試前的緊張
靈:逐漸放鬆

身:身體舒服

心:舒服
靈:想睡、頭昏昏的
心得:可以用這方法安眠及找出自己壓力源

拳頭以外的地方用力有困難

7

想睡、很累、沒精神

主題:壓力
身:很輕鬆

心:想到一些壓抑很久的壓力。
靈:精神比較好

身:很輕鬆

心:很舒服
靈:很有精神
心得:覺得蠻有效的希望能再多學一些!

8

精神緊張,肌肉略有緊繃。

主題:抉擇
身:全身機肉處於緊繃狀態

心:回想到以前遇到某些事情產生壓力的過程
靈:精神緊張

身:身體有一種莫名的輕鬆感。

心:感覺一切都無所謂
靈:腦子一片空白,想睡。

心得:做完時真是輕鬆的不得了!

要控制肌肉一緊一鬆有些困難

9

身體有點累心裡有點緊張

主題:考試
身:身體越來越輕鬆

心:想到考試時的緊張
靈:從緊張到舒暢

身:舒暢輕鬆

心:舒暢輕鬆
靈:比較好

心得:很有用,能消除壓力。

很難控制力量大小

10

精神比較差上課比較不專心心情比較浮躁

主題:壓力
身:感到放鬆、想睡

心: 想到一些以前的壓力與挫折等。
靈:感覺比較好

身:放鬆後感覺比較好

心:身呼吸時感覺很舒服。
靈:精神變得比較好

心得:可以多用在生活

沒有

11

有很大壓力、老覺得很煩,精神也不大好。

主題:壓力
身:覺得很舒服輕鬆多了

心:想到以前壓力源就很煩,不過慢慢好了。
靈:很不錯、很舒服、精神也變好了。

身:身體覺得很舒服,沒有之前疲勞。

心:很快活比之前好很多。
靈:精神變得很好,比較不累。

要排出所有的負面能量不容易

12

有點沉重,好像有石頭壓在心中。

主題:國中時交朋友
身:有點累全身好像沒力氣。

心:想到朋友排斥我
靈:有點累不過一會兒覺得很有精神

身:有點累全身好像沒力氣。

心:心情比較好比較輕鬆。

 

有些肌肉無法用力

13

身心緊張,會想東想西,注意力不易集中,全身在緊繃狀態下。

主題:考試
身:在放鬆時感覺很好

心:想到升學考試的壓力
靈:一開始不安定,到後來很輕鬆。

身:很放鬆不會緊張

心:注意力比較好
靈:精神變得蠻清楚的

全身緊繃時在大腿或其他地方不易放鬆

14

緊張、想睡、疲勞

主題:壓力
身:還是有一點累

心:釋放出沉重能量後,變得輕鬆,很想睡覺﹗

身:放鬆、不緊張了

心:放鬆、舒服
靈:精神變得比之前好很多
心得:很有效,放鬆後想睡,睡一下,腦筋更清醒。

容易

15

平靜、輕鬆

主題:壓力
身:緊繃

心:煩悶
靈:難以承受

身:肌肉快速放鬆後很舒服。

心:心情緩和較不緊張
靈:有如釋重擔的輕鬆
心得:輕鬆如騰雲駕霧

18

精神還好,只是有一些煩惱在心裡。

主題:課業
身:由緊張變輕鬆

心:想到一些很難解決的事,但都一一解除了﹗
靈:由緊張變舒適

身:輕鬆了

心:比練習之前舒暢許多
靈:精神變得更好
心得:原來放鬆能解除壓力!我還要繼續上這課程!

手臂、胸、腹的用力有困難。

16

疲憊想睡

主題:沒有
身:緊繃

心:很悶不舒服沒想什麼
靈:沒感覺

身:胸口有點悶悶的

心:想哭又不想哭的感覺
靈:變得不太想睡

心得:我不大了解壓力

對於全身放鬆有困難

17

疲累得想睡
精神恍惚

主題:過去
身:很輕鬆

心:想到不愉快的過去
靈:想睡

身:感到非常輕鬆而且想睡,之後老師讓我們睡3分鐘,睡的很舒坦。

心:舒服了許多
靈:也變好了
心得:對我的睡眠、壓力處理、課業一定有幫助。

有些地方會使不出力來

19

覺得全身渾身不對勁,而且很累。

主題:壓力
身:覺得沒有之前累

心: 比較舒服
靈:心情不錯

身:身體不會緊張

心:心情不會煩,感到舒坦
靈:整個人都有了活力
心得:今天我才知道什麼是壓力,也學會如何處理壓力。

開始時心情定不下來

20

身心煩躁心情不是很好感覺很累

主題:
身:覺得全身緊張

心:想到一些不堪回首痛苦的往事
靈:感到很累很睏

身:感覺好像睡了一場覺,身心舒服如釋重擔。

心:心平氣和
靈:讓人精神百倍
心得:過程有些累但是結束時便得很輕鬆。

沒有想像中難

21

沉重、悶悶的、但精神不錯

主題:與朋友吵架
身:很不舒服很沉重

心:想到那時為何會這樣
靈:很累沒精神

身:輕鬆許多、舒暢許多。

心:輕鬆,沒負擔,心中石頭已放下
靈:有點累想睡

心得:這是紓解壓力的一種管道

不知胸部、大腿如何用力

22

壓力很大

主題:壓力
身:從僵硬到放鬆

心:想到一些壓力的事,放鬆了之後就覺得很好
靈:張開眼睛之後精神變得很好

身:不會很僵硬

心:好像放下心中的一件事
靈:不會覺得很緊張
心得:壓力能從放鬆中漸漸解除。

要經由壓力才能完全釋放的方法

23

跟平日一樣,身心靈都有一點緊張。

主題:精神
身:盡可能放鬆

心:想到以後三年學習過程
靈:有點混亂

身:較能放鬆

心:較開朗
靈:較清醒
心得:使我懂得如何排解自己的壓力

若沒有老師引導,我可能會忘記用力順序。

24

身體不舒服、精神緊繃、心情緊張

主題:考試
身:吃不下睡不著

心:想到考試成績太差
靈:緊張無法紓解

身:恢復往常狀態,壓力立減,全身舒暢。

心:放鬆
靈:

心得:能夠勇敢面對壓力

有想往事難回首不願去想

25

身上有莫名的無力感
心情低落
精神只感到很累

主題:家庭
身:四肢無力

心:想到家裡發生吵架,我離家出走。
靈:低落,感覺沒有生命,但是比原來好一點。

身:仍有一種很疲憊的感覺。

心:比較舒服
靈:精神有點累

精神無法集中

26

很沉重,心情不好

主題:基本學力考試
身:想到當天身體就很累練習放鬆後就感到輕鬆

心:想到當天考試
靈:一想就又緊張,練習後又能輕鬆

身:沒什力氣、想睡

心:很輕鬆
靈:很輕鬆
心得:若能善用紓解壓力的技術,社會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自殺了!

各部位用力有困難

 

 

 

 

貳、自卑情節的抒解

(2001/9/17)

一、上課流程
1.請學員發表對自卑的看法
2.教師總結自卑的意義、講解如何消除自卑、如何處理自卑
3.請學源於回饋單中寫出幾項自己過去曾感到自卑的事件
4.操作
(1)肌肉鬆弛三次
(2)進入潛意識去接受承認支持自己曾有的自卑
(3)以電腦運作模式處理自卑

 

二、學員運作過程回饋單

列舉自卑事件

第一次處理:接受承認支持自卑
1.練習前 2.過程 3.結果

第二次電腦運作
1.提取檔案 2.檔案還原 3.刪除檔案 4.結果 5.心得

1.

1.成績輸他人
2.比賽輸他人
3.長得沒比他人帥

1.想把自卑消除掉
2.想起以前自卑的感覺
3.把以前自卑都給忘了

身體放鬆脖子有點酸,其實我一點也不自卑。
1.想不起來以前的自卑
2.想不起來無法還原
3.可能早已被遺忘了
4.原來我並不自卑!

2

1.國中時有一次考試考得很差
2.身高不夠高
3.長相不如人

1.身體精神不太好
2.身體各方面滿沉重的
3.變輕鬆一點

身體精神不錯
1.提取一個感覺不好的記憶
3.想辦法刪除它
4.在身體精神各方面都變得更好
5.每次上課身心都獲得不錯收穫,不僅解除心理問題,身體也變輕鬆,一舉兩得。

3

1.向女生告白不成功,所以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
2.考試考得比別人差
3.班際籃球賽同學沒選我,令我感到球技不如人

1.很在意過去
2.要把那些過去提出來很痛苦
3.能夠面對過去克服過去,真好!

已經有一點克服但還有疑惑
1.再一次面對比較不會害怕
2.把過去克服掉,心情很好
3.把不好的去掉重新出發
4.能夠把以前在意的地方刪掉真好!線再覺得那些沒什麼,要有自信。

4

1.長相難看
2.個性不好沒人緣
3.沒時間概念
4.玩得也不是很好
5.不愛讀書

1.感到難過,還沒發現自己有什優點,被人當墊腳石的滋味真不是蓋的。
2.想起不高興的回憶的事
3.做完小睡片刻感覺非常舒服

1.提取長相不好看與個性不好的檔案。
2.還原刪除時,盡可能將不好的記憶刪除。
3.結果好像身體舒服了,心沒變。

5

1.小學月考考差了
2.國中時長得不夠高
3.國中時事情做得不夠好

2.沒感覺
3.累、想睡

5.心理壓力變輕,更想睡…

6.

1.考試考差被嘲笑
2.考試考不好
3.做事做不好被罵

1.疲勞精神不好
2.感覺很舒服
3.身體比較訪鬆

身體比較放鬆了
1.做事做不好的感覺
2.與1.差不多
3.感覺比較沒有壓力了
4.身體變輕鬆腦袋變清楚
5.抹去過去負面想法,感覺很舒服。現在想起過去時,比較能放的開,也比較不會有壓抑在心理。

7.

1.英文不好
2.長相不如人
3.他人技能比我多

1.不會很疲勞
2.越來越累
3.想睡

身體還是疲勞
1.把自卑之事想一想
2.再想想原委是否有解決之道
3.再把事情從心中抹去
4.覺得放下一顆大石頭
5.現在心情比之前好多了
我覺得這對自卑非常有用

8

1.國小時因過胖被嘲笑。
2.因自己的某一些習慣舉動被取笑。
3.因喜歡某為同學,誘因長相問題而感到自卑。

1.感到傷心難過,不舒服。
2.過程陷入一片幻想狀態,身心整個放鬆後,心理開始回想過去種種,精神帶點緊張。
2.結束時,身體感到格外輕鬆,心理也去接受自卑,精神變得好多、開朗多。

1.先把以前發生過自卑的事情回想起來。
2.接著把這件事發生的原因想清楚、弄清整件事。
3.最後再把這件事從頭到尾把他去除。
4.結束後,覺得心理舒服多了,也看開了,整個心情也就好多了。

9

1.國中時被班上同學排斥。
2.打籃球時被別人慘電。
3.考史實成績很差。
4.看到別人長得比我高。

1.內心感到不舒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很沒用的一個人。
3.做完之後,過去的自卑事情,已經感覺不是那麼的嚴中了。

由於之前做過一次,所以輕鬆一點。
1.想起打球時被慘電
3.做完之後,我已經有勇氣去接受他了。
4.我認為做完之後,已經沒有那麼的自卑了,而已後如果再遇到時,我想我能夠去接受他。

11

1.考試考不好的時候。
2.
量身高時,身高比不上他人。
3.
寫作業時,他人會而我卻一問三不知。

1.剛開始心情不是很平穩,身體疲勞,精神不濟。
2.過程中,過去影像真的浮現出來,讓我進入了那影像。
3.做完之後,身體覺得好輕鬆,心情也比較舒暢、愉快,精神好多,覺得身邊隨時有好事。

已經不錯了,不過影像還有一些留在腦子裡,並沒有完全擺掉那些痛苦的影像。
1.我把從前有記憶的那些痛苦影像提取出來,自己覺得變痛苦的感覺。
2.過程,我把我所有好的記憶影像提了出來,那時真有如排開烏雲件青天的感覺。
3.結果我把痛苦的影像給刪除了,現在好輕鬆。
4.結果身體更加舒服,心情好愉快,精神也更好了。
5.心得是做完之後心情很輕鬆。

12

1.怕別人比我好
2.長得短

3.
面相不夠好
4.
能力
5.
交友

2.胸口有東西壓著
3.身心都覺得沒壓力了

1.回想不快樂的事
2.心情變好
3.只想開開心心的
4.心情變得很開朗,胸口不會重重的。

14

1.考試輸給同學感覺丟臉。
2.比臂力從不輸人竟輸給一個人。
3.打籃球輸人。

1.過程,將全身放鬆之後,腦海也跟著放鬆。
2.結果感到精神比較好,腦子也變得比較清醒。

1.過程,在我的海中,沒有什麼畫面,也感覺不到有檔案的存在。
2.結果,但是之後,也是一樣的感覺,比原來差很多,就是變得很舒服。

15

1.國中時考倒數幾名,同學又說超簡單的而感到自卑。
2.國中時,同學說我長得不好看。
3.在別的學校打球時,因身高不及別人而常被蓋火鍋。

2.過程,能夠想起之前不愉快的事,且能夠感受到消除這些事件後的感覺。
3.雖然消除了,但是哪也只是一部份而已。

1.提取檔案時,我看到了國中時同學對我的不滿與嘲笑。
2.檔案還原時,我回到沒有這些事件的現在。
3.檔案刪除時,消除掉了我所有一些國中不愉快或不爽的事。
4.心得,我了解到什麼是該用什麼方法去解決。國中時的不好回憶我已經去除,而好的回憶從新開始,從現在與朋友建立關係。身高問題則是自己要多運動多喝牛奶。

16

1.打籃球輸人
2.成績擠不進前十名
3.美術不如人

1.感覺不爽、累、想睡
2.過程與結果想睡
3.心得,身體放鬆了許多。

1想不到任何檔案
2.結果想睡覺
3.心得,除第一件事,感覺不自卑了。

17

1.身體肥胖
2.課業成就比不上表弟
3.打球時學藝不精

2.身體放鬆的感覺真好
3.身體與心靈感受到相當的平靜,比一般休息的效果更好。

1.想到不愉快的過去使得心情不佳,但得到完全的釋放再加以刪除後,心情會很舒暢。
4.當不好的檔案刪除時,不但心靈會更加的愉快,而生理上的狀態也會由之前的不安轉變成愉快。

18

1.太矮
2.努力畫圖卻比不上別人
3.考試很努力卻比不上他人

1.覺得自己任何事都不行,一無可取。
2.仍會自卑,但是我告訴自己我有別人所沒有的特質。
3.心中的自卑感沒那麼的重了

仍覺得自己不一定行,但想法不會比以前自卑。
我告訴自己的優點與努力必能成功。
4.自卑感幾乎沒有了,因為我還有其他優點。
5.相信自己的優點特質!

19

1.小四籃球比不過他人
2.小六覺得自己沒膽子
3.國二數學比別人差

2.心情蠻平靜的
3.做完以後,舒服多了。

1.提出來時,心理會滿不舒服的。
2.在還原時因為都是快樂的,所以沒有憂愁。
3.刪除時感覺放下一顆沉重大石頭。
4.到目前為止,心情比以前舒服多了。
5.事者已以!

20

1.某次考試竟比一個不用功的人差
2.身材太差
3.字寫得很難看

1.身心疲憊精神不濟頭很痛
2.感覺像是在睡覺作夢
3.某些不爽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1.往事不堪回首心情煩躁
2.想到一些快樂的事心中比較舒暢
3.把不好的東西抹得乾乾淨淨,只剩下一些快樂事。
4.感覺心中風平浪靜,不再煩躁。
5.學到很多,也抹掉一些不愉快的事,感覺很好很舒服,但也很想睡。

21

1.課業、考試
2.身材比別人胖、壯
3.才能不如別人尤其英文

1.很氣自己為什麼那麼沒用,記性那麼差,這麼沒定力持之以恆。
2.過程很難找到自卑的一些原因所在,要翻來覆去才能慢慢呈現出來。
3.結果並沒有一次就把這些壞東西全部去掉,身體只有消為輕鬆而已,想法有漸漸紓解開來。

1.提取時,很快就能找到壞東西。
2.懷原時,也能很快的回想起來。
3.刪除時,把他丟掉,腦中會變空白。
4.結果,身體比第一次輕鬆數百倍。
5.心得,全部都放開了,也沒有很自卑的感覺,輕鬆了很多很多。

22

1.數學不好

2.跑步比別人慢
3.
畫圖畫不好

1.僵硬、無法放輕鬆
2.會想起不愉快的過去
3.身體變輕鬆

身體放輕鬆許多想法改變很多
1.想到自己經歷不愉快的事
2.感覺自己要忘掉之前得事
3.除去了心中疑慮
4.比第一次更舒服
5.心境改變很多、放鬆很多、感覺舒服很多。

23

1.自上國中以來成績不好
2.小五至今長得有點胖
3.小四跑步跑不過他人

1.身體有點累精神有點混亂
2.身體精神慢慢放鬆
3.整個身體得到紓解

已經有點清醒了
1.看到埋在心裡深處的東西
2.有點不舒服
3.已比較輕鬆,把一些埋在心裡的垃圾丟掉
4.心裡較開心
5.過程有點不舒服,但是結束後整個身體都得到很好的狀態

24

1.有時父母拿我跟親人或朋友的孩子比較。
2.身高比別人瘦小,看來好欺負。
3.考試比別人差。

2.過程,全身不舒服。
3.結果,身心舒暢。

1.過程,想出不愉快的事,有條理呈現那個畫面。
2.3.腦袋一片空白,心地光明。
3.刪除了自己本身長久以來的壓力與自卑問題。
4.我更了解自己的優缺點,認識自己並且相信自己,現在感覺恢復原狀。經過兩節課,刪除了一些平時的不正常狀態,同時有一種無線舒暢的效果出現在自己面前。

25

1.學力測試時,原本比我差的同學卻跟我同分。
2.有些同學的零用錢比我多。
3.有些同學的場像閉我好看。

1.在這些世件中讓我感覺到很不舒服。
2.過程中,腹部突然有點痛,操作完之後,又恢復了。
3.結果比較舒暢了。

第二次操作後,心理的節好像開了,比較舒服了。

 


 

 

 

參、理性與非理性信念/駁斥/消除非理性信念


一、上課流程
1.引例說明非理性思考會引發情緒困擾
2.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非理性想法所導致的情緒行為後果
3.就自己的生活事件,讓學員填寫A-B-C表,自我分析。
4.進入禪觀,以電腦運作模式解除過去非理性信念及所引發之情緒行為困擾。
5.填寫心得回饋單。


二、電腦運作模式解除過去非理性信念及所引發之情緒行為困擾,心得回饋資料整理。

操作之前非理性想法

操作過程1.提取檔案2.刪除檔案3.儲存檔案

之後身心靈感受

2

想到這事件時,心情有點憤怒

1.把當時憤怒的感覺提出來
2.刪除
3.再想想其實應該怎麼做,把冷靜實惠做的做法儲存起來

之後覺得身心感覺蠻輕鬆的。

6

想法無法變通,情緒無法表達。

1.別人說我的壞處,心情就不好。
2.把非理性想法刪除,換令一角度去想。
3.覺得應該接受,並把缺點改進。

想法改變,所以情緒比較好,不會動脾氣,心情很好,感覺就很舒服。

10

覺得怎麼可能把非理性刪除

1.把不需要的提出來
2.把提出來的不好檔案刪除
3.把好檔案重新排整儲存

有點像是放下一快石頭,腦容量比之前寬廣多了。

11

好多壓力,情緒不穩,覺得只要他人說出令我不滿意的事,我就要生氣發火,控制不了。

1.把這些天不悅的是全部提出。
2.我將我所有不開心的事用板擦擦掉。
3.我將我好的回憶開心的事完全給儲存了。

身體比較放鬆了,心情也比之前開朗了起來,精神比之前好很多。

14

覺得不怎麼有趣

1.那時感覺好像線了向電腦的檔案一樣
2.刪除後便得輕鬆了點
3.能回覆到之前的樣子但已經刪除了許多壞事

身體變得有些硬朗,心情變得很好,而且充滿了精神。

15

不想去想過去的事

1.心情煩躁
2.心情比較輕鬆
3.心情比之前更放得開

心情比較開朗、開心、輕鬆。

16

有一些不太相信能夠真的把非理性思考刪除

經過老師引導之後,覺得自己真的在情緒管理上進步很多,也更了解自己。

感覺自己成長很多,不像以前做事都不精大腦。

19

之前就想不理他就好,但是常常情緒不好。

1.覺得我好像又回到當時一樣
2.心理突然覺得舒服許多
3.儲存一些快樂的事所以跟之前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覺得整個人完全沒有煩惱,全身舒暢到底…

20

心情感到煩躁、痛苦、厭惡

1.回憶到往事,感覺心情很不好,很不舒服。
2.現在感覺身心舒暢,心情愉悅,感覺心中煩惱都沒了。
3.心中不再有壓力與煩惱。

心情不再暴躁
比較平和

21

很情緒化,一想到就很氣很不快樂,身體就會不舒服。

1.想起以前不快樂的事
2.刪除後腦子理會一片空白
3.會儲存一些反駁這些非理性想法的一些東西

身心會覺得很舒服不會好像有東西卡在那裡。
精神開始時會很累,但慢慢精神就會回來。

22

有一些自己不愉快的事

1.想起以前有不高興的事
2.刪除自己不喜歡的過去
3.重新的感受產生

身體感受到放下了重物的感覺,心靈覺得比較舒服。

23

 

1.把不好的東西找出來
2.先有一陣非理性的情緒,之後就好多了。
3.灌入新的觀念,把不好的去掉。

感覺比之前的身體和心靈狀況都好多了,蠻舒服的。

24

別人不能說我壞話,別人不照我的意思做我很生氣因此以後就不跟他好。

1.把這些不好的想法從資料中拿出來,這些想法很熟悉強烈。
2.刪除讓這些思緒離開我的想法。
3.重新省思自己的思慮,重新整理後再放入系統中。

以前情緒化的感覺都不見了,以前別人看不起我令我生氣的感覺不見了。

 

 

 

 

肆、人格結構/人格重整


一、課程流程

1.說明佛洛依德人格結構有原我、超我、自我
  引例說明這三個我的任務與互動關係

2.讓學生三個三個上台,分別扮演原我、超我、自我角色,互相對話。如此重複多組。讓台上台下學員了解三我互動關係,已明白自己內心三個我的運作關係。

3.人格重整:
引導學員進入禪觀或輕度催眠,協助學員將三個我的能量平均分配。
共引導兩次,每一次練習完時,與學員討論問題所在,並且澄清問題。

4.心得回饋單書寫
(1)上台活動心得
(2)人格重整心得
(3)上完社團三次的身心感覺

二、人格重整心得→平衡三個我的能量

編序

練習之前三我的狀態

練習過程的感覺

練習之後身心靈的感覺變化

1

不知人格統整有什麼用?

處在半信半疑狀態
突然整理出來一件事

之後,覺得自己不再被疑惑。

2

心情很複雜

將一些曾有過的想法加以更好的整理

心裡變得很平靜、身體感到比較輕鬆。

3

不知道心裡有這三種聲音,只覺得照自己心裡所想的去做。

了解了之後,又有用遊戲方式去了解覺得自己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以前遇到什麼事都會很衝動,現在,應該不會了。

4

我大概是一個超我小於原我的人,做事常不顧後果,也不三思而後行。

把超我原我平均,最困難是自我要做到兩全其美,使超我和原我滿足。

已經有努力盡量把超我原我平均,想出好的自我。

5

原我跟超我的關係有點偏

把他們修正過來

練完之後感覺身心靈提昇
身心愉快、心靈清楚明瞭。

6

想到就做,比較沒有顧忌。

變得比較輕鬆,感覺也比較好。

比較輕鬆,感覺也比較好。

7

聽著老師說的一步一步做

盡量使自己專心投入

變得比較舒服心情也好起來了

8

時常超我或原我會蓋過對方而做錯事

三個人格合在一起平均分配

覺得身心輕鬆,原我與超我的能量互不蓋過對方,讓自我能做出最好的抉擇。

9

做事只要想做就會去做
不管後果

覺得特別的冷靜
能夠想到比較多的事

能夠比較用理性去想事情也不會太過衝動

10

還不知道有這回事

筆之前更能感覺到人格分三部份

感覺非常平衡
好像還有一件事要去選擇自己
自己比較能之輕重

11

不平衡

身心比較平衡

身體比較不覺得不爽
心情比較好

精神也比較舒暢

12

超我常大於原我
常常不理性

把原我和超我平均

很舒服平衡

14

可能會比較亂

覺得很舒服、想睡

感覺頭腦一片空白、身心平衡

15

對事情有著想做卻又怕受傷的心理

不斷試著調適與平衡

做事理性思考,同時也顧忌到了別人。

17

 

 

更能了解自己的想法及對一件事產生的看法、處理態度,都能得到較清楚的認知。

18

我覺得自己沒什麼自制能力

在國呈我不會把自己得超我叫出來,因為太抽象了,因此我只是對自己內心說話。

之後,我再想事情時,不會太衝動,會先想別人的立場。

19

剛開始覺得應該都沒有差別

到了實際體驗時,才知道原我超我自我插那麼的多

後來覺得心靈上舒服多了,不再有毛病。

20

很疲睏、頭腦感到很亂、感到頭痛。

很煩,心中有種說不出煩躁的感覺。

身心感到平和舒暢

21

心裡很亂,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出來,整個心很煩亂。

一步一步來,先原我再超我再自我,比較有規律。

比較不會煩且亂,反而很清楚的可以知道什麼是原我、超我、自我,不會全搞在一起。

22

有些慾望自己想要
卻不知從何處去解決

去了解一些解決的辦法

有了比較明確解決的辦法和對事情的看法

23

就跟平常一樣

有點不適應

可以把三我的能量平均分配,讓這三種能量達到相同的高度

24

在想做一件事情前,常心裡複雜,有想做的念頭,又有一種排斥、反對的感覺。

超越自我。
一開始的想法有駁斥,讓超我原我之間的平衡。

能明白自己每次心裡的想法,在有了原我,就有了超我,然後由自我從中平衡,讓自己明瞭內心想法,更充分實現自我。

25

覺得精神還好

越來越累

沒什感覺,很想睡覺。

26

原我比較大

 

較平均些

 

 

三、上完社團三次(週)的身心感覺

編序

上完社團三次(週)的身心感覺

1

開學以來,我在社團學到了「其實上台說話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說出自己的感想和言論就可!」上了這些課,讓我在生活上不自卑。

2

在碰到一些狀況時,能夠比較冷靜,且理性去思考去處理,不會受到自己心情的影響,所意在碰到事情時會處理的比別人好一點。

3

老師教了很多解除壓力緊張的方法,讓我換一個更好的角度來想事情。

4

老師教的肌肉鬆弛法使我獲益良多,使我壓力減少,晚上也較早能入睡。

5

在大眾場合說話敢說得比較大聲一些。也比較勇於發表,不會太矛盾。肌肉鬆弛法令自己身心靈比較活、愉快一些。

6

使用肌肉鬆弛法,變得比較輕鬆。

7

越來越舒服,精神也越來越好。

8

平常會令自己感到自卑的事,驚郭一番的調整之後,讓自己的整個身心靈輕鬆了不少。

9

在段考前有時讀書會比較晚睡,也比較累,所以用肌肉鬆弛法來放鬆一下,感覺也比較舒暢。

10

當用了鬆弛的技巧時,心情比較心平氣和。

11

比之前會更多做人處世之道,也學會如何放鬆自己,比較不會生氣,跟同學也比較能打成一片,大家也比較能互相了解一些事。

12

從前我的內心常常會覺得害怕、膽小、不感說話,但是受老師教導之後,我的內心放得開了,也不覺得害怕。

15

調適自己的心情,及懂得面臨心情困惑時的處理。

14

只有一些心理上的感受而已。

16

肌肉鬆弛法幫助我解除壓力,尤其考前的幫助很大。

17

eq情緒管理對我來說援筆iq來的重要,到這裡學習情緒上的管理對eq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當自己情緒低落,感到需要幫助時,都能善加利用。

18

我唯一使用的是肌肉鬆弛法,因為上次月考近了,有點緊張,於是抱著姑且一適的心情去做,在做完身呼吸幾次之後,竟然沒有這麼緊張了,太神奇了!

19

在考試前幾天,我就用在社團學到的肌肉鬆弛法,讓自己全身放鬆,考試的時候就沒那麼的緊張。

20

我不曾運用過社團交給我的技巧,感覺很奇怪!

21

考前壓力重,用肌肉鬆弛法來紓解壓力,做完之後輕鬆很多,心情也不會鬱鬱的,心裡好像無負擔似的。

24

老師教的肌肉鬆弛法,在每一次考試獲遇到困難而使自己感到很大壓力時,我會試著用老師教的方法去解除壓力,果真覺得身心舒暢壓力立減,對於考試即一些難題能更有耐心、信心、及克服困難的決心,讓自己做任何事情能事半功倍。

23

目前還沒有

25

還沒有去應用在生活上。

26

在睡不著時或功課壓力太大時,做一家肉鬆弛,會好睡一些,壓力也沒那麼大。


 

 

 

伍、生命教育/生與死/生命的意義

(90/10/31/應到26/25人出席 )


一、課後問卷:
1.
你對死亡的看法
2.
探討之後的心得看法
3.
是否曾遇過親友的死亡?當時有何感覺?
4.
是否曾遇過寵物死亡?有何感受?
5.
假設明天你就要死,你有什想法?
6.
重新觀想,再對死亡感覺。

二、團體中學員對死亡的看法:
死是必經人生過程不必害怕(4)
可以永遠休息不必在看到世間的醜陋(2)
害怕恐懼(4)
疑惑(1)
沒感覺(4)
解脫(1)
痛苦難過輪迴逃避(1)
另一種起點(1)
可惜(1)
美好安詳(1)
死就什麼都沒了(1)

 

三、課後問卷「假設明天你就要死,你有什想法?」

假設明天你就要死,你有什想法?

重新觀想後 再對死亡感覺

1.我會想到自己還有些沒做到的事。或者恐懼死亡而不能安詳死去。

以平和心面對

2.我會去向我的親朋好友道謝,感謝他們的照顧,並且把我所有的東西分送給他們。最後,告訴我最重要的人,我愛她。

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3.我希望我死的那一天,一切都變得很美好。

人生不是自己能把握的,輕鬆面對就不會害怕。

4.跟親朋好友道別,再去享受一天時間。

無常,無牽掛。

5.希望考一次800滿分成績,恭敬孝順父母,買自己最想聽的CD、玩的模型、PCgame,也希望與好友相見。

不需感傷害怕

6.就要讓這死變得有意義,可以在死前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後就沒有擔憂,因為…終點就在眼前。

放鬆心情之後,我體驗到原來生活可以這麼好,我現在四肢健全,更應該好好把握生命才對。

7.我會把一些未完成的心願與事情趕快完成,將一些想要說的話交代完。

思考到父母親

8.我會把未完成的事做個了斷讓自己對世界不再牽掛

再自己獨自安靜環境下,想一些問題,尋求自己要的答案。

9.想跟以前的朋友聚聚,把自己最想看的書看完。更重要是希望弟弟在我不在時能孝順父母阿公,弟弟能懂事獨立,願我不在時,他們能很好。

人生短暫無奈

10.我要做一些驚天動地之事,讓歷史記得我。

有太多夢想做,死了太可惜。

11.去做還未完成的事,把錢捐給慈善機構,報答幫過我的人,對自己愛的人說話。

生死是連再一起的

12.盡量去做還未完成的事,與親朋好友相聚道別

與親朋好友相處的一切,都一一浮現在我面前,令我不捨。

13.我會以平時的生活方式去過完最後一天

死是在你還未發覺時發生的

14.希望下輩子可以完到更多的GAME,有錢。

我對我爸的死感到一片空白
對死似乎沒感覺想睡覺

15.在我一生中最愛的人,不知如何報答他感謝他!

人死就有有人誕生…死是平常的事

16.以平常心面對多與親人談談心多做功德

好好珍惜生命不要放棄任何希望

17.有些捨不得,對自己未達成的夢想感到可惜,對曾做錯的事感到遺憾,會想趁最後一天去狂歡,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無常,所以要把握。
若能好好把握,就比較快樂、沒有遺憾。

18.已經瞭解死是必然的,害怕也就沒了。

想著父母及所愛的人,全身就熱了起來,滿舒服的。

19.我會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與家人相聚在一起。

不留遺憾

20.好好把生命光輝發揮出來,不留遺憾在人間。

 

21.我要讓自己死而無憾,完成一生夢想。

真能無憾而走,就含笑九泉。

22.希望能看到以前到現在的朋友,然後安穩離去。

不留遺憾

23.去做未了心願,與親朋好友聊聊,告知暗戀的人我喜歡她,陪陪家人。

我還有許多未完成的事,祈求上天在給予我一些時間。

24.努力完成未了心願

人生無常把握時間完成自己心願

25.把最想做的事及未完成的事完成,而後快樂結束生命。

想著那些捨不得的畫面

 

 

 

陸、同理心/鏡中人活動與禪觀

 

一、鏡中人課程
1.
肌肉鬆弛
2.禪觀引導

放輕鬆進入第一次禪觀,將心中的鏡面拉出來,照一照自己。
看看是幾歲的自己
對鏡中的自己有什麼感覺、想法、意見
就對著鏡中人訴說、對談、要求…
有缺失要求改變、長不大要求長大、不夠俊美要求轉變…
3.討論是否有疑問
4.
進入第二次禪觀
5.
澄清討論
6.
課後心得回饋單書寫

註:社團學員安靜不愛提疑問,心得各自寫,沒做任何討論,寫完之後交卷就下課。


二、課後心得回饋單

第一次鏡中人情境中的感覺

第二次鏡中人情境中的感覺

1.禪觀境中人兩次之後感想
2.
重新再思維自己原來不滿意的部份

1

黑暗中感受到隱隱約約的我
身體感覺很放鬆、很舒服

看到現在的我16
過程中感受到自己邪惡的一面而想改去

1.想到以前種種,為了朋友…
2.
想要去改變

2

沒看到鏡中人
但感覺到有一股不好的氣正由身體流出,身體漸漸感到輕鬆。

看到15歲的自己
看到自己過去的點點滴滴,身體變得更輕鬆。

1.做完之後,身體變得比較自在,心裡有一些比較不好的氣也不見了。
2.
再去想原來不滿意自己的地方時,比較釋懷,希望自己的課業能更好。

3

看到14歲的我
我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我好像不喜歡他,覺得鏡中我缺點一大堆,現實的我比他還要好。

看到15歲的我
覺得好像比較好,像是理想中的我,但是現實自己好像比較不好。

1.覺得我要做到像鏡中人的樣子。

4

看到15歲的我
感受到自己過去的缺點、不好的事、過錯等…
身體感覺不舒服,有點昏沉,有點想睡…

看到15歲的我
讓自己的缺點改正
我想老師的目的就是要讓心中的自己盡量完整、不好的菱角盡量修圓。

1.找出自己的缺點需要勇氣,
2.
若能坦承抓出自己的過錯,
並且改掉,便是成功了。

5

看到18歲的我
模糊的人影,氣質怪怪的,沒有感覺。

還是18歲的我,但頭髮變成白色,看來很年輕。白髮少年,周圍好像有4大元素,它好像很機靈很智慧又有些自閉。感覺殺氣重,氣氛不太好。

1.我的頭髮不是白色,而且我也不自閉或殺氣重!
2.
做完比較愉快,覺得鏡中自己的氣質眼神好像與現在我相反,其他都滿意。

6

看到10歲的我
看到鏡中的自己,感覺有些陌生,結束時,有些疲倦想睡。

看到15歲的我
看到鏡中現在的自己感覺不會陌生,如平日照鏡子一般,做完雖有點想睡,但感覺粉舒服的。

1.做完第二次時,感覺比較舒服,還是有一點想睡。
2.
再去想不滿意的地方,覺得其實也還好,換個角度想,那些身心障礙的人一定更不滿意自己!所以自己變得樂觀了。

7

看到6歲的我
看得不是很舒服,過程感受到自己的缺點,剛開始時,不太舒服,後來就比較舒服了。

看到自己長到145

 

1.覺得身體心靈變得比較舒服,比練習之前還要好很多。

8

看到15歲的我
所見是一面黑色鏡子,鏡中有一個我,與我同年齡。
身體沒什麼感受。

看到15歲的我
我不斷的對鏡中人訴說很多事,慢慢的,感覺身心各方面都輕鬆了。

1.做完之後身心感覺輕鬆自在開朗,對某些事不再感到有任何的不悅與不舒服。

 

9

看到16歲的我
看到它在笑,很快樂,而我有種安詳的感覺,身體覺得很舒服。

看到16歲的我
感受與第一次差不多,但是比較具體,感受比較真實。

1.看到鏡中人很快樂自己也有一種快樂的感覺。再去想不滿意的地方,是感覺太安靜了,沒什麼活潑感。

10

15歲的我
黑黑一片,好暗,好疲憊。

10歲的我
快樂,感覺以前時光真好
身體有些疲倦想睡

1.現在不比以前快樂

11

看到心智未開的我,就如一個孩子。我看到過去以來自己的行為,有點幼稚無知,完全沒有想到別人的感受,只有一意孤行…就如幼稚園的小孩,沒有156的成熟感。感受到後,希望我以後能更成熟些。身體就很舒服,沒有疲憊操勞,感覺很好。

比之前好了很多,鏡中人變大了。
比第一次做的感覺舒服、快樂。

1.覺得很好,身體、心理都很安穩,並不激動,很舒服。
2.
再去想原來不滿意的地方…覺得改善很多,心情也愉快了。

14

在一片黑暗中,我看到一片鏡子,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結束時,我有一點舒服感,且有與身體完全重合感。

看到14歲的我
依然是一片鏡子,我感受到好像跟自己完全一樣的人出現在我眼前,這一次結束時,比前一次舒服。

1.做完之後,身心會很通暢、舒服。

15

小四時音樂課不會吹笛子,整天只想玩,不想練笛子,心情很緊繃。

以過去為借鏡
好好把握現在

1.舒服有點想睡
2.
不想回到過去加緊做好每一件事

16

看到大約10歲的我

隱約感覺有個人
感覺身體好累

1.覺得很累
2.
沒什麼感覺

17

看到現在的我
並無特別感覺,只感覺身體疲憊。

看到現在的我
看到鏡中的我如在照鏡子一般,感覺鏡中人就如自己的另一面,接受著我傳達的訊息,而身體有疲憊感。

1.做完之後,精神好了許多,但心靈並沒太大的改變。

19

看到自己在玩
很想馬上就跳進去玩

看到15歲的我
看到自己在看書,覺得實在太好了,整個人感覺很輕鬆,情緒也比較穩定。

1.覺得身心比較成熟,變得比較穩重,沒有輕浮了。

18

看到15歲的我
黑黑一片,但有一點感覺到內心的我,身體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感覺心中的自己長大了一點
一片黑暗,但前面有自我的感受更大了。等到自己把想改變的地方對鏡中人說出來,覺得身體比較舒暢舒服。

1.感覺比較舒暢,想睡覺。
再去想到自己不滿意自己的地方時,不再自卑,反而會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或如何去改善。

20

什麼也沒看到,感覺很奇怪,身體渾身不對勁。

看到一個人很特別
感覺自己身心正在改變,改變很多。

1.現在自己有很多地方在改變,自己也改變很多。

21

看到1歲的自己
自己好小好小,小到快看不到,整個縮在一起,很疲倦的樣子,把我整個內心隱藏的不快樂都表達出來。

看到34歲的我
自己比較有信心有笑容,比較沒有疲憊的樣子,有比較快樂,也不縮在一起,反而很大方的表現自己。

1.做完後比較能去接受自己不好或被改變的東西,不會一直去在意。
2.
看到自己對自己的改變…

22

沒有看到什麼,感覺一片黑暗,沒有特別的感覺。

看到現在的自己,感受到不是很清楚,身體感覺較舒暢。

1.舒暢而且有一些特別的感覺
2.
自己功課不好希望成績能變好

23

看到現在的我,感受到課業壓力,身體感到很煩很亂。

看到未來的我,高職畢業後,仍在讀書,努力把書讀好,壓力依然很大。

1.身心感覺叫舒暢
2.
課業壓力依然存在

24

看到10歲的我
看到人影又不是很清楚

看到自己成長5歲,15歲的我,他性格表情似乎和我不同,我試著努力去改變他,讓他和我一樣,最後緩和差不多與我一樣,這時才真正覺得自己是自己,沒有衝突。

1.覺得自己與內心自己重合,全身舒暢。自己能瞭解內心的自己,而內心的自己也明白我,但自己的外在並不完美,內心的自己別人看不到他沒差,我知道自己是外在言行表現的人,內心的自己代表我的想法。

25

看到自己的臉
感受到自己有缺點
身體有很大的無力感

看到17歲的自己
感覺自己心理很亂
身體有些不能動,應該是沒力氣動。

 

26

看到15歲的我
黑黑的無力想睡

看到15歲的我
黑黑的感受模糊似乎真的在對話
無力想睡

1.做完之後
心情覺得很平靜身體覺得舒適想睡

 



 

拾貳、拾參、拾肆、埃利克森之人生發展階段

 

一、上課流程
1.
基礎氣功練習、五行氣功練習
 

二、埃力克森  人生發展階段
1.
每一階段主題發展說明、衝突性
2.
進入禪觀去評量階段發展的偏向、從衝突中找回失落的精神能量
例如:
閉眼觀想
右邊為信賴的能量左邊為不信賴的能量…
感覺哪一邊比較重?
中間搭起一座橋樑…
從左邊不信賴走到右邊信賴,從右邊信賴走到左邊不信賴。
在走的過程去感覺橋樑的路上哪裡有往下面的通道?!
當你找到了,就順著這向下的通道沉下去…
沉到最谷底…
在這通道下面的空間
充滿了你曾猶豫在信賴與不信賴的十字路口而掉落的精神能量
當你沉到谷底,你會感覺到一股反彈回升的力量→那就是「希望的美德」
這股力量會從下面回升貫穿你的身體,穿過你的頭部而出…
就是「希望」的能量
這股力量將支持你,讓你的人生充滿希望…
趁現在好好思索你的希望…,這股希望的能量將更厚實…
讓這股能量將你包起來,進入你的身心…


三、檢討、心得整理 

四、以下是學生在課程主題練習時間與練習過程的心得會饋。

2001/12/19信賴與不信賴之間→產生希望美德
2001/12/19
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 產生目的美德
2001/12/26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2002/1/2
角色混淆與角色認同之間產生忠誠美德
 

編號1.

1.(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 產生目的美德)
第一次練習時,感覺罪惡感偏重。
第二次練習時,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平衡了。
覺得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就必須努力去爭取,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否則將無法擺脫現在的困境。
2.(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兩次的練習,我的勤奮都是偏重的。
我認為當自己有自信時,自卑就會減少,所以自我的能力也能提昇。

3.(角色混淆與認同)

第一次,感覺角色混淆比角色認同重。
第二次,兩者平衡了,感到不必在意他人閒言閒語,相信自己,終能達到目標。
 

編號2.  

1.(信賴與不信賴之間 產生 希望美德)2001/12/19
我的心理是信賴占比較多部分,我順著老師的引導,才產生了希望。
第二次,在我的心中信賴與不信賴互相平衡了,而且這一次我不用靠老師的指導,希望就自動在心中產生了。最後,我確定心中有希望的感覺,而且兩樣信賴與不信賴能相互平衡。

2.(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2001/12/26
第一次練習時,我感覺出我的自動自發在內心中,佔的比例比較重。
第二次練習時,我感覺到自卑與勤奮之間已經平衡了。經過老師的指導,內心的感覺便得比較好。
3.(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第一次練習時,我感覺自己的勤奮比較偏重。
第二次練習時,經過內心的協調之後,兩項的比例是一樣多的。
4.心得:
今天的課程,我覺得對我蠻有幫助的,讓心中變得比較舒服,對心理比較沒有壓力和負擔。

5.(角色混淆與認同之間 產生 忠誠美德)2002/2/2
第一次,在觀想過程,原本對角色認同這件事有些混淆,不太能了解自己在哪方面該扮演什麼角色,不過經過了這次學習後,我比較能分辨在哪些地方該扮演什麼角色。
第二次,在過程,我已經知道要扮演什麼角色,在學校、在家、在未來,相信未來的路會更好。
 

編號3.   

1.(信賴與不信賴之間 產生 希望美德)2001/12/19
第一次不信賴不安全較多,希望的能量是老師引導而產生。
第二次不信賴不安全較少,希望的能量是在我的沉思時候,自己的體悟才得到。
覺得自己不再像以前一樣,不信賴別人,而覺得自己已經有了判斷力!
2.(
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 產生目的美德)
沒有自信(罪惡感)偏重很多,多了三倍左右。
以前我是沒有自信的人(罪惡感),但自從換了想法,就想,其實做不好也沒有關係,只是丟臉而已,也沒有差,幫大家製造笑料,但是有時候還是不敢。
3.(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感覺自卑比勤奮偏重,多了二、三倍。
因為從前大家都不肯定我的能力,我也就認為自己也是一個沒用的人,現在我的思想改變後,才覺得一切都是自己在庸人自擾。
4.(
角色混淆與認同)
我覺得我自己應該是屬於角色混淆的,因為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
第一次,在練習過程,我知道自己是角色混淆的人,因為我對自己沒有信心,常常在意別人,別人說的話,我都會擔心是否自己錯了。
第二次,我現在認同自己,因為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的原則,我覺得別人不一定全都是對的,我決定要去做時覺不後悔,但是不能犯法。
 

編號4.   

1.(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第二次練習比第一次練習時,「能力」的能量柱子,提昇兩倍,也比較粗。
心得是,每一個人都有比較的心理,自己、父母、師長、朋友都會給你壓力,比不過別人就會產生自卑,其實這是普遍現象,但是這心理不可太超過。
2.(
角色混淆與認同)
第二次的感覺比第一次舒服而已,感覺並沒有什麼特別。
 

編號5..  

1.(信賴與不信賴之間 產生 希望美德)2001/12/19
剛開始,不信賴不安全占70%信賴安全占30%
第二次練習感覺時,不信賴不安全占50%信賴安全占50%
 

編號6.   

2.(角色混淆與認同)
第一次,慢慢覺得應該稍微堅持自己的想法,不過必須是正確的才行。
第二次,其實如果想法是正確的應該堅持才行,這樣自己才會有主見。但是也覺得做事情不要太認真,否則忽略了關心你的人,那就不好。
 

編號7..  

1.(信賴與不信賴之間 產生 希望美德)2001/12/19
過程感覺自信 意志力在提昇

2.(角色混淆與認同)
第一次練習時,原本我是角色混淆的人,不過,經引導,將能量平衡之後,感覺好像很有自信了。

第二次練習時,自信現在對我來說,應該是沒問題了,現在感覺比原來更好,也更舒服,好像做什麼事都能成功! 

編號8.  

1.信賴安全偏多

2.(角色混淆與認同)
第一次,在過程當中,我發現我的角色認同偏重,平時,別人批評我時,我通常都不以為然,我認為只要做好自己,當自己才是最好。
第二次,過程中,更讓我認清了自己的角色,我自己的角色覺不會因別人的批評而有所動搖。
 

編號9.  

1.(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 產生目的美德)
剛開始,我感覺自己的罪惡感比較重,經觀想練習後,自動自發與罪惡感的能量融合平衡了。
2.(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經過了老師的引導,我感覺我的能力有找一些回來,「目的」的能量如水銀柱般的從下面回升上來,而且越來越高。

3.(角色混淆與認同)
第一次,過程中,沒什麼感覺,但是對自己所做過的決定認同了許多,也對自己有進一步的了解,心理也比較平衡。
第二次,我好想睡覺。
 

編號10.   

1.(信賴與不信賴之間 產生 希望美德)2001/12/19

有了新希望感覺真舒服

2.(角色混淆與認同)
我對自己的角色有些混淆,有時被人取笑,就不敢再去做同一件事。

第一次練習時,可以感覺自己左方角色混淆的能量偏重,而後經老師引導之後,能量漸趨平衡。
第二次練習時,我對自己較色混淆的感覺已經開始沒有了,而漸漸有角色認同,自己對自己更有信心,認同自己所做的事,不必在意誰說什麼。

編號13..  

1.(信賴與不信賴之間 產生 希望美德)2001/12/19

原先不信賴不安全偏多
當把這兩個不平衡的能量平衡後,覺得人生充滿希望,希望明天是美好的一天。
 

編號14.  

1.(信賴與不信賴之間 產生 希望美德)2001/12/19

平衡後,身心是如此的舒服。 

編號15.  

1.(信賴與不信賴之間 產生 希望美德)2001/12/19

覺得以前做的錯事在心理又掃過一遍,可是有一股力量告訴我,從此以後要改過不要再犯錯。第二次做時,感覺較強,覺得世界好像很美好,鄰近的人都很好。 

編號17.   

1.(信賴與不信賴之間 產生 希望美德)2001/12/19

希望的力量使自己選擇所想要的方向,讓自己朝信任與安全的方向邁進。
用意志力將自己自律而感受不到懷疑羞恥。

2.(角色混淆與認同)
第一次,對於自己的角色不能有所懷疑,認同自己的角色,做自己。
第二次,有原則,別人無法替代我,這就是做自己!
 

編號18.   

1.(信賴與不信賴之間→產生希望美德)
不信任偏多,過程當對自己說要信任他人時,有一股新能量產生,這股能量向信任那方慢慢的過去。
2.(
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 產生目的美德)
一開始覺得右邊自動自發的能量比較重,再來覺得有股能量在身體先左右流動後向下衝,然後覺得身體熱熱的,在秤重時,覺得左右邊稍微平衡了。
3.(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開始時感覺左邊自卑較重,過程跟上次一樣,第一次上來的能量好像不上頭部,不感覺頭麻麻的,第二次上來的能量就有了,而且身體有熱熱的感覺。

4.(角色混淆與認同)
第一次,感覺自己左邊角色混淆偏重,練習完之後,感覺左右邊平衡了。
第二次做完時,感覺就比較出來了,開始對自己有信心,不管別人說什麼,我就是我,做好自己,不被別人左右。
 

編號19.   

1.(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 產生目的美德)
第一次練習時,覺得罪惡感較重。
第二次練習時,覺得達到相互平衡狀態。
2.(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第一次練習時,並沒有讓我想起什麼。
第二次練習時,讓我感覺到我的自卑再也沒有那麼重了,反倒是讓我把自卑化成了勤奮。
3. (
角色混淆與認同)
過程覺得蠻混亂的,剛開始覺得有一些不舒服,因為突然想到角色混亂,所以覺得不舒服。練習兩次之後,心中感覺以前那種角色混淆已經不覺得了。也不覺得煩惱了。
 

編號20.  

1.(信賴與不信賴)
過去有許多事情讓我很恐懼很害怕沒有安全感和信賴感,但經過引導將信賴與不信賴能量平衡後,現在都不會了。
2.(
自律與懷疑)
這次我的感覺,不知道怎麼說的感覺!做完後,感覺心中很平靜。
3.(
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 產生目的美德)
開始時,感覺自己的罪惡感很重,到第二次練習時,內心能量能達平衡。
4.(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從開始感覺比較有自卑感,但是練習完之後,現在感覺比較不會了,反而更有信心,不再畏縮。

5.(角色混淆與認同)
之前,我感覺到自己過去以來的角色是混淆不清的
第一次練習之後,開始對自己有所認同,對自己所做的是更堅定自信,角色不再混淆。
第二次練習,跟第一次感覺差不多,只是對事情不再畏縮、害怕,更勇敢了。
 

編號21.   

1.(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 產生目的美德)
第一次練習時,罪惡感那邊的能量比較重,當從左邊罪惡感走向靠近自動自發那端時,才有比較平衡的感覺。
第二次練習時,又有比較平衡了,但是罪惡感仍有偏重,而支點(橋樑向下之洞口)有比較靠中間。但這感覺不是很清楚。
2.(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第一次練習時,感覺自卑比較多,而且能力的力量不會很多,能力上來的力量沒有超過頭部。
第二次練習時,能力的力量有超過頭部一點。
3.(
角色混淆與認同)

我常會沒有自己而產生角色混淆,若他人一說我或更強烈的說我,我就會放棄自己的立場。
經過兩次練習之後,比之前的感覺還好,能量也平衡多了。在練習過程,心會很痛,似乎絞在一起,慢慢的變舒服了,也沒有痛苦的感覺。
 

編號22.   

1.(角色混淆與認同)
在第一次練習過程,從中我發現到自己會因外在朋友而改變自己,所以我告訴自己要意志堅定,才能對自己角色產生認同。

再第二次練習,我告訴自己,必須有原則去做每一件事,而且是忠誠去想每一件事,對自己要有信心。 

編號23.   

1.(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觀想搭起一座橋樑,在左右走的過程中…
從自卑走到勤奮是有點角度的;從勤奮到自卑,是有點輕鬆的,就像再溜滑梯似的。但是當自己想要去改變時,渴望得到能力時,就突然有一種不知名的能量往身體衝上來,而橋也漸漸平衡了。
2.(角色混淆與認同)
雖然我覺得自己沒有角色混淆的問題,但是練玩第二次時,感覺比第一次好很多,對自己也比較有自信,堅持自己的想法也較能持久。
 

編號24.   

1.(罪惡感與自動自發之間 產生目的美德)
剛開始心理非常沒有自信,練完覺得自己還是沒有自信。
2.(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我絕得自己很勤奮在做每一件事,但是自卑感還是很重。在做自卑與勤奮兩邊平衡時,我知道自己要更勤奮來增加自己的能力,這樣一來,自卑感就不是那麼的重了。
3.(
角色混淆與認同)
我常在做一件事之後,會思考自己所做的對不對,我常會別人的反對,不認同我的做法、想法,就開始遲疑、迷失自己。
第一次,在過程,我對自己感到迷惘,我的忠誠度時在不夠。
第二次,這一次,我的心底發生了某種的變化,兩個相反的想法已慢慢重合,感覺到,自己不該懷疑自己,要為自己所做的是負責,對自己忠誠,認同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才是最重要。
 

編號25.
1.罪惡感沒有信心偏重,自卑偏重。
2.(
角色混淆與認同)
我覺得自己在第二次練習時,有些許的進步,但是還需努力。

編號26.   

1.(信賴與不信賴產生希望美德)
原本心理充滿恐懼,覺得沒幾個人能信任,後來似乎慢慢的能夠接受別人。
2.(
自卑與勤奮之間 產生能力美德)

從以前自卑感就很重,感覺什麼都不如人,不過現在好多了。
3.(
角色混淆與認同)
從以前到現在,我常做一件事,就會有人在旁說應該怎麼做,我就一直在做改變,通常都不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都是聽他人的。
第一次,在過程,我感覺到角色混淆比角色認同還重許多。
第二次,在過程,我覺得從今以後要做自己,別人的意見只能當做參考,而不能決定我。這時,我感覺到在能量場上,我的角色混淆與角色認同等重,已經平衡。



拾伍、學期心得

 

學期心得

1

在這一學期裡,讓我改變了許多,從不知道這一社團在做什麼,直到今天能了解如何讓想法去控制自己情緒。雖然來這一社團與原來想要去的社團有差異,但這已不是重點了,重點是自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事件都能專心去做,不然只是浪費時間。而這些想法都是在這裡才學得到的!而在身體方面,因時代進步科技發達,許多是在家就能完成,以致體力越來越差,而在社團中也學會在短時間內、小空間中練習氣功,讓久久未動的肌肉能活絡起來。

2

學期開始時,我被分配到EQ社團,我心裡有些失望,因為這跟我原本想的社團差太多了,不過當我上第一節課時,我不會感到失望,因為上課所要上的內容會對我自己有幫助!我的心理對這一社團也就越來越有興趣了!之後所上的課程,我都能專心的學習,把內容記在心裡,直到現在這個時候,我發現不論在心裡建設或生理各方面都比剛進這一學校(開學)時好很多,也變得更成熟了。而且我相信在未來的人生中,還有許多地方可以利用老師所教過的方式來解決一些問題,使得我未來人生路可以走得更平順。老師所教的肌肉鬆弛、氣功對我而言都是受用無窮,像是感冒或一些問題都會獲得改善,使得我的身體不會因這些問題而感到煩惱。在讀書上也變得更專心,讓我在班上的成績也可以不斷的進步,現在不但不後悔進入這一社團,反而感到慶幸加入這社團,因為對我幫助很大。

3

剛進這一社團時感覺蠻陌生的,因為這社團是第一次接觸也是被分配而來。但是上了課之後,感覺老師滿親切的,而且上課內容滿有實用性的,對於現代人的情緒壓力紓解能提供有效的方法。

在還沒上此社團之前,我的脾氣很不好常常對朋友發脾氣,因此朋友不怎麼多,自從上了EQ課程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也學習如何處世方法,我的朋友越來越多。
在氣功訓練方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鳳來儀與龍蟠虎踞,當時我的心情不好睡眠不足,剛好老師教了這兩個氣功,雖然開始練時有點吃力,但是練完之後,精神變好,心情也變好。現在學期結束了,我還是要說感覺受益良多。

4

還記得一開始時,是心不甘情不願五千萬個不願意才進入本社團,抱著這一心情當然心中充滿著不滿。但是當後來練習肌肉鬆弛法時,心中的不滿就很快的宣洩出去。上課時最不喜歡的是,當在練習氣功時,姿勢好笑難看又酸又累,教室外面又有人一直在看(看個屁呀!不用上課是不是呀!),後來慢慢適應了,才感覺氣功的好處,我在本社團學到很多東西,謝謝老師的教誨指導!

6

本學期上的課程很多,從肌肉鬆弛、心理課程、五行氣功…。肌肉鬆弛注要是讓我們能全身放鬆,忘記一切去擺脫壓力緊張,才不會做出情緒性的錯誤判斷。所以我覺得在情緒失控下做肌肉鬆弛能使腦袋清醒,像我有時緊張起來就肌肉僵硬,練習肌肉鬆弛就比較不僵硬了。

有一個課程是三個我,老師為訓練我們的膽識,幾乎抽出所有同學輪番上台演練其中一個我,其實我也覺得,在日常生活中有時也會遇到內在三我擺不平的狀況,有時想去做某一件事卻受到道德觀的約束,自我不知如何處置,在過程令我明白心裡的運作。

7

老師教的氣功,我覺得滿好的,對身心靈也有幫助。只是要常寫報告,很麻煩,因為並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表達出來,有的只能感覺。不過最大的好處是,每次老師導引氣功練習之後,身體會變得比較舒服。

9

在這裡我學到了肌肉鬆弛法與基本氣功,平日我也會做練習應用,感覺蠻好的,身體也會熱起來。在做人方面,也讓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蠻有趣的。

10

加入這一社團之後,使我覺得身體清爽舒服,可能是老師教的肌肉鬆弛、基礎氣功、五行氣功等,回家有練習而使身體能得改變!但是這社團仍有點無聊,因為玩得不多,可是我也從中領悟到一些從小到大被他人影響的錯誤觀念,使我更清楚一些事理。

11

老師教了很多在外學不到的課題,而且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如肌肉鬆弛能幫助我們解除考前的壓力,氣功使我們的精神更好,心裡課程與禪觀讓我們理性冷靜面對問題。

這社團是不錯的,希望以後有更多人來參加這一社團,得到老師的幫助。

12

我覺得這一社團給很多人生的道理,當我有一些情感上、生活上、生理上、心理上的困擾和不順遂時,就可以運用老師所教的心法來調節,我想這輩子受用無窮,只要記得老師所教的方法,慢慢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13

我可以感覺到利用一些氣功練習,將身上不要的能量排出,爾後身體就會變得很輕鬆,心情也比較快活,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生氣、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也比較不會跟別人吵架了。身上的能量都感到飽滿,就不會感到身體有哪裡不舒服的感覺。

14

時間過得很快,這一學期即將過去,記得開學第一堂課被分配到這一社團什麼都不懂,但是在每次課堂上老師教我們氣功、情緒紓解、心裡課程…給我許多的啟示。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肌肉鬆弛與四個基礎氣功,剛開始練習是有點不習慣,但是經過多次練習之後,我發現自己的氣色也改變了。

15

學了一學期基礎氣功,對於每一件事的看法也不再像以前一樣無知,漸漸的有成熟的感覺,讓我對人對事都有著不一樣的想法去面對。這學期在我的情緒管理上,因為會運用能夠平息心裡的氣功而得以平靜,做事也都會仔細去思考後果和他人感受,讓周圍的人對我不再感到厭惡,反而得以快樂。

16

剛進這一社團以為會用演講方式進行,可是卻不是,因此一開始自己會有點排斥,覺得有點可笑,也感覺不出什麼來,但是,慢慢的能感覺到自己有點改變!說真的,我不是一個文靜的人,所以我不太適應這個社團,但是也感謝這一社團幫我改變了一點。

18

這學期的課程很實用,平日我常能用到,如肌肉鬆弛、氣功練習都能幫助我們放鬆心情、促進血氣循環。

19

我覺得當我跨入這一社團時,剛開始還不以為然,因為一開始我覺得應該是一個很無聊的社團,但是卻想不到是那麼的有趣,因為它可以從最基本的呼吸到深入的氣功,直到現在我仍歷歷在目沒有忘記過。尤其在練習這些氣功期間,我覺得我的身體功能變得比以前還要有精神,以前總是做沒幾件事就喊累,現在因練了氣功,力氣比以前大,所以我感謝氣功帶給我那麼多的好處。

20

選社時我原本是選棋藝社,卻被分到EQ社來。到這社團來一學期,卻學到了許多東西,在這段時間,過程中感覺很特別,學習到如何將自己失控的情緒轉為平靜。來到這一社團真是不虛此行,值回票價。

21

剛進入這一社團會覺得有一點無聊乏味,但卻慢慢的喜歡這社團,因為可以學到很多不同的氣功與鬆弛法,讓我的脾氣變好,讓我對自己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與認識。我常在壓力大時用肌肉鬆弛法讓自己放鬆,也比較不會把不愉快的事放在心裡,因為在這裡會有很多方法可以把不好的東西從你的身心排開,即使沒有一次見效,但多多少少對自己都有些改變,因為我有時候會去練習老師所教的,現在也比較少有心煩心痛的壓力, 以及自卑的現象出現。和人相處也改變很多,不會動不動就不滿意或者亂發脾氣等等,在這社團真的改變我很多,雖然在某些禪觀過程我會沒有太大感覺,但是練完之後,還是會出現一些些的不一樣!

22

剛開始上這社團,老師教了很多管理情緒的方法,在每一次上課都會有每一次的主題,那些都跟自己本身在生活中的情緒有關。有時會教氣功,持續做一分鐘,收功閉上眼睛觀想一些生活中的事…。上課時會找同學發表對主題的看法,在過程會學到平日自己遇到的難題處理方法,再加上老師的說明,就會更清楚。上這社團能夠把我心中的壓 力解除掉,除去心中的不愉快與煩惱,學會許多解決方法。

23

記得剛近來時,對這一社團一無所知,而當老師說要練氣功時,覺很很奇怪,為什麼EQ情緒管理跟氣功有關係?後來才知道原來練氣功是要把一些不知名的氣脈打通,來使整個身體舒暢,心情好點,這樣情緒自然會好起來。我這學期在這社團學到了一些氣功,和一些方法如怎樣把一些不好的情緒、以前不好的記憶排除,讓自己活得快樂點。

24

記得第一次上課時,老師問同學是自願來的嗎?大家沒人舉手,沒錯,我原本不是填寫加入這一社團的,但是卻被分配到這社團來。剛開始上課時,我實在感到「無聊 、講一些廢話、練一些沒用的氣功」,但是後來我倒不這麼想了。

老師上課的主題都跟我們息息相關,如人格結構的三我、壓力如何紓解、對自己要信任忠誠、角色會隨與他人不同對應關係而改變、誠實面對自己的優缺點…。老師也讓我們回顧以往的年代,重新看看自己過去的經歷、挫折,勇敢的去面對與省思…。老師也教我們如何達到心理能量的平衡、找回失去的能量、統整自己。以及氣功訓練令身心舒暢,也可回去教家人,令家庭和樂融融。

這一學期以來,老師教了許多,我也學到不少知識,我對自己越來越具信心!

25

這一學期下來,學到很多東西,也在老師您的幫助下,我有了新的想法與觀點,使得生活中有新的處事方式。非常感謝老師在我身上耗費的這些時間。

26

這學期社團也即將結束,剛開學時,對EQ不清楚、對情緒管理也不懂、更不懂如何紓解壓力,這些在這學期的社團中都學到了,自己也有一些收穫!像是基礎氣功、五行氣功對身體精神幫助很大,老師也很熱心為同學解決問題,很高興能參與這一社團。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氣功修練與心理治療

 論

 

作者:林宜靜2001/10/21初稿完成

2003/9月、2004/8月編修

 

作者背景


    
我是一位高職數學教師。從1990年至今2004年,我就陸續接受方永來老師的佛法、氣功、與心理治療課程訓練。前四年主要修練佛法與氣功,因為當時我體弱多病 (平均一週要感冒生病兩次),察覺力與敏感度極差,再加上過去以來許多心理障礙一直無法突破,以致於在這四年佛法氣功修鍊過程,並無法得到真正的成長與喜悅。

    1993年,
開始跟方永來老師學習心理治療課程 。這一年,對我而言,是自我統整與成長的開始,也是我與精神分析治療結下不解之緣的第一年爾後我在修練佛法氣功時,精神分析理念常是參照自我問題的背景資料。在1994年到1996期間,我到政大修 習41個大學程級輔導學分(初級班、進階班)參加輔導學分班最大收穫是諮商輔導理念基礎的奠定, 很快的,這些理念觸發我去結合佛法與氣功的思維,發展出新的心理治療技術。當然,有許多靈感來自方永來老師的教導。 

    自從1994年我開始投入青少年潛意識輔導實務工作之後,才真正體悟到輔導員身上若帶有佛法與氣功修練的力量,在輔導他人的過程 ,容易觸動到他人潛意識空間力量,進而令當事人隱藏在潛意識空間干擾力量浮現,讓諮商輔導的目標性更為明確,使得諮商輔導的助人工作更有效率。 

    1994年到2003年,我陸續將輔導案例編寫成個案研究,目前共完成40幾個篇個案研究。編寫目的是希望從中統整出治療技術與潛意識運作規則。目前有27篇個案研究掛在師大數學系陳創義教授網頁上(http://math.ntnu.edu.tw/ cyc/h1.htm)。陸續完成專文研究有:矛盾治療法應用於潛意識處理、存在治療與潛意識輔導、e化輔導-電腦訊息運作處理法、次元空間處理法、禪與心理治療、神經與神通 、肌肉鬆弛訓練與情緒管理…等。 

 1994年至2002年,曾經在木柵高工開設社團有:氣功太極、氣功禪坐、創造性數學研究社、EQ情緒管理研究社。其中在EQ情緒管理研究社的教學過程,我在每一次單元活動,都提供問卷請學生寫出該次活動後的心得感言,從中蒐集了高職學生在接受禪坐、氣功、與心理認知後的發展現象,從資料中證明我的發展方針確實能帶給人們在短期內得到正向成長。其中相關資料統整,目前我還沒有 足夠時間處理,但是期盼有朝一日能有完整的論述。也曾陸續在方永來老師開設之AMP教育機構及南港社大, 帶過成人EQ課程(結合禪坐、氣功、心理認知的心理課程)…,每一次的教學過程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寶貴的經驗,經過逐步修正後,也使課程引導技術更趨簡化,確實得到教學相長的回饋。 

    2002年七月,我開始接受藏密灌頂修練,一年來(到2003八月),我陸續受灌二十多個密法。這一年的修練相當精進且宗教化,目的是希望從宗教的修練中找出更精簡的心理治療規則,及完成自己還沒克服解決的深層潛意識問題。這些標的也許我已經在今年(2003)暑假精進的修練中觸摸到了。目前,我該去思考的是如何讓這些技術與修練更普及化,讓更多的人能得到這些利益!


個案篩選 與 潛意識輔導後顯現的現象 

    自1994年以來,我開始在學校從事實務潛意識心理輔導研究,研究與協助的對象大都是班級任課學生或EQ社團的學生。個案的篩選是從學生生活狀況或從學生週記中察覺問題後,再找來學生晤談,了解澄清問題後,再進入輔導程序。每每輔導一個個案過後,都會再對他們做長期性追蹤與觀察記錄。這也是為何我一直隱藏在導師群中,目的就是有三年的時間對同一群人做隨機觀察與輔導。 

    這些年來,從輔導案例的觀察紀錄中察覺到 學生接受我的潛意識輔導後,有明確的規則。也就是他們的身心靈很容易隨著我的引導,進入精神能量統合狀態。也就是每次輔導結束時,他們大都會告訴我一些現象,歸納如下:變得更有精神、腦袋更清楚、已經體悟到自己的方向目標、自發性出來、身體變得很舒服或很輕鬆沒有負擔、心理感到平靜、眼睛感到明亮…等等。回去之後,比較能輕鬆面對問題,責任感 、專注力、做事效率亦隨之提昇。


我的輔導程序 

    上述輔導後所產生的正面現象,都是透過有方向性的引導後,讓個案進入身心靈能量的淨化所產生的結果。
輔導程序大致如下

1.引導個案坐著,閉上眼睛,練習肌肉鬆弛法數次後,讓肌肉進入放鬆狀態。

2.放鬆後,引導個案釋放出不良情緒能量,在過程適時引導個案調整、平穩身心能量狀態。
(這一段的引導過程是屬於氣功禪坐導引)

3.接著在放鬆狀態下,引導個案去思維目前困擾的問題。
( 註:當個案將不良情緒能量釋放後又達身心能量平衡時,自我察覺性與領悟性隨之提昇。

    這時候,輔導員再應用輔導技巧與禪的思維,引導個案破除負面思維轉向正面思維就更顯得容易。)

4.當個案的思維轉為正面時,他們的精神能量就會很快的進入統合、純淨、明亮的狀態,爾後身心輕鬆、舒服自在的感覺就會自然的表露無疑。

5.目標設定:在輔導過程若要加強個案的目標性、方向性,輔導員宜把握住個案精神能量 回歸及轉純化的關鍵點,在這關鍵點引導個案去思維自己所希望達成的踏實目標,讓這一股純能量定位在這一思維標的上,爾後再引導已經「定位好的純能量」與身體重合。重合之後,個案再去感覺自己的希望與目標時,會感覺到自己已經具有力量與勇氣去面對問題。 這就是階段性目標設定的架構,也可應用在人生藍圖設定。 


氣功修練者  他人互動 之能量場特徵 

    上述曾提及筆者在輔導過程,能觸發被輔導者身心能量產生正面的的變化與結果,這跟我在氣功修持過程所能產生的正向反應結果是很類似!為何我能在引導過程清楚明白被輔導者的身心能量反應,並且以此為輔導的指標呢?這種現象必須再溯源到筆者的修練背景。

    十多年來,我常利用假日參與方永來老師所主持的團體,方永來老師對於佛法、氣功、心理治療三大領域的研究非常積極投入,確實能掌握精華融會貫通,並且發展出新的技術以開發人類潛能,尤其能夠解決人類深沈的心理問題。這些年來,我在團體中, 一則自我修練,一則觀察受過有系統氣功(包含宗教修持)訓練者,他們的身心靈在現象場容易顯現下列特徵:
    1.身上能量,容易引動他人身上的能量狀態。(就如熱平衡作用)
    2.身心狀態容易與他人進入同步反應。因此,對他人的身心狀態容易由同步反應中察覺及掌握到。(深度同理心)
    3.在禪或氣功狀態容易隨思維狀態進出不同潛意識空間,進而修改潛意識中的檔案。(運作方式如電腦訊息運作功能)
    4.敏感度與能量導引控制可以在氣功訓練過程中獲得。(氣脈通暢後的產物)
    5.佛法修練的功德(純化的能量),可以快速轉化掉被協助者
身上的業力(灰、黑、 陰寒、毒的能量)。

    因為能量不滅定理,迴衝回來的能量,引導者自己不僅要能夠承受得住更要懂得如何轉化,才有能力再去導引他人,不然自己只是他人廢氣的垃圾桶 ,最後可能病體纏身不勝負荷。若要從事這方面工作者,就必須長期修練或有良好的修練運動習慣,才能保持身心靈健康。 


假設與期許 

    1994年那年,我心中有一個假設也有一個自我期許,假設是「氣功修練與心理治療理念結合,必能使心理諮商產生強大威力。」,自我期許是「將所學功夫落實於生活」。於是1994年至今,我一直嚐試將這一理念與期許落實在學生輔導上面,經過長期輔導與追蹤觀察,發現被我協助過潛意識輔導之後的學生,大都能產生氣功智力與非智力效應。若要歸結原因,應當說我是從方永來老師之宗教氣功體系中訓練出來的!因此,氣功智力與非智力效應會顯現在我協助的對象上。

    十多年下來,輔導與修練結合,常在無意間解除他人長年無法解決的困擾問題,有時也會對此讚嘆不可思議! 


氣功 

      依據中國人‧中國心書中王極盛博士的氣功心理學研究篇, 對氣功的定義,及有關氣功智力效應與非致力效應闡述,摘要如下:

氣功定義

      氣功古稱行氣、導引、吐納、靜坐、臥功等。氣功是以中醫經絡學說、氣血學說為理論基礎,運用意識對人體進行自我調適的身心鍛鍊方法,即通過練功者的心理活動和意識,調節呼吸與肌肉活動,以改善自身的生理機能與心理狀態,從而達到強身、防病、治病、增智、延年的目的。氣功訓練廣泛的說,包含中國各家學派儒、道、佛、醫、武術,其中因為追求目的不同,訓練的方式與心法就會有所不同。

氣功智力效應:
1.定能生慧,即安定下來就能產生智慧。
2.根據許多練功者的反應,練功後精力充沛、記憶力思維能力改善、學習效應與工作效率提昇。
3.氣功心理學實驗研究初步表明,練功有素確實可以改善提昇人的記憶力、思維能力、注意力、知覺動作等。

氣功對人非智力因素之開發:

1.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因素,如興趣、情緒、意志、性格等。

2.不少練氣功有心得之人比練氣功之前情緒平穩、自覺性提高。

3.氣功心理學研究證明,氣功不僅具有開發人的智力效能,也具有開發人的非智力因素功能。

   並且氣功開發非智力因素比開發智力因素功能還強。

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之共同效應:

人類之學習效率、工作效率、創意表現…等皆是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之共同效應。  

   長年有在練氣功或佛法修練的人,當能察覺一件事,就是意念能隨心所欲進出不同潛意識空間,亦能控制能量的增長變化,意念目標所向就是能量擴展與運作的領域。其中意念就是人們集中注意力時,透過有目的性思維所投入的精神能量體。 而念力的培養是從修行開始,也就是讓自己能夠知行合一,想法不隨意顛覆,行為與想法能夠一致。長期訓練下來,念力就會增強。因此,若能從氣功與個體精神能量運作的角度,穿透進出不同潛意識空間,進行精神能量的調整與記憶檔案編輯修改,解除人類精神、心理問題、開發人類的潛能,將是一條解決人類問題的良好捷徑。 

   筆者從多年的實務輔導研究,發現這條捷徑確實是可行的,而且是可發展 、可應用的,但是必須配合氣功與佛法的修練才容易運作。總之,當一位輔導員若能接受有系統的佛法氣功訓練與心理輔導訓練後,其在心理輔導所可以發揮的空間領域就更為廣泛。本書就是從這一角度出發,並且引用筆者平日處理的案例加以配合說明,讓有心想突破心理治療與輔導的人們能從這一角度去發展。 


四合一的訓練

四合一訓練是指氣功修持訓練、心理治療訓練、佛法訓練、催眠訓練。

試想想:一位心理治療者或輔導者需要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除了心理輔導專業知識外,最重要是在與當事人接觸時,有足夠的敏感度與能量去切入問題,進而打開當事人潛意識空間大門,以解決問題。 敏感度與能量的產生若從氣功訓練的角度來看,是身體奇脛八脈暢通後,精神能量流暢後的自然產物。

氣功修持訓練、佛法訓練、催眠訓練的附帶產物是能透過意識的思維,讓能量任遊意識空間與潛意識空間之間,接著以標的思維去運作身心靈能量系統,以達到精神能量補充、平衡及解除潛意識牽引力量 的目的。

根據多年潛意識實務輔導經驗,歸結輔導有一便道,就是「引導當事人去運作他們自己的精神能量,以達到輔導諮商的效果。」 而傳統的學院派在精神能量操作與引導的訓練卻是缺乏的,反而在氣功、宗教修持、催眠訓練中具有這一個課程。 因此,若是一位心理治療輔導者能從這四個訓練向度去努力時,將會發現處理人的心理問題事件反而是件輕鬆容易的事,下列分別簡述這四個向度能達到的標的。

◎氣功修持訓練:
氣功是指通過練功者的心理活動和意識,調節呼吸與肌肉活動,以改善自身的生理機能與心理狀態。

經過有系統的氣功訓練可以讓個體精神能量得到補充與流暢, 不僅有益身心健康發展,同時神經知覺及周邊系統易恢復活性,使個體訊息接收系統更趨完整,因此提升個體知覺與敏感度。

透過氣功導引運作精神能量,能進出穿越不同潛意識空間,修練久了,念力增強,「場」的力量範疇擴大,進而對個體生活空間發揮影響力。
 

◎心理治療訓練:
心理治療訓練是從不同心理學派去觀察人的心理歷程,從中去辨識自己或他人心理障礙,循由心理歷程去探究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協助個體從意識層面的認知,進而破解個體的相關深層心理問題。
心理學雖然提供許多解決人類心理問題,但是有一些只可以見諸理論,卻沒有操作技術訓練。例如:

在心理動力論視人具有固定總量的精神能量體,這些能量會分配到不同向度去執行工作,而形成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因此,反思這一前提,若能改變精神能量的分配,人格特質應當也可以得到改造。這一部分的運作卻可以在 佛法運作與催眠狀況下達成。

認知心理學視個體為一訊息接收處理系統,而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 (味覺)、身(觸覺)、意(心理運作)佛法稱這六處為六根…,都具有訊息運作功能。這就提供 了一個思維:「人類情緒問題若是從眼、耳、鼻、舌、 身、意等處攝受而來,那麼解除這些情緒問題也應該能從這些訊息系統獲得解除。」但是在心理學體系並沒有這方面操作訓練方法,在佛法禪與唯識的操作訓練卻可以辦得到。 

◎佛法訓練:
根據前文對氣功的定義,已經將佛法修練歸類於氣功訓練的一種,在此筆者暫時先把佛法修練從傳統氣功中分離出來。
這裡所指的佛法修練是指禪、密法、唯識、中觀、般若等佛法真實功夫的修練訓練。這五種佛法系統運作,簡而言之,就是能量操控運作,透過能量操作能達到身心靈能量純化。方永來老師在這五大佛法系統的修練已經發展出完整的訓練方法。

佛法訓練可以提昇精神能量純度及擴展個體能量場之深度與廣度,透過不同向度思維運作可以讓精神能量轉換進出不同次元空間,進而掌控能量的純化、穿越、及場的變化。因此,有關鬼神問題或生死問題所引發的潛意識困擾問題,在佛法的範疇內就不是那麼的困難。
 

◎催眠訓練:
人類絕大部分的心理活動都在潛意識中進行,過去以來的許多殘餘記憶、情緒、壓抑都儲藏在潛意識空間,透過催眠可以喚起潛意識成為意識,當潛意識進入意識運作時,潛意識就不再那麼的影響著個人,這時人類才有自己的選擇權。而潛意識催眠訓練,能夠讓個體 靈魂進出潛意識空間,進而處理潛意識檔案訊息。 潛意識空間內不良檔案若獲得消除,常能帶動個體得到立即性的改變。那麼一次諮商就不是夢想!
 

結論:

總之,這四大主題結合訓練,就是將東方氣功、宗教與西方心理學精華統合的心智科學,若能統整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訓練課程,不僅可以促進個體功能的完整性,更能縮短個體成長歷程。當然也是一套快速成就社會菁英的訓練課程。 這些年我所發表的個案研究,每一案例處理問題策略都是在晤談當下隨機給予當事者的,當事人在問題獲得解除後,其進步與人格成長常是跨躍式的一大步,每一案例就是很好的證明。

 

輔導者要達到怎樣的訓練或狀況才能隨機做到有效的輔導?

1.修練是最重要歷程,包含宗教修持訓練、心理治療歷程、自我成長歷練。

2.敏感度與能力是在修練歷程,一點一滴啟發累積出來的。

因為每一人起點不同、條件不同、用心不同,所以被訓練出來的時間就不同。

但是有些人可能在一年的訓練過程就能顯現輔導他人的能力。

3.認知方面,除了具相關心理輔導知識,也要有基本氣功宗教觀,才能操作得好。

4.心胸方面,必須具有宗教熱誠(肯犧牲、肯奉獻、能寬容),才易成就。

5.求證與研究精神:持恆進行研究、觀察、統整,可以發展個人智慧與風格。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