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學派-4.自我防衛機轉
當自我受到原我和超我的威脅而引起緊張或焦慮時,緊張和焦慮將無意識地激發一系列的防衛機制,用以保護自我,延緩或消除緊張或焦慮。所以,自我防衛療法是自我用來應付原我和超我壓力的手段。
積極防衛 |
消極防衛 |
是指運用有關的防衛方法來維持心理平衡,而不表現出適應不良的行為。 |
是指在不適當的時機,不適應地應用有關防衛方法,使自己在內心安寧方面或與他人交往方面造成不和諧,從而表現出不良的行為。 |
是一種對心理障礙的處理策略。 |
是一種心理障礙。 |
在臨床治療上,治療者可以在自我防衛的機轉上,得到明確指引,了解患者所做的防衛功能,要保護的是什麼? |
(資料整理自-方永來-心理學大師彙編精華)
防衛機轉
逃避性防衛機制:壓抑/潛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情感(regression)
1.壓抑/潛抑(repression):
「壓抑」指當一個人的某種觀念、情感或衝動不能被超我接受時,
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或慾望就被潛抑到無意識中去,
以使個體不再因之而產生焦慮、痛苦,
這是一種不自覺的主動性遺忘(不是否認事實),有時表現為口誤筆誤。
壓抑在潛意識中的這些慾望還是有可能會無意識的影響人類的行為。
2. 否定(denial):
指無意識地拒絕承認那些不愉快的現實以保護自我。
它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心理防衛機制。
意志薄弱而知識結構又單純的人,常會情不自禁地使用否認機制。
3. 退化情感(regression): 也稱為倒退,退行。
當人感受到嚴重挫折時,放棄成人的方式不用,
而退到困難較少、較安全的時期——兒童時期,
使用原先比較幼稚的方式,去應付困難和滿足自己的慾望。
完全放棄努力,讓自己恢復對別人的依賴,從而徹底逃避成人的責任。
而臨床上歇斯底里和疑病症常見這種退行行為。
短時間、暫時性的退行現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極其需要的。
自騙性防衛機制:此類防衛機制含有自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包括
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and undoing),
隔離(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歪曲(distortion)。
4.反向(reaction formation):
也稱反向,或者矯枉過正,指意識性的採取某種與潛意識所完全相反的看法和行動,
因為真實意識表現出來不符合社會道德規範或引起內心焦慮,故朝相反的途徑釋放。
5.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又稱文飾,指無意識地用一種通過似乎有理的解釋或實際上站不住腳的理由,
來為其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或動機辯護以使其可以接受。
合理化有三種表現:
(1)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
(2)甜檸檬心理,即當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檸檬時,就說檸檬是甜的;
(3)推諉(projection),此種自衛機制是指將個人的缺點或失敗,
推諉於其他理由,找人擔待其過錯。
三者均是掩蓋(取代)其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
6. 抵消(undoing):
是指以象徵性的事情來抵消已經發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
以補救其心理上的不舒服的一種心理防衛術。
健康的人常使用此法以解除其罪惡感、內疚感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7.隔離(isolation):
將部分事實從意識境界中加以隔離不讓自己意識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此處所講的部分事實,乃是指整個事情中的一部分,
最常被隔離的是與事實相關的感覺部分。
8.理想化(idealization):
理想化作用對一個人的安全感有幫助,但會釀成虛幻的自尊,
因為理想化作用帶有濃厚的自我陶醉色彩。這種保護機制常被弱小者所用。
理想化是幻想的表現之一,
是指對另一個人的性格特質或能力估計做過高的評價,以獲得安全感的現象。
9.歪曲(distortion):
是一種把外界事實加以曲解、變化以符合內心的需要,屬於精神病性的心理防衛機制。
用誇大的想法來保護其受挫的自尊心,這是歪曲作用的特例。
因歪曲作用而表現的精神病現象,以妄想或幻覺最為常見。
妄想是將事實曲解,並且堅信不疑,如頑固地認為配偶對其不貞。
幻覺乃是外界並無刺激,而由腦子裡憑空感覺到的聲音、影像或觸覺等反應,
它與現實脫節,嚴重歪曲了現實。
攻擊性防衛機制:轉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10.轉移(displacement):
在一種情境下是危險的情感或行動轉移到另一個較為安全的情境下釋放出來。
通常是把對強者的情緒、慾望轉移到弱者身上。
11. 投射(projection):
也稱外射,是主觀的將屬於自身的一些不良的思緒、動機、慾望、或情感,
賦予到他人或他物身上,推卸責任或把自己的過錯歸咎於他人,從而得到一種解脫。
它包括嚴重的偏見、因為猜疑而拒絕與人親熱、對外界危險過分警覺。
※攝入(英文術語Introjection):或稱內向投射,與投射作用相反。
指廣泛地、毫無選擇地吸收外界的事物,而將它們變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由於攝入作用,有時候人們愛和恨的對象被象徵地變成了自我的組成部分。
如當人們失去他們所喜愛的人時,常會模仿他們所失去人的特點,
使這些人的舉動或喜好在自己身上出現,以慰藉內心因喪失所愛而產生的痛苦。
相反,對外界社會和他人的不滿,在極端情況下變成恨自己因而自殺。
內投射也可能是自罪感的表現,他們常常模仿死者的一些性格特點來減輕對死者的內疚感。
內投射或仿同的對象,常是所愛,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
代替性防衛機制:幻想(fantasy)、補償(compensation)。
12.幻想(fantasy):
指一個人遇到現實困難時,因為無力實際處理問題,就利用幻想的方法,
任意想像應如何處理困難,使自己存在於幻想世界,
以獲得心理平衡,這也是思考上退行作用的表現。
13.補償(compensation):
指個人因心身某個方面有缺陷不能達到某種目標時,
有意識地採取其他能夠獲取成功的活動,
來代償某種能力缺陷而彌補因失敗造成的自卑感。
建設性防衛機制:認同(identification)、升華(sublimation)、幽默(Humor)。
14.認同(identification):
是指一種無意識的,有選擇性地吸收、模仿或順從另外一個,一般是自己敬愛和尊崇的人,
或團體的態度或行為的傾向,以對方之長歸為已有,作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去表達,
以此吸收他人的優點以增強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納等方面的感受,掩護自己的短處。
一般說來仿同的動機是愛慕,是正常的心理現象。
是兒童早年的心理防禦機制,是未成熟的心理活動。
15.升華(sublimation):
被壓抑的不符合社會規範的原始衝動或慾望,另闢蹊徑用,
以符合社會認同的建設性方式表達出來,並得到本能性滿足。
如用跳舞,繪畫,文學等形式來替代性本能衝動的發泄。
16.幽默(Humor):
是指以幽默的語言或行為來應付緊張的情境或表達潛意識的慾望。
通過幽默來表達攻擊性或性慾望,可以不必擔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
在人類的幽默表現(如笑話)中關於性愛、死亡、淘汰、攻擊
等話題是最受人歡迎的,它們包含著大量的受壓抑的思想。
參考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