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家的狗狗安樂死! 

作者、輔導員:林宜靜 

引言: 

一般人的死亡概念通常與失落、分離、拋棄、暴力、攻擊等主題相關,不見得需要親生經歷大災難才能幻想。即使他們不盡然理解死亡的意義,他們仍會以害怕好奇迷惑的眼光來看待死亡。在成長過程若沒有重新對「死亡」產生新的認知與澄清,那麼過去對死亡的經驗與價值觀,將延續一生。 因此,生命教育中多一領域「死亡教育」,是絕對必要的。

本案例在描述阿漢家中的狗狗得了皮膚癌,母親決定要讓狗狗安樂死,這隻狗是阿漢在家中的唯一朋友,平日一起睡、一起玩。母親的決定,阿漢不知要說什麼,也沒有表達任何意見,就讓事件自然的發生。第 三天一大早狗狗卻異於平日的活潑,安靜、寞落、不吭一聲的讓人帶去安樂死。這天傍晚,阿漢放學回到家,發現狗狗已經不在了,內心的罪惡感、失落感一直湧上心頭……。 阿漢在週記中表達喪狗(好友又如親人)之痛,筆者瞭解之後,在簡單談話中引導個案為狗狗做超渡,之後,阿漢很快心情得到平靜,罪惡感消失。當天回到家的感覺不再哀傷難過,一切又恢復了正常。

 


案例:我家的狗狗安樂死!

 

時間:2001/11/17/中午12401320 

個案基本資料:男   高二   阿漢 

一、困擾事件:

    阿漢在週記中提及家中的狗狗安樂死了,最近放學回家後看不到狗籠與狗,心情總是怪怪的! 

 

二、資料蒐集

    上一週,母親向阿漢提及家中的狗狗最近得皮膚癌,生命力雖不差,仍決定要給予安樂死。阿漢只覺得不知道要說什麼好!? 第三天早上,負責來帶狗狗走的人在外按門鈴時,平日只要聽到門鈴聲就會興奮汪汪叫的狗狗,卻在這一次沒有任何的反應,最後也很安靜地被帶走了!當天傍晚,阿漢在家看不到狗籠與狗,總覺得很不習慣 !落寞的感覺快速的侵入內心。

    狗狗來阿漢的家已經有四年之久,阿漢平日回到家除了媽媽,就狗狗一個朋友。跟狗狗玩在一起、睡在一起,親如家人。

    阿漢談及此 事,不僅悲從中來,淚水無法控制的留了出來…。
    情緒即將要崩潰,直說「
我們不能去決定一個生命的…,現在只希望狗狗不要怨我!……」


三、處理過程

()鼓勵情感宣洩
   
鼓勵阿漢不要再刻意去壓抑這份感情,想哭就好好哭出來。於是阿漢忍不住這些天來的壓抑,哭泣了起來。

()肌肉鬆弛法

   輔導員見阿漢情緒頗為激動,一時無法控制,輕輕的跟他說,做一做肌肉鬆弛好嗎?
   阿漢點頭說好!於是輔導員引導阿漢做肌肉鬆弛法放鬆肌肉,情緒才漸趨穩定。
   (平日輔導員教導班級學生練習肌肉鬆弛法,解除焦慮與壓力。
因此這時輔導員要求個案練習,他可以很自然的跟隨引導做肌肉鬆弛。)

()對話引導→處理死亡陰影
輔導員:今天,牠已經與你陰陽兩隔,這已經成為事實…
        
        你要如何來看待這一事實?

阿漢講不出來,哭泣著說:我從來沒有遇過這種事…,我不曉得…
輔導員:肉體死了,就剩下靈魂了! 就給牠一個衷心的祝福,如何?

阿漢:希望若有來生,牠會更好!

輔導員:可以了,這祝福可以了…,閉上眼睛進入禪定跟牠說吧!

阿漢很虔誠的閉上眼睛,與他的狗狗對話。

輔導員你閉上眼睛可以清楚的看到這隻狗嗎?

阿漢點頭表示可以。
輔導員:你有宗教信仰嗎?
阿漢:天主教…
輔導員:好!請狗狗與你一起放輕鬆…
        
並且告訴牠「已經死了,要放鬆的回到該去的世界…」
        
請狗狗把中脈打開,靈魂沿著中脈從頭頂出來…
        
幫助你的狗狗一起向你的主懺悔,請主引導狗狗去祂的世界…

不一會兒,阿漢表示輕鬆平靜多了,在觀想過程可以清楚看到狗狗很快樂的離開。

 

四、追蹤觀察
2001/11/28中午1245
阿漢表示上次(11/17)處理完回去之後,回到家再看到沒有狗與狗籠的情境時,已經不再感到哀傷難過,覺得一切恢復正常。

 

五、結論

    如何輔導個體走出死亡的陰影? 一般諮商處理是讓個體從事件中產生新的認知與意義,精神分析處理則是讓個體重新經歷體驗事件進而統整心靈,而宗教處理則是讓靈魂與當事人有歸屬世界。 

    每一宗教都有其超渡亡靈的方式,在佛法中,我們重視「善逝」,也就是善良的死亡。善逝是最圓滿的死亡型態,就是個體死亡時靈魂可以沿著人體的中脈由頂門出,若辦到了,則靈魂可以無掛礙的離去,在生親人也能平靜看待親人的死亡。一般而言,個體必須具有善因緣或相當的修持,才能在臨終時自然達到善逝。不然就要藉助有這方面的修練者協助才能達到。

    處理因周遭環境死亡事件所引發之心靈創傷,其實可以善用佛法「善逝」概念作引導處理,協助個案將所面對的亡者靈魂作超渡,達到陰陽兩利的效能。這也就是為何宗教能平撫許多人心靈的創傷! 筆者長期修練佛法,明白佛法其實是一種協助人類進化的操作工具,一點也不宗教。而佛法超渡用在輔導案例機會並不多,此案例能引用對筆者而言只是隨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宜靜 的頭像
    林宜靜

    喚醒-與-覺知

    林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